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1話 重回2001
又是一艷陽天。
太陽從東方升起,灑落縷縷炙熱的光線,酷暑之氣占據了大地。
呼呼。
老舊的風扇來回轉動,看不清形狀的扇葉鼓起陣陣涼風,讓躺在木板床的朱燦睡得很是舒服。
大字型,那一個叫悠閑。
“牛二,起床啦,快來吃早餐?!?
牛二是村里熟人對朱燦的昵稱,他哥叫啊牛,他排行老二就叫牛二,叔伯嬸姨和鄰居熟人都是這么稱呼他。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慣,村里很多小孩都有這樣的稱呼。
樓下一聲喊讓朱燦醒來,揉了揉眼睛,看著床旁邊學習桌面上的小表鐘。
早上七點半。
“哦?!?
聽著這久違的喊聲,朱燦倍感溫馨。
走在樓上的堂哥‘朱曉黎’搖了搖頭,雖然朱燦沒有按照慣例睡懶覺,但他也沒有多想,轉身就走下樓梯。
噠噠聲在樓梯回蕩。
朱燦伸了伸懶腰,感受著從窗邊照射進來的陽光,微瞇著眼,曾經的慵懶氣質蕩然無存。
穿上衣服,他走下樓。
搗拾一番后,朱燦就隨手關上門,沿著狹窄的小巷走出,周圍的建筑是那么熟悉且陌生。
這是一個他的故鄉,普普通通的小漁村。
曾經,這個漁村記載了他的所有童年生活,但現在,他卻重新再來一次。
十多年后,重生已經是爛大街的事情,朱燦在一開始的懵圈后,很快就接受了這一切。
現如今,他不再是那個三十好幾卻碌碌無為,都市里的蕓蕓眾生一員,而是帶著十多年記憶,擁有著廣博見識的重生外掛人員。
他很滿意現在的情況,雖然家里依舊清貧,但他卻有了改變的機會。
不見十多年后那圓潤的臉頰和肚子,取而代之是高瘦的個子,一米七出頭,不算矮,但也不算高,現如今,他高二,不應該說,過了這個暑假,他就高三了。
自一個月前,他在學校宿舍醒來,一覺重生,他就不斷審視著過往的種種。
經歷過那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朱燦不想重蹈上一世的路子,為了房,為了錢而向社會妥協,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活脫脫的是年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典范。
曾經他不懂事和頑皮,但現在經過社會毒打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要先改變自己。
當朱燦走到大伯家時,大伯娘剛好端著一鍋熱騰騰的米粥,見狀,他上前走到櫥柜,熟練取出碗筷。
這個時代的村莊從來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爸‘朱達詠’就是個地地道道的漁民,在凌晨三點左右就已經帶著他哥出海捕魚。
從夜里收網,下網,賣魚蟹,回港,整理網具……忙完之后,他們回來,快點都要九點過后。
他是單親家庭,一般家里無人時,他住是在家里,吃是去他巷頭那邊的大伯家吃。
不一會,所有人就座。
“吃吧!”帶著酒香的大伯拿著筷子,直接就動筷。
咸菜,蘿卜干,咸魚。
比不了以后的物質豐富,餐桌的菜很樸素,朱燦夾著腌制過的蘿卜干,一口下去,熟悉的味道。
十多年后,像這種味道已經再也回不去了。
“牛二多吃點,還能長個子的。”
滿臉褶子的大伯看了眼變得有些不一樣的朱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開口說道。
四十多歲人,他的生活閱歷足以透過一些行為上的細節看到許多東西,從學校回來后,朱燦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不管什么原因,朱燦的變化都是好事。
“嗯。”朱燦輕嗯一聲。
老實說,未來的他對于自己的個子不高一直是個遺憾。
年少時的他可不是長輩的怪孩子,挑食的毛病,不喜歡運動,愛睡懶覺……這些壞習慣都是他因他爸忙于出海養家糊口,他被放任,缺少管教導致。
曾經,他以為這是自由,但這自由的代價卻嚴重得讓未來時的他多次掌刮自己。
不論是上一世,還是這一世,他一直都很尊敬他大伯,但也很‘怕’他大伯,那是根植在他心底的情感。
就算是他大伯從來沒有打過他,他長大之后,已經是個三十多歲的人,只要他大伯訓話稍微大聲一點,他就會變得異常老實。
大伯朱挪在他爸這一輩人里就像是大家庭里的一家之主,不論是他,還是他爸,他四叔,大姑,沒有一個人不‘怕’大伯。
當然,大伯也為這個大家,不論是大姑,還是二姑,四叔和二伯的家里事,屢屢操碎了心。
其他人還好,像他家,大伯是最擔憂。
無他,唯他家是單親。
尤其是日后物欲橫流到來的時候,曾被寄托厚望的朱燦并沒有擔起他的家。
大伯總是在力所能及給予他家幫助,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他始終都懷有感激之心,但上一世,他卻始終沒有那個能力報答大伯。
“我吃完了。”
他提著大伯娘準備好的籃子,里面是給他爸和他哥的早餐,轉身就走。
但朱燦的身影消失在屋子里,大伯娘感慨的說一聲。
“牛二好像變了,這么主動積極?!?
“嗯,這是好事,應該是學校老師教導得好,讓他更明事理了。”大伯欣慰的說了句。
朱燦先是回到家中,提著他早已準備好的大紅膠桶,拿著昨夜他補好的長蟹籠,私人改制的鐵夾子,手套……裝在膠桶里。
他要想改變自家的生活,那么就需要錢。
在沒有穿越者的見識,大部分普通人改變一生的路子就是讀書,上大學,找份好工作。
讀書仍要讀書,但這種改變不是他想要的。
2001年,這正是國家開放紅利的末期,他必須抓住這個風口,像小說里曾經的老套,抄歌,抄書……諸如此類,朱燦都考慮過。
這都不適合他,一是他沒錢,二是沒那個條件。
首先,抄歌不是簡單抄錄歌詞,需要專業的填曲,朱燦就不懂這個,抄書更是無從談起,網文還只是新鮮玩意,他也沒有電腦,實體出版社,那更不是他說出版就能出版。
那些太虛了,與其想那些虛頭巴腦,朱燦更傾向立足目前的條件。
他生活在漁村。
那么他就靠水賺錢。
長蟹籠是他家里就有的工具,他又習水性,村里的碼頭也有魚販子在收貨,生活在漁村多年,也經受過信息時代的沖擊,海鮮可一直不便宜,漁民的收入也不低。
曾經是他傻,又怕辛苦。
現如今,朱燦那里還不懂。
至于趕海辛苦,那更不是事。
一路上,他騎鳳凰牌單車,沿著路,向著村尾的小碼頭而去。
十多分鐘后,朱燦來到了內港,泥路兩旁,綠柳陲岸,波濤蕩漾中盡是一排船連船。
樹脂,塑膠的船體,綠色的漆,一排排疊好的長籠前,坐在船沿兩旁的人影。
那熟悉,寬厚的背影,古銅色的皮膚。
“爸,哥,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