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6話 記賬

  • 從漁村起步
  • 清水餃子
  • 2646字
  • 2019-10-31 12:30:00

一夜過去,朱燦睡得很熟。

暑假的日子單調(diào),但又很充實,把曾經(jīng)上網(wǎng),看電視的時間,他都拿去積攢自己的第一桶金。

一連好幾天,朱燦都在碼頭方向的海堤那邊下籠,像八月三號那天的豐收卻不再有。

中齋魚和白蝦比較多,六條長籠,每天平均中兩三只青蟹,有時還不中,偶爾會有些墨魚,章魚,青鯧(家鄉(xiāng)話,即是白鯧的一種)。

不過他在沿岸下籠,墨魚等貨一般都不算太大。

同時,朱燦一天比一天起床早,趕著流水,也偶爾帶長籠回來,破了個洞,由于沒有時間,他也跟朱旗談了‘補籠條件’,花十塊錢,讓朱旗幫他補好長籠。

想哭。

朱旗宰大戶一樣,竟然看他賺錢了,收他十塊補一條長籠。

直到八月中旬。

因大潮到來,朱燦不再早上去碼頭下長籠,反倒是換地方,臨近午時再下長籠,延長起籠的天數(shù),如今是夜間退潮,白天的大潮,他也沒辦法再去抓青蟹。

為此,他跑去二大姨夫家蹭飯。

吃飯的時候,順便跟二姨夫提議跟他一起去夜里打鳥,一晚上能分三十到七十,復習時間換到早上。

朱燦暑假這兩個月的變化,著實讓村里的熟人大為驚訝。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又肥又大的野鴿,來看看咧。”

清晨,輕風帶著漁村特有的海腥味撲面而來,站在村里市場,朱燦看著熱鬧紛呈的人群,張口吆喝。

一張黑網(wǎng)不時在他腳下?lián)潋v,里面是昨夜抓到的野鴿。

這個可是值錢貨,比起青蟹什么都要值錢,一只能賣好幾十,甚至上百塊。

“牛二,什么價?”

村里的一個遠房七叔的小兒子走過來,穿著大肥短褲的壯漢,比他大二十歲,論起輩份卻是他同輩。

農(nóng)村里真要扯關(guān)系,那叫一個復雜。

幾乎每個人都能扯一點關(guān)系出來,像是不認識的人叫個嬸子,叔叔,哥,一般準沒叫錯,叫錯也沒人在意。

“都是大野鴿,不二價,四只全買就二百三,一只就七十五。”

海鮮什么,村里人吃得多,不稀罕。

但像野鴿這種野味,村里吃的人就少之又少,有些人很舍得花這個錢偶爾來給家里人調(diào)一下口味。

“這么貴,便宜點啦,二百,我就全要了。”

壯漢蹲下身子來,摸了摸網(wǎng)袋里的野鴿,只只都是好貨。

“村里就我這有野鴿,你要是舍得就買,這可是我跟二姨夫一晚上沒睡才抓的四只,昨天,我賣的都沒這么大,賣的還貴,你考慮一下吧!”

朱燦咬死不松口。

如不是連續(xù)幾天賣野鳥,潛在買主已經(jīng)少了,他才不想降價。

壯漢掙扎了會,終是嫌太貴,人走了。

對此,朱燦并不在意,早市還早,野鴿在村里可不是想買就能買,前幾次,甚至有人知道他在打鳥,都有人來預訂。

如不是預訂的人放他鴿子,他還不用來市場賣。

繼續(xù)吆喝。

這時,村里來收攤位錢,不過,朱燦沒有給,他雖是在市場賣野鴿,但認真算起來,他是在市場規(guī)劃線外賣。

盡管他不到一米范圍,地上擺著菜攤,可村委里的人收錢還是挺‘人性化’。

“呦,這次抓了什么?”

前預訂客,二大爺跟一個村委會的中年上前,笑著問。

“野鴿,二大爺,你要么?”

朱燦回道。

“算了,吃不起,上一次被你宰了三百,現(xiàn)在都還心疼呢!”二大爺擺了擺手。

“野鴿呀!多少錢。”

旁邊的人眼睛直勾勾,蹲下身子,摸了摸。

聽到這話,朱燦的眼睛仿是看到了錢的模樣,明亮起來,笑容燦爛。

村委會,有錢人。

“我這都是好貨,快開學了,這次是我最后抓的,所以不二價,二百八。”

他沒說假話,他是最后一次,不過二姨夫還是會抓,但他又不傻,會說出來。

那人聽著,有些肉疼,二百八可不是小錢。

“行。”

不過,村委會不愧是村委會的人,掏錢那叫一個爽快。

朱燦收了錢,相互道別了聲,頭也不回就走,去二大姨家,準備把錢分了。

按照規(guī)矩,他能分三成錢,能有八十塊左右。

分錢有規(guī)矩的,一句話,打鳥主力是二姨夫,朱燦能分三成很不錯了。

要是他一個人去打鳥,別說分錢,能打到鳥就不錯了。

手藝活,跟他抓青蟹一樣,全靠經(jīng)驗。

分好錢后,朱燦就回家。

今天是最輕松的一天,不用下長籠和抓青蟹,時間已經(jīng)臨近八月末,從昨天開始,他就起了長籠不再下。

呼呼。

風扇迎面吹來。

坐在書桌前的朱燦拿起筆記本,開始記賬。

翻開一頁頁紙,紙上有他用直尺畫出的表格,從日期,長籠地點,收入,魚貨……列出了一個個明細。

曾經(jīng)的他沒有記賬的習慣,但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他特意堅持記賬。

看著上面的記錄,從七月四號開始,到昨天。

四號……村尾入海河道……三刀魚,塘角魚……十一塊……青蟹(單獨一欄)-十八塊,雜項(含花蛇)......十塊。

……

二十三號……村頭學校……帶魚,九節(jié)蝦……十七塊……青蟹-二十塊。

……

翻過一頁頁,上面是關(guān)于他兩個月皮膚曬黑的收獲情況,直到八月中旬,他改打鳥,長籠記錄就減少,抓青蟹更是沒了。

他要騰出點時間復習。

沙沙聲。

筆尖在紙上滑動。

八月二十八號,村頭養(yǎng)殖場,四只野鴿,八十五塊(多分了點)。

這就是他今天的收獲。

又翻開一頁,上面是另一個表格,支出明細。

由于吃住都在家,唯一較大的支出就是買筆和學習相關(guān)的買電池了,其他都很少,零食也在嚴格控制。

基本上這一頁都是收入。

換之而來的月餅盒裝滿了小錢錢。

照舊,朱燦把錢放到月餅盒,隨便清點了這個暑假賺到的錢與賬本上的支出比對一下。

一二三……足足二千九,達到了他最初的估計。

比起目前那些進城務(wù)工的廣大工人階層,平均九百出頭塊錢的月薪水準,這可是全市的平均數(shù)據(jù),兩個月三千二百塊可不少。

不過錢賺的多,但朱燦這工作辛苦。

抓遍全村,絕對找不出第二個如朱燦賺這么多的人,不是村里人不懂,而是村里同齡人沒朱燦這么能熬,所有時間都在賺錢。

八月份絕對是漁村最賺錢的一個月,也就這八九月,漁民的收入才到普遍的高峰值,過了,除了個別經(jīng)驗豐富,大部分漁民的收入都會有小幅度銳減。

這年頭的漁民只要出海勤,收入絕不會少,超過平均線絕對綽綽有余。

朱燦用皮膚曬黑,累成狗的代價換來的啟動資金。

放好鐵盒,他就伏在桌前,繼續(xù)把尚未寫完的暑假作業(yè)嘗試寫完,初中的知識點,他已經(jīng)掌握七七八八。

剩下能做只有溫故而知新了,加深記憶。

至于高中的知識點,朱燦感到有些吃力,又要賺錢,又要學習,時間真的很有限。

以前記憶深刻的知識點還好,語文等考驗思維能力,他有信心,上手會快,數(shù)理化難點,需要時間記憶,畢竟他本來就比較擅長。

可英語卻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ABCDEFG……曾經(jīng)哪那一首英文學習歌,朱燦會并也能倒背如流。

他認得它。

可當它們加在一起。

那一個個英語單詞認得朱燦,朱燦卻認不得它們,組合起來更是那叫一個頭大。

想當年,他曾經(jīng)創(chuàng)下個人‘偉大’記錄,足足學了十多年英語,但合格次數(shù)沒有超過十指之數(shù)。

如不是中考超水平發(fā)揮,英語達到了個人最高分,差點就落榜了。

為了學習初中英語,搞得他最近都聽著英語磁帶睡覺。

時間在流逝。

咔。

英語朗讀聲鉆入朱燦的耳朵,記憶中,對著課本,回憶起朗讀者,依樣畫葫蘆,全盤照念。

咔。

停。

咔。

繼續(xù)……周而復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涪陵区| 广汉市| 广宁县| 新疆| 东乌珠穆沁旗| 凤翔县| 乃东县| 蒙山县| 松滋市| 伊川县| 克什克腾旗| 虹口区| 伊金霍洛旗| 绥滨县| 安多县| 靖江市| 乌苏市| 丰顺县| 禄丰县| 南召县| 合作市| 信阳市| 武安市| 博爱县| 巴彦淖尔市| 台南县| 儋州市| 集贤县| 罗源县| 荃湾区| 永登县| 平陆县| 凌源市| 九江县| 宜州市| 抚松县| 盱眙县| 涡阳县| 商都县|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