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

一、怎樣理解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組織形式,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通常我們把國家的性質稱為國體,國體是國家性質或者國家階級本質的反映,它確定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具體地說,就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所處的地位。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國體問題也就是誰掌握國家統治權的問題,是國家政權建設的首要問題。在同一類型的國家里,由于階級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不盡相同,也可能出現多種模式的國體。例如資產階級國家,有的可能是大資產階級專政,有的可能是中產階級專政,有的可能是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的聯合專政等等。工人階級領導的政權也是如此,有的是無產階級專政,有的是人民民主專政,有的是工農民主專政等。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中國現階段的國體。

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政體,就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是指特定社會的統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去組織反對敵人、保護自己、管理社會的政權機關。政體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主要外在表現形態。政體是與國體相適應的,不同類型的國體都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政體。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都會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采取與自己國家政權性質相適應的政體,以實現國家的各項職能。由于歷史條件和階級力量對比等具體情況不同,國體相同的國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體,但都體現同一特定階級的專政。如資產階級國家有君主立憲制、民主共和制(內閣制和總統制)等不同政體。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和制政體,在形式上有蘇維埃制、大國民議會制、代表團制、人民代表大會制等許多具體表現。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據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按照法律程序,由選民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組成地方各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即國家權力機關,并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政權組織形式。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僅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制度,而且包括了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的整個國家機關組織體系的建立、職權劃分、相互關系、運行機制和活動原則。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先后由1949年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所確認。新中國成立以后,從1953年開始,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選舉活動,地方普遍召開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了各級國家機關。在此基礎上,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還相繼制定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政府等組織法,選出了國家機關領導成員,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新中國大地上從地方到中央逐步建立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6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怎樣確立的?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其他政治制度一樣,不是憑空產生的。

在近代歷史上,各個階級、各種社會勢力圍繞中國建立什么樣的政治制度,進行過探索和激烈的斗爭,但都失敗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立了罷工工人代表大會、農民協會,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立了工農兵蘇維埃,在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了參議會,在解放戰爭時期建立了人民代表會議。這些成功實踐,為新中國成立后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總結這些經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民主革命勝利后,中國可以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從全國到省、縣、區、鄉的人民代表大會系統,并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大政方針,選舉政府。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第一屆全體會議,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但當時在全國普選的條件還不成熟,自上而下地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也難以進行。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經過幾年的過渡和積累,在1953年我國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普選,自下而上逐級召開了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至此,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根本法的形式正式確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概括的那樣,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

三、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哪些特點?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社會的資產階級“三權分立”的議會制度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制度相比較,是更符合中國實際的民主制度。

1.必須充分認識人民代表大會與西方議會的本質區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根本組織形式和核心運行機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根據我國現行選舉法,縣鄉人大代表是按選區直接選舉產生的,縣級以上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并按照選舉單位(除解放軍、武警代表團外,一般按照行政區劃)組成代表團參加代表大會。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中沒有議會黨團,也不以界別開展活動。無論是代表大會,還是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都不按黨派分配席位。我國的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民主黨派成員或者無黨派人士,肩負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是為人民依法履行職責。而西方議會的議席往往是各個政黨、各個利益集團、各種社會勢力政治分贓的結果,由此在議會內部分為不同議會黨團,每個黨團的背后都站著供養它的利益集團,議員們為了各自黨派的私利而勾心斗角、爾虞我詐。

2.必須充分認識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一府一委兩院”的關系與西方國家國家機關間關系的本質區別。在我國,依據憲法規定,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向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依靠人民代表大會支持。在這樣的前提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監督權、重大事項決定權、人事任免權以及其他重要權力,各級人民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權和行政執法權,監察委員會行使監察權、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愿,通過制定法律、作出決議,決定國家大政方針,并監督和支持“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各國家機關協調有效地開展工作,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雖然各國家機關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各自職權范圍內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憲法法律,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我們的政體還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而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通常實行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權分立”,分別由議會(國會)、政府和法院把持。有時候這三個機構由一個政黨控制,有時候由不同政黨分別控制。它們經常以犧牲民眾的利益為代價爭吵不休、互相扯皮。

3.必須充分認識人大代表與西方議會議員的本質區別。我們的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至少有一名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而西方國家的議員則是某黨某派的代表,而且往往集中在少數黨派,議員的分布范圍狹小。我國的人大代表來自人民,生活在人民中間,同人民群眾保持著密切聯系,人民性是人大代表的內在品質。而西方國家的議員則是官僚,在競選的時候他們向選民點頭哈腰、好話說盡,而競選成功之后則官氣十足,忘掉他們對選民的承諾。我國的人大代表,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憲法法律的貫徹實施情況體會最深刻,對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了解最豐富、最深入,集中起來就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社情民意。而西方議會的議員則是脫離生產工作第一線的“職業議員”,是一個擁有自身特殊利益的共同體。我國的人大代表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人員,個人不能代表國家權力機關直接去處理問題,而是通過會議等方式依法集體行使職權,各級人大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辦事機構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集體參謀助手和服務班子。

4.必須充分認識我國政黨和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與西方政黨與議會的關系的本質區別。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唯一的執政黨,其他政黨是參政黨,我國不存在多黨輪流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社會基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也不容許實行多黨輪流執政。這是由中國社會主義國情與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也是飽受災難和屈辱、又親歷國富民強的中國人民的自覺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是國家政權和整個社會的領導黨,具有對國家和對社會的領導權,而且這種領導權是其執政權的政治基礎,也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體制中的政治核心,這是與西方國家執政黨僅僅對應于議會或政府的政治地位顯著不同之處。所以,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與多黨輪流執政體制下的政黨與議會的關系有著本質區別,不能用西方政黨與議會的關系來套我國黨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像西方政黨那樣為了獲得議席而迎合選民的需要或迫于選票壓力而奉行指導思想和政治綱領的機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尊重、支持、督促人民代表大會依法行使國家權力,履行國家職能,以確保國家機關活動的民主性、合法性、公正性、權威性,保證國家穩定、社會和諧、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對在人民代表大會機關工作的黨員領導干部實施監督,以保證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過去和現在一直生長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之中,未來要繼續茁壯成長,也必須深深扎根于中國的社會土壤。

四、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哪些優越性?

6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完善,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優越性。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通過普遍的民主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有力地保證了全國各族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廣泛的民主、自由和權利。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動員了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廣泛調動了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團結一心,艱苦奮斗,有領導、有秩序地朝著國家的發展目標前進。

品牌: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9-07-31 17:15:31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宿州市| 卓尼县| 如东县| 神池县| 翁源县| 沙湾县| 徐汇区| 纳雍县| 东乌珠穆沁旗| 颍上县| 巴楚县| 山东省| 万载县| 清远市| 海门市| 沙田区| 托克逊县| 库伦旗| 乌鲁木齐县| 浦东新区| 磐安县| 大港区| 景德镇市| 扶风县| 新民市| 无极县| 福州市| 门源| 甘谷县| 尤溪县| 兴宁市| 龙门县| 鹤庆县| 洪洞县| 淳安县| 商丘市| 昌邑市| 修水县| 新民市|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