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6)
- 鄉鎮人大工作實用問答
- 李樹春編著
- 4933字
- 2019-07-31 17:16:08
(3)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職責。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履行下列職責:(一)決定會議日程;(二)向會議提出議案和各項決議草案;(三)組織會議審議有關報告和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四)提出選舉辦法草案,主持選舉;(五)依法提名和確定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的候選人;(六)根據預算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意見,通過本級預算、決算的審查結果報告;(七)根據議案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意見,通過議案處理意見的報告;(八)決定議案、罷免案、質詢案的審議程序和處理意見;(九)決定代表提出議案的截止時間;(十)發布大會公告;(十一)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憲法宣誓;(十二)其他需由主席團討論決定的與會議有關的事項。
(4)明確了鄉鎮人大主席團會議會期。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主席團會議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
(5)明確了鄉鎮人大主席團會議有關人數要求。主席團舉行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主席團成員出席。主席團會議作出的決定,須由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6)明確了列席鄉鎮人大主席團會議的人員。主席團舉行會議時,可根據會議內容,通知鄉鎮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可以邀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7)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職責。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履行下列職責:(一)每年選擇若干關系本地區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有計劃地組織安排代表聽取和討論鄉鎮人民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對憲法、法律、法規以及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聽取和反映代表和群眾對本級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二)安排代表對本級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的工作進行視察,安排代表圍繞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向有關機關、組織轉交代表參加視察、專題調研活動形成的報告;根據代表要求,可以安排約見本級有關國家機關負責人;根據代表要求,聯系安排本級或者上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持代表證就地進行視察;(三)向有關機關和組織轉交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由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并負責答復;(四)聽取和討論關于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印發下一次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應當予以公開;(五)根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提出的報告,確認代表的資格或者確定代表的當選無效,在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前公布代表名單;依法做好代表選舉、罷免和補選的具體工作;(六)定期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原選區選民報告履職情況;建立代表履職檔案,記錄代表履職情況,并逐步向社會公開;組織代表參加履職學習培訓;(七)辦理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交辦的工作。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在閉會期間的工作,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
4.第四章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規定。
(1)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設置。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設專職主席一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副主席一人至二人,協助主席工作;可以配備專職工作人員一人。主席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責時,可以由副主席代理工作。
(2)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任期。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從代表中選出,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3)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如果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必須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辭去主席、副主席職務。
(4)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關系。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為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
(5)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職責。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履行下列職責:(一)聯系本級和在本行政區域的上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根據主席團的安排組織代表開展活動;(二)召集主席團會議,負責處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的日常工作;受主席團委托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作工作報告;(三)協助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組成代表小組,建立代表活動制度,制定代表活動計劃,組織代表總結交流代表活動經驗;(四)組織代表評議本級人民政府及所屬各部門的工作;根據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安排,評議本行政區域內上一級人民政府派出的有關單位的工作;(五)接待和辦理代表及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六)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向原選區選民述職,指導選區依法補選或罷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工作;(七)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審查預算草案前,采用多種形式,組織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聽取選民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八)處理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的或者主席團交辦的其他事項。
(6)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可以列席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根據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可以列席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
(7)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去職程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代表職務被罷免的,其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相應撤銷;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辭去代表職務的請求被接受的,其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相應終止。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的職務被撤銷、終止的,由主席團予以公告。
5.第五章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規定。
(1)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任期。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任期相同,即從本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始到下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為止。
(2)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言論免責權。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3)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司法保障權。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如果被逮捕、受刑事審判,或者被采取法律規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執行機關應當立即報告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在鄉鎮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書面報告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
(3)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活動經費保障權。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活動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專款專用。
(4)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物質保障權。一是代表在執行職務時,其所在單位按正常出勤對待,享受所在單位的工資和其他待遇;二是無固定工資收入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應由本級財政給予適當補貼。
(5)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時間保障權。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參加由主席團安排的代表活動,其所在單位必須給予時間保障。
(6)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享有的權利。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享有下列權利:(一)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參加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二)依法聯名提出議案、質詢案、罷免案等;(三)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四)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選舉;(五)參加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表決;(六)獲得依法執行代表職務所需的信息和各項保障;(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7)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履行的義務。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模范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二)與原選區選民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三)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認真審議各項議案、報告和其他議題,發表意見,做好會議期間的各項工作;(四)積極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五)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不斷提高代表履職能力;(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廉潔自律,公道正派,勤勉盡責;(七)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8)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要組成代表小組。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分工聯系選民,有代表三人以上的,可按照居住地區或生產單位組成代表小組,代表小組可邀請上級人大代表參加代表小組活動。
(9)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請假的程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依法行使代表的職權。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會議的,應當按照規定向會議主席團請假。
(10)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選民有權隨時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罷免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原選區選民三十人以上聯名,向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罷免要求。罷免要求應當寫明罷免理由。被提出罷免的代表有權在選民會議上提出申辯意見,也可以書面提出申辯意見。表決罷免要求,由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派有關負責人員主持。罷免代表采用無記名投票的表決方式。罷免代表,須經原選區過半數的選民通過。
(11)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辭職程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書面提出辭職。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接受辭職,須經人民代表大會過半數的代表通過;接受辭職的,應當予以公告。
(12)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代表資格終止的范圍。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罷免或辭去代表職務被接受的,其代表資格終止;代表未經批準兩次不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其代表資格終止;擔任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主席團成員、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組成人員職務的,其職務相應撤銷或終止。
(13)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補選程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因故出缺時,可由原選區選民補選。補選出缺代表,應在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主持下,由原選區依法進行選舉。補選出缺的代表時,代表候選人的名額可以多于應選代表的名額,也可以同應選代表名額相等。
6.第六章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規定。
(1)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組成、產生和任期。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每屆第一次會議通過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行使職權至本屆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為止。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由本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代表中選舉產生,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一人,委員三人至五人。
(2)明確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職責。一是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依法對當選代表是否符合憲法、法律規定的代表的基本條件,選舉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壞選舉和其他當選無效的違法行為進行審查,提出代表當選是否有效的意見,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報告;二是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暫時停止執行代表職務的,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三是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的終止,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予以公告。
7.第七章關于附則。鄉鎮人大地方性法規公布及施行時間。
十八、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規定了哪些內容?
議事規則是指要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人大代表必須遵守的,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行使權力、履行義務的工作規則。1989年3月以來,為了規范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議事制度,提高議事質量和效率,各省級人民代表大會相繼制定并施行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議事規則。根據憲法、地方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等相關法律,結合本地人民代表大會的具體實踐,制定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以后許多市(州)、縣(市、區)、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也都參照省級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制定了本市(州)、縣(市、區)、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從寫法上來說,基本都是按照章條款項的順序排列內容。從結構上來說,基本包括總則,會議的舉行,議案的提出和審議,審議工作報告、審查批準計劃和預算決算,選舉、罷免和辭職,詢問、專題詢問和質詢,發言和表決,附則等八章。具體有以下內容。
1.總則與第一章關于提出制定議事規則的目的、法律依據和鄉鎮人民代表大會議事應遵循的原則。
2.第二章關于會議的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