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在我還只能閱讀兒童書的時候,誤讀了一本叫做《稻草人手記》的書。書是從鄰居姐姐家借的,如獲珍寶地抱回家,看了幾頁才發現,這本書里的世界與兒童的世界相差甚遠。雖然世界不相同,但是讀起來卻是不費力,看完之后,我強烈地渴望結婚——與寂寞的童年相比,結婚實在是好玩又熱鬧的事情。
三毛在那個時候也與《西游記》里的妖精們一樣,成了我的精神偶像,她與妖精們在那時的我看來都是一回事——自由,神秘,獨立,或者還有美麗。
我并不像我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對三毛有著分外特別的情感。三毛之于我,仿佛是少年時遇過的一個好老師,這樣多年過去后,重新與她照面,沒有大喜悅,而是親切的溫暖。
能為三毛寫傳記,是件艱難又興奮的工作——傳記題材的作品,我第一次嘗試。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根本不確定自己寫傳記的方向,是強調歷史的真實性多一些,還是文學性要多一些?而且,我要寫的對象是三毛,我所能抽取到的她生活里富有小說細節的情趣,早被她自己抽取并書寫過。
寫作的過程并不順利,時不時感覺沮喪停筆一段。
有時,是因為閱讀別的傳記作者的筆記——看他們花七八年的時間來了解自己的傳記對象和搜集資料,感覺自己準備的時間太短;有時,是因為好友的意見——初寫時,我旅居西安,那時好友西嶺雪正在寫《張愛玲傳》,她時常來我家喝下午茶,理所當然會看到《三毛傳》的初稿,她非常不喜歡初稿的《三毛傳》,我們進行了激烈的爭辯,雖然當時誰也沒能說服誰,但是每次要寫的時候,總會想到她那天從我家離開時說的最后一句話“你遲早會推翻重寫的”;有時,是因為瑣事——小病一兩場,筆記本壞一兩次;有時,是因為遷移——從內陸到海濱;有時,是思考過度……
這樣三番五次的停筆,書寫的情緒就不能統一,雖然讀者可能是看不出來,但是卻沒法對做為作者的自己說得過去。
所以,將五萬字的初稿全部推翻。
以前的五萬字偏真實,盡量地引三毛的原著,希望這樣能使傳記顯得真實可靠一些。
而重新寫的傳記應該是叫傳記小說,并且我在寫作的過程中,遵從了“只述不評”的原則,盡量地將三毛的生活再現,而這些生活,是對是錯,是否有意義,由不得我評說。
另,三毛原名陳懋平,三歲改名陳平,二十九歲時才正式使用“三毛”為筆名。為了行文方便,全書中統稱為三毛,請讀者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