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33章)
倒序
- 第1章 作者簡介
- 第2章 <br>
- 第3章 文藝評論的五副面孔(代序)
- 第4章 《理論之魅》:中國式現代化與“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話語建構——紀念中國比較文學先驅李達三(John J.Deeney)教授[3]
- 第5章 他者鏡像:斯皮瓦克的《學科之死》與中國文論的主體性
- 第6章 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以蘇珊·巴斯奈特的《比較文學批評導論》為中心[55]
- 第7章 茅盾在新疆的文藝活動及其對當代民族文藝評論的啟示
- 第8章 《文本之思》:敘事迷局 隱喻星叢與象征秩序——解讀《匿名》
- 第9章 浮橋上的風景——西元近期小說論
- 第10章 通過歷史抵達文化研究——《重建“文化”的維度:文化研究三大話題》閱讀札記[219]
- 第11章 巴別塔的坍塌與重建——《巴赫金哲學思想與文本分析法》評介
- 第12章 《評論之道》:戴錦華的文藝批評思想述略
- 第13章 “超邁”與“隨俗”——略論陶東風的文化批評
- 第14章 “涉渡”與“越界”——黃卓越的文藝批評思想述略
- 第15章 “入戲的觀眾”:斯圖亞特·霍爾與英國文化研究
- 第16章 《銀屏之鏡》:空間政治 邊緣敘述與現代化的中國想象——察析農民工題材電影的文化癥候
- 第17章 “羊”的邊緣書寫與民族風情敘事——讀解電影《永生羊》
- 第18章 1930年代左翼電影中的底層女性形象
- 第19章 大眾文化的遺忘機制與煉金術——評《唐山大地震》
- 第20章 后冷戰時代的文化書寫——《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再解讀
- 第21章 《記憶之痕》:生活在別處——薩姆·門德斯的電影書寫
- 第22章 鏡城突圍——索菲亞·科波拉的電影書寫
- 第23章 《狼圖騰》:草原上的生態之歌
- 第24章 《人山人海》:鏡像回廊里的底層中國
- 第25章 《無人區》:寓言化世界里的人性沖突與“敘事斷層”
- 第26章 舞韻流光 歷史回眸——評大型原創舞劇《張騫》
- 第27章 書寫歷史記憶——電視劇《戈壁母親》的癥候式解讀
- 第28章 《附錄 訪談與對話》:“非虛構寫作”與人文學的想象力——鄒贊教授訪談
- 第29章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文藝評論力量——李曉峰教授訪談
- 第30章 自覺·交流·互鑒——關于文化理論與文化自信的對話
- 第31章 參考文獻
- 第32章 后記
- 第33章 注釋 更新時間:2025-04-29 18:25:23
推薦閱讀
- 中國當代文化理論的多維建構
- 精品咖啡學·實務篇
- 文化研究(第12輯)
- 西南聯大通識課:文學+歷史+邏輯+藝術+神話+詩詞+心理(套裝共7冊)
- 超越語言:詩性言語的心理發生
- 論知識創新
- 文化研究(第14輯 2013年·春)
- 孔子與朽木
- 文化眾籌:從興趣到信任
- 儒學基本常識
- 蜀儒雜俎
- 民間故事(下)
- 審美與文化創意
- 文化管理學導論
- 文化與傳播研究(2017年卷)
- 面試實戰技法
- 讖緯天學與漢代文學
- 諸子言思:墨子 荀子 韓非子 管子
- 傳統節日文化教學實踐研究
- 走讀亞細安:境外田野工作11地
- 唐代繪事與詩歌關系之研究:以《唐朝名畫錄》為中心
- 弦誦復驪歌:教會大學學人往事
- 價值與文化:第23屆全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年會論文集
- 話語的蹤跡:從文藝理論到文化理論
- 批評之維:文藝評論的想象力
- 差異即對話
- 民眾口頭創作與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場視域下的壯族民間文學
- 行為背后的力量:制度嵌入文化經濟協同發展
- 史學與年譜:中國電影表演美學述評
- 從地中海到黃河:希臘化文明與絲綢之路(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