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68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9)》編委會
- 序言
- 評價篇
- 第一章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總體評價
- 一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指數測算與評價
- 二 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綠色發展評價
- 三 長江經濟帶11省(市)綠色發展評價
- 第二章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現實研判與對策思路
- 一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進展與成效
- 二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問題與挑戰
- 三 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對策思路
- 第三章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湖南位勢與對策方向
- 一 湖南省綠色發展水平測度與評價
- 二 湖南省與長江經濟帶各省市綠色發展比較分析
- 三 湖南省融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對策方向
- 第四章 湘江流域綠色發展的總體評價
- 一 湘江流域綠色發展指數評價體系構建
- 二 湘江流域綠色發展縱向累計指數變動分析
- 三 湘江流域各市綠色發展橫向比較指數變動分析
- 案例篇
- 第五章 流域綜合治理的“湘江模式”
- 一 湘江流域綜合治理的背景與意義
- 二 湘江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 三 湘江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成效
- 四 湘江流域綜合治理的經驗與啟示
- 第六章 湖區濕地保護的“岳陽模式”
- 一 洞庭湖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
- 二 岳陽湖區濕地保護的主要做法
- 三 岳陽湖區濕地保護的主要成效
- 四 未來岳陽湖區濕地保護的方向和路徑
- 第七章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的“郴州模式”
- 一 郴州推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的背景及意義
- 二 郴州推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的做法與成效
- 三 以郴州模式為鑒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 第八章 海綿城市建設的“常德模式”
- 一 常德海綿城市建設的初心、做法與成效
- 二 常德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模式和創新點
- 三 常德海綿城市建設的經驗與展望
- 第九章 生態旅游扶貧的“平江模式”
- 一 平江縣開展生態旅游扶貧的背景與初衷
- 二 平江縣推進生態旅游扶貧的基本做法
- 三 平江縣生態旅游扶貧的主要成效
- 四 平江縣生態旅游扶貧的經驗啟示
- 附錄
- 本書各類評價模型計算部分程序示例
- 報告精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
- 一 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二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是多元素、多層次的復合決策目標系統
- 三 “長江指數”穩步上升,但發展不充分、不平衡
- 四 長江經濟帶產業綠色發展面臨挑戰
- 五 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城市綠色協同發展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出版發布社會反響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水平前三名出爐 上海居首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發布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指數平穩上升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發布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發布 湖南綠色增長度表現搶眼
- 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舉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成果發布會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指標要形成特色
- 始終把出高質量成果作為智庫建設的生命線
- 偉大的事業,產生史詩般的成果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發布正當其時
- 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2017)》的四點體會
- “長江指數”及其背后的思考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報告》的特色及現實意義
- 封底 更新時間:2025-04-07 15:32:07
推薦閱讀
- 四川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路徑研究
- 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研究
- 湖南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研究
- 中國脫貧攻堅調研報告.臨滄篇
- 新產業革命與上海的轉型發展
- 青海省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研究
- 協調發展道路:浙江—廣元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實踐
- 吉林省縣域經濟發展路徑選擇
- 中國區域經濟整合:泛一體化視野的分析
- 順德40年:一個中國改革開放的縣域發展樣板
- 閩臺合作構建臺灣海峽經濟區研究
- 2011:甘肅省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
- 區域經濟學前沿:21世紀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 基于地理國情普查的湖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監測
- 中西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處境與對策
- 低碳經濟時代的四川產業發展戰略
- 轉型與創新:浙江“十二五”回顧、“十三五”及未來十年發展展望
- 海上絲綢之路與自貿區升級版雙重視閾下南海經濟圈建設研究
- 珠三角區域發展報告(2013)
- 吉林農村金融綜合改革研究
- 鄭州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研究
- 遼寧省縣域產業集群綜合評價研究
- 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尺度效應分析
- 溫州城事
-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調查報告:墨脫縣卷
- 浙江人才發展藍皮書(2022)
- 中小企業集群聯盟發展與服務體系研究: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中小文化企業為例
- 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經驗、啟示與路徑
- 新常態下四川經濟轉型發展研究
- 跨越的70年:貴州經濟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