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82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前言
- 1 緒論
- 1.1 研究意義
- 1.1.1 現實意義
- 1.1.2 理論意義
- 1.2 主要概念及界定
- 1.2.1 信用風險
- 1.2.2 地方政府控制
- 1.2.3 地方政府持股
- 1.2.4 治理機制
- 1.3 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內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書的主要貢獻和創新
- 1.4.1 研究視角創新
- 1.4.2 研究對象創新
- 1.4.3 研究內容創新
- 2 文獻綜述
- 2.1 地方政府持股
- 2.2 治理機制
- 2.2.1 內部治理機制
- 2.2.2 外部治理機制
- 2.3 高管政治關聯
- 3 制度背景與理論分析
- 3.1 制度背景
- 3.2 政府控制
- 3.3 政治關聯
- 3.4 治理機制
- 3.5 邏輯框架
- 4 地方政府持股、信貸行為與信用風險
- 4.1 引言
- 4.2 理論分析
- 4.3 地方政府持股對銀行信用風險影響的研究
- 4.3.1 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
- 4.3.2 研究設計
- 4.3.3 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
- 4.3.4 回歸分析
- 4.3.5 穩健性檢驗
- 4.4 地方政府持股對銀行信貸行為影響的研究
- 4.4.1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 4.4.2 回歸分析
- 4.4.3 穩健性檢驗
- 4.5 銀行信貸行為對信用風險傳導機制的研究
- 4.5.1 理論分析和研究假設
- 4.5.2 回歸分析
- 4.6 本章主要結論
- 5 地方政府持股、治理機制與城商行信貸行為
- 5.1 引言
- 5.2 理論分析
- 5.3 地方政府持股、股權制衡與城商行信貸
- 5.3.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 5.3.2 研究設計
- 5.3.3 數據來源及描述性統計
- 5.3.4 實證分析
- 5.4 地方政府持股、市場化程度與城商行信貸
- 5.4.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 5.4.2 研究設計
- 5.4.3 實證分析
- 5.5 地方政府持股、治理機制與城商行信用風險
- 5.5.1 研究假設
- 5.5.2 實證分析
- 5.5.3 穩健性檢驗
- 5.6 本章主要結論
- 6 高管政治迎合、治理機制與城商行信貸行為
- 6.1 引言
- 6.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 6.3 研究設計
- 6.4 數據來源及描述性統計
- 6.5 實證分析
- 6.5.1 高管晉升途徑與城商行信貸行為
- 6.5.2 高管晉升途徑、晉升機會與城商行信貸行為
- 6.5.3 進一步討論
- 6.5.4 穩健性檢驗
- 6.6 本章主要結論
- 7 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
- 7.1 研究結論
- 7.2 政策建議
- 7.3 研究展望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4-12-10 09:28:46
推薦閱讀
- 馬云現象的經濟學分析(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職場經濟學
- 高德步自選集
- 陳璋自選集
- 四川大學經濟學、商學教育與研究(1902—1949):檔案與期刊選編
-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全集)
- 社會化媒體下虛擬社區消費者知識分享機理及營銷策略研究
- 經濟學講義:顛覆傳統經濟學26講(上)
- 新零售運營手冊:實體店逆襲指南
- 社群經濟學:贏得粉絲的商業運營法則
- 互聯網經濟
- 經濟學基礎(微課版)
- 區塊鏈+實體經濟應用
- 企業杠桿率分化的原因與結果研究:兼對上市公司分紅“結構之謎”的解釋
- 國家科技戰略引擎:新型研發機構
- 俄羅斯經濟與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王兵銀文集
- 人民幣國際化:路徑與展望
- 中國經紀人史
- 社交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新邏輯
- 陶孟和集
- 體驗經濟
- 地方政府債務績效預算管理制度研究
- 面向2020年的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 首席氣候官·碳中和先鋒企業競爭力報告(2021)(《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
- 國富論
- 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分類詳解:經濟基礎知識(初級)
- 消費者行為學:中國消費者透視(第二版)
- 國富論(彩繪精讀本)
- 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解讀與批判:微觀經濟學講義(修訂版)
- 國內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