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蘇格拉底的申辯(全新修訂版)
最新章節:
第7章 克力同篇
《蘇格拉底的申辯》一書從《柏拉圖全集》中精選了《歐緒弗洛篇》《申辯篇》《克力同》3篇,另收納牛津大學本杰明·喬伊特(BenjaminJowett)教授在《柏拉圖對話》中所作的3篇導讀。公元前399年,70歲的蘇格拉底被三個雅典公民以不崇拜公認的神、散布新的思想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告上法庭。為此蘇格拉底在由500人組成的陪審團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辯,這是蘇格拉底平生第一次公開演說,他借此機會講述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經歷,談到了自己對人生、智慧、哲學等方面的理解。但此次申辯并沒有挽救蘇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處死刑。蘇格拉底就像殉道者,全然為其信仰而死,可謂死得其所。
目錄(7章)
推薦閱讀
- 林中路
- 方法論
- 海德格爾的政治時刻(“經典與解釋”第32輯)
- 當代風險社會:基于哲學存在論與復雜系統論的研究
- 西方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當下
- 非此即彼:一個生命的殘片·上卷
- 叛逆的思想家
- 藝術與解構:德里達中期藝術哲學批判疏論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 西方哲學史
- 觀念的力量(伯林文集)
- 笛卡爾的精靈(“經典與解釋”第30輯)
- 理想國
- 哲學與現象學
- 來自德國的大師:海德格爾和他的時代
- 斯賓諾莎的實踐哲學
- 希臘的精神
- 平等的所以然:盧梭平等觀與清末民初思想界
- 存在主義
- 自我與本我
- 康德的大刀:《純粹理性批判》導讀
- 論人類自由的本質及相關對象
- 經驗與自然
- 強者的溫柔
- 柏拉圖對話文體與思想創制之關系
- 審美政治化:德國表現主義問題(德國學術第三輯)
- 悲劇的誕生
- 思想錄(譯林人文精選)
- 判斷與存在:海德格爾早期判斷學說研究
- 耶路撒冷抑或雅典?:施特勞斯四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