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碳賬戶
最新章節:
二、平臺發揮各自優勢推動碳賬戶體系發展
本書提出了以消費端碳減排為出發點的“G-B-C”模式,闡釋了碳賬戶在不同主體、市場和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并結合綠色助推等相關經濟學理論,系統梳理了國內外的碳賬戶實踐。本書還介紹了碳核算、碳信用、碳審計和碳保險等支持碳賬戶發展的“X”要素,構建了科學完善的碳賬戶圖景。此外,探討了碳賬戶在綠色金融、鄉村振興、企業ESG和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的應用價值,并展望了碳賬戶的發展趨勢,分析了社會各主體在該趨勢下的角色定位。作者認為,我國在消費場景下引領世界循環經濟發展潮流的潛力巨大。通過借助碳賬戶對綠色消費行為的量化、識別和激勵,可以實現消費環節資源的集約和節約,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碳賬戶是解決環境效益問題的一個良好方案,也是互聯網公司和商業銀行利用其平臺位置,有效賦能相關部門,使其科學化、商業化承擔環境社會責任的有效手段。通過推動碳賬戶生態化發展,融通數字環境信息和價值循環,能夠有效實現綠色經濟帕累托改進。
目錄(39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獻詞
- 推薦序一 解振華
- 推薦序二 王金南
- 前言
- 第一章 碳減排:從生產端到消費端
- 一、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由來及應對
- 二、碳循環經濟視角下的碳減排
- 三、生產端碳交易機制
- 四、消費端碳減排機制
- 五、碳賬戶:碳減排的金融基礎設施
- 第二章 碳賬戶:發展路徑與案例
- 一、國外碳賬戶案例
- 二、國內碳賬戶現狀
- 第三章 碳賬戶的理論框架
- 一、從個人碳賬戶到居民碳賬戶
- 二、個人碳賬戶與企業碳賬戶的對比
- 三、碳賬戶的互聯互通與社會效應
- 四、依托碳賬戶完善碳征信體系
- 五、碳賬戶體系建設面臨的挑戰
- 第四章 綠色助推
- 一、綠色助推的理論溯源
- 二、從認知與行為視角出發的綠色助推
- 三、從動機視角出發的綠色助推
- 四、綠色助推賦能碳賬戶
- 第五章 完善碳賬戶體系:“X+碳賬戶”
- 一、碳核算
- 二、碳信用
- 三、碳審計
- 四、碳保險
- 第六章 碳賬戶的應用領域:“碳賬戶+X”
- 一、碳賬戶作為綠色金融的創新產品
- 二、碳賬戶賦能綠色農業與鄉村振興
- 三、碳賬戶完善ESG評價體系,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 四、碳賬戶增強人民幣國際競爭力
- 第七章 碳賬戶的發展趨勢與政策視角
- 一、碳賬戶的發展趨勢
- 二、平臺發揮各自優勢推動碳賬戶體系發展 更新時間:2023-08-21 17:01:33
推薦閱讀
- 解讀中國經濟的80個指數
- 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
- 綠色發展新理念·綠色鄉村
- 招商引流:從十城看百城
- 經濟新動能
- 城鄉一體化與勞動就業: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的就業結構優化效應與路徑研究
-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要素和新模式
- 組織中的支配與服從:中國式勞動關系的制度邏輯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與案例選編
- 建筑碳中和行動:數字化重塑未來建筑新形態(碳中和行動指南)
- 低碳未來:數字化與綠色化融合之路
- 新電商時代
- 宏觀調控行為的可訴性研究
- 公平分配的財稅法促進與保障
- 中國經濟的定力
-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工業信息安全應急管理技術與實踐
- 共生:中國數字營銷猛進史
- 中國2016:尋找新動力
- 中國敘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梅花與牡丹:“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文化戰略
- 碳達峰、碳中和知識解讀
- 我國企業并購重組市場價值效應研究
- 讀懂中國改革3: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 中國促進就業研究
- 改革年代的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
- 結構性改革
- 中國經濟原論(全集)
- 看經濟穿越劇(吳曉波細說商業史05)
- 中國碳市場建設初探:理論、國際經驗與中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