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6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推薦語
- 推薦序 家庭就像生命
- 前言 沒有信念的陪伴,是沒有意義的
- 聲明
- 第一部分 家的心理意義
- 第1章 家庭如何塑造人
- 正常的家庭過程
- 家庭的適應性
- 夫妻系統
- 父母系統
- 家庭沖突
- 家的心理意義
- 第2章 家庭也會生病
- 家庭系統的病理機制
- 家庭中的病情轉移
- 我病了,其實不是我病了
- 家庭關系的健康評估
- 如何讓家庭更健康
- 第3章 家庭中的越界行為
- 家庭結構
- 家庭邊界
- 由家庭界限不清而導致的越界行為
- 如何規避越界行為
- 第4章 家庭關系中的困境
- 被困在家中的女孩
- 家庭關系中的三角化
- 家庭關系中的雙重束縛
- 如何解除家庭關系中的困境
- 第5章 家庭中更高級的改變
- 改變與癥狀的相處模式
- 改變常常發生在不合邏輯之時
- 家庭中的改變并不容易
- 向更高級的改變靠近
- 第6章 家庭中的代際傳承
- 家庭中的傳承和派遣
- 一個災難深重的家庭
- 逃離父母
- 共生的親子關系
- 情感阻斷
- 不良行為背后的家庭傳承
- 第7章 步入全新生命周期的青少年家庭
- 青春期的故事
- 青少年家庭的常見問題
- 如何做好青少年的父母
- 第8章 家庭中的父性
- 萬劫不復的母親
- 江湖中的父親
- 我的父親
- 父親該有的樣子
- 第二部分 心理診室中的家庭問題
- 第9章 守護家庭的衛士——孩子
- 不想讓自己好起來的女孩
- 守護與渴望
- 第10章 如何讓家庭發生更大的改變
- 怕死的運動健將
- 你擔心的終究會來
- 第二序改變
- 改變之改變
- 第11章 父母有時并不那么愛你
- 小30歲的弟弟
- 愛與不愛的束縛
- 第12章 完美無缺的家庭恰恰可能是有問題的
- 家有精神分裂癥女孩
- 一個完美無缺的家庭
- 第13章 我們并非刻意獲得生病的好處
- 雙重控制
- 生病的好處
- 與疾病相處
- 第14章 父親缺席的母子盛宴
- 極其出色的兒子
- 退出的父親
- 并不美好的母子盛宴
- 第15章 什么時候家里就不需要笨小孩了
- 憤怒的少年
- 笨小孩
- 忠誠的小孩
- 渴望長大的小孩
- 第16章 我不再需要精神病了
- 總是有人試圖加害我
- 纏斗的母女
- 凱麗不再需要精神病了
- 第17章 那些不辭而別的來訪者,或許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們去完成
- 兒子好了,母親抑郁了
- 女兒病了,父親抑郁了
- 焦慮的男孩
- 不辭而別的來訪者
- 第18章 “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 一切都是我的錯
- 三個我
- “有毒”的父母
- 這不是你的錯
- 第19章 為什么有些孩子不肯上學
- 他們為什么不肯上學
- 青少年的家庭是戰場
- 如何讓家庭戰爭沒有“傷亡”
- 第20章 如何把孩子從游戲中“奪回來”
- 愛玩手機的兒子
- 被打敗的父親
- 把孩子從游戲中“奪回來”
- 第21章 心理診室中的愛情故事
- 我的理想是幫你賣菜
- 陪你一起吝嗇的愛情
- 第22章 孩子也許并不想活成你們想要的樣子
- 不上課的碩士生
- 迷茫的學霸
- 我不想活成你們想要的樣子
- 第23章 放棄完美父母的幻想吧
- 我的完美母親
- 完美父母的幻想
- 和女兒一起睡的母親
- 如何做自己的“父母”
- 第24章 父母為何要“引誘”孩子犯錯
- 巧克力父母
- 懂家庭治療的大師
- 失聯的父親
- 被虐待的孩子
- 我爸爸有精神病
- 好父母還是好孩子
- 第25章 這不是你的錯
- 跌入抑郁的深淵
- 被拋棄的小孩
- 我想抱抱我自己
- 第26章 家庭問題的解藥
- 外婆和外孫
- 母子共生的解藥
- 40歲的孩子
- 妻子的抑郁
- 下崗的妻子和厭學的兒子
- 第27章 什么樣的家庭可能養出有問題的孩子
- 什么樣的父親可能養出有問題的孩子
- 什么樣的母親可能養出有問題的孩子
- 什么樣的父母可能養出有問題的孩子
- 第三部分 新家庭健康指南
- 第28章 從我到我們:新家庭的組建
- 組建新家庭,你準備好了嗎
- 結婚前后,那些“煩人”的規矩要不要
- 第29章 如何讓婚姻漸入佳境
- 妻子懷孕了,他卻要離開
- 新家庭的適應問題
- 婚姻殺手
- 讓婚姻和諧長久的7個原則
- 第30章 如何做好新手父母
- 為什么要生孩子
- 生孩子是夫妻共同決定的嗎
- 產后新媽媽的心理健康
- 如何做好新爸媽
- 第31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
- 孩子是父母關系的觀察者
- 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
- 第32章 如何健康地說分離
- 不斷攀升的離婚率
- 妻子愛上了別人
- 讓痛苦具有意義
- 傷害我們的往往是不知情
- 第33章 新家庭面臨的挑戰
- 婆媳沖突
- 個人愛好的沖突
- 對方不告訴我密碼,我很生氣
- 前任就像一把殺豬刀
- 當丈夫愛上了別人
- 參考文獻
- 基金項目 更新時間:2021-08-31 18:02:24
推薦閱讀
- 心理自愈法
- 說話要懂心理學
- KO!再見,羞怯!
- 微表情密碼
- 心理密碼
- 每天都會用到的婚姻心理學
- 人際交際中的心理學全書
- 分心不是我的錯:正確認識ADHD
- 學生心理健康與生命教育:家長伴護手冊(初中段)
- 你的燈亮著嗎:如何找到真問題(10萬冊紀念版)
- 道德部落
- 冷口味心理學
- 北大心理課
- 多元智能新視野經典版
- 如何擁抱一只刺猬2:你是誰就會遇到誰
- 心理學與心理調節術(暢銷4版)
- 彼得定律
- 說服心理學
- 內在成長:心智成熟的四個思維習慣
- 就這樣讀懂心理學
- 掌控邊界:如何真實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底線
- 受益一生的北大心理課
- 心理學入門:匪夷所思的98個心理學實驗
- 心理學與說話技巧
- 我們內心的沖突
- 你真的會放松嗎
- 人之初,性本“色”
- 自我成長三部曲:共情的力量+思維變現+真正厲害的人,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 你是對的
- CIA超強閱人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