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華二千年史(卷五 明清三)
最新章節:
(十 二)外患之迭乘
《中華二千年史》是鄧之誠久負盛名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該書本來是其在北京大學的授課講義,原名《中國通史講義》。原本只有上、中兩卷,上世紀30年代初,這本尚未全部完成的講義被選為《大學叢書》的一種,更名為《中華二千年史》,公開出版。上世紀50年代初,鄧先生續成下卷,全書告成,歷時二十余年,逾二百萬字。從秦朝統一中國開始,終于辛亥革命清亡之時,縱橫二千余年,可謂是《通鑒》以后第一部通史。全書旨意,重在通觀歷代興亡史實始末,識其成敗得失,臧否人物,檢討謀略,以供后人借鑒,頗有《通鑒》遺風。而書中顯露出來的史家意識、春秋筆法,又深得《通鑒》精神,體現了鄧之誠作為歷史學家的全局意識和史實勾稽能力。
目錄(9章)
推薦閱讀
- 江督易主與晚清政治
- 中國共產黨重慶歷史大事記·忠縣卷(1919—2006)
- 陽明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
- 法制史話
- 辨色視朝:晚清的朝會、文書與政治決策
- 臺灣光復史料匯編(第二編):政府文件選編
- 君主、道學與宋王朝
- 長征:1934—1936
- 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 唐宋鄉村社會與國家經濟關系研究
- 通鑒紀事本末(注譯本·卷七)
- 官制史話
- 辛亥革命前后的江蘇社會研究
- 中國古鐘文化傳播述論
- 中華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
- 文本與書寫:宋代的社會史:以溫州、杭州等地方為例(九色鹿系列)
- 昆曲史話
- 朝鮮族史話
- 中國近代史八種
- 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
- 蝴蝶效應:歷史漩渦中的漢唐帝國
- 我們從哪里來:史前環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 中國簡史
- 中華民國專題史第17卷:香港與內地關系研究
- 新編歷史小叢書:北京史話
- 明史講稿(大學用書)
- 元代社會生活史
- 十八世紀中西互動:學術交流與傳承
- 楚漢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