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信用風險及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研究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從理論基礎、實踐需要以及域外經驗等角度論證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信用保險合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理論包括社會契約理論、社會互助思想、信用哲學等法哲學理論,馬克思“產品扣除”和“信用本質”學說、亞當.斯密古典經濟學思想、“市場缺陷”理論、出口補貼合法化理論等法經濟學理論以及社會連帶思想、社會控制理論等法社會學理論。其次,完善信用保險法律制度有助于保障我國市場經濟和諧有序發展、推動我國信用保險市場積極健康發展、確立信用保險獨立完整的法律地位并提升其影響力、促進信用保險行業監管的合法性和適度性。最后,梳理世界先進國家或者地區的信用保險立法并將其類型化為“政策單行”和“政商不分”模式,進而詳細研究作為典型代表的英國、美國、韓國以及我國澳門、臺灣地區的信用保險法律制度內容,對兩種立法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和借鑒,最終提出我國的信用保險立法思路應當采用“寓政于商”的第三種模式。
目錄(36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序言
- 導論
- 第一章 信用保險的特征和功能
- 第一節 從信用到信用風險的演進
- 第二節 信用保險的概念探求
- 第三節 信用保險的特征和功能
- 小結
- 第二章 我國信用保險法律現狀及問題
- 第一節 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現狀
- 第二節 我國信用保險及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問題
- 小結
- 第三章 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一節 信用保險萌芽和發展的理論基礎
- 第二節 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實踐必要
- 第三節 完善我國信用保險法律制度的國際考察
- 小結
- 第四章 信用保險商業性與政策性的協調
- 第一節 信用保險政策性和商業性的交織與清分
- 第二節 信用保險政策性和商業性的協調模式
- 第三節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范圍的界定和限制
- 小結
- 第五章 信用保險法律規則的核心要素
- 第一節 信用保險合同主體的建構
- 第二節 信用保險合同中保險責任與責任免除的平衡
- 第三節 信用保險合同承保風險的綜合防范
- 第四節 信用保險行業監管路徑
- 小結
- 第六章 制定我國《信用保險法》的對策與建議
- 第一節 我國《信用保險法》立法模式與結構
- 第二節 我國《信用保險法》的主要規則
- 結語
- 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11-22 16:33:38
推薦閱讀
- 審判機器人
- 法律鏈金術:區塊鏈法律實踐剖析
- 民商法論叢(第67卷)
- 電子證據法律問題研究
- 農村土地股權制改革:現實表達與法律應對
- 程序性制裁理論(第三版)
- 環境法評論·2018年(第1期)
- 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
-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律重構
- 鏈之以法:區塊鏈值得信任嗎?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格權法律條文建議附理由
- 商業秘密司法保護實務中
- 守望與超越:變革時代下監獄理論與實踐探析
- 陽光下的隱私:國家公職人員信息公開與隱私保護
- 關于建設國際化商會的模式研究
- 國際競爭網絡(ICN)調研報告選介
- 人道主義行動中兒童保護的最低標準
- 法治定量:法治指數及其中國應用
- 判例與原理:證券交易所自律管理司法介入比較研究
- 法治政府概論
- 法經濟學視野中的環境侵權法
- 國(區)際民商事司法活動的沖突與協調
- 刑法哲學(第五版)
-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2014/2015年卷)
- 犯罪學論壇(第二卷)
- 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小額貸款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 中國鋼鐵產業的法律規制研究
- 資源循環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 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