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加強法制宣傳,迅速普及法律知識,服務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多年來,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定期審議通過、修訂的法律,全品種、大規模地出版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版的系列法律單行本。為了加強濕地保護,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多樣性,保障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本法。旨在堅持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發揮濕地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法律法規 ·1.6萬字
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根、莖、苗、芽、葉、花等。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種質資源,規范品種選育、種子生產經營和管理行為,保護植物新品種權,維護種子生產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提高種子質量,推動種子產業化,發展現代種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和林業的發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為了更好地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結合陜西省的實際,制定《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
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 ·法律法規 ·6018字
為了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及相關活動,適用本法。本法共5章58條,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野生動物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作出規定。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9753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自1997年8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后,對防治洪水,防御、減輕洪澇災害,維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防洪工作的推進,現行防洪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本次修訂圍繞法律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突出問題加以修改。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1.1萬字
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舉行。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該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進行修改。本書收錄修改后的法律文本,無加工內容。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1.8萬字
本書收錄了2002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修正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就重點條文進行權威注釋,并附錄有相關重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配套文件,是學習適用農村土地承包相關法律制度的實用圖書。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10.4萬字
2014年及2016年,國務院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了一部分清理,涉及《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53號)、《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66號)。為便于讀者了解修訂后的新法規,特集結出版。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法律法規 ·56.5萬字
我國正在實現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伴隨著億萬人口的遷徙,我國正在經歷著人口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的深刻變革。尤其是農村地區,隨著土地資源的集中,人口的減少,集體經濟的變遷,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擺在黨和政府面前,有許多的矛盾和問題在理論上還有待梳理、在實踐中亟待解決。因此《農事法教程》的推出,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產生了更多有價值的成果,為黨和政府提供可供參考的理論建議。
陳曉軍主編 ·法律法規 ·41.8萬字
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16年7月2日通過關于修改職業病防治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其中涉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相關審批制度的修改,主要涉及建設項目職業病防治認定審批的取消等方面,對企業及衛生系統具有重要意義。為幫助讀者學習新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擬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社會法室對其主要內容予以解讀。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社會法室 ·法律法規 ·15.9萬字
自1989年3月1日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以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得到發展。但總體上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違法獵捕、殺害、買賣野生動物在很多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濫食濫用野生動物的陋習在一些地區還相當盛行;野生動物及其制品走私和非法貿易的問題在邊境地區時有發生。在這種形勢下,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實需要,亟待圍繞法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以修改。
《簡明實用英漢法律大詞典》(PracticalEnglish-ChineseDictionaryofLaw)(下稱《詞典》)以“學古不泥古、學洋不媚外、融古通今、經世致用”的思想為主導,兼收并蓄,博采眾華,在綜合《簡明英漢法律詞典》和《最新英漢法律詞典》等著作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增編,旨在服務我國法治建設,適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出國興業需求、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法律全球化需求,以及“合作與交涉并存”的涉外經貿訟案日增之需,《詞典》主要增色如下:一、法律術語薈萃,廣輯外交、領事和海商等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術語。二、注釋權威,囊括古今中外法學界精英研究成果三、學習羅馬法,探尋創新編輯。附錄必要資料,方便適用
彭金瑞編著 ·法律法規 ·133萬字
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憲法,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防治法》經2001年10月27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通過;根據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2.8萬字
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推進,法律在人們的生活中地位越來越高。“學法、知法、守法、用法”已成為新時期合格公民的代表素質。在古代,統治階級都會制定一套法律來要求子民遵守,一旦違反,就可能會被處以殘酷的刑罰。與古代不同的是,現在的法都是“良法”,是以維護最廣大公民的根本利益為基礎的法律。違反法律的人,當然會依法受到相應的處置,但法律的價值,更多地在于公民去憑借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在當今的社會里,我們不僅要學法,守法,更重要的是“用法”,這才是懂法的最高境界。學習法律的途徑很多,但是對于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最適宜的還是拿上一本自己能夠看懂的大眾普法書,細細地讀一讀、品一品。為了配合大家學習法律知識,以便懂法后能夠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我們特意編寫了《你最想知道的法律常識大全集》一書。
維權幫 ·法律法規 ·15.8萬字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我國的法制建設也隨之不斷地發展,不論是法律的涉及范圍,還是各項法律制度的規范程度都在不斷擴大和完善。從之前的注重國家、集體利益的保護,到現在對個人利益的重視度的提高,法律已經成為各行各業以及各種社會群體維護自己權益的可靠保障。尤其是隨著國家對“職工”這個群體的重視度的不斷提升,從法律上給予職工這個弱勢群體應有的保護是必不可少的。“職工”是大多數人的社會身份,在整個社會職業群體中占有絕對的比重。保障職工的利益,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于公司、企業的發展,對于國家的長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形勢來看,我國普遍存在著職工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不足,經常在自身利益嚴重受損時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與各企事業單位相比,職工顯然是弱勢一方,所以,只有讓廣大職工了解法律知識,懂得拿起法律這個維權武器,才能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時與他人抗衡。只有讓職工“知法、懂法、用法”,才能使他們正確有效地維護自身權益,從而也能更好地推進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在此,為了讓廣大職工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我們特別編寫了《職工法律知識學習手冊》一書。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法律法規 ·11.7萬字
本教材結合2020年最新會計職稱考試的重大改革和法律法規,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為基礎,大膽突破了經濟法理論體系的束縛,一切以實用為出發點,緊密圍繞會計職稱考試的大綱和知識要點,避免了經濟法教學和學生“考證”需要的脫節。根據長期教學經驗和學期教學的課時限制,本教材排除了稅法部分,匯集了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的總論、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及支付結算法律制度,并包含了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的核心內容,即公司法和合同法。
汪飆 程小玲主編 ·法律法規 ·19.7萬字
隨著我國高校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法律意識增強,高校師生權益問題開始廣受關注。尤其是近年來,許多高校在應對意外事件處理上被動受壓之后,為避免校園侵行為尷尬局面,因噎廢食,片面采取消極預防手段,不僅正常教學實踐受到限制,體育、戶外活動也是保險為主,致使學生普遍缺乏鍛煉和實踐,身心素質不能滿足,師生權益得不到保障,并形成惡性循環,這與國家教育理念相悖,也制約了高校發展。為此,本書立足高校的實際,從當前影響高校師生權益的校園侵權、公共危機、教育機制、維權組織、群體事件以及所轄社區訴求處理等因素進行實踐比較與理論分析,以期構筑我國高校師生權益保障機制。
歐陽美平 ·法律法規 ·24.2萬字
美國頁巖氣的成功開采使美國取代俄羅斯成為天然氣第一大出口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地緣政治,2018年我國頁巖氣開采量達到108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頁巖氣的商業化開采將有效改變我國油氣資源短缺的現狀,然而頁巖氣開采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環境污染問題頻發、侵犯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和當地居民的權益。美國在長達100多年的頁巖氣發展歷史中,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頁巖氣調控機制,本書分別從美國聯邦和各州頁巖氣開發的政策立法、產權調整機制、行政管制機制、經濟激勵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進行闡述,然后通過中美兩國的政治體制、法律制度和歷史文化背景進行比較分析,有效移植美國的調控機制,使這些機制成為我國頁巖氣開發的有益借鑒。
萬麗麗 ·法律法規 ·16.5萬字
環境司法的出現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時代應然性、歷史必然性。能動且有效的生態環境司法治理有助于保障民生福祉、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本書以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保障為切入點,在持續關注中國環境司法理論與實踐進展的基礎上,以生態環境司法治理機制創新的地方實踐為參照樣本,既對其發展歷程進行了回溯,又對其運行機制及其治理效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觀察和理性檢視,并結合對域外不同國家和地區環境法院和法庭最佳實踐范例成功經驗的分析,就新時代我國環境司法專門化的完善與發展以及如何實現生態環境司法“善治”等問題提出了具體建議。
王繼恒 ·法律法規 ·26.4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的國家法律,對環保領域的突出問題進行規定。本書收錄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方便讀者學習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法規 ·2.6萬字
本書為商務部2019年重大項目研究成果。《聯合國關于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亦稱《新加坡調解公約》)是一部旨在促進通過調解解決國際商事糾紛的國際公約。《新加坡調解公約》的誕生推動了國際商事調解制度成為司法制度、商事仲裁制度之后又一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方式,開辟了國際商事糾紛解決的嶄新局面。中國最終決定簽署《新加坡調解公約》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本書對《新加坡調解公約》進行全面和詳實地介紹和分析,并對中國批準《新加坡調解公約》建言獻策。
劉敬東主編 孫巍 傅攀峰 孫南翔副主編 ·法律法規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