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的特點是先具體、再抽象,以真實新聞報道、文學作品等具體案例引出理論,逐步走向對法理學知識的講述,并展開法理邏輯思維的演繹。包括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什么效力、法的起源、法律如何發展、法律怎樣實現等內容,將法理學可能涉及的一些思路、甚至可能富有爭議的思路展示出來,提示讀者自我思考,并提升邏輯能力。作者行文邏輯縝密,語言簡潔易懂,專業但不枯燥,本書既有學習研究價值,又有閱讀趣味和啟發性。本版由作者親自進行了修訂,內容更加完善。
劉星 ·綜合學科 ·28.8萬字
本書系統地研究了偵查訊問程序,體例清晰、邏輯嚴密。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從對偵查訊問概念性問題的論述入手,研究了偵查訊問的基本理論問題和與偵查訊問程序相關的證據原則和規則。在本書的下編部分,作者對中國的偵查訊問制度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書對于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做了分析,對其進步和不足之處均有較為合理的評價,并且提出了完善我國偵查訊問程序的具體思路,對于我國的司法改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書的研究是建立在對美國司法實踐的基礎上的,因而對美國偵查訊問程序的研究是國內目前最為完整詳盡的,不但對其憲法規則、成文規定、判例等進行了細致的梳理,而且運用真實的訊問筆錄資料對文本與實踐的鴻溝進行了剖析。
鄭曦 ·綜合學科 ·22.2萬字
本書以具體的案例為切入點,通過對這些特殊犯罪人的心理分析,把犯罪心理學中有代表性的知識直觀化地闡述出來,并提出怎么在生活中預防潛在的風險,對異于常人之處進行積極的引導。比如,早期發現和干預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癥,就能有效預防青少年的沖動性犯罪;通過對低靜息心率者身體能量的正向發掘,能夠將原本可能發生的犯罪風險轉化為對競技體育技能的刺激。也就是說,對于這些不同尋常之處,我們不但可以介入,甚至可以挖掘它們的潛力,發揮其正面的超能量。
劉建清 ·綜合學科 ·12.7萬字
律師在法治國家中無疑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律師制度有科學完善的認識是建成法治國家的重要方面。《律師法學的新發展》一書集合了法學界對于律師法學的最新理論成果,動態地呈現了法學界對于律師的性質與定位、素質與資格、權利與義務、管理與自治、法律援助、律師辯護、職業道德與執業紀律、律師法學的發展趨勢等方面研究的新狀況、新認識,并立足于當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求對相關認識、論述進行判斷與評價,以期對法治中國的建設有所裨益。
席月民 婁丙錄主編 ·綜合學科 ·29.3萬字
本書是喻中教授圍繞“法學是什么”這一主題的個人隨筆集,作者以有益、有趣為標準來編選文章。書中理性與感性交織而成的文字,是關于“法學是什么”的柔性解說、詩性解說。書中這些長短不等的文章,是一個學習者、思考者面向法學寫下的精神史、心靈史。
喻中 ·綜合學科 ·17.5萬字
本書從法律和道德層面討論了隱私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而什么又構成對隱私的侵犯。從某種程度上說,侵犯隱私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愛德華·斯諾登對美、英等國安全部門對公民實施監控的揭露,使得人們對個人隱私的關注顯著增加。互聯網給各種形式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所帶來的風險,在二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人們搜集、存儲、交換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已經永久性地改變了,而隨著網絡日志、社交媒體以及信息時代其他發明的驚人增長,可訪問私人數據的生成規模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而這無疑會給我們的隱私帶來令人不安的威脅。對于嘩眾取寵的媒體不斷散布的謠言,人們常常在無比憤怒之余,也在不斷降低自身對隱私域的合理訴求。雷蒙德·瓦克斯通過考察隱私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深入探討了作為一種基本價值的隱私該如何與諸如安全、言論自由之間的利益沖突達成和解。
(英國)雷蒙德·瓦克斯 ·綜合學科 ·7.3萬字
韓非是中國的馬基雅維利。《韓非子》是中國的《君主論》,是祛道德化的政治學與法理學。在中國政治從封建制轉向郡縣制、從世卿制轉向官僚制、從禮治轉向法治之際,韓非立足于法與術,闡述了最全面、最實用的君主論。在諸子百家中,如果站在君主的立場上,以滿足君主政治的需要作為評價依據,以理論的精準度作為測度標準,那么,當仁不讓,韓非天下第一。想讀懂韓非,應該直接閱讀《韓非子》以理解韓非的法與術;但也可以透過《韓非子評論》理解作為法術家的韓非;還可以借助《韓學源流》,回望韓非精魂蜿蜒而來的軌跡。
喻中 ·綜合學科 ·14.5萬字
本書詳細梳理了自先秦時期至清朝末年,中國民事法律和訴訟制度的發展演進,在歷史背景下講述法律制度,參考歷史文獻,引用大量史料中記載的案例,分析深入淺出,語言流暢易懂,對于了解中國古代民事法律及訴訟相關制度有極大幫助,具有很大的歷史文化價值。
張晉藩 ·綜合學科 ·26.1萬字
《刑法哲學》一書是當代著名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的成名之作。它初版于1992年,當時面對著其他部門法學的競爭與挑戰,刑法學意欲何為、出路何在?這是每一個有志于刑法學研究的學者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對此,當時的作者得出的結論就是:從體系到內容突破既存的刑法理論,完成從注釋刑法學到理論刑法學的轉變。本書是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刑法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寫就的。作者根據當時所有能夠看到的國內、國外資料,建構了本書的刑法學體系的基本框架——“罪刑關系中心論”。作者認為,刑法哲學體系是有一定的獨創性的,反映了作者對于刑法哲學的獨到見解。刑法哲學作為一種理論,并非獨一無二的,每一種刑法哲學都可以有自己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與深化刑法學的發展。本書作者所勾勒出的“罪刑關系中心論”的刑法哲學體系共包含15個范疇,如書稿導論中的圖示,其間的辯證關系涵括了刑法的基本問題,也即本書的邏輯體系。正如作者所言,《刑法哲學》對于他自身是一個刑法學術研究的起點,對于我國的刑法學,也是它在學術發展過程中不能繞過的節點。這就是本書所具有的學術史的意義,也是本書作為第5版的出版價值之所在。
陳興良 ·綜合學科 ·66.8萬字
本書緊密聯系警務實戰,按照警務指揮與戰術二級學科體系編著,在著力闡明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同時力求創新,著重解決指導和提高警察執法戰斗的規范化問題,具有很強的指揮與戰術理論創新性、學科系統性和實戰應用性。
吳輝陽 蔡敏 尤荷俊 ·綜合學科 ·26.5萬字
本書以人性——理性與經驗以及人的意志自由問題,作為一個理論視角,審視刑事古典學派和刑事實證學派建構起來的刑法理論的基本框架。作者提出人性的理性與經驗二重性的原理,肯定人在存在論意義上的行為決定論和在價值論意義上的意志自由論。由此出發,本書分別考察了犯罪與刑罰、立法與司法的人性基礎。
陳興良 ·綜合學科 ·46.5萬字
復雜、離奇的案件在讓人們感到震驚和恐懼的同時,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這些或奸詐,或狡猾,或瘋狂的犯罪人,究竟是如何走上不歸路的?犯罪人在幼年時經歷的悲劇,是不是血案發生的導火索?作者在收集了包括媒體報道、庭審記錄、警方公開的資料后,還原并講述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十余宗知名懸案,從專業的視角探索犯罪人陰暗而扭曲的內心世界,尋找其犯罪行為的心理根源。你會看到世界上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梵聞三千(Moriarty K) ·綜合學科 ·8.4萬字
本叢書就是旨在解決司法過程中最根源性的問題,是作者多年理論研究和司法智慧經驗的總結和分享:《司法哲學》分冊針對司法的“道”與“術”、司法哲學諸問題、屬性、司法的形式與實質、司法中的法律、政策與政治、司法的依法與能動、司法中的公平正義、司法與民意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和闡釋。《法律解釋與適用方法》針對“找法”與審判依據、法律解釋體制和法律解釋權、法律解釋諸特性、法律解釋方法總論、法律解釋方法分論、特殊的法律解釋規則、法律解釋的目標、法律規范沖突的選擇適用、法律規范沖突的適用規則等進行了研究和分析。《法官如何裁判》一書則從裁判的邏輯標準與政策標準、疑難案件的裁判思路、法律的常規適用與非常規適用、裁判的效果取向、自由裁量與利益平衡、價值補充與法律原則的適用、法律漏洞、法律漏洞的填補、法律方法與裁判風格等角度對法官在司法過程中的裁判方法和價值平衡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孔祥俊 ·綜合學科 ·39.5萬字
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共設十章,上篇介紹基礎理論,下篇介紹實戰技能。本書嘗試總結監獄警戒護衛的組織體制和運轉機制以及監獄警戒護衛的規范性要求,探討監獄警戒護衛人員的素質與培訓,研究比對境外監獄警戒護衛,探索監獄信息化建設、監獄安全、獄內偵查,監獄武裝警戒護與監獄警戒護衛的關系,搭建監獄突發事件的防控體系,提出建立本學科的學術主張,為真正建立起監獄警戒護衛學拋磚引玉,奠定一定的調研和理性基礎,豐富監獄學和監獄工作研究,為監獄人才培養、警察素養提升和實現監獄的長期安全穩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撐。本書提出“監獄警戒護衛學”的概念,是對“監獄警戒護衛學”自成專業學科的初步研究。在社會治安形勢復雜嚴峻,暴獄、劫獄、越獄、沖擊監獄、恐怖活動危險性趨大的新常態下,把“監獄警戒護衛學”研究推向深入,將監獄警戒護衛工作實務做實做出成效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劉嶺嶺 ·綜合學科 ·26.1萬字
《刑法的邏輯與經驗》是刑法對于專門術語的解釋應當與專門領域的行政法規保持一致,專業領域的法律概念發生變化時,刑法上的這一專業術語原則上應當同步變化。這是一般規則。但是,在信用卡一詞的刑法解釋上,盡管專業領域的行政法法規規定發生了變化,但是在刑法分析體系內進行合理解釋的結果是,必須繼續延續以往的刑法適用歷史上的廣義解釋,這并沒有使刑法顯得荒謬,而恰恰更符合邏輯、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需要。
曲新久 ·綜合學科 ·27.1萬字
在眾多以網絡為主題的書籍中,這是一本問世多年卻沒有過時的書!于是,它成了經典之作,榮膺學術名著和暢銷讀物兩項桂冠。本書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成為法律學、公共管理學、商學、傳播學、政治學和信息科學技術專業的必讀書。對于政府管理者、法律執業者、ICT企業管理者、創意產業從業者和廣大信息工程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啟迪思維的難得之作。
(美)勞倫斯·萊斯格 ·綜合學科 ·31.6萬字
本書闡述的是一種自在于法條、超然于法條的法理,不以法條為本位而以法理為本位,法理的邏輯演繹取代了法條的規范詮釋。由此,刑法法理獲得了某種理論上的自足性。這個意義上的刑法學,就是所謂本體刑法學。
陳興良 ·綜合學科 ·69萬字
《刑事技術實訓指導》是由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和青海警官職業學院部分教師共同編寫的實訓教材。根據《刑事技術》課程教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教材以實訓項目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和細化,指導學生對刑事照相實訓及常見痕跡、文件、法醫、微量物證發現、顯現、提取、分析、識別和檢驗鑒定的規范性操作方法。該教材既適用于公安高等職業教育,也適用于對基層技術民警的培訓。本選題為公安高等職業教育實驗教材,也嘗試通過此行業培訓教材擴充大專教材品種。
白建軍 ·綜合學科 ·14.8萬字
在司法實踐中,涉及文字方面的罪案和訴訟爭議非常多,筆跡鑒定成為審查與核實這類證據的重要手段。本書以研究筆跡特征的分類與鑒定價值為重點,以筆跡樣本的統計分析為主要手段來研究筆跡鑒定,有助于筆跡鑒定建立在更加客觀、科學的基礎上,使得筆跡鑒定意見這種證據能夠更有說服力地證明案件事實。而且,筆跡鑒定專家意見的正確性與鑒定人的名譽、社會職務和從業經歷沒有直接聯系。隨著偽裝筆跡的方法不斷進步,任何專家的錯案現象都難以幸免。擁有堅實的鑒定理論基礎和論證依據的鑒定方法是正確鑒定的保障。本書強調了筆跡鑒定生理學基礎原理的重要性,對于筆跡鑒定的重要概念、筆跡現象、筆跡特征、筆跡鑒定價值的現象與規律、筆跡鑒定方法、筆跡鑒定意見的論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為方便理解基本的筆跡生理學原理、鑒定方法,本書加入了足夠數量的真實案例,包括偽裝筆跡、摹仿筆跡、實踐中的錯案案例。本書兼具教學與研究的指導意義,對從事筆跡鑒定的工作人員有所裨益。
王冠卿 ·綜合學科 ·21.3萬字
在《人人都該懂的法庭科學》中,專注于法醫和調查科學研究的杰伊·西格爾博士為讀者展現了多種在法庭科學中常見的證據,并闡釋了它們如何在犯罪中發生、如何被科學家收集和分析,以及如何在法庭上呈現。本書在介紹了法庭科學、證據以及它們與法律的關系之后,將法庭科學的主要領域一一呈現了出來,包括毒品,痕跡證據,尸體解剖,血痕及其他體液分析,火災與爆炸,毛發、纖維與涂料,玻璃與泥土。《人人都該懂的法庭科學》屬于湛廬文化重磅推出的“新素養系列”圖書之一。本系列圖書致力于推廣通識閱讀,擴展讀者的閱讀面,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蓋了哲學、心理學、法律、藝術、物理學、生物科技等諸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其中《人人都該懂的法庭科學》所介紹的“法庭科學”是解密法醫工作細節、了解犯罪現場調查背后科學原理的重要學科。
(美)杰伊·西格爾 ·綜合學科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