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介紹了風電場電氣部分相關的主要技術,主要包括風電場電氣部分的系統構成、風電場一次設備的原理、結構、設備選型以及風電場二次設備的接線設計、結構、設備選型,風電場的防雷接地等內容。本書可供從事風力發電技術領域科研、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教學參考書。
馬宏忠 楊文斌 劉峰 ·能源工程 ·27.1萬字
能量轉化的核心基礎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但就其整個能源應用裝置而言,大部分能源利用技術的研究、發展到最終的商業化都涉及傳熱、傳質及導電過程的工程分析設計。本書主要以COMSOLMultiphysics?軟件為工具,首先介紹了傳質、傳熱、導電等單個物理過程的仿真,然后以燃料電池為例詳細介紹多物理場間的耦合仿真。在經典物理的范疇內,大部分工程問題都可抽象為二階及二階以下的微分方程形式,因此本書中基于傳熱、傳質及導電的耦合研究方法完全可推廣應用于能源應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其他物理、化學過程的工程建模分析。讀者通過對本書的閱讀和理解,可系統掌握使用有限元工程軟件針對能源應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工程問題進行數值建模和分析優化設計的技能。本書可供COMSOL軟件用戶,化工領域的本科生、研究生,能源動力類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能源行業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參考。
蘇石川 孔為 陳代芬 ·能源工程 ·10.4萬字
化學化工無處不在,能源與化工密不可分?;瘜W化工和能源與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推動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著資源、環境、生態、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問題的合理解決。尤其是今天,當我們進入了綠色能源和綠色化工時代,生物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化工需要大發展的時候,向人們普及化學、化工、能源,特別是生物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化工知識顯得尤為重要。
何雨駿 許海軍 魏壽彭 ·能源工程 ·10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緒論、風電功率預測技術原理、風電功率預測技術原理的物理模型、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功能與結構、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工程實例五部分。本書可供關注風電場日常運行維護的風電場運維人員,關注技術進展的勘測設計人員,技術人員,關注技術進展的大專院校學生參考使用。
王桓 徐龍博主編 周冰 張治頻副主編 ·能源工程 ·9.1萬字
本書對新能源汽車的驅動理論與設計、控制策略、仿真與試驗方法以及其他一些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論述?!榻B了三類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汽車。※基于混合動力汽車,對節能機理展開深入分析。※論述整車控制策略,包括穩態能量管理策略和動態協調控制策略?!诙喾抡嫫脚_,介紹離線與在線仿真技術?!鳛閷Ψ抡娴难a充,介紹了新能源汽車試驗測試技術?!榻B了電動輪驅動技術和復合電源技術等其他關鍵技術。本書適合從事汽車研發、設計、制造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高校汽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王慶年等 ·能源工程 ·16.7萬字
本書是《風力發電工程技術叢書》之一,共14章,主要內容包括:1章風電場建設管理緒論、第2章風電場建設管理程序、第3章風電場建設管理模式、第4章風電場建設設計管理、第5章風電場建設采購管理、第6章風電場建設合同管理、第7章風電場建設投資控制、第8章風電場建設質量控制、第9章風電場建設進度控制、第10章風電場建設安全管理、第11章風電場建設信息管理、第12章風電場建設項目生產準備、第13章風電場建設工程驗收、第14章風電場建設項目后評價。
王玉國 ·能源工程 ·36.2萬字
2011年3月,日本發生里氏9級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致福島核電廠事故。這是自1979年美國三里島、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意外發生以來,最為嚴重的核事故,再度引發社會各界對能源問題的討論。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一個多月,郭位教授作為首位受邀進入福島附近區域的外國安全可靠度專家,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理性的態度,分析了福島核事故發生的原因;并于2013年7月再次受邀訪問福島核電廠,了解災后的善后工作。郭位教授以福島核事故為鑒,剖析管理缺失、人為疏忽等成因。如今霧霾為害,引起恐慌,郭位教授提醒大家要探討能源與環保政策走向,以找到能源供應、經濟福祉及可靠度與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點。
郭位 ·能源工程 ·8.9萬字
本書是圍繞我國碳中和發展目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展愿景,為構建碳中和交通體系而編寫的“碳中和交通出版工程·氫能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系列”之一。燃料電池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電-氣-熱耦合系統,對燃料電池系統有效控制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延長其使用壽命的關鍵之一。本書基于燃料電池系統的工作原理,闡述了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與控制中的關鍵技術問題;詳細介紹了燃料電池系統集成設計與匹配,并進一步研究了燃料電池系統的關鍵子系統與部件特性;在此基礎上,系統地研究了燃料電池進氣子系統控制技術、熱管理子系統控制技術、低溫冷啟動優化控制技術與燃料電池系統狀態識別及老化預測技術,并給出了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的軟硬件設計方法;最后對下一代燃料電池控制系統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本書適合燃料電池汽車及燃料電池系統相關的研發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老師和學生閱讀參考。
戴海峰 余卓平等 ·能源工程 ·14.7萬字
本書為一本針對青少年的科普讀物,全書生動有趣、圖文并茂地為廣大青少年朋友講解了什么是能源、能源有哪些種類、能源對我們生活有的影響,以及歷史上共經歷了幾次能源革命、每次能源革命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進步有哪些影響,世界各國以及我國對能源的利用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等等一系列與能源及其利用相關的問題。相信通過閱讀本書,定能為大家揭開能源神秘的面紗,加深對能源知識的理解和興趣,將來做一個懂得節能環保的有心人。本書內容活潑,文字流暢,配圖有趣,講述深入淺出,適合廣大青少年朋友閱讀。
苑英科 王聚芹 ·能源工程 ·8.4萬字
鉛炭電池是一種由傳統鉛酸蓄電池演化而來的先進技術電池,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車輛中,也可用于光伏儲能、風電儲能和電網調峰等儲能領域。近年來,鉛炭電池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內多家電池公司正在逐步完善鉛炭電池領域的布局。本書聚焦電力儲能用鉛炭電池技術,對鉛炭電池的原理、炭材料性能、電池制造工藝、工程應用和經濟性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了全面系統的介紹。本書共分為八章,內容包括鉛炭電池基礎知識、鉛炭電池用炭材料及作用機理、鉛炭電池的析氫與失水、鉛炭電池的制造工藝、鉛炭電池在儲能應用中的特性及經濟性分析、鉛炭電池儲能系統集成技術、鉛炭電池在儲能電站中的應用案例,以及鉛炭電池未來發展趨勢等。本書可作為儲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技術指導書,以及鉛炭電池制造、生產、管理崗位的技能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惠東 相佳媛 胡晨等 ·能源工程 ·14.1萬字
《制氫工藝與技術》介紹了氫氣的工業生產過程與原理。為了滿足當前對無碳氫氣,即氫氣生產過程“零CO2排放”的要求,本書介紹了可再生能源制氫,突出了風力制氫和生物質能制氫;還介紹了核能制氫、氨氣制氫、硼氫化鈉催化水解制氫、硫化氫分解制氫、金屬粉末制氫等目前尚未工業化生產但完全的“零CO2排放”的制氫技術。對于通常排放CO2的烴類制氫工藝,本書介紹了其制得氫和炭黑的獨特工藝,從而使其成為另一種“零CO2排放”的制氫方法。本書適合從事或準備進入氫能領域的企業家、投資家、政策決策者閱讀,可供從事能源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參考,也適合從事能源領域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及一般讀者閱讀。
毛宗強 毛志明 余皓 ·能源工程 ·30.5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10章,包括緒論、燃氣輪機總體、壓氣機、燃燒室、透平、轉子、輔助系統、控制與保護系統、試驗驗證技術和燃氣輪機材料制造與運維技術,結構上涵蓋了燃氣輪機全部核心部件,內容涵蓋了燃氣輪機設計、制造、試驗驗證全部流程。在核心部件章節中,既有相關理論介紹、也有實際案例展示。書中多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50MW重型燃氣輪機為實例,基本可以展現當前國內自主研發的最新進展。
方宇主編 ·能源工程 ·15.3萬字
《燃燒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是“過程設備與工業應用叢書”的一個分冊,本書在簡要介紹燃料的種類和性質的基礎上,從理論上系統介紹了燃燒過程的熱工計算及其化學動力學基礎、燃料著火過程及其火焰的傳播與穩定,并分別介紹了氣體燃料、液體燃料、固體燃料的燃燒過程與設備及其附屬設備,并對燃燒過程造成的污染及其防治等進行了簡明的闡述。《燃燒技術、設備與工業應用》不僅適合石油、化工、生物、制藥、食品、醫藥、環境、能源和機械等專業的高等學校的教師、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閱讀,同時對相關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也會有所幫助。
廖傳華 耿文華 張雙偉 ·能源工程 ·34.6萬字
本書是《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之一。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之一,對全球政治、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也一直發揮著關鍵的重要作用。如何更經濟、清潔、高效地開發和利用石油、天然氣資源,對實現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至關重要。在上一版《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石油與天然氣機遇與挑戰》的基礎上,本書重點選取了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儲運等幾個石油工業的關鍵環節,集中論述了主要技術領域的發展歷程、科技進步與后續發展,突出了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術發展態勢。
杜國敏 徐舜華 ·能源工程 ·20萬字
中國能源展望2018分為全球篇、中國篇、行業篇、專題篇。全球篇對2017年全球能源發展的年度現狀進行評述,對近中期、中長期展望進行綜述。中國篇對中長期中國能源發展進行情景分析。行業篇對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行業,以及節能的年度形勢進行分析與展望。專題篇對若干個能源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本書同時從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能源需求、技術進步、新型城鎮化、綠色低碳消費、建筑和交通綠色發展等方面,系統分析了我國實現低碳發展的社會可行性、技術可能性和政策可制成性。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國能源展望課題組 ·能源工程 ·18.9萬字
本教材兼顧各專業方向,是生物質能源的通識類教材,主要帶領學生學習了解生物質能源利用的概貌,重點學習轉化原理、主要工藝技術及設備,并通過工程案例介紹其主要應用;考慮到系統性、科學性等方面的要求;按轉化過程為主線來組織內容,以介紹主要工藝、主流技術及產品為主。
陳漢平 楊世關主編 ·能源工程 ·18.5萬字
儲熱技術屬于能量型儲能技術,高溫相變儲熱技術正受到廣大學術界和產業界越來越廣泛的高度重視。本書作者團隊從事高溫相變儲熱技術相關的研究,在相變儲熱材料配方、相變儲熱模塊規模化制備技術、蓄熱體強化傳熱技術、儲熱裝置接入與控制技術、大容量高溫相變儲熱系統集成及應用方面開展了大量開創性和引領性工作,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研究經驗和實踐經驗。本書可供從事儲熱相關專業的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也可為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師生提供借鑒。
鄧占鋒 徐桂芝 胡曉等 ·能源工程 ·11.7萬字
隨著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電力在電力系統中比重的增加,傳統電力系統的結構特性、運行控制方式將產生根本性的變革,從而形成新能源電力系統。本書旨在總結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系統建模與控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為推進新能源電力系統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與思路。本書提出了新能源電力系統的概念;分析了太陽能發電的建模與控制理論;闡述了火力發電的快速深度變負荷控制模型與策略;針對多源互補問題討論了不同發電過程的特性以及互補機制;討論了新能源電力系統的優化調度問題;討論新能源電力系統特性、穩定控制以及安全控制問題;探討了需求側響應特性與供需協同機制。
朱凌志 董存 陳寧等編著 ·能源工程 ·10.6萬字
本書是圍繞我國“碳中和”發展目標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展愿景,為構建“碳中和”交通體系而編寫的“碳中和交通出版工程·氫能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系列”之一。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堆(簡稱電堆)是氫能載運工具及熱電聯供動力系統的核心器件。近年來,汽車用燃料電池相關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發展得很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堆步入了商業化前期軌道。本書首先介紹了電堆概述、電堆的工作原理與指標,其次介紹了電堆的性能設計、電堆的使用特性與系統匹配、電堆的壽命與可靠性保障、電堆典型故障成因及糾正預防措施、電堆的制造工藝與質量監測等相關基礎共性技術,最后提出了電堆材料的進階需求,列舉了電堆的概念設計流程。本書融合了電堆理論知識和作者十余年的工程實踐經驗,極具現實指導意義。本書可供高等院校師生、制造業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工程技術研究人員及對電堆制造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明平文 李冰編著 ·能源工程 ·30.4萬字
綜合智慧能源是實現能源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和必然選擇。本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系統展示了不同學科交叉下綜合智慧能源“產、學、研、用、金、政”等方面的新技術、新業態與新模式。全書共12章,前6章介紹了綜合智慧能源的內涵外延與發展歷程、關鍵技術與典型形態、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科技成果與國內外案例;后6章則對綜合智慧能源的規劃方法和軟件工具、關鍵設備及其理論模型、系統優化評價指標和典型規劃案例進行了展示,并對我國綜合智慧能源的理論基礎、技術體系與政策趨勢進行了分析。本書內容以理論概述、信息傳播及生態概覽為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輔以具體操作指南,邏輯清晰,難易適度,是綜合智慧能源領域從業人員的一本科普工具書。
王永真等主編 ·能源工程 ·1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