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主要介紹機械優化設計方法與實例,全書共有9章,內容主要包括機械優化設計的基本要素及數學模型、優化設計的理論基礎、常見的優化設計方法和優化設計軟件簡介。書中對工程中常見的六大類優化設計方法——一維搜索、無約束優化、約束優化、多目標函數優化、離散變量的優化和模糊優化做了較詳細的介紹,不僅介紹了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還介紹了優化設計方法框圖,并為每種優化設計方法都配了詳細的機械優化設計實例。
于惠力 馮新敏 ·機械儀表 ·8.8萬字
本書內容涵蓋LS-DYNA軟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包括材料、單元、接觸、質量縮放、隱式、用戶自定義材料及碰撞經驗等內容。前6章主要針對中高級用戶,挑選了LS-DYNA用戶經常遇到的百余個疑難問題,從用戶反饋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到解決這個問題所采用的方法,采用一問一答(QA)的形式逐個給出準確、全面的解答,并在某些QA中加入練習文件以供用戶學習,有助于用戶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最后一章為了照顧一些初級用戶,給出了使用LS-PrePost進行一些典型案例操作的過程。由于該軟件涉及的領域眾多,具有從國內的主機廠、高校學生及老師,到科研院所及眾多其他企業等龐大的用戶群,因此本書的出版會對他們有一定的啟示和幫助,并具有很高的工程實用價值。
袁志丹 張永召 王強 黎勇編著 ·機械儀表 ·9.8萬字
工業領域歷經四次革命。目前我們正處在生產方式由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向小批量、定制化生產轉變的過程中。智能制造是實現這一變革的必然選擇。本書用15講的篇幅,來介紹智能制造在汽車、航空、特高壓、機器人等領域的實踐應用。本書各位作者均系各自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對智能制造做出了精彩的闡釋。本書適合工業領域從業人員、研究者閱讀,也可作為工業領域管理者了解行業現狀、判斷行業趨勢的參考用書。
李東紅 康英楠主編 ·機械儀表 ·18.4萬字
本書從創造學的理論出發,融合了設計方法學和機械優化設計兩部分內容,體現了機械設計與現代設計方法的緊密結合,介紹了使用這些方法進行設計的實例,著力體現創新是設計的本質。
李強 李麗 ·機械儀表 ·9.1萬字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SiemensNX二次開發。作者根據自己多年的項目經驗,精心編寫了書中內容,注重實用性、易學性,講解邏輯符合讀者掌握SiemensNX二次開發的學習順序,從更高的維度探討了SiemensNX二次開發不為人知的一面。全書共19章,主要內容包括:編譯器選擇,幫助文檔使用,菜單與功能區設計,對話框設計,編程基礎;NXOpen與草圖、建模、裝配、工程圖等的相關應用;各種疑難解決方案等。針對各個知識點,安排綜合實例幫助讀者快速入門與提高。本書適合所有對SiemensNX二次開發感興趣的讀者。
唐康林編著 ·機械儀表 ·6萬字
本書分為8章,分別介紹了數控編程與加工基礎,UGCAM基本操作,UGCAM銑削通用參數,平面銑,輪廓銑,多軸銑,鉆孔加工,車削加工等。為了給讀者學習機械設計與加工帶來更多便利,使讀者更快更熟練地掌握UGNX12,作者在講述機械加工基礎知識的同時,輔以實例進行說明。隨書電子資源包含全書實例源文件和實例操作過程的視頻教學文件,可以幫助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本書。通過電子資源學習本書內容,讀者能夠體會UG機械加工的設計理念和技巧,迅速提高機械加工設計能力。本書主要針對工科專業的在校大中專學生以及各種社會培訓機構的學員,可作為自學或課堂授課教材,也可以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快速入門和提高的教材和參考書。
槐創鋒 劉平安 ·機械儀表 ·19.2萬字
本書在簡要介紹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內涵、發展現狀,以及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闡明了智能制造測試與評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框架,對智能制造測試與評價所涵蓋的智能制造裝備與產品測評、工業軟件測評、工業網絡測評、工業云測評、工業大數據測評、智能制造系統信息安全測評、智能制造評價等內容分別進行了具體的介紹。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 ·機械儀表 ·18萬字
本書重點介紹了AutoCAD2009中文版在機械設計中的應用方法與技巧。全書分為19章,分別介紹了AutoCAD2009基礎,及各種機械零件和裝配圖的平面圖和立體圖的設計方法與技巧。全書解說翔實,圖文并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
胡仁喜 康士廷 劉昌麗等編著 ·機械儀表 ·12萬字
針對混流裝配線生產計劃的智能優化需求,在概要闡述混流裝配線及其生產計劃內容的基礎上,歸納混流裝配線中的多種生產計劃方式,介紹如何利用建模、分析和決策等一系列理論方法實現生產計劃的智能優化方法體系,提升裝配制造企業對多變客戶需求的適應能力,為提高企業制造水平提供有益參考。全書分為10章,第1章介紹混流裝配線中的生產計劃體系;第2章總結混流裝配線生產計劃的現有優化方法;第3章提出混流裝配線生產計劃智能優化體系;第5至7章分別介紹智能優化方法體系中的建模、分析與決策等問題,以及適合問題特點的相關方法;第7至9章分別介紹自進化、自組織與自重構三種生產計劃方式的具體實現方法;第10章介紹面向柴油發動機企業的混流裝配線生產計劃智能優化原型系統。本書撰寫基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前沿性技術在生產計劃智能優化中的實用性,因此本書內容不僅能為機械工程、工業工程、自動化等智能制造相關領域的高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員提供理論實踐案例,同時也可為企業中的生產管理人員提供混流裝配線智能化生產管理的一系列實用方法。
呂佑龍 張潔 汪俊亮 鮑勁松 ·機械儀表 ·16.1萬字
本書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承辦,編寫采用由近紅外技術應用專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學者和教授、以及國內外知名儀器公司的高層技術主管“三結合”的開放編寫模式。邀請的撰稿人都是從事近紅外光譜實際工作的中青年專家。書稿擬成之后,采取編委之間相互評審方式,對各章內容進行審校,幾易其稿,以達到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效果。希望能夠為我國的近紅外光譜分析研發人員和應用人員提供實用的指導與參考。
褚小立主編 ·機械儀表 ·39萬字
本書全面闡述了氣罐式和微型渦輪發電裝置排氣回收節能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概述目前氣動執行元件排氣節能的研究現狀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建立排氣回收控制系統數學模型的方法,并對排氣回收系統的數學模型進行了動態特性模擬,分析相關參數對氣動系統的影響,為研究排氣回收效率的評價方法提供理論依據;構建排氣回收實驗測試系統,并通過實驗研究排氣回收控制系統的基本特性,以獲得附加排氣回收裝置對氣缸動態特性的影響規律;根據排氣回收系統的數學模型以及氣體熱力學基本定律對氣缸排氣回收控制過程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并設計出回收能量較多且對氣缸運動特性影響較小的兩種排氣回收裝置,并對其有效性進行了驗證;通過對排氣回收系統熱力學特性以及系統能量傳遞和轉換過程的分析,給出排氣回收系統回收效率的評價方法,并進行相關的實測計算。本書可供氣壓傳動系統研發、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的師生閱讀
石運序 吳莉莉 張建旭 ·機械儀表 ·5.8萬字
本書結合大量工程應用實例,系統介紹了液壓伺服與比例系統PLC控制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液壓伺服與比例元件及系統的結構原理、控制技術和應用(涵蓋電液伺服閥及控制器、電液比例控制閥、電液數字元件與智能元件、變量泵電液控制技術);PLC基本原理及應用(PLC結構原理與編程、三菱和西門子新型PLC控制應用);液壓伺服與比例-PLC控制系統(壓力控制系統、速度控制系統、位置控制系統、同步控制系統、機器人控制系統、能源監控系統等),以及液壓伺服與比例-PLC控制系統中的傳感器、人機界面和現場總線。本書取材新穎、技術先進實用、案例豐富,涉及液壓與PLC兩個專業和多個應用領域。本書可供液壓與PLC設計開發、設備使用與維修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黃志堅編著 ·機械儀表 ·28.3萬字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高端鏈傳動系統》包括11章和7個附錄,概括論述了我國高端鏈傳動產業的戰略地位、發展現狀、與先進國家的比較、標準化現狀及展望、發展環境分析、發展戰略與發展目標、重點發展領域、發展措施、風險評估等內容,討論了提高我國高端鏈傳動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服務能力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與發展:高端鏈傳動系統》將普及性、科學性有機地統一起來,既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論深度,又具有淺顯易懂、實用的特點既適合各級政府和行業決策機構制訂政策法規、學術研究機構規劃研究方向時參考,也適合企業決策者,技術、管理及市場人員,以及投資、證券行業及咨詢機構的人員在規劃、投資、研究、項目實施中使用。
宣成主編 ·機械儀表 ·25.6萬字
本教材在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安排上,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在內容上堅持“夠用、必需、合理”的原則,分為四個項目:機械設備的拆卸與普通零件的測繪、機械設備的裝配、機械設備的調試與驗收和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在結構安排上強調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劉自甫 馬建斌主編 ·機械儀表 ·9.5萬字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制造業已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出現了新的機械產品生產思路:個性化設計→三維建模→3D成型→批量生產。企業已普遍采用三維造型軟件從事產品的設計開發工作。而二維圖樣不再是產品設計、制造中所必需的技術文件。社會將進入到三維造型設計的時代。本書重新設計了機械制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以三維實體設計和造型為主,重構了體現機械零部件的圖樣識讀、產品測繪的工作過程性知識與技能體系的學習領域,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及“教、學、做”的一體化,突出基本技能的訓練,強化應用、繪圖和讀圖技能。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機械制圖”課程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姚曉平 谷連旺 ·機械儀表 ·9.6萬字
本書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講解了焊工識圖讀圖的常用知識和必備技能,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制圖一般規定,機件常用表達方法,連接件的規定畫法與標注方法,齒輪、彈簧、滾動軸承畫法,機械圖樣中的技術要求,零件圖,組合體,裝配圖,常見焊接棒料與型材,焊縫符號及標注方法,常見焊接方法與焊接接頭,焊接結構裝配圖,焊接工藝規程及其識讀,典型焊接裝配圖的識讀和展開圖等。本書立足實用,總結了經驗技巧,可操作性強,并配有大量的圖解說明,方便初學者快速掌握焊接識圖方法和技巧,可作為機械制造企業技術工人的學習讀物,還可以作為各職業鑒定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術院校的培訓教材。
李書常 趙月琴 ·機械儀表 ·6.8萬字
本書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典型零件檢測與質量控制項目教學;第二部分:學習資料。在學習過程中,以第一部分為主展開教學與自我學習。公共基礎理論及基本實踐內容放在第二部分學習資料中,在做項目過程中可隨時參考相關內容進行教學與學習。項目教學分為零件尺寸檢測、零件幾何公差檢測、零件表面粗糙度檢測、螺紋檢測、齒輪檢測、鍵及花鍵檢測、三坐標測量機應用、典型零件檢測與質量控制等八個學習單元,每一個學習單元以項目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
劉哲 李穎主編 ·機械儀表 ·10.9萬字
當今,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和構筑競爭新優勢的新動能。近年來,我國在智能制造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與突破,部分制造企業積極采用智能制造技術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生產線、智能化車間、智能化工廠不斷涌現,掀起了一輪推進智能制造的熱潮。本書就是應時應勢,根據對北京市制造業的調研撰寫的,本書內容共分6章,涵蓋了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國家及地方的發展戰略、實現智能制造的路徑和應用智能制造的若干案例,內容專業、深入、翔實,可供研究和實施智能制造的管理者、戰略家、企業家、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張伯旭等編著 ·機械儀表 ·14.5萬字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從企業設備管理的日常工作出發,力爭以簡潔的語言向廣大設備管理工作者或是即將從事設備管理工作的讀者,介紹設備管理員的具體工作內容和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內容包括設備管理基礎知識、設備點檢、設備臺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使用管理、設備技術狀況及其完好標準、設備事故管理、設備故障管理、設備備件管理、設備維修管理、特種設備管理等。本書突出實用性、適用性。本書適合工廠各級管理人員尤其是設備管理人員(設備管理員、班組長、工段長等)以及設備操作人員閱讀,也適合工廠管理咨詢師、培訓師閱讀使用。
劉慶瑞 ·機械儀表 ·9.5萬字
全書共15章,分別是緒論、光譜分析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原子光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波譜綜合解析、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經典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毛細管電泳、電化學分析法。本書較全面地介紹了現代儀器分析學科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應用,涵蓋了相關專業必須掌握的現代儀器分析知識,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每章結尾設置本章小結,全面概述基本知識點,總結相關的原理和公式,并編寫了適量習題以鞏固所學內容。本書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生物制藥、環境工程等專業的師生,也可作為從事相關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付敏 程弘夏 ·機械儀表 ·2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