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生活中并不總是充滿陽光,有時,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人措手不及。災難讓人不能承受卻必須承受,慘象使人不忍目睹卻不得不面對。本書介紹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火山以及海嘯,闡述了災難給人們帶來的刻骨銘心的痛,告訴人們災難背后的故事,希望讀者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能喚起歷史的記憶,牢記歷史的經驗教訓,保護自己,也保護人類,并珍惜現在的生活。
杰卿 ·人類故事 ·1.4萬字
這部作品通過作者對整個外科史上一些有意義的人物和故事的簡述和評述,描繪出醫學發展到今天的一條主線:科學逐漸取代了愚昧,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真正探索人類生死病患的“小人物”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從《外科200年》紀錄片在電視臺播放、獲獎并受到公眾的喜愛,就是因為這些故事是和人類當前面臨的各種危機有關。隨著人類發展了先進的外科學,從而擺脫了很長一段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死威脅的歷史階段之后,我們對那段血淋淋而又無奈的歷史逐漸淡忘了。遠古的人類一直都是在那條生死線上博弈并發展出人類最初的、簡單的外科學認識,他們的每一次進步,都為今天的外科學放下了一塊基石。有位名人曾說過,我們對未來可以看得多遠,取決于我們對過去看得有多深。這也是這本書出版的目的所在。
李清晨 ·人類故事 ·12萬字
所謂共生,并不是理想的適應,而是一種絕不舒服的妥協。日本傳染病專家山本太郎,講述人類歷史與傳染病之間的聯系:沒有共生,就沒有人類的未來。本書以傳染病為主題,從人類文明的起源開始細數傳染病與人類的愛恨糾葛,并討論了人類與傳染病在未來該如何共處。作者從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開始追溯傳染病與人類的關系,描繪了人類社會在面對傳染病的種種威脅時采取的各式姿態。文明之初,人類曾過著與傳染病無緣、非常健康的生活。隨著文明的進步發展,定居農耕以及野生動物的家畜化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然而文明成為傳染病的搖籃的同時,傳染病也為人類提供了天然的屏障。作者細數了傳染病的傳播與近代世界體系、殖民地主義以及開發自然資源的關系。人類曾在發明抗生素后自以為已經完全戰勝了傳染病,卻在不久后的非洲大陸又發現了至今沒有研制出特效藥的埃博拉病毒。最后作者認為與傳染病的共生并非理想中那樣均衡的關系,而是無可奈何的妥協。與傳染病共生并不代表要放棄克服某種疾病的努力。作者在本書結尾處表示:“對于那些被病原體奪走的生命,作為一名醫生、一個從事醫學相關工作的人,我無法視而不見。”
(日)山本太郎 ·人類故事 ·6.6萬字
本書基于作者博物學家的素養及其親身經歷,自由出入科學、文學、歷史與神話,深入探討了狼的演化軌跡、生活習性,細致入微地描述了狼與人類文明之間復雜而微妙的互動關系,揭示了狼作為“真正的野生動物”和“被人類文化所想象的動物”雙重圖景之間的重大反差,并從生態學的角度闡述了人類保護狼的必要性。
(美)巴里·H.洛佩斯 ·人類故事 ·16.3萬字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神話故事類圖書。無論是為了提升閱讀能力還是增加寫作素材而言,本書都具有一定的閱讀價值。本書精挑細選了經典世界神話故事,并且都極具趣味性,孩子們在閱讀中可以通過對祖先神話的了解,逐漸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本源文化的總體精神,介紹了希臘、阿拉伯、印度、波蘭、埃及等多個有著悠久文化的民族中極具代表性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的生活和思想,推動了后世文學和藝術的發展,盡早接觸這些歷經長久的歲月而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可以使孩子們了解到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從而激發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李問渠 ·人類故事 ·5.1萬字
在曾經屬于醫生的私人領域中,患者開始聽從陌生人的建議。而由陌生人組成的這束耀眼的聚光燈不但形塑了醫學實踐的外部條件,還觸及了它的實質——醫生在病榻之側所做的決策。曾經在自己的王國里說一不二的醫生,怎么就被迫站出來直面委員會、各式表格、大道理以及主動出擊的患者了呢?本書將帶讀者回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醫學實驗室、診療室、法庭和書齋,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情緒此起彼伏的大潮中,還原一場深刻影響了醫患關系的變革。戴維·J.羅思曼教授不僅是一位社會與醫學研究者,更是一位歷史學家,這也意味著他擁有“陌生人”的身份;正因此,他才能用富有同理心的筆觸,圍繞健康照護、法律與生命倫理學的發展歷程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美)戴維·J.羅思曼 ·人類故事 ·22.3萬字
酒的話題自古以來是道不盡、說不完的。本書竭盡所能地將中國歷代酒的掌故、傳說、神話……收集于一身,希望這些輕快的文字帶給讀者一些茶余飯后的談資,留給讀者一些歷史上有關酒的得失與啟發,以至于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更好地駕馭現實生活中的“酒”。
異鳴 ·人類故事 ·20.1萬字
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那些才華橫溢的文人雅士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精妙的故事,這些故事是中國文化殿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首往事,當我們品味這些故事的時候,總是能夠從中受益。《文壇掌故全書》以獨特的視角,精選了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故事和詩文,向讀者娓娓講述了從皇族大臣到文人士林的悠悠往事,再現了中國文壇的生活百態。這些經過萬口傳誦的故事和詩文都堪稱文化殿堂中的精品、語言寶藏中的財富。《文壇掌故全書》分為奇言妙語、詼諧嘲諷、臧否人物、軼聞拾趣、奇詩趣文、機巧敏對、字謎物謎等七大部分,隨手翻來,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陶冶性情,還能夠開闊文化視野,領悟到中華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智慧。
劉志紅 郭海東主編 ·人類故事 ·33.9萬字
被淘汰的器官,即過去曾經高度活躍,但后來逐漸退化,僅留下一點痕跡或轉變為其他用途的器官。本書就是圍繞著人體中的21個被“淘汰”的器官展開講述。這些器官經過時間的長河,帶著退化的印記遺留下來,是完全無用的多余存在,還是保持著潛在能力、仍有發育的可能?它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看似不起眼的小器官,實則關系重大?這不僅是一本揭示奧秘的科普書,也是一本濃縮了億萬年歷程的人體進化簡史。
(日)坂井建雄 ·人類故事 ·5.9萬字
在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個人的頭發顏色各不相同,有黑色、灰色、黃色、棕紅色、銀白色等,但就是沒有綠色。對于生活在叢林中的早期人類來說,綠色的頭發簡直就是天然的迷彩服,可以起到完美的保護作用,那么人類為什么要放棄如此優異的自我保護裝置呢?“我們為什么沒有綠色的頭發”,史鈞老師從這個饒有趣味、看似普通簡單實則深奧復雜的小問題作為切入點出發,探討了色彩與視覺形成、色彩與體溫調節、色彩與體型大小、色彩與群居動物的社會交往等問題,詳細敘述了色彩是如何對生物進化及人類社會構建發揮作用的。詳細敘述了不同的生命會呈現不同的色彩的終極原因和進化邏輯,以及色彩對人類社會構建的巨大推動作用。作者延續一貫的幽默文風,以頭發為經、色彩為緯,通過解謎式的巧妙鋪陳,串起進化史中的各種復雜問題,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一張龐大而細密的知識網絡,敘述邏輯嚴謹而又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
史鈞 ·人類故事 ·16.7萬字
您對曲頸瓶、方程式、納米科技著迷嗎?您下定決心獻身科學嗎?您的發現有什么用處?或許毫無用處,然而一些科學家卻為此貢獻一生……他們是未獲賞識的天才還是離經叛道的研究者,是高超的發明家還是瘋狂的學者?在他們荒誕的實驗中,是否隱藏著真正的突破?本書非常謙遜地探討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現代社會對于科學的認識。“初看捧腹,過后引人深思”是搞笑諾貝爾獎的評選目標,本書作者選取了在其看來最有意義的14個搞笑諾貝爾獎。其中兩項揭示了外星人的古老傳說,兩項表彰神秘治療師的發現,兩項頒予當代煉金術士,兩項昭示了水的記憶中的悲喜劇,另有兩項物理學獎和三個有趣的經濟學故事,最后以與藝術和美的相關研究作為結束。
(法)亞歷姍德拉·克羅 馬德萊娜·韋西耶 馬德萊娜·韋西耶 ·人類故事 ·8.9萬字
“醫療與人性”系列:包含《醫生的抉擇》、《一個醫生的自白》、《瘋狂與清醒》和《當醫生成為病人》套裝共4冊!走在生命與死亡的十字路口,關于生死、疾病與醫療,你必須知道的真相!一套匯聚醫生自傳、手術細節及醫患關系思考的開創性作品!直視身為醫生的脆弱手術前種種駭人的恐懼,手術中的緊繃與渾身戰栗,手術后在等待病人是否完好蘇醒的忐忑與不安。讓讀者了解醫生的工作、手術的難度以及其內心的掙扎與煎熬。讓讀者了解,醫生不是神,醫生也是普通人。
(英)亨利·馬什等 ·人類故事 ·55.8萬字
這本書英文原版作者馬特·里德利既是一名動物學博士、紐約冷泉港實驗室客座教授,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在這本書里,他獨辟蹊徑,從23對染色體開始,介紹基因在人之所以為人的演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看來,我們是基因制造的有智能行為的機器,演化是基因間的競爭。從基因層面理解生命,會帶給你很奇妙的體驗。用第三視角審視人類這一物種,審視生命的演化,答案往往最接近本質。
(英)馬特·里德利 ·人類故事 ·22.5萬字
如何渡過高中、大學生活?畢業后如何擇業選職?怎樣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公關、推銷、創業等等,這是每一個青年人,特別是每位同學在剛剛畢業后第一個所要面對的問題。本書講述了我們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希望它能指引你更好地生活、更有效率地工作,希望它能減少你成長中的煩惱,為你解決你所需的各種生存問題。不出的意志告訴我一定要堅強,在不斷地學習和強化技能中,漸漸地適應了這一切,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才。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走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為了能更好地生存,我們要學會多種技能,以滿足需要。
碧泠 ·人類故事 ·9.8萬字
這是一本別開生面的、有趣又有價值的工具書。它提供了人類精神上最偉大成就的入門之路。作者根據多年的讀書經驗,為讀者精選并評介了一百多種中國古今名著。本書意在引導讀者閱讀自己喜愛或對自己有益的書籍,讓讀者自己去挖掘一生無窮盡的寶藏,不斷拓寬知識領域,達到博學多知。
碧泠 ·人類故事 ·13.1萬字
為了生存,人類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開始發明了衣服、繩子、橋、碗等。發明使人類的手、腳、嘴、眼、耳等基本器官的功能得到進一步擴大,使用棍棒使人手的力量變得更有效了,借助車輪使人們“走”得更快,借助飛行器可以將人的身體牽引到空中……人類又是如何從簡單的發明到發明機械、建造房屋、發明飛機的呢?《發明的故事》是一部人類發明簡史,更是一部人類奮斗簡史。本書將對這些奇跡的產生做一個科學而又生動的闡釋。
房龍 ·人類故事 ·10.7萬字
人類的骨頭是每個人生活的無聲見證,有些故事深入骨髓,無法磨滅。憑借她多年的研究和豐富的從業經驗,世界著名的法醫人類學家蘇·布萊克教授帶領我們踏上了探索的旅程。從頭骨到腳趾,臉部、脊柱、肋骨、手臂、手指、骨盆和腿,每一個部位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們吃過什么,去過何處,所做的一切都留下痕跡,一條有用的信息可能歷經數月、數年,有時甚至是幾個世紀,直到法醫人類學家對其進行解密。有些秘密很容易被揭開,但有一些秘密則需要嚴格的科學論證。但是,發現證據并將其有效結合在一起,我們便能重建事實,發現真相。一根腳趾接著一根腳趾,一個案件接著一個案件,一些罪案,一些歷史,一些不可思議的奇文怪談–蘇·布萊克以敏銳視角,用其職業的敏感與對人類命運的深切同情,為我們講述那些被人類遺忘的故事。
(英)蘇·布萊克 ·人類故事 ·17.7萬字
是因為有人覺得自己生病才誕生了醫學,而不是因為有了醫生,人們才知道自己生病。——喬治·岡吉萊姆,法國思想家,認識論與科學哲學家。歷史頌揚醫者戰勝疾病取得勝利,卻忽視了患者。然而,是患者的障礙、病痛開創了新的診斷和療法,動搖了舊的醫學理論,提供了新的治療視角,糾正了醫者的錯誤或拷問他們的成見。他們有的奇跡般病愈,有的充當了實驗品和殉難者,有時還不幸淪為醫者高傲或貪婪的犧牲品。以小說筆法寫就,“零號病人”們的故事是對他們的紀念。顛倒了通常的角色安排,小人物和無名氏取代了名流和英雄,勾勒出另一個版本的醫學史。
(法)呂克·佩里諾 ·人類故事 ·8.3萬字
一部冷知識大全。你有沒有想過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穿多大尺碼的鞋?誰是第一個在公共場合穿比基尼的人?哪種動物的血壓最高?誰發明了沖水馬桶?誰創造了縱橫填字游戲?從懷孕術語到阿波羅飛船首次在月球上搭載彩色電視攝像機的任務,從朱利葉斯·愷撒的寶劍名稱到超人的寵物猴,從瑞士三角巧克力到蚊子的牙齒數量,再到唐老鴨的中間名,本書介紹了少為人知的常識和扣人心弦的軼事。本書談古論今,別出心裁,耐人尋味,既可以閑來無事隨手翻閱,又適合靜下心來認真精讀。本書旨在造福學生、講師、冷門知識愛好者和好學不倦的讀者。總的來說,本書寓教于樂,令人增長見聞,適合居家、在校或辦公參閱。毫無疑問,收藏本書可謂物超所值!
阿諾德·森特諾 ·奧拉恩 ·人類故事 ·1.8萬字
為什么所有能直立行走的人科動物中,現如今只有智人一種存在?又為什么偏偏是人類,創造了無數的文明奇跡?我們的基因密碼中,承載著先祖們哪些波瀾壯闊的歷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說演化是一場由自然設定的游戲,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崛起于百獸之中的?從非洲大陸上待宰羔羊般的青銅玩家升級為主宰地球的頂級玩家,他們究竟配備了什么硬核技能?又加持了哪些高級外掛?全書旁征博引國內外大量最新的研究資料,妙趣橫生地為讀者勾勒人類演化的五個重要階段,帶領讀者走進考古學界各項發現、假說和證據,追尋歲月長河里人類交錯彌長的根。作者邏輯嚴謹,語言幽默,將復雜的生物學、醫學、地理、考古等多學科的知識用通俗有趣的方式講解,生動再現700萬年間人類演化過程中,那些獨領風騷、不可思議的硬核過往,挖掘人類萬千智慧的真正來源,一本書告訴你,人類能夠在萬千生物中脫穎而出的真正原因。
何葉紫 ·人類故事 ·1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