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華經典誦讀本》一書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首先,本書確立專題主題的立足點較高,能面向全體學生,堅持育人為本,多樣化的主題緊扣當今核心價值觀導向,突顯詩文誦讀材料中蘊含的愛國精神、民族正氣、憂患意識、愛崗敬業、熱愛自然、博愛胸襟、正義公平等正能量,有助于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有助于打造學生人格底色。
高海燕編著 ·中國文化 ·7.7萬字
本書分為四編:“科學系統”——構建系統,美好過程;“文化內涵”——解讀文化,涵養品性;“藝術色彩”——鑒創文學,培植趣味;“人生歸宿”——終歸人生,鑄就幸福。這四編,從萬里馳騁到馬放南山;從一路美景,到半山雅居;從有效憑借,到最終歸宿:環環緊扣,層層遞進,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似乎點點滴滴,但又絲絲入扣,踏花歸去馬蹄香,不覺已到桃花源,是曼妙系統牽引下的閱讀感受,也是幸福人生的美好境界。漢語起于科學,衍于文化,美于文學,終歸人生。前三編層層鋪墊,步步深入,最后一編“人生歸宿”則揭示幸福密碼,描繪美妙圖景,是水到渠成的大總結,也是幸福人生的大團圓。悉皆原創作品,語言犀利,見解獨到,既有市井之況味,又有思想之高度,讀后讓人拍案叫絕,渾身通透。
馬雙全編著 ·中國文化 ·18.3萬字
《圖說夏商》前有導讀,后有結語,正文采取圖文結合、以圖為主的方式,從神話篇、文化篇、考古篇、青銅篇、藝術篇、生活篇等六個方面重點展現了中國上古時期神秘的夏、商兩代的社會文化生活狀態。導讀對夏、商兩代的各個方面作了引經據典并輔以數據支持的概述;全書附圖150余幅,正文文字部分的表述基本圍繞圖片展開,針對性、說明性和論述性都很強,很好地達到了向大眾普及夏商文化初顏的目的。
胡振宇 ·中國文化 ·4.4萬字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跡、歷史貢獻,總結了孔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深遠影響。全書通過對每個知識點周密、翔實的論述,解答了當前大眾對孔子的一些疑問和疑惑。
王大千 ·中國文化 ·9.5萬字
《世說新語》是一部志人小說。雜采魏晉典籍,經過巧妙編排和精心潤色,展現了魏晉時期的眾生群相,特別是將當時士大夫群體的獨特風貌分門別類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由于年代久遠,且魏晉時的社會風尚、思想觀念都相對特殊,書中又多用當時口語,因此《世說新語》篇章雖短小,卻并不容易讀明白。本次推出的《你真能讀明白的》,在對原文注釋與翻譯的基礎上,通過對每一則故事的評鑒,將《世說新語》中各種難以理解的地方、文字背后隱藏的深意一一解讀出來,為讀者答疑釋惑。并對諸家眾說紛紜的條目、語句或字詞闡發自己的見解,盡最大努力讓讀者真正讀明白這部經典名著。書后附有“《世說新語》人名指南”,匯集原文出現的所有人物的稱謂,方便讀者檢索。
(南朝宋)劉義慶著 蔣宗許 陳默評注 ·中國文化 ·63.3萬字
詩歌是最美的語言,唐詩是最美的詩歌,是現代人燈火永不闌珊的精神家園?!短圃娙偈住纷鳛轱L行二百多年的極為經典的童蒙詩學教材,具有蒙以養正、詩以化人的重大作用。但是,當代人或只會背誦零星詩作,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對其有一通貫而清晰的整體認知。本書從通識教育的立場出發,內容不僅涉及《唐詩三百首》的編選旨趣、藝術世界、經典化歷程、遺珠之憾,還涵蓋唐代精神風貌、唐詩的體裁與近體詩的格律、唐詩的域外傳播等主題,拈出50位詩人的130余首詩作進行鑒賞,時代背景、詩人際遇、詩歌意境、名家點評融為一體,是以詩證史的唐代實錄,是中國詩學傳統的小像,是舊體詩創作的初級指導,是增強詩學修養、培養審美人格的簡明易懂的大眾讀物。
周興陸 ·中國文化 ·8.2萬字
本書介紹中國的民間游戲百余種,有:彈弓、紙藝、放風箏、拍洋畫、斗雞、疊羅漢、過家家、萬花筒、丟手絹等。
蔣藍 ·中國文化 ·5.2萬字
本書由《神神鬼鬼》《佛佛道道》《生生死死》《說東道西》《鄉風市聲》構成,選錄了魯迅、茅盾、陳獨秀、胡適、老舍、葉圣陶、鐘敬文、周作人,林語堂、冰心、俞平伯等人的作品。
魯迅 豐子愷等 ·中國文化 ·58.7萬字
節日禮儀凝結著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著深邃而重要的文化價值,承載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精神信仰。學習節日禮儀對于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傳承與保護本民族文化,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書涵蓋多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及其需要注意的禮儀細節,結構完整,內容豐富,可讀性強,是了解節日禮儀、實踐節日禮儀的實用指南。
韓玉龍 ·中國文化 ·7.6萬字
用英語解讀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含52幅精美插畫,生動活潑,圖文并茂。《中國歷代著名繪畫作品鑒賞(英文版)》介紹了38幅國畫,從風格、技巧、視角等方面來引導讀者領略國畫藝術的美,同時也講述了畫家的創作背景和審美理念。本書以地道流暢的英語,深入淺出地介紹了38幅中國畫,并講述了畫作背后的故事。圖文混排,賞心悅目,是讀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材料。
張慈贇 陳潔 ·中國文化 ·3.3萬字
《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神農本草經》,是中醫藥工作者必讀的經典著作,但其原文晦澀難懂,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太多,沒有一定的古文基礎,背誦起來難度很大。目前一些現代的譯文版本參差不齊,有些難以表達古人的原意,有些顯得冗長拖沓,不但浪費學習者的寶貴時間,也可能將人們引入歧途?,F將四大經典的原文,用七言詩的形式進行了翻譯,既朗朗上口,又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助于激發起人們學習經典著作的興趣。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學習中醫藥的熱潮已經到了!相信此叢書的出版,將會改變人們的學習習慣,將會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劉紀青編著 ·中國文化 ·7.5萬字
以禮儀為研究對象,從多種角度去研究某個行業的禮儀。認真的調查研究、分析歸納,借鑒古今往來、中外各國禮儀的范本。通過調查記錄民間禮儀習俗,引用當代法律條文加以規范,并結合文獻考證說明各項禮儀的來龍去脈,使其成為系統,然后舉例演習。重在普及,兼顧提高。使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家庭生活、社會交往中有禮可循。
石地 ·中國文化 ·9.3萬字
作為全國第一本名師工作室“藍皮書”,長達72萬字的篇幅涉及全國28個省級單位的約156個城市、共691個樣本點,堪稱一部詳細的全國名師工作室發展資料檔案,對各省區工作室活躍度作了對比,對各學科的名師工作室情況也作了分類比較,并根據人口數量、在校生人數等信息,得出了名師工作室發展綜合指數和各省區的指數排名,直觀清晰地呈現出了全國范圍內名師工作室活躍度分布地圖。既有參考借鑒價值,又有研究推廣價值和史料保存價值。同時,項目組還整理出了比較系統的《中國名師工作室發展大數據》,與主報告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北京大學教師教育中心 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師資培訓中心 中國名師工作室發展指數項目組主編 ·中國文化 ·20.6萬字
本書是一部專門為大眾讀者編寫的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讀本,按照冬、春、夏、秋四個季節的時間順序編排,依次講述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華母親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中華教師節和重陽節九個節日的禮俗,回顧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產生原因與衍變歷程,并結合俗諺、民謠等材料將傳統節日的現狀呈現出來,展示了全國各地人民在新時代對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尤其注重近代以來傳統節日在人們心中的映照,深入挖掘了各節日的文化內涵及豐富的理想因素,最后回歸對生命本身的體悟,啟迪心智。
李漢秋 ·中國文化 ·10.9萬字
本書旨在弘揚中華文化,用英語介紹與中華文化有關的知識,從而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了解中華文化和國情,因而可以在與國際友人交往中介紹自己的祖國。
黃建濱 馬繼敏 ·中國文化 ·1.9萬字
《墨子間詁》是集清代《墨子》??贝蟪芍?。被公認為清代樸學家研治《墨子》最重要的學術成果,是研究先秦墨家學派及其創始人墨翟思想學說的重要著作。對傳統經典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本書值得一讀?!赌印芬粫谥袊L期備受冷落,但書中保留有大量科學知識,如力學、幾何、光學,到了清朝中葉才開始有大量的學者考據。孫詒讓吸收王念孫、王引之、洪頤煊、戴望、俞樾、黃仲弢、楊葆彝等人的研究成果寫《墨子間詁》,把《墨子》校注推向高峰。在這之前,《墨子》長期以來“傳誦既少,注釋亦稀,樂臺舊本,久絕流傳,闕文錯簡,無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曉”。本書是公認清末墨學研究的重要作品。梁啟超曾說“自此書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讀,現代墨學復活,全由此書導之,古今注《墨子》者固莫能過此書?!?/p>
孫詒讓 ·中國文化 ·4.5萬字
能言善辯的縱橫家為什么會出現在戰國至秦漢之際?史上曾強悍無比的突厥人今天分布在哪里?曾經盛極一時的“讖緯”是封建迷信嗎?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他都建立過哪些功績?大詩人李白一生經歷過怎樣的坎坷?人淡如菊的李清照是怎樣成為名垂千古的詞人的?曾經出現于金庸筆下的“全真七子”真有其人嗎?……這些國學常識你都知道嗎?本書將帶你展開一場國學盛宴。本書分詞條解釋和經典論著兩部分,囊括了政治、經濟、哲學、倫理、文學、禮俗、人物等與國學有關的內容。無論是詞條解釋還是對經典論著的介紹,都能讓讀者盡享國學魅力。不僅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更能提高人文素養。掌握一點國學常識,你就能擁有一把啟精神家園的鑰匙;身處其間,你可以穿越時空,看華夏千年光陰游走,看它們所歷經的燦爛輝煌。希望這本國學常識能夠常伴你左右,讓你對國學多一分了解、熱愛和關注。本書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容全面、要完備、條理清晰、體例嚴謹,讀者可以憑借此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于國學的完整概念。對國學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
采桑子主編 ·中國文化 ·36萬字
《中國文化六講》作者受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張永堂教授之約為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研究生講中國思想文化問題而寫了這本《中國文化六講》。在這短短的六講里,作者講了產生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和環境,講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特點和發展,也嘹望了中國文化的未來。
何茲全 ·中國文化 ·7.8萬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文字奧妙無窮。悠遠的歷史為我們創造出了鮮活精彩的語言和文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一個故事,都牽動著華夏文明的神經?!洞蟊娬Z文全書》收錄了大量從古至今人侗耳熟能詳的語言,分為對聯、謎語、歇后語、俗語諺語四大部分,在四大部分下又分為若干條目。全書分類清晰,內容全面。這些鮮活的語言大多經過千錘百煉,代代相傳,才流傳至今。《大眾語文全書》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閱讀《大眾語文全書》,既能提高語言能力,也能開闊心胸,激活思維,領悟到傳統文化中的深邃智慧?!洞蟊娬Z文全書》實為一座語言寶庫,一位良師益友。
李問渠主編 ·中國文化 ·23.2萬字
這是一本介紹對聯文化和謎語文化的小冊子。全書分為十講,前四講從來由、歷史、體類與格律、梳理與集萃四個方面對對聯進行講解;后六講從淵源、演史、考制、格律、博覽、妙趣六個方面對燈謎進行講解。作者理論聯系實例,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對聯和燈謎這兩項中國傳統文化瑰寶。讀者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一定能潛移默化、啟發智慧、增廣見聞、助益學問。
李赫宇編著 ·中國文化 ·1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