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拉筋拍打的中醫經絡學基礎和現代醫學的理論依據,分析了拉筋的方法、常見問題,詳細介紹了諸如牛角松筋術、正骨復位法、解結松筋術、身體各部位原始痛點松筋術等各種簡便易行的拉筋術,循經拍打養生的要點、注意事項,以及八式穴位拍打養生功,十四經絡循經拍打法,人體各大穴位拍打法等。本書幫助讀者針對癥治療各種家庭常見疾病,通過相應的拉筋拍打方法來實現美膚、瘦身、抗衰等目的,適合廣大群眾在家庭養生保健中使用,具備較高的出版價值。
張威 ·中醫 ·28.5萬字
《經方實驗錄》為清末至民國年間著名經方大家曹穎甫所著,經其弟子姜佐景編按而成。《經方實驗錄》分為卷首、上卷、中卷、下卷和附錄五大部分。全書共計100則驗案,每則驗案后附有曹穎甫自己診治疾病用藥的思路,以及姜佐景對曹穎甫用藥的感悟或姜佐景自己運用經方的體會。附錄中又列有十幾篇經方相關的論述文章。全書推崇經方,闡發經旨,重視辨證,衷中參西,極具學術價值和臨床實用價值,是中醫臨床重要的必讀書目之一。此次校注以1937年大東書局初版為底本,并將其他版本增加的內容一并補入,形成《經方實驗錄》全本。
曹穎甫 ·中醫 ·21.6萬字
晁恩祥教授是享譽海內外的我國著名國醫大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會長,在中醫、中西醫結合領域辛勤耕耘近六十載,治療疑難危重癥經驗豐富,尤其是在呼吸系統急危重癥方面更是獨樹一幟。在方邦江教授、張洪春教授的組織下,特總結歸類門人對晁師救治急危疑難病癥學術經驗歸類整理,以饗后學。全書共分七章,從大師傳略、學術思想、學術特色、臨床驗案錄、臨證經驗藥對、常用經驗方及薪火相傳等七方面,進行了歸納整理,重點介紹了晁恩祥教授治療危急重癥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
方邦江 張洪春主編 ·中醫 ·21.2萬字
《扶陽論壇6》為第6屆扶陽論壇專家演講稿等相關內容進行整理策劃組稿的一部著作。本書延續了《扶陽論壇》的“完全現場實錄”的鮮明特色,讓無暇參會的廣大中醫同仁、中醫愛好者也能夠感受完整、真實的“實錄現場”。扶陽學派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個學術流派之一,具有鮮明的學術特色。中華中醫藥學會先后打造了“扶陽論壇”“國際扶陽醫學大會”等品牌活動,開展扶陽基地建設,發掘培育扶陽醫學人才,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扶陽醫學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盧崇漢主編 劉力紅 孫永章執行主編 ·中醫 ·20.3萬字
主要描述認知能力發展的過程、規律及特點,以及認知康復的理論指導、方法介紹、操作講解和典型案例,重點在認知康復的理論指導及訓練講解,要求實用性高;有典型案例輔助理解;要觀點明確,以便老師上課使用具體內容為認知的理論基礎及認知的發展,了解各大類疾病認知能力的障礙特點及程度,篩查評估及康復治療,詳細掌握病變認知發展。特色在于自然發展下、介入治療下的認知特點及臨床癥狀,認知障礙患者與正常人的差異,結合現代化的康復理念、技術及科技輔具來指導其如何做認知康復治療,符合康復治療專業人群使用的專著及教輔書。
陳卓銘 ·中醫 ·33.5萬字
本書基于臨床實用性的原則,精選了具備完整的病證-癥-法-方(藥)的清宮醫案,以臨床科別(內、外、婦、兒等)為綱、疾病或證候名稱為目進行醫案精選編排,共載醫案近1000例。每例醫案分為醫案序號、疾病名稱或癥狀、治法、方劑、藥物組成、藥引、外治、患者、醫家、評注等幾個部分。在每一種疾病醫案之前有一段文字介紹,此為通過“清宮醫案分析系統”對具備一定數量的同一種疾病醫案的數據挖掘結果的小結。本書醫案以內科病證最多,共有28種疾病810份醫案,婦科、兒科醫案次之,外(皮)科、五官科醫案較少。第二部分為醫方部分,分為常見疾病清宮代茶飲方、清宮常用養生保健方以及常見疾病清宮外治方等,內容詳備,可供臨床參考。書后附有全書方劑名索引。
陳可冀 張京春主編 ·中醫 ·21.8萬字
本書在汗牛充棟的古今中外歷代經方醫案文獻中披沙揀金,嚴格篩選出“一劑治愈”或是“一劑顯效”的經方驗案,這不僅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真實寫照,而且還反映了醫家的臨床經驗及思維活動。因其中又包括了對經典的闡發、具體疾病的辨證分析、經方的加減應用、藥物性味功效的探討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濃縮、涵蓋了中醫理論和臨床各方面的知識,故對于經方醫案的研究、仲景著作的研讀、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解、古今中外歷代醫家學術思想的掌握以及臨床各學科的深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尤虎 蘇克雷 熊興江編著 ·中醫 ·27.8萬字
本書結合當今中國人的生活特點,介紹了《黃帝內經》中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中醫養生實用方法,以幫助讀者切實掌握補足陽氣的方法、不同體質的養生法、十二時辰養生法、四季養生法等;從平常的生活細節入手,輯錄了《本草綱目》大量諸如補氣血,調節身體平衡,美容、增白、瘦身,補心、補腦、健脾胃,延年增壽等養生食養妙方和治療各類疾病的食療方,以指導讀者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本書介紹了《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當今生活中仍然有效的養生方法,實用性、科學性、指導性強,滿足讀者對中醫養生知識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宋敬東 ·中醫 ·28.9萬字
《羅氏會約醫鏡》系清代醫家羅國綱所著,成書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全書共二十卷,是一部綜合性醫書。羅氏擷取歷代醫籍精華,積平生之心得,論理有據,語簡言賅。本書分類論述,首述脈法,次論治法精要、傷寒、瘟疫、雜證、婦科、本草、兒科、瘡科及痘科,間附臨證考脈法及治療經驗。每證均詳細闡述,平淺之證必慮及深遠,難治之證必多方設置,方劑后詳明加減,并附古之單方,簡介藥物性味、功用,理法方藥兼備,足資臨床借鑒。所制新方,多切實用。
(清)羅國綱 ·中醫 ·35.7萬字
《黃帝內經》為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對于后世中醫學影響深遠,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其中“靈樞”部分重點講授中醫針灸治療實踐。本書是對《黃帝內經·靈樞》的全文翻譯和解讀。參考的底本準確,譯文及講解通順流暢,詳盡全面。作者出身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醫家庭,先后師從文字訓詁大家錢超塵、內經研究大家王洪圖,是傳統文化及國醫養生專家。本書不僅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講義精華,更囊括了醫學世家對于國醫養生的精辟獨到見解。相信在講明《黃帝內經》這部巨著的微言大義、普及傳統文化經典的同時,也能為有志于中華醫學、養生的讀者提供較多啟發。
張其成 ·中醫 ·22.8萬字
本書的結構,首先對心臟病的基本情況作一簡要概述;然后講述該病的診斷要點、辨證要點;之后敘述治療該病的名方驗方,其中分古醫籍方、國醫大師方、當代名醫方、驗方、秘方、單方、食療方、保健方等。全書要求通俗易懂,深出淺入,層次簡明清晰,盡量少使用醫學專業術語,重點介紹療效可靠,使用方便,簡單易行,適合家庭醫療、保健、養生的名方驗方。所記載的名方驗方,一般要求均要列出出處,以方便讀者查閱。
楊希 高利孝 馮立娟 ·中醫 ·21.4萬字
《郭靄春全集》收錄郭靄春教授著作共計800萬字左右。《傷寒論白話解》為《郭靄春全集》之一,主要內容是對《傷寒論》進行校勘和注釋同時,予以語譯,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形式解讀。《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醫藥學領域的學術成就。郭靄春先生治儒通醫,文理醫理融會貫通,精通史學、國學,于目錄、版本、校勘、訓詁、音韻等專門之學,造詣精深,并善詩詞。他深研中醫基礎理論,精醫史、善臨證,尤以文獻研究和中醫內科見長,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譽。治學精勤,著作頗豐,其代表作有《黃帝內經素問校注》《靈樞經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語譯》《靈樞經校注語譯》《中國醫史年表》《中國分省醫籍考》等。
郭靄春 張海玲編著 ·中醫 ·27.1萬字
本書綜合講述全國少數民族的醫學基本理論、特色診療方法和基本用藥概況,生產工藝、文化傳承等。例如藏醫學、蒙醫學、維吾爾醫學、壯醫學、苗醫學、傣醫學、瑤醫學、彝醫學、土家醫學、朝鮮醫學、畬族醫學等。
洪荒 ·中醫 ·26.1萬字
本書對韓明向教授作為香港大學專科顧問在港近十年的醫療工作、中醫傳承、學術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總結。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其中“香江醫案篇”涉及肺系疾病、心腦系疾病、脾腎系疾病、皮膚病、婦科疾病、雜病等多個疾病系統。選編了如咳嗽變異性哮喘、血管性頭痛、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慢性腹瀉、慢性腎炎、急性濕疹、痛經、腰椎間盤突出癥、神經性耳鳴等精彩的醫案醫話。“香江學術講座篇”收錄了韓明向教授在港期間開展的學術講座,其中“中醫藥防治冠心病”“從肺腎論治肺脹”“溫肺化飲治哮喘”等講座內容引起了較為強烈的學術反響,使得以韓明向教授等學術思想為代表的安徽中醫藥文化在香港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韓輝 吳麗敏主編 ·中醫 ·23.6萬字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典型的案例,介紹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氣血津液學說,望聞問切四診方法,常用中藥和方劑,中醫在臨床上的優勢與特色,中醫養生防病常識等,使人讀后能對中醫學有一定的了解,既可作為非醫藥類專業學生拓展知識面的通識教材,又是一般讀者普及醫學常識的知識讀本。作者簡介:范永升,男,教授,主任中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全國第四、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主編《浙江中醫學術流派》、全國中醫藥行業規劃教材《金匱要略》等。
范永升 ·中醫 ·24.7萬字
“靶向針灸針灸”,是借用現代醫學分子靶向技術的治療理念,所提出的以“瞄準靶位精確針灸”為目標的治療方法。這個靶位可以是某個組織,也可以是某塊肌肉的起止點,或某些神經的體表分布區。而治療方法可以是針,灸或刺絡拔罐等,但必須與疾病相對應。較之傳統的針灸治療,“靶向針灸針灸”更強調現代醫學對疾病的深入認識以及對針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重點講述了靶向針灸治療的應用基礎,內容包括:靶向針灸治療的概念與形成、疾病的靶向學特點、針灸方法與靶向針灸、靶向針灸治療的現代醫學與針灸學基礎,以及靶向針灸治療的適應證與禁忌癥等;下篇則重點介紹了一些病變的靶向針灸方法。首先按照解剖、病因、病理、病位對某病種進行闡述與診斷,在此基礎上,提出明確的針刺部位、針刺方法,作出靶向針灸療法的原理分析,并與傳統針灸方法進行比較。為了更清晰地闡明靶向針灸方法的機理與疾病的關系,將以繪圖的方式標明疾病的性質與針灸的方向與深度等,對一些病種,并附驗案或臨床對比數據,以提示靶向針灸在治療中的優勢作用。
王茵萍 ·中醫 ·27.9萬字
本書為《常見病外治療法叢書》中的一種。中醫外治是以突出“中醫外治法”為特色的中醫藥學術中醫外治療效獨特、作用迅速、歷史悠久,具有簡、便、廉、驗之特點:包括按摩、熏洗、敷貼、膏藥、臍療、足療、耳穴療法、針灸、物理療法等百余種方法。
鈕曉紅 ·中醫 ·23.7萬字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自面市來,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與認可,本次是我們從106種古籍中選出30種進行修訂。修訂原則是:1、本次選出的古籍為臨床上常用、讀者需求量大的品種,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訂力求原文準確,每種醫籍由專家嚴謹校勘,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3、原則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記和注釋。4、在裝禎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風格的基礎上,以精裝版面市,在版式上也為了方便讀者而重新設計。全書共12卷,按病癥分為205門,以內科病案為主,兼及外、婦、兒、五官、口腔等病癥。每案詳載姓名、年齡、體質、癥狀、診斷和治療,故述較完整,理法方藥亦相契合。案或詳于證,或詳于因,或詳于治,均有依據。
(明)江瓘 蘇禮 ·中醫 ·37.2萬字
本書介紹了婦科病證的中醫獨特療法,包括毫針療法、艾灸療法、拔罐療法、三棱針療法、皮膚針療法、皮內針療法、電針療法、溫針療法、頭針療法、耳針療法、腹針療法、平衡針療法、穴位埋線療法、紅外線照射療法、穴位敷貼法、穴位注射療法、火針療法、刮痧療法、臍部療法、藥物熏洗療法、藥浴療法、五禽戲、八段錦、音樂療法及推拿臨床常用手法。以婦科病證經、帶、胎產及雜病為綱,獨特療法為目,詳細介紹了各種療法。
馬紅霞主編 ·中醫 ·20.3萬字
中醫臨證經驗是中醫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便于讀者更好地學習領會名家們治療婦科疾病的學術精華,《現代中醫名家婦科經驗集》擷取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的診療經驗,包括月經病、帶下病、妊娠病、產后病及婦科雜病。每個病證以醫家為綱,將他們的治療經驗和經典病案分別列出,再現了醫家們的學術思想、臨床心得及獨特的臨證經驗。
張煜 王國辰 ·中醫 ·3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