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6章,總結了罕見病的流行病學與群體特征,并介紹疾病定義、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全書搜集了罕見病相關致病基因及分子診斷技術數據,提供了迄今為止在罕見病診斷方面較為系統、前沿的信息。本書主編及其團隊為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中國罕見疾病防治研究與示范”項目主要執行者,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權威性,可供全國廣大臨床醫師參考。
王凱娟等主編 ·臨床理論 ·29.3萬字
本書不僅對神經內科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簡單闡述,還著重對神經內科臨床常見病的診治以及常見病的介入治療進行了介紹,并在其中融入了作者們大量寶貴的臨床經驗,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同時還廣泛吸收了國外現代內科學理論的新進展。緊扣臨床,簡明實用,內容豐富,資料新穎,適用于臨床相關科室的醫護人員,尤其是主治醫師、研究生和醫學生參考。
胡春榮主編 ·臨床理論 ·20.8萬字
本書不僅回顧了膝關節外科骨科領域中的一些基本知識,還強調了膝關節外科治療中的新進展。因此并不僅僅是“更新”,而是以過去半個世紀所積累的知識和同輩們不斷取得的成就作為基石。骨科醫學生以及骨科專科醫生通過閱讀和理解本書,能夠迅速參考到大量骨科基本知識并且判斷出臨床治療的新趨勢。本書由19章構成。基礎科學部分,闡述了膝關節解剖、解剖變異、影像學、膝關節鏡及手術入路等內容。膝關節疾病及相關治療部分,主要包括膝關節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及膝關節周圍骨折、骨腫瘤等內容,此部分集中了本院數個專業科室及多個骨科專家的經驗編寫而成。內容由淺入深,易懂易讀,涵蓋面廣,同時特別注意與國際骨科同步,既有目前國際上流行的概念及理論,也有許多名師很少接觸到的理論知識。
劉寧等 ·臨床理論 ·30.6萬字
近年來,急危重癥救治領域迅速發展,相應的理論與技術也不斷更新,對廣大臨床醫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特組織在急危重癥救治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務人員編寫了此書。本書內容涉及了急危重癥中常用的各種救治技術,以各個系統為基礎,詳細介紹了每個系統常見的急危重癥的診斷與處理治療措施。編寫過程中注重實際需求,突出急危重癥救治的可操作性、實用性以及相關依據的充分性。
劉冰等編著 ·臨床理論 ·41.1萬字
作為一名法醫病理學家,理查德·謝潑德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這個人是如何死亡的?從“9·11”事件、巴厘島爆炸案、倫敦七七爆炸案,到亨格福德連環殺人案、戴安娜王妃車禍案等,《非自然死亡》記錄了謝潑德執業至今所經手的國際要案,講述了案件背后不為人知的關鍵細節。書中還詳細呈現了一些頗受爭議的案件的始末,例如殺嬰、種族主義謀殺、偽裝成正當防衛的謀殺等。謝潑德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術,找出證據,將兇手繩之以法,使無辜者沉冤得雪。常年與死亡打交道,使謝潑德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和煎熬。但是,對他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忠實地傳達死者的微弱聲音是法醫的職責。
(英)理查德·謝潑德 ·臨床理論 ·21.7萬字
本書內容:緊緊圍繞臨床實踐,規范統一疼痛科診療行為。包括神經病理性疼痛、癌性疼痛、頭部與頜面部疼痛、骨骼肌與關節疼痛、手術與創傷后疼痛及內臟與血管性疼痛等疾病的診療行為。特點:突出實用性、科學性及權威性。
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 ·臨床理論 ·33.2萬字
陳福如教授從事臨床50年,創立了脾胃消化病的根本病機是脾胃升降失調,論治必須平衡升降;創立老年病的本質是本虛標實,必須從脾腎論治。80高齡仍堅持每天臨床與帶教,本書為陳老的經驗總結,意義重大。主要內容包括:①理論探討、學術思想;②臨床研究;③消化病醫案、老年病醫案和婦科醫案共98個醫案等。
陳福如 ·臨床理論 ·20.8萬字
張正海主任醫師長期在基層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享譽一方,因中醫療效突出,2008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肅省名中醫”稱號。本書系統總結張正海先生在40年臨床過程中長期積累并經反復檢驗的成熟的治療多發病、疑難病的方法與技巧,在辨證分析、方藥運用方面特色鮮明,本書重點突出,實用性強,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張正海 ·臨床理論 ·23.9萬字
本書較為系統全面地總結了沈英森教授的臨床經驗,將沈教授本人多年臨床實踐形成的學術思想系統整理、發掘,主要內容包括其對腫瘤、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等的臨床辨證施治的經驗,以及臨證養陰的學術思想、用藥特色等,并配合臨床驗案,切合臨床,可讀性強。
譚金華 張軍 ·臨床理論 ·24.9萬字
全文由上下兩篇組成。上篇以基礎理論和國內外研究進展為主,包括對肝臟生化免疫功能的介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發病機制、動物模型研究進展;分子遺傳學方法及自身抗體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等。下篇以臨床診斷治療為主,對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進行分章節撰寫。對臨床需要進行鑒別診斷的部分肝病、自身免疫疾病的特征進行描寫。既有理論進展也有臨床實踐是本書的特色;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著者將以典型病例以食讀者。除二位主編的團隊外,其他主要撰寫人員還有北京協和醫院、上海仁濟醫院、中國科技大學、解放軍302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廣州婦兒中心和北京武警總醫院等專家。
閆惠平 賈繼東 ·臨床理論 ·32.2萬字
該書以臨床病案為切入點,在詳盡記載周平安教授真實醫案的基礎上,總結、歸納了作者臨床診療的學術思想與治學特點,每案后有處方用藥解析,每病后有病因病機分析和辨證治療要點,既反映當代中醫臨床診療的優勢,又便于讀者學習運用,本書可作為中醫內科臨床醫生不斷學習,提高臨床水平的重要參考書。
焦揚 ·臨床理論 ·29.3萬字
將近兩年來發表在JNeurotrauma、JTrauma、JNewEngMed、LancetNeurology、JAMA、Nature、Science等12種國際權威雜志上公開發表的、與神經創傷臨床救治和基礎研究相關的700余篇文獻以及2015年在NeurocriticalCare雜志發表的"美國神經重癥協會第13屆年會大會論文摘要"核心內容進行摘錄編撰。同時還將2016年2月在南非開普敦召開的第12屆國際神經創傷學術研討會入選的100余篇論文摘要進行解讀,并結合自己的臨床工作經驗和基礎研究成果進行綜述編撰成冊。本書共分六部分,約58萬字,內容涉及顱腦創傷及脊髓損傷的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和診斷措施,治療方法,并發癥處理、預后評估及轉歸等方面的問題。比較客觀反映了當今國內外有關神經創傷救治方面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動態,實用性強,是一部有價值的參考書。
張賽 涂悅 ·臨床理論 ·45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消化內科的護理管理、工作制度及常見風險評估與防范,消化內科護理技術、手術監護技術,常見疾病的診療及護理要點和難點、常用藥物等,并介紹了消化內科常用設備的使用方法。本書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臨床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臨床護理人員、護理專業學生及臨床醫師參考閱讀,也可作為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士繼續教育用書。
何文英 侯冬藏主編 ·臨床理論 ·35.5萬字
作為系列叢書的分冊,介紹了臨床分子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相關分子生物學檢驗技術、及其在臨床檢測和監測中的實際應用和研究進展,編寫力求經典實用、通俗易懂。匯集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各附屬醫院從事臨床門急診檢驗第一線的資深檢驗人員參與編寫,以期更好地突出本分冊的特色,編寫方式主張通俗、明了、易懂以適應全科醫生、專科醫生、醫學生、患者及家屬不同的閱讀人群的需求。
童建華 婁加陶 劉湘帆 ·臨床理論 ·28.8萬字
本分冊主要關注臨床遺傳學與檢驗項目相關的問答,其特色為以臨床遺傳學疾病(特別是以癥狀出現為主導,更易讓讀者理解)為主線,從產前、新生兒、產后三方面關注,并結合先進、常用的臨床遺傳學檢驗技術。主要內容包括遺傳咨詢、孕前和產前遺傳診斷、各主要系統遺傳性疾病、及檢測技術等方面的經典問答。
傅啟華 徐晨明 余永國 ·臨床理論 ·26萬字
介紹了超敏反應性疾病免疫學檢驗、感染性疾病免疫學檢驗、惡性腫瘤免疫學檢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學檢驗、免疫增殖性疾病免疫學檢驗、免疫缺陷病免疫學檢驗、器官移植免疫學檢驗、性傳播疾病免疫學檢驗、心血管疾病免疫學檢驗、神經系統疾病免疫學檢驗、消化系統疾病免疫學檢驗、內分泌疾病免疫學檢驗、腎臟疾病免疫學檢驗、骨代謝疾病免疫學檢驗和生殖系統疾病免疫學檢驗,本書以實用為特點,涵蓋免疫學檢驗中常見的免疫學知識、檢驗項目方法和臨床意義。
陳福祥 彭奕冰 盛慧明 ·臨床理論 ·31.6萬字
將涵蓋造血檢驗技術(涉及血細胞形態學,血細胞化學染色,骨髓活檢,造血干祖細胞培養,血細胞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檢驗等);紅細胞相關檢驗技術(涉及鐵代謝,葉酸、維生素B12,溶血相關檢驗等);白細胞相關檢驗技術(涉及粒細胞、單核-吞噬細胞、淋巴、漿細胞的功能及代謝等)和血栓與止血相關檢驗技術。該分冊將以提問的方式講述各類檢驗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項、參考范圍及臨床應用評價等方面。
李莉 王也飛 丁秋蘭 ·臨床理論 ·32.8萬字
本分冊主要內容包括免疫血液學基礎、輸血理論、輸血檢驗、血制品及輸血管理、臨床輸血治療等。針對兒科輸血的特殊性,增加了兒科輸血的知識并獨立成章;同時增加了特殊情況下的輸血檢驗等。全書涉及面廣泛,內容全面。
王靜 蔡曉紅 吳江 ·臨床理論 ·31萬字
為了更好地培養護理實習生的臨床工作能力,編寫本書,以更好地指導護理系學生臨床實習。本書共分4章,第一章介紹實習護士管理要求,第二章講述實習生護理人文素養,第三章系統講述基礎護理操作規程,第四章主要講述專科常見疾病護理。
胡立萍 鄧蘭芹 劉冬華 ·臨床理論 ·22萬字
1.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人體每天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在我國,不僅患者對蛋白質的功能和作用有誤區,臨床醫生也對蛋白質的應用不甚了解,導致誤用、濫用高發,受到國際醫學界的抨擊。2.作為醫學臨床營養學國內帶頭人之一,石漢平教授組織臨床營養學界專家共同編寫本書,以達到規范蛋白質使用的目的。3.本書只涉及蛋白質的臨床應用部分,包括蛋白制劑的臨床應用和食物蛋白的臨床應用。4.目前,本書適合臨床各專業醫生閱讀,國內尚沒有同類圖書,市場容量大。內容:本書以各科疾病為主線,詳細論述了各種疾病的蛋白質使用原則,食物蛋白質的攝入方式。特點:本書緊扣熱點,立意新穎,切準學術熱點,探討深入。
石漢平 王昆華 李增寧 ·臨床理論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