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的內容主要包括構音障礙、失語癥、吞咽障礙常用的評估方法及治療技術,每個技術均通過定義、適應證及禁忌證、設備與用具、操作方法與步驟、注意事項這五個方面去闡述。通過這五個方面的學習,讓讀者可以快速掌握整個治療技術的核心內容。本書重視實際應用,既可作為康復治療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實習生、住培生及進修生實踐教學基礎教材。
王璇主編 ·基礎醫學 ·6.7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是關于內科學近些年來的最新研究進展。在編寫過程中,采納了國內外有關研究生教材編寫的先進經驗,在內容上體現教材先進性、科學性、啟發性和適用性。引用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反映現代醫學的最新進展。本書除了滿足臨床醫學研究生內科學教學外,還可作為臨床醫師繼續教育用書以及醫學院高年級本科生的課外讀本。
孟立娜 ·基礎醫學 ·31.1萬字
肺動脈高壓死亡率高,患者常首診于呼吸科、心內科、急診科等,臨床診斷困難。本書由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辰教授領銜,組織全國呼吸專業的一流專家撰寫,本書主要介紹肺動脈高壓的概念、分類、病理基礎、影像、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主要適于呼吸科醫生、心內科醫生、ICU醫師、急診科醫師閱讀。
王辰主編 ·基礎醫學 ·22.2萬字
本教材側重于培養衛生管理及相關專業本科及研究生運用所學管理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觀察和發現、分析和思考、解決和處理衛生監督執法理論和實務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全書共21章,分為三大部分:衛生監督的基本理論,衛生監督執法程序和執法文書,各類專門衛生監督制度。
陳仕學 ·基礎醫學 ·28.4萬字
醫學的初心和本源在于健康,就是身心的安逸和靈魂的滿足。醫院要高舉公益性的旗幟,而不可將太功利性的東西引入醫院,而應該多講一點人性、人文和精細化管理。一個好醫生除了治病救人,更應該將健康常識充分地告訴老百姓,應該“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不讓老百姓恐懼、忐忑、緊張。現在醫學檢查的手段越來越先進,原來檢查不出的異常,現在都會出現在報告單上,容易使病人忐忑不安。本書本著關心病人心理的考慮,對各種常見疾病的檢驗知識和數據標準條分縷析地予以講解,以達到科學宣教、醫患溝通、消除病人焦慮的目的。
池菊芳 郭詩天主編 ·基礎醫學 ·10.9萬字
以外科急腹癥的病種為線索,重點在于描述各急腹癥之間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內容簡潔實用。適合于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和低年資外科醫生閱讀。《腹部急癥學》是中國醫科大學陳淑珍教授與夏振龍教授主編的一本有關外科急腹癥的圖書。本書于1990年4月出版以來,重印4次,已經累積銷售19730冊圖書。后因主編陳淑珍教授過世,夏振龍教授健康原因十幾年來一直未能修訂。近日,夏振龍教授來函,愿意托付其學生戴朝六教授對此書進行修訂。本書第一版文字簡潔實用,內容大部分為編者的實踐經驗所談,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本次修訂,決定沿用上版的寫作風格,加入近年來的醫學進展內容,使本書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戴朝六主編 ·基礎醫學 ·51.7萬字
有利于臨床醫生對寄生蟲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利于預防人員對寄生蟲病的防治。從基礎到臨床闡述寄生蟲病的診斷與治療和預防及健康促進,使從事基礎教學人員接近臨床,更加了解寄生蟲病的防治,并涉及寄生蟲病患者康復的內容。
鄧維成 曾慶仁主編 ·基礎醫學 ·70.6萬字
《中藥傳統鑒定技術》一書分上篇和下篇。上篇分六章,主要介紹中藥鑒定基本知識、中藥鑒定技術發展簡史、中藥材資源概況、中藥材的采收與產地加工、中藥鑒定技術、中藥的質量。下篇按藥材入藥部位分十章論述,主要介紹各類中藥材的鑒別方法,分為藻類、真菌類中藥,花類中藥,葉類中藥,果實和種子類中藥,莖木樹脂類中藥,皮類中藥,根及根莖類中藥,全草類中藥,其他類中藥,動物類中藥,礦物類中藥。《中藥傳統鑒定技術》可作為本科、高職高專中藥及相關專業的教材,還可供從事中醫、制藥等專業的師生以及愛好中藥的社會人士參考使用。
梁永樞 張翹 ·基礎醫學 ·25萬字
這部著作是在精準醫學和皮膚學相關技術快速提高,國內、國際化妝品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對精準、靶向的技術需求日盛的背景下,經專家和學者們多次醞釀促成的科學成果。本書從三個方面出發將來闡述精準護膚的科學原理和實踐。包括基礎篇,個論篇和實踐篇。基礎篇部分是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以及進化醫學的假說出發,闡述新的組學技術為探索精準的皮膚機理和靶點提供了可靠的理論基礎以及快速的分析手段,從而為精準護膚科學創造了系統性技術條件。個論篇是結合基礎篇中的理論和技術分門別類地詳細描述常見的皮膚生理及病理狀態,及其皮膚相關表征變化。同時,深入分析皮膚表征發生的不利和有利變化的原因及其機理。實踐篇則是結合基礎篇的理論和技術手段,結合醫學美容和化妝品科學當前的高頻關注問題,以及產業的需求和現狀的實踐要求,從實際操作的角度論述,如何實現這些完整方案。比如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從方案設計到臨床驗證,遵循精準、靶向原則,如何將這些技術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在實踐中實現設計需求,為解決相應皮膚問題提供一種系統的、可驗證的精準范式。
梅鶴祥 馬彥云主編 ·基礎醫學 ·20.2萬字
主要講災害現場現代應急醫學救援五大技術體系:1、現代檢傷分類技術,2、心肺復蘇、及止血、抗休克緊急搶救技術,3、現場救命手術,4、立體(水陸空)轉運后送技術,5、以及包含早期衛生防疫和心理干預疏導在內的搜救一體化的現代應急醫學救援技術。全書共三篇,二十二章,緊緊圍繞現代救援十大核心技術體系編寫,涵蓋了搜索、營救、工程脫險、醫療、衛生防疫、心理、軍事醫學、特種醫學等各級各類災后大規模傷亡現場常見、多發傷病的現場搜救、治療原則和技術,同時對新科技形勢下,未來救援醫學的發展作出展望和預判。
鄭靜晨主編 ·基礎醫學 ·68萬字
本書的特色:1、注重實用性,在敘述多排螺旋CT診斷基礎的前提下更加注意診斷經驗、技巧的交流。2、注重影像、臨床的聯系,本書在編寫時更加突出聯系臨床、服務臨床的特點。3、注重貫徹輻射安全、低劑量掃描理念。4、注重容積CT圖像后處理技術在診斷中的應用。5、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更加注重多排螺旋CT在臨床常見疾病診斷中應用。
杜彥李 李旭文主編 ·基礎醫學 ·27.4萬字
老年人合理用藥是老年醫學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當年老年醫學重點關注的工作命題。老年人由于自身身體機能的改變及用藥復雜性,其合理用藥不僅與藥品本身的作用特性(如藥理作用、適應證、禁忌證和用法用量等)息息相關,更涉及多重用藥、共病管理等方面,甚至還應考慮經濟、倫理等社會因素。因此,要實現老年人的合理用藥,需建立在多學科協作的基礎上,不僅需要各臨床專科的專業協同,更需要護理、藥學、營養、心理等學科的共同參與,合理運用老年用藥評價工具,充分考慮和評估用藥的風險與受益,制定個體化的用藥方案,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用藥數據庫,完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病歷與處方分析評價及特殊人群血藥濃度監測等制度規范,為老年人合理用藥提供更多的理論指導依據。
楊云梅 ·基礎醫學 ·22.5萬字
本手冊是在醫院評審評價的標準下形成的一系列有關疾病預防、疾病一般知識、疾病用藥、疾病營養、疾病康復等方面的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識信息。內容共收錄三百多種疾病信息,具有專業性強、科學性強、信息準確等特點,經過仔細認真的循證過程,是一本可借鑒方便使用的很好的臨床工具書,也是患者家庭健康指導的很好的信息來源。手冊共分為內科學疾病健康教育、外科學疾病健康教育、婦產兒科疾病健康教育等分冊,對每一種疾病都有比較詳細的發生發展過程的介紹及康復的健康指導。
左偉 趙麗麗 ·基礎醫學 ·22.9萬字
本書為《常見肛腸病就醫指南叢書》之一,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向讀者介紹肛周膿腫的癥狀表現、檢查方法、診斷治療及預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識,精選臨床診療中患者及家屬關心的問題,通過打比方、舉例子等形式,向大眾進行健康科普宣教。本書通俗易懂、科學實用,努力做到讓讀者看得懂、記得住,達到“未病早防,已病早治”的目的。本書適合關心自己及家人健康的大眾閱讀,也可作為基層醫生、社區醫生健康科普宣教的參考用書。
李春雨等主編 ·基礎醫學 ·8.5萬字
本教程側重于培養衛生管理及相關專業本科生,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社會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觀察和發現、思辨和分析、解決和處理疾病與健康相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主要包括:緒論、醫學模式、社會醫學基本理論、社會醫學研究方法、社會衛生狀況、社會因素與健康、健康管理與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等共16章的“案例與實訓”內容體系。
黃仙紅 ·基礎醫學 ·21.3萬字
內容:①簡述心電散點圖技術的理論基礎與背景②介紹其基本技術方法③介紹其診斷方法④對臨床常見心律失常和疑難病例心電散點圖圖形進行分析解讀,提高臨床應用水平⑤綜述國內外研究應用現狀。特點:本書是心電散點圖的首部專書,主要特點是實用,包括初、中、高年資醫生、基層和醫學生的專業科普、專業人員應用入門、有經驗醫生的水平技能再提高。本書另一特點是前瞻性,心電散點圖是非線性理論、計算機技術和心電學相合的技術方法,今后有很大開發空間,本書以現有成果,拋磚引玉,促其成長。
李方潔 向晉濤 ·基礎醫學 ·12.4萬字
《DNA定量細胞學》細胞DNA定量分析診斷臨床應用及研究是一本內容詳實、新穎,可讀性強的專著。《DNA定量細胞學》(作者孫小蓉、汪鍵)共有11章,1至2章主要介紹了DNA定量細胞學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3至11章分別介紹了DNA定量細胞學在宮頸癌、口腔鱗癌、頭頸部腫瘤、頸部淋巴結腫大、乳腺癌、胃癌、肺癌、泌尿系腫瘤、胸腹積液中的臨床應用及研究。該書可供醫院、醫學院校、研究院所從事臨床工作和相關研究的工作者、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參考。
孫小蓉 汪鍵 ·基礎醫學 ·8.9萬字
編寫擬組織全國30~40名專注于頭頸部影像學研究的專家組成編委會,分成3卷編寫,分別是:顱底影像學卷、眼科影像卷、耳鼻咽喉及頸部影像學卷,編寫力求權威性、全面性,要反映出當代影像學在頭頸部疾病診斷、治療的價值,同時強調圖文并貌,努力編寫成為影像學科及眼耳鼻咽喉的權威性參考書。
鮮軍舫 史大鵬 陶曉峰主編 ·基礎醫學 ·39.3萬字
本書以國家衛生部相關法律法規為指導,結合腫瘤生物治療行業的專業技術規章編寫,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腫瘤生物治療概論,主要介紹腫瘤生物治療的概況、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地位及理論基礎、臨床研究原則及發展前景。第二部分為腫瘤生物治療臨床應用實施指南,本部分共5章,內容包括國家生物治療臨床實施的倫理及相關法規,腫瘤生物免疫治療、基因治療、靶向藥物治療的臨床應用及操作規范,臨床護理規范及腫瘤生物治療隨訪及療效評估原則,心理輔導等內容,通過此部分的闡述可為生物治療技術的開展提供具體的應用、操作指導;第三部分為生物治療患者檔案管理,內容包括生物治療病歷文書和患者知情同意書等檔案的規范化建立等。本書是全面專業的腫瘤生物治療技術臨床應用指南,旨在為我國腫瘤生物治療技術的開展提供規范化建議。
宋鑫 侯建紅 譚晶主編 ·基礎醫學 ·23.7萬字
本書重寫中國早期醫學文化史。什么是中醫資本(capital)?也就是現代生活中的古代醫學資源。本書所說的二重證據法與王國維(1877-1927年)先生稍有不同。不是用出土文獻去證明傳世醫書,而是出土文獻必須與另一批出土文獻可以對應得上。我們必須再發現一批戰國時代的扁鵲醫籍。如何在傳世的扁鵲故事與出土文獻及文物之間建立可靠的聯系?《扁鵲內經》與作者之間有何關系?古代職業書籍的作者觀如何理解?扁鵲作為方法,具有生產性的中國醫學才能真正地多元展開。
李建民 ·基礎醫學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