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未出生的寶寶仿佛是一粒等待勃發的種子,準父母們正如在一旁日夜守候的園丁,滿懷欣喜地期待著種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從懷孕開始到寶寶出生,準父母們只在做足功課,才能獲得列安全、更滿意的生產經驗。我們避免枯燥的理論,偏重于使用參與和指導,以課堂的形式介紹了孕前、孕期、分娩及產后知識,對懷孕前的準備與禁忌、如何判斷自己懷孕、懷孕期間的保健、孕期胎教,以及有關分娩前產婦所應該注意的事項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
范秀華編著 ·臨床醫學 ·25.3萬字
《傷寒論辨證廣注》,清朝汪琥著,凡14卷。前附參考書目為卷首,采集《素問》及《靈樞》有關熱病內容為第一卷,二卷以后以《傷寒論》屬于熱病的六經原文為基礎,并廣泛收集前代名家之說,逐條辨注。該書以《傷寒論》原文為綱,后世一家論述為目,結合著者心得,溯原尋流,廣其意而歸其類,極大地豐富了仲景學術內容。
汪琥 ·中醫 ·25.3萬字
該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為總論,介紹了皮膚外用藥物藥效的影響因素、常用劑型、藥效綜合評價方法等。中篇主要介紹常見皮膚疾病的動物模型,及實驗操作注意要領。下篇具體論述皮膚外用藥物藥效研究方法。該書理論與實操兼備,具有科學性(所有資料來自權威期刊和該研究室科研成果)、前沿性(多種對藥效綜合評價的方法及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新方法、新技術)、實用性(理論和實例相結合)等特點。
王暉 ·藥學 ·25.3萬字
1.本書從兒童抽動障礙的研究歷史、流行病學、病因與發病機制、病理學、臨床表現、神經電生理學、神經影像學、神經心理學、診斷、鑒別診斷、治療、護理、預后、教育策略、動物模型研究以及Internet上信息資源等方面系統地論述有關問題和進展。2.本書內容力求新穎,通俗易懂,注重科學性和實用性,可供小兒神經精神科、普通兒科、發育行為兒科、兒童保健等學科專業人員閱讀,亦可供從事教育和社會工作的人員以及家長閱讀。
劉智勝編著 ·基礎醫學 ·25.3萬字
將依據最新版的住培內容與標準,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遴選編制教材目錄。本書將繼續以臨床技能操作項目為章節主題,每個章節從實訓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角度出發,詳盡列出了各臨床技能的適應證、禁忌證、標準操作規程、常見并發癥及處理,并將操作流程中的重點、難點及細節以疑點導航的形式呈現,數百個臨床情景實例與臨床思維分析,全面系統的闡述了臨床技能操作的適用范圍、具體要求以及臨床思維要點,讓學員在閱讀中頓悟臨床思維真諦的同時,達到規范化、精準化和同質化的培養目的。針對所有臨床情景制作與之對應的評分標準,配合數字教材一起使用,并為臨床技能試題庫建設奠定基礎。
王毅 張秀峰主編 ·臨床理論 ·25.3萬字
本指南選擇康復醫學常見的、有中醫藥康復診療特色的病種,通過系統評價的方法,參照中國康復醫學會指南制定標準與撰寫規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從現代康復角度介紹了這些病種的定義、流行病學、診斷、康復治療,又重點介紹了中醫相關術語、病因病機和傳統康復特色療法。本書內容涉及神經、肌肉骨骼、心肺、內分泌及代謝、腫瘤各系統,涵蓋兒童、女性等特殊人群,共計24個病種。本書的特點在于立足臨床,側重康復治療,突出中醫特色。現代康復部分詳于評定,中醫康復部分詳于治療。為了增加本書可讀性,按證據和推薦級別從高到低排序相應的內容,層次清楚,中西醫融通、理論與臨床緊密聯系,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規范性及實用性,可供廣大中西醫臨床康復工作人員參考,也可作為醫學院校科研、教學人員以及醫學生、研究生的參考書。
陳立典 陶靜主編 ·臨床理論 ·25.3萬字
溫病學派是中國醫藥學中一個重要學術流派,影響極其深遠。在溫病學派傳承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浙籍醫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本書收選浙籍著名溫病學家14位,即吳坤安、章楠、張千里、王士雄、雷豐、婁杰、金有恒、陳士楷、何廉臣、姚夢蘭、胡安邦、曹炳章、葉熙春、潘澄濂等,按年齡排序,介紹他們的生平、學術觀點與診治經驗,并根據實際情況斟酌選錄他們著作中的原文、方劑或醫案。本書不僅將他們在溫病學說傳承與創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等做深入的研究整理,還有理論闡發及臨床經驗介紹,頗為實用。
盛增秀等主編 ·中醫 ·25.3萬字
中國針灸學會組織全國針灸學領域的數十位專家撰稿,全面總結2013年以來的針灸學科的發展成就和進展,方便廣大讀者系統了解針灸學各個方向的發展水平和動態,有助于推動針灸學更大的發展。本報告以針灸學科各個學術領域為框架,由中國針灸學會各個專業委員會牽頭編寫專題報告,分別總結針灸學科建設中的突出成績、學術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與進展,比較國內、國外針灸學科發展的差異,從而進一步明確本學科發展方向和戰略需求,并突出針灸新建學科和發展較快的領域的研究進展等熱點和亮點。
劉保延主編 ·中醫 ·25.3萬字
本圖譜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所選定的藥材、提取物為基礎,對其中所涉及的分析項目進行規范提取、分離、分析,并將結果匯編成圖譜集。每個藥材品種的分析由如下部分組成:對照藥材的提取、對照品溶液的配制以及對照藥材/提取物溶液分析、對照品溶液分析。
馬雙成 許紀鋒 安蓉 ·藥學 ·25.3萬字
本書共10章,涵蓋耳鼻咽喉科專科疾病護理理論和耳鼻咽喉科常用護理技術、檢查及手術兩部分。并充分結合耳鼻咽喉專科護理前沿進展,較為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耳鼻咽喉基礎知識與護理;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對耳鼻咽喉科領域常見的各種護理問題進行了整理、歸納和更新。本書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編寫形式上,本書按照概述、病因、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處理原則、常見護理問題、護理措施的統一模式,體現專科護理特色,增加知識鏈接,對護理前沿新觀點、新進展、新技術進行了闡述。
周昔紅 潘雪迎 夏春芳主編 ·醫藥教材 ·25.2萬字
《名方類證醫書大全》,又名《醫書大全》《新編名方類證醫書大全》《新刊名方類證醫書大全》。明?熊宗立輯,正統十一年(1446)成書。本書按病分類,共二十四卷。卷一、卷二為治諸風、諸寒、諸暑、諸濕醫方;卷三至卷十六從傷寒、痰飲、脾胃、補虛、癆瘵、五痹、腳氣、消渴、水腫、積聚、癲癇、失血等分門綴附證治效方;卷十七、十八為治眼、耳、鼻、口舌、齒、咽喉、發鬢醫方;卷十九為治癰疽、瘡癤、瘰疬膏藥方;卷二十為急救、折傷與蠱毒解毒方;卷二十至卷二十四為治婦人與小兒驗方。全書共分68門,收錄醫方約2300余首。
(明)熊宗立 ·中醫 ·25.2萬字
以常見創傷臨床與康復為主線,共十二章節,包括:頭顱創傷康復、胸部創傷康復、腹部創傷康復、脊柱和脊髓創傷康復、上肢創傷康復、手外傷康復、骨盆創傷康復、下肢創傷康復、多發復合損失康復、截肢創傷康復、周圍神經損失康復,基本匯聚了各種創傷類型。重點介紹各類創傷的臨床康復基礎、康復問題、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立足于指導和規范臨床和康復醫學工作者從事創傷臨床康復應用與實踐。各章節的內容盡量涵蓋全面,深度適中,涉及中樞神經體統創傷、肢體創傷、外周神經創傷、各臟器創傷等,以創傷問題為主題展開,兼顧各專病康復指南,予以充實完善,且包括了不同專科的康復評定指南和康復治療指南。
王彤 張俊主編 ·外科學 ·25.2萬字
1.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組成成分,是人體每天不可或缺的營養成分。在我國,不僅患者對蛋白質的功能和作用有誤區,臨床醫生也對蛋白質的應用不甚了解,導致誤用、濫用高發,受到國際醫學界的抨擊。2.作為醫學臨床營養學國內帶頭人之一,石漢平教授組織臨床營養學界專家共同編寫本書,以達到規范蛋白質使用的目的。3.本書只涉及蛋白質的臨床應用部分,包括蛋白制劑的臨床應用和食物蛋白的臨床應用。4.目前,本書適合臨床各專業醫生閱讀,國內尚沒有同類圖書,市場容量大。內容:本書以各科疾病為主線,詳細論述了各種疾病的蛋白質使用原則,食物蛋白質的攝入方式。特點:本書緊扣熱點,立意新穎,切準學術熱點,探討深入。
石漢平 王昆華 李增寧 ·臨床理論 ·25.2萬字
本書為長春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蘇穎教授應長春某電臺邀請做的內經科普文化講座的錄音整理稿。是蘇穎教授對《內經》觀點點對點的解讀。書中針對內經所提的觀點,做相應的解釋,并結合日常生活,聯系實際講解。
蘇穎編著 ·中醫 ·25.2萬字
《中藥炮制工程學》是由南京中醫藥大學牽頭組織全國20多所中醫藥院校和企業的同行專家、教授編寫而成的規劃教材。教材在編寫中采納了歷版同類教材的優點,充分吸收中藥炮制工程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傳承和創新。全書分總論和各論。總論論述了中藥炮制工程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等內容;各論分綱列目介紹中藥飲片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常用方法,在詳細闡述各方法的炮制原理及生產設備的基礎上,列舉有代表性的100余種飲片,展開介紹藥材來源、炮制方法、質量要求、炮制作用、炮制研究等內容。每章設學習目標、重點小結、復習題,引導學生掌握重點、融會貫通。《中藥炮制工程學》編寫遵循“教學性、系統性和邏輯性”三大原則,嚴格按照教學規律,突出重點,精簡內容,嚴謹求實。可供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及綜合院校、西醫院校中醫藥學院的中藥學、中藥制藥、制藥工程等專業使用,同時也可以作為中藥飲片企業的職工培訓和自學參考用書。
陸兔林主編 ·藥學 ·25.2萬字
沈舒文教授系全國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脾胃病重點學科帶頭人。本書以中醫治法原創理論為基礎,以臨床制方的療效性為導向,積長期臨床實踐制方經驗,闡發中醫治法指導下的臨床遣藥制方的理論與技術,反映了沈舒文先生40余年的思考與探索。本書上篇二章,探討臨床治法的作用與特點以及構建臟腑臨床治法的原理與方法,下篇十二章,闡述個人臨床常用十二法制方用藥心得,臨床特色鮮明,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參考價值。
沈舒文 ·中醫 ·25.2萬字
局部解剖學學習練習題,包括名詞解釋、填空題、問答題、最佳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結構辨認題等題型,是醫學生學好局部解剖學的較好參考書。
陳世新 金聯洲主編 ·基礎醫學 ·25.2萬字
骨科縫合技術被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批準的骨科專項能力培訓項目,本書由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和骨科分會創傷骨科學組組織編寫,內容涵蓋了軟組織修復與愈合的基礎、手術縫合材料的設計處理、骨科縫合基本技術訓練和骨科打結技巧等內容。詳細介紹了手外科肌腱、跟腱斷裂、肩關節髖關節、脊柱軟組織手術中的縫合技巧;對顯微重建和美容縫合方法在骨科手術中的臨床實踐也給予重點介紹;旨在強調縫合技術、注重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提高組織修復和傷口愈合質量;從而改善骨科臨床治療效果,推動骨科學科的整體發展。
唐佩福 顧立強 吳克儉主編 ·外科學 ·25.2萬字
內容主要包括兒童生長發育、營養等常見保健問題,新生兒復蘇、黃疸與感染,兒童肺炎、貧血、驚厥、先天性心臟病、出疹性疾病、急腹癥等常見疾病診療,新生兒代謝篩查、預防接種等常見臨床醫療活動。
李秋 劉恩梅 華子瑜主編 ·醫藥教材 ·25.2萬字
本書分為六大部分,包括:1.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基礎知識:包括生物學、生物力學及解剖學等內容;2.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診療及遠期隨訪;3.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診斷: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影像學診斷及鑒別診斷等內容;4.各種類型的截骨術(保髖治療)在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應用;5.髖關節置換術在不同類型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中的應用;6.手術后的快速康復策略等。本書囊括了該疾病從基礎到臨床,從兒童到成年,從診斷到治療的所有內容,非常全面系統,具有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編者團隊除了總結多年來該疾病的診療經驗外,還加入了數字骨科技術、有限元分析以及快速康復等新技術、新理念內容,以適應現今醫學的飛速發展,能夠更好地對讀者的臨床工作提供幫助。
沈彬 周一新 陳曉東主編 ·外科學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