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叢書精選了歷代著名書法的代表性碑帖作品,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王羲之、曹全碑的代表性作品,書體包括篆書、隸書、楷書和行書各種書體。既介紹了各種書體的特點,又分析每種書法的寫法,是一套實用有效的原碑配套練習冊,是書法愛好者入門學習的好助手。適合于書法愛好者、書法培訓班、書法專業考生基礎訓練使用。
張恒國 ·書法篆刻 ·1867字
本書是書法大家沈尹默關于學書的心得,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比較淺顯的入門教學文章,談論了學書的工具、執筆行筆的方法、入門應當臨什么帖等初學者關心的基礎問題。第二部分探討了如何學習王羲之的書法,針對學王的諸多困難,從字帖選擇、用筆方法等方面給出了可行的建議。第三部分是對顏真卿等歷代名家學書經驗的詮釋,力圖將理論性較強的內容講得簡單明了,對想要了解書法理論或進階的書法愛好者有所助益。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書學思想,本書選配了部分沈尹默的書法作品及文中提到的名家作品圖影,以作補充。
沈尹默 ·書法篆刻 ·5.3萬字
《習書有法》系統梳理了張芝、蔡邕、鐘繇、衛鑠、王羲之、王愔、羊欣、蕭衍、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張懷瓘、孫過庭、蔡襄、米芾、蘇東坡、黃魯直、趙孟頫、唐寅、董其昌、吳昌碩、鄧石如、楊守敬、王昶、章太炎等歷代書法家對“筆法墨法”、“章法布局”、“學習步驟”、“審美鑒賞”、“字體書體”、“創作觀念”、“書家修養”等方面的論述,對于人們正確認識中國書法藝術史和指導書法愛好者正確、快速地練習書法均有重要的幫助
崔樹強 ·書法篆刻 ·16.3萬字
《怎樣臨帖》是作者博采廣搜、涉獵各體、積累數十年臨帖經驗概括而成。臨帖被歷代書家一致公認爲習字必經過程和有效方法,本書以帖為本,重點分析對比六朝造像碑志、唐五家楷書碑帖、各書體的點畫形態,讀者讀帖習帖猶如專人指導。作爲臨帖的指引之書,除了逐筆分析點畫、筆法,本書還深入淺出的結合作者自己的經驗之談,講述執筆、運筆、摹臨帖秘訣,寫字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方法,及例舉切合實用的碑帖簡介,圖文并茂,側重闡發,言之有物,使讀者能形象具體的快速領會書法的精華妙義和個中技巧,避免彎路。
鄧散木 ·書法篆刻 ·2.2萬字
印章是成熟較早的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精華的物質載體之一。從先秦迄今的3000年中,印章和篆刻藝術發展經歷了哪兩座高峰?明清以來的篆刻藝術大放異彩,出現了哪些篆刻大家,他們為印篆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從事篆刻藝術有哪些需要磨練的技藝和修養?前輩印人有哪些治印經驗和關于印章的掌故?名篆刻家、書畫家韓天衡先生新作《印篆里的中國》分印篆源流、行知合一、印人印事三個板塊,呈現韓先生在中國印篆研究上取得的非凡成就。隨文配有400余方古代珍貴印人印作、豆廬藏印及豆廬所治印等,以及印譜書影、印材等圖共600余幅,書后附錄更有歷代印章實物、豆廬印選等集中呈現,全面展示中國篆刻藝術之美。
韓天衡 ·書法篆刻 ·19萬字
本書稿是一本硬筆書法集。主要內容是從浩如煙海的國學文章中精選出76篇富有代表性的作品用鋼筆書寫,保留了作者書法風格最原始的風采,讀者通過閱讀、欣賞、臨摹了解經典國學內容,保留了硬筆書法技巧,提高對硬筆書法的欣賞能力。稿件內容分為修身齊家、詩詞歌賦、治國理政三大板塊,讓讀者在進行鋼筆書法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了解國學文化。
陳曉軍 ·書法篆刻 ·2252字
自民國以來,書法史著已經出版不少,甚至不乏大部頭的著作。但本書有自己的特點:一、本書作者是一位長期從事書法研究,并在書法藝術上頗有造詣的學者型書法家,所以,本書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識與藝術相結合,這與不從事書法實踐的純學者談書法史是大不相同的。二、本書作者長期受教于啟功先生,故本書也貫穿了啟功先生對于書法藝術的真知灼見。三、作者具有在故宮博物院從事書法文獻研究的獨特優勢,本書不僅搜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也收集了大量圖片資料,圖片豐富,便于讀者直觀了解書法藝術發展脈絡。四、以往的書法史,在“史”的敘述上多有缺憾,相對于東晉的十六國時期、遼代和金代的書法介紹多付闕如,本書作者對此作了深刻挖掘,盡量做到敘述完整。五、以往的書法史,大多只作“史”的介紹,本書則對漢代以后各個歷史時期的書法理論辟專章介紹,使讀者便于了解書法觀念、時代風氣與書法創作之間的關系。六、本書學術性與知識性并重,力求對書法愛好者學習和理解書法藝術有所助益,并為書法史研究者提供新內容和新觀點,是高校書法教學以及相關專業師生的重要參考書。
張志和 ·書法篆刻 ·38.5萬字
本書是一本結合字體設計基礎理論,以大量藝術字體設計案例和商業設計案例為主的字體設計教程類書籍。全書分為6章,第1章主要講解字體設計的基礎理論,其中包含字形、筆畫、重心等基礎知識,以及字體設計的四大原則,使讀者從最基礎的理論知識了解字體設計,這些基礎理論也是學好字體設計的關鍵;第2章是本書的主要內容,總結9種字體的設計方法,每種方法分別列舉了三四個案例,以全面解析字體設計;第3章以不同的案例闡述宋體的多樣性和藝術體的多種可能性;第4章是本書的亮點,主要以不同的方法和案例講解花體字的設計技巧;第5章介紹字體設計在商業中的應用;第6章展示一些字體設計作品,包括字體、LOGO、海報等。本書內容淺顯易懂,通俗易學,適合字體設計初學者、字體設計愛好者、平面設計師閱讀,也可作為設計類相關專業的參考書。
秋刀魚編著 ·書法篆刻 ·7.2萬字
《十大行書名帖放大臨摹本:黃庭堅松風閣詩帖》是針對行書臨帖編寫的。高清字帖,四色全彩印刷,清晰還原字帖原貌。使得讀者在臨習過程中能夠盡可能的感受到原帖的魅力,以及更清楚的看到原帖的細節,讓讀者在臨帖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好的臨帖學習效果。黃庭堅《松風閣》是行書內容、情緒與形式結合的典范,具有很高的臨摹學習價值。本書作為其臨本,具備較好的還原度,是很好的學習材料。字帖全帖單字放大,保障臨摹無遺漏,提高個人的書寫能力與欣賞水平。
王煒 張慧君 ·書法篆刻 ·1604字
漢字書法,它能陶冶情操、修煉心境,歷來為名人、士大夫所喜好,歷代書家名人輩出,至今依然為廣大國人喜好而習練。其中最能代表我國書法藝術成就的除了行書和草書之外,還包括隸書和篆書。《精編行草隸篆書法字匯》是一部書法藝術工具書,給出行、草、隸、篆四種字體的對照,用范字與簡明文字相結合的形式,精選唐寅、蘇軾、王寵、孫過庭、文征明、歐陽詢、趙孟頫、懷素、祝允明、鄧石如等名家的墨跡匯集而成。所選范字按漢語拼音音節順序編排,多音字只選取一種讀音。為求版面整齊,對所選范字進行了適當的縮放;為保持范字的原有風格,盡量不作修飾。《精編行草隸篆書法字匯》可臨摹、鑒賞、珍藏,適合于廣大讀者研習書法時使用。
好書法研究中心 ·書法篆刻 ·6897字
本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什么是書法的經典?一種本不屬于經典的文字書寫在何種情況下才有可能成為書法的經典?《與古為徒》是吳昌碩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題寫的一塊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個理發店的招牌。白謙慎教授借這兩幅作品,思考書法的本質問題。自從清代碑學興起以來,書法的經典體系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些相當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書寫遺跡被作為臨習的典范。本書通過描述和分析古今書法中的一些現象,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白謙慎 ·書法篆刻 ·10.7萬字
《歐陽結體三十六法》,傳為唐歐陽詢撰,然以文中“高宗書法”及“東坡先生云”等語揆之,當為宋元時期人托名之作。全書從楷書結體著眼,總結出“排疊”“避就”及“卻好”等三十六條漢字結構的規律與法則,于初學入門多有裨益。有鑒于此,鄧氏就清人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中將其全文錄出,校正文字,加以注釋,并插配了相關圖釋,成《歐陽結體三十六法詮釋》一書。因書中詮釋詳細明徹,出版后即獲得較高關注,港臺等地競相翻印,被認為是研習字體結構的必讀書目之一。
鄧散木 ·書法篆刻 ·1.9萬字
談起敦煌藝術,人們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出土文獻上,而敦煌書法領域卻少人問津。其實,由敦煌漢簡書法、張芝、索靖草書、敦煌藏經洞寫經書法所構成的敦煌書法體系,也是光芒四射、瑰麗多姿的中國藝術奇葩。它的數量之巨大、書體之多姿、功力之深厚、延續時間之長,同樣令人嘆為觀止。
秦川 ·書法篆刻 ·7萬字
手繪POP實用字典集合了8種常用又具有創意的字體,在原有POP字體特色的基礎上,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和讀者的要求,進一步對POP字體進行了嚴謹、規范、全面和系統的校正,并收錄了近3000個常用字,可全面滿足商家、各高等院校、企業及POP學習者的實際需求。本書將字體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提供了字體入門學習、手繪字體演示及標題字學習三個階段的技術指導,可滿足商家、企業、各高等院校及手繪POP愛好者的學習需求,是有價值的手繪POP字體教科書。同時,隨書附贈8種創意字體書寫方法教學視頻,讀者可以使用移動設備掃描前言中的二維碼進行在線觀看,提高學習效率。
萌萌 ·書法篆刻 ·2692字
本書是關于中國書法的筆法與結字的研究專著。借助考古學發掘的秦漢簡牘書法資料,將秦漢簡牘書法中的筆法現象與中國古代書法技法理論結合進行分析,研究了中國書法基本筆法和結構方法的形成、發展過程,用通俗的語言描述了中國書法筆法和結字法。一方面,作者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土的秦漢簡牘書法資料,具有史料的價值,另一方面,又進行了相應書法理論探索,關注并分析了書法現象與書法理念即書法現象與技術理論和審美理論的關系,具有理論的價值。
劉兆彬 任瑞金 ·書法篆刻 ·20.5萬字
《蔡襄書學研究》全書內容由三篇六章組成。該著提出了蔡襄“尚古匡時,寓意存真”的書學思想,并系統闡述了蔡襄的“尚古”是在兼具“古法”“古意”基礎上,還寄寓了“我意”的價值追求,充分體現了蔡襄“斂才于法”“錦囊裹錐”“不以書能為能”“主神次形”的書學審美理想,也揭示出蔡襄對“古法”“古意”“我意”的執著,以及于“我法”上開拓的不足,從而客觀地回答了有關蔡襄書法“法”與“意”關系的爭辯問題。在對蔡襄書法實踐展開相關研究環節,提出了蔡襄書法所經歷的“四個階段與兩個時期”以及各時期的書風特征與發展變化,并對“飛白草”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同時,該著立足于史學觀立場,還原了“蔡蘇黃米”宋四家名位之本來面目,并提出蔡襄書法“骨健氣清”“用意極精”的學術觀點。另外,鑒于蔡襄書論的相關內容失之于零落、注譯不足或存有謬誤等情況,作者對古代文獻中涉及蔡襄書法的文論凡四十五則予以簡明扼要輯注。
王中焰 ·書法篆刻 ·17.6萬字
魏晉時代,在各種藝術大放光芒之際,最具創造力、最有人格魅力,而又最有成就的書法家,便是王羲之(字逸少,303—361),其杰構《蘭亭集序》實乃集書法、文學、思想及文化之大成。王羲之的成長經歷及家庭環境,其政治創傷及政治追求,其熱衷的宗教及服食,其《蘭亭集序》與《金谷詩序》的關系,《蘭亭集序》所體現的思想,以及此帖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突破,以上這一連串的相關問題,實有全方位而有系統地深入厘析的必要,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王羲之的思想,以及探析構成《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各種因素及其成就。
陳岸峰 ·書法篆刻 ·10萬字
本書收錄書法愛好者車偉先生小楷書法作品《論語》《金剛經》及《道德經》,可見作者楷法功底,作品流暢、字的結構很講究,頗具書卷氣,有風有韻,令人賞心悅目。本書適合收藏,同時可作為臨摹范本。
車偉 ·書法篆刻 ·1801字
鐘明善、祁碩森主編的《草書學刊》是一部集中探討中國草書藝術理論與創作、以中國書學核心價值思想為研究主旨的學術輯刊。包括中國草書史、中國古典草書美學、中國當代草書美學和中國當代草書創作四個方向的研究成果。作者主要是中國及東南亞國家高等院校中從事書法專業教學和研究的專家學者。計劃每季度出版一本,每年四本。《草書學刊》是目前靠前專享一部集合了中國書學研究領域眾多品質學者,對草書進行專題研究的系列學刊。
鐘明善 ·書法篆刻 ·6.3萬字
本書是中國書法系列書之一。本書從書法的基本功講起,強調用筆,重點通過草書的演變和經典碑帖的解析,使讀者完全了解草書書體的特點和技巧,掌握草書的書寫要領,從而達到從入門并精通。本書適合書法的學習者和愛好者閱讀使用。
子瞻書畫教育 ·書法篆刻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