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弘揚祖國傳統書法藝術,我社特編輯出版了《榮寶齋書譜》系列叢書。叢書分為古代部分、近現代部分,內容收錄中國書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碑帖和書法家作品。每冊內容由碑帖圖版、釋文譯注、技法解析、集評、集聯集詩等部分構成。本叢書圖文并茂,編輯含量豐厚,希望能為廣大讀者的臨習與研究帶來方便。
榮寶齋出版社 ·書法篆刻 ·1萬字
本書是《中國大書法》系列圖書之一。趙樸初先生是著名愛國主義者、書法家、宗教活動家。其書法遠紹蘇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具有文人氣息的風貌,為書法藝術開出一個新的境界。此書圖文結合,配有大量珍貴的關于趙樸初的照片和作品,從時代背景、藝術道路和作品風格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解讀。
張華慶主編 ·書法篆刻 ·4.4萬字
《書法知識叢書》著眼書法基礎知識的普及而精心策劃的一套圖文并茂、簡潔易懂的知識性叢書。通過介紹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五種書體的生成發展,并對每個歷史時期的風格演變,依次敘述,以供書法愛好者與初學者置身源頭,順流而下,馳騁觀賞。對書法的發展演化歷程,可以窺其大要,理解文字源流與書法藝術的概貌,從而引起研究書法史的興趣,促進書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王客 ·書法篆刻 ·4.3萬字
本書是上海書法家孫敏先生的隸書新作,全書以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為內容,以隸書創作,意在將其進來對隸書筆法的習練心得融入詩歌的起承轉合之中。在序言中,作者對時下隸書創作一味追求金石氣的風氣有所反思,也希望通過跪筆法、順筆法等筆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隸書創作的獨特體會。
孫敏書 ·書法篆刻 ·4753字
本叢書精選了歷代著名書法的代表性碑帖作品,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王羲之、曹全碑的代表性作品,書體包括篆書、隸書、楷書和行書各種書體。既介紹了各種書體的特點,又分析每種書法的寫法,是一套實用有效的原碑配套練習冊,是書法愛好者入門學習的好助手。適合于書法愛好者、書法培訓班、書法專業考生基礎訓練使用。
張恒國 ·書法篆刻 ·1823字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的、由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全文四字成句,對仗工整,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中國歷史上許多名人書家書寫而傳世的很多,如智永、懷素、宋徽宗、趙孟頫等等。著名書法家韓煜先生也用其擅長的草書,書寫了千字文全文長卷。其書法線條變化多端、秀逸流暢、順其自然,筆致雄肆奇崛、峻利爽灑,起承轉合極富節奏,獨具個人風貌。
韓煜書 ·書法篆刻 ·2069字
本書系“大師私淑坊”叢書之一。“私淑”作為師承前賢、紹述學識的一種方式,在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于書法一門,“私淑”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書法的沿革、興衰,親授和私淑這兩種傳習方式,都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進而形成了獨具內蘊的傳統,甚至被視為一種精神上的尊崇。這種尊崇一直延續到現代,以沈尹默等人的深入實踐和理論發揚得到了進一步彰顯,以白蕉的自我標榜宣示了“私淑”書學精神的現代延續。這期間,還有沙孟海、啟功等一批現代卓有成就的書法名家,擔負起歷史的責任,他們在汲取前代營養時更不忘傳統的脈絡,結合個人的性情和睿智,不僅在技藝上刻苦探索,更在學術理論上勤奮耕耘。
陳振濂編選導讀 ·書法篆刻 ·3.6萬字
本書共分為兩篇,即“書法常識”“文字常識”,使讀者認識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了解其大致演變過程的表述,強化對書法常識和書法欣賞的表述(此亦是學生的考查科目要求),同時附加了漢字繁簡體和繁簡體的應用,以及測試題,讓您輕松了解中國書法和中國文字!
高育娟 ·書法篆刻 ·5.3萬字
談起敦煌藝術,人們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出土文獻上,而敦煌書法領域卻少人問津。其實,由敦煌漢簡書法、張芝、索靖草書、敦煌藏經洞寫經書法所構成的敦煌書法體系,也是光芒四射、瑰麗多姿的中國藝術奇葩。它的數量之巨大、書體之多姿、功力之深厚、延續時間之長,同樣令人嘆為觀止。
秦川 ·書法篆刻 ·7萬字
本書為毛筆楷書,魏碑學習基礎教程,主要通過講解魏碑《元略墓志》的藝術特點、基礎書寫技法以及學習方法,從零開始,一步步帶領初學書法的廣大讀者們掌握學習書法的方法,并在掌握書寫技法的基礎上,對抽象線條的審美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力。以書寫技法學習為全書重點,從實用工具到用筆、用墨,到線條練習、筆畫講解,再到例字、間架結構分析講解,整體創作欣賞。原碑帖與書寫墨跡對照,方便臨寫學習,使讀者在實際的書寫操作中提高書寫能力,掌握習字技巧。本書既適合作為學生書法教材,又適合新手自學使用。
莊文彥 王煒編著 ·書法篆刻 ·1.3萬字
本書結合教育與設計的形式特為字體設計學習者定制,共分為七部分內容:認識字體、字體的結構與形態、字體的設計方法與風格表現、字體的設計原則、字體的創意設計與表現、字體設計的排列與組合、字體設計的應用。本書圖文并茂地對字體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收集了大量國內外優秀的字體設計,可以啟發設計者的靈感,供讀者參考借鑒。本書同樣適合相關專業院校作為教材或輔導用書。
劉芳 ·書法篆刻 ·4.3萬字
本書是一本以大量的字體設計案例為基礎,詳細講解字體設計方法的專業設計教程,以淺顯易懂、容易上手為原則,幫助讀者高效地學習并掌握字體設計的方法與技巧。本書分為七章——文字基礎、基礎練習、創意字形、3D字形、動態字體、字體故事、字集。其中,創意字形與3D字形部分介紹了多種字體設計的方法;動態字體部分不僅有圖文內容,還引入了教學視頻輔助讀者理解;字體故事部分通過字體海報的設計形式講述了作者個人艱辛勵志的設計之路;而字集部分精選的大量案例,更是可以激發讀者的創作靈感。本書適合字體設計愛好者、平面設計師、三維設計師,同時也適合設計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閱讀。
錢浩(Hawking) ·書法篆刻 ·9.3萬字
6大專題內容、14個書法技法、62集教學視頻,助力輕松學習書法。僅用一本書,即可形成對書法的基礎認識,掌握筆畫、結構技法,從而通過練習寫出一手好字!全書通過“理論+實操”的方式,從書法的基礎知識開始,由淺至深,對顏真卿楷書的筆畫技法、偏旁部首、結構技法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講解,并有與之對應的視頻教程,書后附原帖作為臨摹范本,便于讀者練習。本書結構清晰,講解詳細,特別適合中小學生、書法教師和廣大書法愛好者學習與臨摹使用。
邵文玉 代演莉編著 ·書法篆刻 ·1.6萬字
本書站在民族文化與書法藝術本體立場上,以當代書法創作發展的主流形態為背景,以問題意識為先導,從藝術哲學理念出發,對當代書法創作諸種現象與問題境遇,以及不同類型的書家創作個性特征的進行了系統審視與分析,意欲強調書法藝術的價值建構必須立足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性,必須以書家個體心靈為切入點,以人的具體心性的深入為中樞,發掘出藝術的根源,把握到自由解放的關鍵,且在文化“守成”與“創新”的維度中以理性的、活躍的態度,努力尋覓一種“人文關照”的精神內力,并在“技”與“道”的雙重推進中不斷增強書法的詩意性品質和藝術性表征,從而實現其書法作為“精英文化”而存在的時代價值和意義。
劉思凱 ·書法篆刻 ·30.4萬字
本書的內容包括機械制造工藝的基本知識、軸類零件制造、箱體類零件制造、齒輪零件制造、機械制造質量分析、機械制造裝配、機械零件的精密加工方法、機械零件的特種加工方法以及先進制造方法簡介等。本書可作為機電類相關專業的教材,亦可供從事機械制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王東聲 ·書法篆刻 ·23.1萬字
書法風格不僅僅是一連串的人名傳遞或融合,書風的形成除了典范來源,看似微不足道的書寫物質及技法始終默默地扮演著關鍵角色,卻往往又淹沒于“風格”的不斷變化中。本書為筆者近年來研究書法史的一點心得,關注的焦點從書法風格逐漸擴及物質、書寫、收藏、政治與社會,等等,試圖探索書風形成背后原本就存在的諸多復雜因素。書中許多文章皆是出于解決自己書法學習上的疑惑,并對傳統書法史論述中的不合理之處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借本書的出版與大家交流分享。
何炎泉 ·書法篆刻 ·16.9萬字
本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什么是書法的經典?一種本不屬于經典的文字書寫在何種情況下才有可能成為書法的經典?《與古為徒》是吳昌碩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題寫的一塊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個理發店的招牌。白謙慎教授借這兩幅作品,思考書法的本質問題。自從清代碑學興起以來,書法的經典體系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些相當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書寫遺跡被作為臨習的典范。本書通過描述和分析古今書法中的一些現象,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白謙慎 ·書法篆刻 ·10.7萬字
《蘭亭》主要內容簡介:彭殤可齊——王羲之與《蘭亭序》、細讀蘭亭、羲獻之跡、語造精微——蘭亭圖像系統的重新審視、山陰修竹——從山川到山水等。
陳燮君 ·書法篆刻 ·15.2萬字
書法藝術和筆法技巧是屬于兩個層面的東西。筆法技巧與天分無關,這一點與文學藝術不同。文學家的孩子大多成不了文學家,因為其中天分因素非常重要,因而如何吟詩作賦、謀篇屬文等技巧性、規則性內容,歷來都沒有人刻意去保密。而在書法的歷史上,書法家往往都出自書法世家,書法的基本筆法技巧事實上就像工匠的手藝一樣在他們的家族中秘密傳承。因而相應地,書法領域一直存在一個輕易不會向外人袒露的核心秘密——筆法。人類社會走進了當今的信息時代,書法早已從一般讀書人賴以安身立業的必備內容中徹底剝離,書法的大部分功利因素也早已不再,已經成為一門純藝術而為少數人所繼續喜愛。因此之故,書法的核心技巧——筆法,已經可以成為同道中人彼此放下心防、誠意探求的東西了。本書就是筆者數十年來探求的心得總結,“緘秘之旨,余無取焉”。
劉峰 ·書法篆刻 ·4萬字
魏晉時代,在各種藝術大放光芒之際,最具創造力、最有人格魅力,而又最有成就的書法家,便是王羲之(字逸少,303—361),其杰構《蘭亭集序》實乃集書法、文學、思想及文化之大成。王羲之的成長經歷及家庭環境,其政治創傷及政治追求,其熱衷的宗教及服食,其《蘭亭集序》與《金谷詩序》的關系,《蘭亭集序》所體現的思想,以及此帖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突破,以上這一連串的相關問題,實有全方位而有系統地深入厘析的必要,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王羲之的思想,以及探析構成《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各種因素及其成就。
陳岸峰 ·書法篆刻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