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印度六派哲學
會員

大致說來,本書所研究的范圍是公元前第一千年中間的印度思想。尤其是其中在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這約五百年中的印度哲學學派及思想潮流。可以分出幾大潮流。正統婆羅門的潮流。此思潮的成果便是附屬于吠陀文獻的三經書——所謂的天啟經(Srauta-sutra)、家庭經(Grhya-sutra)以及法經(Dharma-sutra)。此等潮流既是對古代婆羅門教之總結,也是吸取其中種種宗教因素后的發展。因之古代思想觀念成為了后來婆羅門教各派別的肇因及基礎。大型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即往往可見各種思潮觀念的表現。正統哲學的潮流:此思潮遠紹于梨俱吠陀時代的哲學思想,近則直承奧義書之氣運。其研究萬有本源及種種現象元素之成立,使成立為系統化之觀念體系。所謂印度哲學諸派大抵可以視為此潮流的產物。非吠陀的潮流:于此方面,建設有成就者,正是耆那教(Jaina)與佛教(Buddhism)。此二者中,佛教貢獻最是偉大,終成全世界之光明燈塔。三種思潮有先出后來的順序。但都大約在奧義書時代的末期的二三百年。本書所謂的六派即是:前彌曼差派,略為彌曼差派。其系統完成者為齋彌尼。后彌曼差派,亦稱吠檀多派。其系統完成者為跋達羅衍那。僧佉耶派,也稱數論派,其開祖是迦毗羅。瑜伽派,系統完成者是波檀迦梨。吠世師迦派,亦稱勝論派,系統完成者為迦那陀。尼夜耶派,亦譯正理派,其開祖為喬答摩。本書分門派各各研究與介紹了六派的經典、思想、及與宗教立場。呈現了古代印度社會的哲學思想全貌。

(日)木村泰賢 ·理論流派 ·31萬字

20世紀分析哲學史卷一
會員

分析哲學是20世紀最主要的兩大哲學流派之一,自摩爾、羅素以來,大師輩出,經典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說,整個改變了西方哲學的面貌。本書是探討20世紀分析哲學的一部巨著,作者是著名的分析哲學家,在書中詳盡地考察了從摩爾、羅素、維特根斯坦到蒯因、克里普克等大師的哲學思想,對其在哲學史上的主要貢獻做了極其精彩的分析,對其論證中的不足同樣做了犀利的批評。分析傳統的出現,部分源自對十九世紀形而上學觀念論的回應,部分源自邏輯的新發展、邏輯與數學的關系以及邏輯在理解和闡釋語言意義中的作用。最初,邏輯和語言中的新旨趣集中在對重要概念的分析上,以期找到解決傳統哲學問題的新方案。但不久之后,占據主導地位的分析哲學家開始相信,邏輯上的和語言上的新技術需要一種新的哲學觀念,那些在過去由不可解的、最終說來是誤解性的問題所產生的無休止的辯論,將被富有成效的、系統性的哲學探究所取代,這些探究所針對的問題雖然具有挑戰性,但完全是可理解的并最終可解決的。然而,人們很快就發現這種宏大的轉變不會成功,因為二十世紀三十和四十年代的哲學家用他們精確的分析技術證明,哲學的這種轉變將會面臨無法修復的缺陷。第一卷講述的正是上述故事。

(美)司各特·索姆斯 ·理論流派 ·28.6萬字

沉默與語言:梅洛-龐蒂表達現象學研究
會員

本文發掘梅洛-龐蒂變化、發展幅度很大的哲學思想的內在脈絡和動力,認為從知覺世界到文化世界的過渡問題,使表達問題成為其哲學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從而為把他的哲學理解為一個連貫的整體提供一個思路。以此為基礎,本文通過闡述他早期身體姿勢表達理論、中期言語現象學和表達的文化現象學以及晚期存在論通過可逆性概念對經驗自身表達問題的重新論述全面深入地探討了梅洛-龐蒂的表達現象學。本文試圖揭示梅洛-龐蒂表達現象學中蘊含但卻未充分發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從原初的表達現象出發,可以很好地說明思維與言語的關系及二者的同一性問題;從人類的視覺、觸覺表達系統與言語表達系統的等價關系出發,為探討聾啞人的思維和動物有無思維的問題找到一個著力點和指引的方向;言語表達是一個具有多方面綜合功能的活生生的整體現象,對其做現象學的考察可突破意識哲學的樊籬,與先驗哲學和實證主義相區隔。本文還試圖將梅洛-龐蒂的表達現象學放入現代西方哲學語境中加以審視,認為它回應了整個現象學運動對原初經驗的關注,同時應和著分析哲學對日常語言和言語行為理論的探討,表明對言語表達的現象學分析可以克服將言語化簡為語言,并單純地對語言做結構和邏輯分析的不足。

唐清濤 ·理論流派 ·21.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澄江县| 鸡泽县| 徐水县| 临汾市| 施甸县| 沙河市| 鲜城| 珠海市| 无棣县| 林西县| 大名县| 万全县| 永靖县| 加查县| 渝中区| 斗六市| 广饶县| 新巴尔虎左旗| 绩溪县| 绥中县| 收藏| 康定县| 临西县| 葫芦岛市| 黄石市| 习水县| 多伦县| 乐亭县| 多伦县| 乳源| 紫云| 奇台县| 盈江县| 偃师市| 若羌县| 汕头市| 黄山市| 财经| 西乌|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