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知性改進論》是斯賓諾莎關于方法論和認識論的著作,共分五個部分:論哲學的目的、論知識的種類、論知性、論想象、論界說。本書可以當作斯賓諾莎的中心著作《倫理學》的導言來看。《知性改進論》作為方法論來看,是斯賓諾莎在這一段期間認真學習和研究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爾的著作,特別是他的《談談方法》所提示的方法問題的繼承、發展與批判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4.1萬字
本書分為兩卷和兩個附錄,第一卷為“論上帝”,第二卷為“論人和屬于人的東西”,附錄一為“論實體、自然、上帝”,附錄二為“論人的心靈。第一卷有十章內容,對上帝的存在、上帝是什么、上帝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論述;第二卷有二十八章內容,闡明了他關于人的境況的看法,對人如何受被動感情的影響、人的理性的御用以及用什么方法能夠達到人的康樂和完善的自由等問題進行了闡述。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10.3萬字
本書是法國著名哲學家帕斯卡的經典作品選編。全書由思考入題,講述道德、信仰、思維等人生主題。解答了許多哲學回答不了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窺見了人類的奧秘。在他看來,人就像蘆葦一樣脆弱,但因有思想而偉大。翻開本書,直抵人生的終極秘密。
(法)帕斯卡 ·理論流派 ·6.8萬字
齊澤克詳細考察了后疫情時代,人們如何從災難、對抗、混亂中獲得享樂而喪失革命性的欲望。從互聯網公地的私有化,寫到特朗普的虛偽,從《索拉里斯星》的本我機器寫到《小丑》的積極虛無主義;通過現象級爆劇《使女的故事》《魷魚游戲》,深刻洞悉厭女和資本主義的批判的背后,其實是更隱晦的對虐女和資本獲利的享樂。當權威陷入自我解構的泥潭,政治運動徹底淪為一種狂歡,人們通過將自己變為大他者的享樂工具而持續自我異化,為了徹底的性自由而將“永久的伴侶關系”詆毀為暴政,似乎一切都在走向末日與毀滅時,齊澤克認為“我們必須茍活下去,直至一命歸西”,而存活的姿態則是:抱著一種激烈而冷漠的求生精神,這就是無數普通人所采取的立場。
(斯洛文尼亞)斯拉沃熱·齊澤克 ·理論流派 ·33.3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生產方式的結構與生產關系的兩重功能、科恩對生產力一元決定論的辯護:一個批判的考察、有機生產方式的變遷及其動力:邁向馬克思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經濟人假設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演化經濟學、演化馬克思主義的競爭理論:一個方法論的探討、資本占有剩余價值在什么意義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義的——試論馬克思的三種正義概念。
孟捷 ·理論流派 ·17.2萬字
胡塞爾(EdmundHusserl,1859-1938)是德國人,是20世紀非常著名的哲學家,其開創的現象學在當代哲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影響。本書主要研究胡塞爾的認識批判問題,以及與認識批判緊密相關的部分:胡塞爾對近代認識論的批判,并附帶凸顯出胡塞爾現象學的認識論對于近代認識論的超越之處。因此,本書可以視為胡塞爾的現象學認識論的導論,是筆者今后所開展的“現象學認識論”專題研究的重要序曲。
何濤 ·理論流派 ·38.4萬字
對于整合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更好的時代。改變思維,你只需要多行動一步,從整合中去找尋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會到來!
余江編著 ·理論流派 ·12.9萬字
傳統《易學》主要分象數易和義理易兩派,漢魏以象數為主,自王弼出,義理易大興,而象數易式微,其說賴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而得以保存。《周易集解補釋》(全二冊)所收主要為漢唐象數易學,以納甲、卦氣、互體、爻變等說解說《周易》,是了解象數易最重要的書。曹元弼則對《周易集解》進行補釋,雖仍以象數易學為主,而于納甲、卦氣等并不特別看重,著重在互體與爻變,歸宿于由乾坤實現既濟,持論相對平和,兼具義理,不僅是對《周易集解》的補充之作,更是了解、研究《周易》的上乘之作。
曹元弼著 吳小鋒整理 ·理論流派 ·53.8萬字
神學是西塞羅哲學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延伸。在西塞羅看來,所謂諸神的本性、諸神的存在等問題是哲學問題。由于這些問題與人生信仰、生活幸福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哲學家必須深入思考這些問題。本書即是西塞羅對這些問題的研討和研究。
(古羅馬)西塞羅 ·理論流派 ·14.1萬字
本書追溯了胡塞爾現象學的誕生過程,具體時間跨度是從其第一部作品“論數這個概念”(1887)到成名作《邏輯研究》(1900/01)。在此時間,胡塞爾的主要意圖是利用布倫塔諾科學哲學的框架、尤其是描述心理學的方法來從事對數學和邏輯的哲學反思。最初開展的是數學哲學研究,這項工作首先針對算術和幾何這兩門基礎學科,它們的基本概念是數與空間。隨后在從基礎數學向高等數學的推進過程中,胡塞爾意識到后者作為形式數學,其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成為了邏輯學的一部分。而他的問題域也轉向了對邏輯學的性質、地位、內容的澄清,以及對邏輯對象的意向起源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原先的描述心理學的方法不斷得到修正,并演變為后來的現象學方法。
奚穎瑞 ·理論流派 ·14.2萬字
本書對基督教入華一千三百余年的歷史,采當時普遍的四階段法,分二十二章逐段進行了講述,“系貫串今古,作綜合的系統的研究,一掃以前某宗某派零碎記述的缺點,而又能馭繁就簡,綱舉目張,來說明歷史的演化,使我們翻閱一遍,便可了然中國宗教思想的大概情況”。
王治心 徐以驊導讀 ·理論流派 ·20.8萬字
《哲學導論:綜合原典教程(第11版)》是一本扣人心弦、深入淺出、詳略得當的導論,它專注于哲學中的核心問題,以及回答它們的多種方式。作者們將哲學史中重要文獻的關鍵章節與時下哲學中的選段相結合,在澄清文本的同時,還提供了帶有自己詳盡評述和解釋的語境。選文橫跨2500年,從為人所知的最古老的斷章殘篇,到最前沿的當代文段一應俱全。章節以話題為線索編排,呈現出多重視角——包括分析的、歐陸的、女性主義的和非西方的觀點——并穿插著重要哲學家過往的作品。
(美)羅伯特·C.所羅門 凱瑟琳·M.希金斯 克蘭西·馬丁 ·理論流派 ·67.8萬字
《新批判主義》中筆者所發表的一系列有關中西文化和哲學比較的論文,涉及法制思想、倫理思想、言說方式、人生觀、生死觀、本體論、懷疑論、信仰和偽善等等問題,以及對牟宗三的康德研究的批評,對百年中國西方哲學東漸的十大文化錯位及實用主義偏向的檢討,對儒家“親親互隱”的腐敗傾向的抨擊等等,在學術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鄧曉芒 ·理論流派 ·27.6萬字
本書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莊子》進行全方位的現代解讀。除了一般同類著作中所具有的詞語注釋和譯文之外,還對《莊子》的每一段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解說,并在此基礎上對每篇的主旨進行概括,對每篇的結構進行相對合理的劃分,對前人在個別地方的誤讀(如對“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之非指”的理解)也重新進行闡釋,以期讀者能更順暢地閱讀《莊子》,更加準確地把握莊子的思想。
靖林 ·理論流派 ·46.1萬字
本書收錄海德格爾晚年的三個演講稿和一次討論班的記錄稿。篇幅雖小,但屬于海德格爾的最重要著作之一。本書的書名體現了海德格爾思想的一個淵源。“面向思的事情”顯然是承接胡塞爾“面向事情本身”而提出的。海德格爾一生以“存在”為“思的事情”;而在本書中提出的“本有”之思,可視為海德格爾存在之思的一個深化。
(德)馬丁·海德格爾 ·理論流派 ·6萬字
本書是根據作者多年來在書院的經典講堂講課內容所輯,共十卷。本卷是對內容包括對《道德經》的解讀。全書注重在傳統經典中融入現代精神,將難解的經典義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闡釋,并糅合諸家經典,依經解經,把經典和當代學術成果和現實生活巧妙融會貫通,為讀者閱讀傳統經典開啟了方便之門。作者以易經來解讀《道德經》,認為《易經》始乾、坤,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剛健中正、自強不息,正體現乾卦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以老子為主的道家思想柔和含蓄、厚德包容,又是坤卦智慧的高度發揚。那么《道德經》能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什么啟發和幫助呢?作者有很多獨到精辟的見解。
劉君祖 ·理論流派 ·15.7萬字
闡發《論語》的現代價值,讓其活在當代,成為當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資源,是《論語》研究者一個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美好的愿望?除了考察《論語》的外圍問題,比如產生的時代背景,從時代需要去考察其現代價值以外,從《論語》自身的材料出發闡發其自身的哲學義理的工作,彰顯《論語》自身的思想結構及思想的合理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書揭示《論語》所代表的儒家哲學的原始內涵,說明孔子在《論語》中所揭示的意義世界的格局,把握孔子在《論語》中顯示出來的哲學思考方式,有助于實現儒家哲學的發展和振興。
周海春 ·理論流派 ·39.1萬字
《物性論》為讀者帶來一個警告:它是想改變你的生命。許多作者相信他們的著作將使讀者感到一個真實的沖擊,但是很少會想象到這種野心給讀者所帶來的變化。……想象一下,有滿足之感,并想得到一個可靠的對宇宙的理解以及生存的自然規律,從而再沒有對突如其來不愉快的驚訝,沒有怪物從我們的無知的陰暗角落向我們發動攻擊,而現在整個宇宙為自然規律的知識所照耀。想象沒有權力、金錢、愛情甚至生命本身的野心。你應放棄所有的這些東西,一滴眼淚也不掉。你應當享受生命已經給了你的,而不應先追求這以外的東西。你應保持安詳、滿足和智慧。在《物性論》的末尾,盧克萊修說,你也應有像這樣的一個生命。因此,這首詩并不是為炫耀其深奧聰明的觀念的一部枯燥的哲學論著,更不是一位疲憊的詩人,碰著一個問題專注于把希臘哲學用拉丁詩體來表示出來。
(古羅馬)盧克萊修 ·理論流派 ·16.9萬字
《道德原則研究》的翻譯最初是在陳修齋先生的指導下進行的,陳先生并且抱病校改了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節。對于陳先生的指導和教誨,譯者銘感至深,在此無法以言敬,只能聊以此書作為對他的紀念。鄧曉芒教授不辭辛勞通校了全書,顏一教授和李秋零教授分別協助譯出了書中的希臘文和拉丁文引文。
(英)休謨 ·理論流派 ·12.6萬字
本書通過對“創造”這一原始性問題的深入思考,發現人、社會、生態系統等復雜系統都具有相同規律,即復雜系統創造力與其所具有的能量和多樣性呈正比,與其適應性呈反比。作者將這一規律結合個人進行了深刻思考,提出了提高個人創造力的途徑。從而發現個人創造的秘密在于,通過樹立創新精神,增加多樣性,保持適當不適應,就可提高創造力;再以問題為核心,經過深入思考將知識融會貫通形成知識復雜系統,便將知識變成智慧和力量,創造就會大量涌現。
劉勇 ·理論流派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