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簡要地介紹了什么是昆蟲、昆蟲綱的特征、昆蟲的營養、昆蟲的食用方法、昆蟲的藥用功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對我國100種常見的食藥用昆蟲進行了形態特征描述,并配有360余幅彩色圖片供識別鑒賞。該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強,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可供昆蟲愛好者、烹飪愛好者和從事醫藥工作者參考使用。
車晉滇編著 ·生物科學 ·5.4萬字
本書用近千幅高清彩色圖片,介紹了以長白山為代表的吉林地區最常見、最具觀賞性的野生花卉200余種,以花色和花型為序編排,便于快速查閱。文中配以花卉的分類、識別特征、生境、花期等信息,部分物種還選取了與其形態上相似的1~2個相近物種進行了描述,以便讀者區分。本書內容豐富,方便攜帶,實用性強。本書適合廣大城郊居民、旅游人士、野外工作者、登山愛好者以及大中小學生作為植物科普圖書使用。
周繇 李敏編著 ·生物科學 ·5.3萬字
本書用近千幅高清彩色圖片,介紹了以太白山為代表的陜西地區最常見、最具觀賞性的野生花卉200余種,以花色和花型為序編排,便于快速查閱。文中配以花卉的分類、識別特征、生境、花期等信息。本書內容豐富,方便攜帶,實用性強。本書適合廣大城郊居民、旅游人士、野外工作者、登山愛好者以及大中小學生作為植物科普圖書使用。
朱仁斌 李敏編著 ·生物科學 ·5.1萬字
詳細論述了武當山南麓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等)、對其主要植物地理學特征特別是植物物種多樣性、植物區系地理、植被狀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評價。
雷耘 ·生物科學 ·5萬字
本書依據野外采集和飼養的觀測經歷,遴選了90余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常見原生魚類,通過精美的原創水彩畫展示,結合短文介紹物種、飼養體驗等方式,展示中國原生魚的美艷和獨特,讓大家在鑒別魚種、了解中國小型淡水魚常識和體驗互動樂趣的同時,領略中國原生魚帶給我們的美感和享受,倡導物種保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張國剛 彭作剛 張志鋼 ·生物科學 ·5萬字
近年來我浙江省從歷年審定通過品種中篩選一批品質、抗性、產量協調,符合綠色發展需要、生產中表現優異、發展潛力較大的品種作為全省主導品種,并通過浙江省農業廳予以公布,用于指導全省農業生產。同時這些品種也代表了浙江省當前農作物育種水平。本書將2017年篩選發布的品種特征特性、栽培要點和適宜種植區域等內容予以匯編出版,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施俊生 ·生物科學 ·4.9萬字
卡拉斯夫婦用147幅彩色照片記載了灰雁在自然環境中的家庭與社會生活,康拉德·洛倫茨則用生動的語言為欣賞這些照片的人講述了照片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在他們眼里,灰雁是一群可愛的孩子,它們也有真摯忠實的相愛,有失意的放縱、熱烈的追求、悲哀的失去、嫉妒的爭斗、無怨無悔的追隨……
(奧)康拉德·洛倫茨 ·生物科學 ·4.9萬字
本書稿圖文并茂地記錄寧夏回族自治區草甸草原常見植物44科、127屬、214種,按恩格勒被子植物分類系統編排。包含植物的中文名稱、拉丁學名、形態特征、分布及生態原色照片等詳細信息,最后附有這些常見植物的中文筆畫索引和拉丁文學名索引,方便讀者檢索。
趙勇 黃文廣主編 ·生物科學 ·4.8萬字
本書收錄了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年來觀察并拍攝到的野生鳥類。在全書共收錄古田山區域內分布的鳥類211種,隸屬于17目51科211種,其中白頸長尾雉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并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頸長尾雉之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白鷴、勺雞、赤腹鷹、鴛鴦、斑頭鵂鹠、仙八色鶇等26種鳥類。書中給出了每個種的中文名、拉丁學名、俗名、分布范圍及生態習性。本書可供從事鳥類學教學、科研以及從事農業、林業、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員使用,是觀鳥愛好者野外觀鳥的重要參考工具。
汪長林 錢海源 余海平 ·生物科學 ·4.7萬字
《昆蟲記》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1.什么昆蟲永遠不會迷路?2.螢火蟲靠什么來發光?3.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昆蟲是誰?4.喜歡住在壁爐里的是什么昆蟲?5.誰是會自制水泥的天才建筑師?6.蟬為什么要在泥土里呆四年?......通過《昆蟲記》,我們會發現:沒有比好奇心更好的老師,生命的奇妙在每一只昆蟲身上閃耀,是科普巨著也是“昆蟲世界永恒的史詩”,愛看螞蟻搬家的孩子會在《昆蟲記》里找到學習生物的快樂!
(法)讓-亨利·法布爾 ·生物科學 ·4.7萬字
細菌無處不在,與我們共棲共生,學會如何與它們相處幾乎貫穿了人類全部社會發展進程。本書以細菌為主題,顛覆了以往人們對細菌的固有認知,全面介紹了細菌的特性、細菌美麗的顏色、細菌中萬能的模式生物——大腸桿菌,以及瓊脂等。本書將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家在拓展知識邊界的同時如何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看細菌如何在修復藝術品中大顯身手,探索細菌在新領域的應用與拓展,走進危險又美麗的微生物世界,從一種獨特的視角了解它們無盡的可能性。
as科學藝術研究中心 ·生物科學 ·4.6萬字
才林主編的《植物百科全書》分為“了解植物大家庭”“走進人類生活的植物”“感受植物的魅力”三部分,揭秘了植物之所以千奇百怪的原因,并介紹了有關這些植物的一些小知識,而且對選取的每一種植物的形態、特征以及作用做了詳細的介紹。同時,書中還設置了“植物名片”“你知道嗎”等內容新穎的小欄目,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能不斷開闊他們的視野,對知識量的擴充十分有益。此外,書中還配有精美的圖片,力求多角度展現植物的本真形態和細節特征。這樣,孩子不僅能更加近距離地感受到植物的美麗、智慧,還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植物的神奇與魔力。打開本書,你將會看到一個奇妙的植物世界。
才林 ·生物科學 ·4.5萬字
你知道哪種恐龍長著鸚鵡嘴嗎?哪種恐龍戴著漂亮的頭冠?什么恐龍的蛋最大?什么恐龍的腦袋最硬?……讓我們翻開沐之主編的《恐龍百科全書》,一起進入神秘的恐龍王國吧!本書既縱向介紹了不同時期恐龍的生活狀況,也橫向介紹了每個時期存在的不同恐龍;既有分門別類地對恐龍不同科屬的介紹,也有對某一恐龍成員的詳細描繪。書中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向人們展示了神秘的恐龍世界,系統講解形形色色的恐龍,以及恐龍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羅萬象,信息海量,你最想知道的、最想看到的還有意想不到的所有關于恐龍的內容,盡在其中!
沐之 ·生物科學 ·4.5萬字
從沙漠到森林,從雪原到山地,從潺潺小溪到低洼的死水塘,每一個淡水或陸地棲息地,只要有食物,就會有昆蟲的身影。無論是色彩艷麗的蝴蝶、辛勤釀蜜的蜜蜂,還是吐絲結繭的蠶寶寶、引吭高歌的知了,抑或是扛著葉子前行的切葉蟻、明亮閃爍的螢火蟲、呆萌可愛的小瓢蟲、舉著一對大刀氣勢洶洶的螳螂……都深深吸引著人們好奇的目光。沐之主編的《昆蟲百科全書》分為認識昆蟲、甲蟲大軍、蝶蛾王國、蜂蟻來襲等部分,從整體到局部,從群體到個體介紹昆蟲生長歷程、身體結構以及它們奇怪的行為,讓你充分了解這個奇妙的小世界,從而關心、愛護它們,并與它們和諧相處,讓地球更加美麗。
本書用500余幅圖片和少量文字詳細介紹了鼠類被皮系統、肌組織、骨組織、軟骨、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系統、泌尿系統、雄性生殖系統、雌性生殖系統、血液、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感覺器官和內分泌系統的組織學結構。全書圖文并茂、文字簡潔并通俗易懂,適合生物學、動物學、動物醫學和動物科學等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李健 文鳳云 賈艷艷 ·生物科學 ·4.2萬字
本書稿是一本植物原色圖譜,重點表現植物的生物學習性、分布狀況、生境及生長狀況。共計包含了在寧夏全區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草原荒漠化等類型草地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初步摸清的46科165屬286種植物。
蔣齊等編著 ·生物科學 ·3.9萬字
本書全面論述了黃蓋湖濕地公園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保護工作,包括自然環境(地質、地貌、氣象、土壤、水文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維管束植物資源(植物區系、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資源植物、植被等)、景觀資源,以及濕地公園經營管理、濕地公園總體評價等內容。該書全面展現了黃蓋湖的生物多樣性,有助于更好地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做出貢獻。
江雄波 鐘昌龍主編 ·生物科學 ·3.9萬字
海洋的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千米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大約為3700米。本書共四章,第一章介紹了我們熟知的海洋生物,如章魚、海豚、水母等;第二章介紹了我們認識但不太了解的海洋生物,如海馬、海草、珊瑚等;第三章介紹了龐大的海洋生物,如藍鯨、抹香鯨、巨藻等;第四章介紹了會讓我們感到十分新奇的海洋生物,如儒艮、獅子魚、海兔等。本書是一本小而精的科普讀物,適合對神秘的海底世界感興趣的青少年閱讀。人們對未知的海底世界總是充滿好奇現在就讓我們正式開始探秘吧!
妮崽編著 ·生物科學 ·3.9萬字
本教材為野外生態學、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學等相關課程的實習指導用書。全書系統地介紹了生態學和自然地理學野外調查研究和監測的常用方法。與傳統的野外實習指導不同的是,本教材更多地通過實習區——中國北方林草交錯帶的相關研究成果介紹,提出科學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教材為野外生態學、植物地理和土壤地理學等相關課程的實習指導用書。全書系統地介紹了生態學和自然地理學野外調查研究和監測的常用方法。與傳統的野外實習指導不同的是,本教材更多地通過實習區——中國北方林草交錯帶的相關研究成果介紹,提出科學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劉鴻雁 唐志堯 朱彪 ·生物科學 ·3.9萬字
《寧夏羅山苔蘚與真菌圖譜》是作者們經過五年多的辛勤工作,拍攝了大量原色圖片,采集了大量的苔蘚和真菌標本,共鑒定出苔蘚16科25屬36種,真菌30科43屬74種。圖文并茂展示形態特征,并對識別要點、食用價值、藥用功效進行了文字描述?!秾幭牧_山苔蘚與真菌圖譜》的出版為羅山的苔蘚和大型真菌科學研究、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基礎資料。
李小偉 李濤 朱學泰主編 ·生物科學 ·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