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習題集主要依據人衛出版社第八版《病理生理學》(王建枝殷蓮華教授主編)內容編寫,并參考了其他具代表性的病理生理學教材和題集。習題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問答題,附有答案。本書適合于病理生理學教師備課、輔導、命題及學生復習考試時使用,亦可供相關臨床和基礎專業人員學習病理生理學知識以及研究生考研時參考。本書中的題目涉及面廣,覆蓋教材全部重要知識點,且內容與最新版教材同步。
汪洋 ·生物科學 ·8.5萬字
用輕松幽默而不失嚴謹的漫畫方式,從癌細胞的角度切入,為讀者圖解癌癥知識,將癌細胞的誕生及發展、癌癥的發病原因、哪些人屬于癌癥的高危人群、癌癥的治療現狀及預防方法等內容展現給讀者,還給出了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癥數據。同時,還介紹了中醫防癌抗癌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
鄭紅剛 ·生物科學 ·2.3萬字
在《基因機器》中,獲獎記者邦妮·羅徹曼以故事形式、情真意切地深入探究了以上這些熱點難題。她從攜帶者篩查到基因組測序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前、產后測試出發,引導我們認識了基因技術是如何影響醫藥研究、生物倫理、醫療保健以及塑造家庭的因素的,同時敏銳地全方位探討了在基因組測序和干預時代,分享和解讀個體基因信息對醫療、生育以及社會結構的影響。本書是其摘要總結,為你快速梳理原書脈絡,掌握關鍵內容。
利民·鄧 ·生物科學 ·1.9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植物資源,揭示了它們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為了生存與繁衍而煥發出的頑強生命力和為了適應環境所展現的令人驚嘆的演化奇跡。全書共分為6章,介紹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崛起及其植物種類的多樣性,高原植物的生存智慧,以及高原植物與動物、人類緊密依存的關系,反映了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互動、共存共生,展示了科學家和高原人民為踐行當代生態文明理念和保護國家種質資源做出的努力。本書適合植物愛好者閱讀,也適合對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曲麗萍 楊凱迪 ·生物科學 ·7萬字
《中國古樹名木——濟南卷》將濟南地區的古樹名木集錄成冊,書中古樹依據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文件的規定劃分,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特指在歷史上或社會上有重大影響的中外歷代名人、領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紀念意義的樹木。本書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述記載濟南市古樹名木的分布、樹木狀況及傳說等。
王大為 趙兵 孔凡達 ·生物科學 ·0字
《生物標本采集與制作》簡要介紹動植物標本采集基礎上,重點闡述干制標本制作、浸制標本制作、動物剝制標本制作、骨骼標本制作、透明骨骼標本制作以及生物玻片標本制作,還介紹作物病蟲害標本、鳥卵和鳥類胚胎標本等特殊生物標本的制作,也涉及了生物標本的保管和維護、組織培養與常用實驗動物飼養等內容。書中對動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步驟和操作方法作了詳盡闡述,圖文并茂,便于初學者學習掌握。本書可供大專院校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課程教學或研究參考,也特別適合生物標本制作初學者查閱。
李典友 高本剛 ·生物科學 ·13.6萬字
實驗前該準備哪些試劑?怎么配制實驗試劑?實驗前該準備哪些儀器?怎么培養海馬神經元?怎么觀察神經元的形態學?怎么鑒定神經元?怎么培養小鼠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怎么培養神經干細胞?怎么培養原代神經膠質細胞?怎么測定小膠質細胞趨化、遷移、吞噬功能?怎么測試實驗動物的學習和記憶?怎么檢測基因芯片?怎么做神經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熒光染色?怎么應用ImageJ神經生物分析軟件、GraphPadPrism6.0軟件、SPSS軟件?……本書圖文結合予一一介紹。實驗流程嚴格按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立老化研究所(NIA)的標準、規范執行。內容實用,具有可操作性。本書適合從事神經病學研究的人員,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研究生、醫學院?;A研究人員,特別適合初學者閱讀參考。
潘曉東 ·生物科學 ·14萬字
“麻瓜”一詞在小說《哈利·波特》中指沒有魔法的人——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一個“麻瓜世界”。但是“麻瓜”真的沒有魔法嗎?讀完本書你會發現,現實世界其實充滿了魔法。這些魔法來自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命,也來自人類蓬勃發展的科學。生命科學是一門歷史悠久又青春煥發的學科,它研究的對象不但有動植物,也有遠古的化石、精妙的細胞、神秘的DNA,還有外星生物可能的樣子……本書的18個“話題”帶領你探秘生命科學,內容涉及了生命的起源、生物多樣性、進化論和最新生命科技。100余張精心繪制的漫畫插圖讓這場探索之旅豐富多彩,彰顯生命科學引人入勝的魔力。本書是面向正在學習自然科學的青少年的課外讀物,也是面向所有對生命和科學感興趣的成年人的科普讀物。
王海納 ·生物科學 ·6.3萬字
本系列“兒童情感體驗與情商啟蒙”叢書以“昆蟲日記”的形式,分為螞蟻、蜻蜓、蝴蝶、蜜蜂、瓢蟲、蟬、螢火蟲、蚊子8分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透過情景故事般的再現,將擬人化的情感與科普知識融合在一起,充滿了童趣與真情。根據故事情境,本書配有精美的原創漫畫,圖文并茂,讓孩子們在故事里領略科學知識,了解昆蟲世界,體味各種人際情感,提升孩子與大自然的親近感,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們在起跑線上就開始自己的情商修煉。
張洋 ·生物科學 ·2206字
繼前一本《尋蟲記》,前香港漁農處長李熙瑜博士再次執筆為香港人撰寫屬于本土的昆蟲記。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城市急速變化,有些昆蟲也隨之而消失、煙滅,令人慨嘆。然而大自然的生命力總叫人驚訝萬分,蟲蟲們在石屎森林中也找到了各自的生存之道、棲身之所。此書就透過李博士的親身經歷,回顧了香港今昔的蟲蟲生態,也道出新時代的蟲蟲如何求生應變,觀察者仍可在時代的洪流中得到寶貴的啟發和感動。作者甚至藉此與孫兒互動,建立美滿的親子關系。如主題“蟲中取樂”所言,雖然時代變遷令人慨嘆,但只要用心感受和觀察,仍能得到安慰和歡樂。本書透過極富趣味的筆觸及數百張高質素的照片,介紹多種香港趣致的昆蟲,包括因社會發展漸已不復見的浮塵子;外形如白色孔雀的廣翅蠟蟬若蟲;喜歡跟人玩捉迷藏的白腰天蛾;懂得耍太極拳的小若螳;“馬拉蟲”交配選手泛光紅蝽等,是一本了解本地昆蟲生態的活生生教材。
李熙瑜 ·生物科學 ·8.2萬字
多相流測試技術及模型在化工、能源、冶金、環境、制藥和生化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本書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工業生物技術過程科學叢書》中的一個分冊,系統介紹近年來先進的多相流測量技術和模型、模擬方法。測量方法包括光纖探頭、超聲多普勒測速技術、激光多普勒測速和粒子圖像測速技術以及過程層析成像技術等前沿的測量方法;模型方法中包括以傳統的雙流體模型為基礎的氣液、氣固體系模型和模擬,以及考慮離散相描述的CFD-DEM方法、介尺度的格子玻爾茲曼方法等。
程易 王鐵峰 ·生物科學 ·15.6萬字
張洋 ·生物科學 ·1998字
在不到五百年的時間內,科學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對人類起源以及人類與宇宙關系的看法。這本敏銳深刻又啟人深思的書,介紹了進化生物學中某些最為重要的發現和觀念,如物種的形成和分化、適應、突變、自然選擇。兩位作者自140多年前達爾文和華萊士發表第一批作品起,直到近期由對分子級進化的研究所提供的證據,追溯了進化思想的演進過程。在尾聲部分,本書表明了進化觀念如何照亮現代生物說中那些最難解的問題,如衰老為何發生、某些動物為何有利他行為。
(英國)布賴恩·查爾斯沃思 德博拉·查爾斯沃思 ·生物科學 ·7.2萬字
“生命是什么?”當你腦中浮現這個疑問,意味著你來到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哲學等人類核心知識的交叉口,也意味著你與亞里士多德、達爾文、埃爾溫·薛定諤等開拓人類知識邊疆的偉大心靈來到了同一個謎的面前。生命,哪怕是至為簡單的生命,都像精密的機器一樣復雜。在這顆原本寂寥的星球上,無數復雜、美麗、多樣的生命是從何而來?40億年前,究竟發生了什么?沒有繁瑣的公式,也不會贅述基因或者化學反應的種種細節,埃迪·普羅斯用他詩意而貼切的比喻,帶你跨越學科的門檻,直面生命的本質問題,讓我們看到在40億年前生命誕生時刻的壯麗風景。這場生命探索的旅程,將幫助我們更深刻地思考我們是誰,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意義。
(以色列)埃迪·普羅斯 ·生物科學 ·10.7萬字
所有的動物都不能離開植物存活,植物沒有大腦,卻有超級智能,它們放棄移動,卻能反擊同類、誘捕動物、與人類相愛相殺,是地表超強生物!本書梳理29類植物的6大生存法則,從進擊的勇士地衣將生命帶到陸地開始;到偽裝大師蘭花的欺騙套路;馴服高手辣椒、咖啡、小麥等改變自己也改變了世界;有毒植物的目的是傳播種子;信息間諜菟絲子;百變魔法師薄荷顛覆人類對冷熱的理解??粗参飶囊涣7N子活成一支部隊,探索植物生存的根基,揭秘植物機體的奧秘,讀懂植物38億年的生存史,就在認識世界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小步。
汪詰 科學有故事團隊 ·生物科學 ·19萬字
本書通過基于干旱區水質監測的困境,設置了河流水質監測和干旱區湖泊水質監測兩部分內容,方法上采用聯合技術手段能夠提高水質指標監測精度,突破單項技術在水質監測精度低、監測參數不全面的瓶頸。為推動內陸干旱區水質監測研究進程,保障西部水安全及“重大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一定基礎”。在理論上,本書引入光譜放大組合算法實現了光譜數據特征的重排列,豐富了光譜研究方法,分數階微分在數據處理中的應用,突破了長期以來整數階微分在光譜數據處理中的,為光譜數據的處理奠定了基礎。
張飛 ·生物科學 ·5.5萬字
本書簡要地介紹了什么是昆蟲、昆蟲綱的特征、昆蟲的營養、昆蟲的食用方法、昆蟲的藥用功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對我國100種常見的食藥用昆蟲進行了形態特征描述,并配有360余幅彩色圖片供識別鑒賞。該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強,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可供昆蟲愛好者、烹飪愛好者和從事醫藥工作者參考使用。
車晉滇編著 ·生物科學 ·5.4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目的和要求、準備與組織,藥用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常見藥用植物簡介,并附實地拍攝高清常見藥用植物彩圖及被子植物重要科主要特征簡表。本書共收錄的常見藥用植物涉及79個科、100多屬,包括藻類植物門、菌類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被子植物門共173種。其中每種藥用植物都有詳細介紹,包括拉丁學名、科屬、植物形態、藥用部位、藥用價值及拍攝地。附錄中與之對應的高清彩圖均為實地拍攝,更有利于使用者了解植物的生長環境和野外識別。本書可作為醫藥專業野外實習參考用書,也可為園藝、農林、生物專業人士以及廣大中草藥愛好者野外辨識所用。
李君玲主編 ·生物科學 ·5.7萬字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包含32幅原作復刻版畫作和一本精美的圖書,如同為讀者舉辦了一場“18世紀至19世紀印度博物藝術展覽”,書中不僅讓讀者欣賞到了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看到的珍貴藝術繪畫藏品,而且還為讀者講述了:那個時期的博物學漸成流行,博物插畫,植物學、動物學方面的收藏家和藝術家,獨立收藏家和個人藝術家等精彩內容。
(英)朱迪斯·瑪吉 ·生物科學 ·1.8萬字
本書是《奧托手繪彩色植物圖譜》的精華版口袋書,包含了奧托原版《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植物圖志》的700幅彩色手繪圖中的300幅,各插圖非常精美,每幅圖均給出了所繪植物的拉丁學名和所隸屬的科名,每張圖除了植物外形圖外,都配有花、果的解剖圖,對于植物分類學工作者,尤其是植物學愛好者或高校教師來說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全書的科的概念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統,書中所選擇的植物一方面在科、屬分布上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基本是國內有分布或國內能見到的植物,所以實用性較強。
(德)奧托·威廉·湯姆 ·生物科學 ·6352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