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國內首本真實鳥類標本型積木科普書,書中精選了5種常見的鳥,喜鵲、金腰燕、啄木鳥、戴勝和紅角鸮,對每種鳥的生活習慣、繁殖習慣、分布、體型結構以及其他各項數據等都做了詳盡的圖文分析。每種鳥還搭配了生動的插畫與詳細的積木搭建過程。對鳥類的結構和細節做了超細致的設計和復刻,力求做到完美。本書的特色在于科普與DIY完美結合,讓讀者在積木拼搭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鳥,學習鳥的結構和特性,并可將鳥的模型用于收藏、展示和野外拍攝。
雷諾 朱新娜 ·生物科學 ·7878字
海洋世界精彩紛呈,吸引著人們進行探索。海洋中生活著不計其數的動物,這些動物或奇特或美麗。在長期的適應、演化過程中,它們以錯綜復雜的關系形成了一張龐大的生態網,這張網孕育出了海面之下各類生態環境中的無限生機。本書通過大量畫質細膩的高清照片,展示了動物在海洋中演化出的各種奇妙、有趣的生理結構,并以專業但不枯燥的文字描述了它們如何通過這些結構具備了繁衍、遷徙、抵御天敵等利于自身生存的高超本領,使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些奇妙成員,適合對海洋動物感興趣的青少年閱讀。
屠強等編著 ·生物科學 ·1542字
本書用200余幅圖片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大鼠肥大細胞在大鼠機體皮膚組織、肌組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布的規律。本書能幫助讀者綜合地學習肥大細胞在大鼠機體的分布并提供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有助于正確選用實驗動物和取材以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薛云 ·生物科學 ·1.2萬字
詳細論述了武當山南麓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等)、對其主要植物地理學特征特別是植物物種多樣性、植物區系地理、植被狀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評價。
雷耘 ·生物科學 ·5萬字
近年來我浙江省從歷年審定通過品種中篩選一批品質、抗性、產量協調,符合綠色發展需要、生產中表現優異、發展潛力較大的品種作為全省主導品種,并通過浙江省農業廳予以公布,用于指導全省農業生產。同時這些品種也代表了浙江省當前農作物育種水平。本書將2017年篩選發布的品種特征特性、栽培要點和適宜種植區域等內容予以匯編出版,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施俊生 ·生物科學 ·4.9萬字
在茂密的叢林里,在深邃的海洋里,在遼闊的天空中,在陡峭的山峰上,在濕漉漉的沼澤里,在干旱的大沙漠里……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動物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生存的本能。作者捕捉了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動物生存本領知識,寫成了一個個妙趣橫生的童話,請小朋友們去“品嘗”。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7976字
屠強等編著 ·生物科學 ·1558字
本書以筆者前期研究為基礎,系統闡述了鐵營養與缺乏、鐵營養強化措施和鐵生物有效性評價等內容,并利用當前國內外廣泛認可的腸道細胞模型對大部分鐵強化劑和主要食物鐵源進行了生物有效性評價。本書對當前鐵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并對指導人們合理選擇鐵補充形式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何萬領 李曉麗 ·生物科學 ·10萬字
大自然豐富多彩,除了我們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小生命。它們和人類一樣,種群個體之間有獨特的交流方式,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生老病死,有出乎我們意料的頑強生命力。大力士螞蟻搬運食物、螳螂捕蟬、蜜蜂采蜜、屎殼郎滾糞球,這個小小的昆蟲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演繹著精彩的故事,讓我們化身科學家探索其中的奧秘吧!昆蟲記你不可不知的甲蟲王國通過精彩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圖片,展現了獨角仙、天牛、蜣螂、七星瓢蟲和鍬形蟲的奇妙生活,比如獨角仙的犄角大戰、蜣螂滾糞球、七星瓢蟲裝死自救等。除了有趣的故事、豐富的知識外,zui后還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讀者在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甲蟲的知識后,可以嘗試飼養獨角仙,這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體驗。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打開書閱讀了?提醒一下,眼睛累了的時候可以掃碼聽取隨書附帶的音頻哦,“音樂劇式”的有聲故事將帶你一起探秘神奇的昆蟲世界!
企鵝童話 ·生物科學 ·2.9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索,從上古時代的植物傳說到當下的植物科學研究,詳盡的梳理了人類歷史上對植物的認識和應用過程。第一章為上古時代植物傳說和植物的醫學應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別論述了中世紀、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植物文化變遷,從第六章到第九章,論述了十九世紀和當下迅速的植物科學發展歷程。
孟凡 張琳 媚道設計編著 ·生物科學 ·0字
“大歷史”概念由美國知名歷史學家大衛·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經比爾·蓋茨大力資助,得以在全球得到傳播和發展。因其理論新穎,觀點獨特,跨學科跨領域,正在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大歷史”的概念和視角除了在學術界有價值,更是一個能走出學術擴大到普通人群的非常好的看歷史的思維和視角。《萬物大歷史》系列正是韓國創造的一套面向青少年教養讀物,有著非常巨大的市場潛力。這套書在韓國上市以來,不僅市場反響較好,而且獲得贊譽無數,被評為學校圖書館期刊推薦圖書、晨讀推薦圖書等。38億年間,一個小小的細胞是怎樣在地球這個大環境中創造了比它們大得多的生命的呢?在移動、捕食、逃生的過程中,它們怎樣進化出鰭、腿還有翅膀,又是如何演變得多種多樣的?在生命體相互影響的過程中,刺槐的刺怎樣變得更加鋒利,世上的花怎樣變得更加艷麗?《多樣化的動植物是怎樣出現的》將帶你一起開始踏上動植物的進化之旅。
(韓)姜方植 姜賢植著 柳南榮繪 ·生物科學 ·7.3萬字
這本書分為四部分,讓大家從四個角度了解那些我們原本好奇卻難以查證的生命科學知識。思考生命發生的演化:可重溫國寶熊貓“墮落”史,看看是什么基因作祟,讓兇猛的上古神獸“淪為”呆萌系的代表;也可踏上大腦進階之路,看人類如何借助大腦物質結構的演化,發起對理性的無盡追求。感受科學詮釋的美麗:一場花叢中的《甄嬛傳》將會上演,植物為傳宗接代各顯神通,其手段之豐富令人嘖嘖稱奇;或者,莫以基因大小論英雄,看看是不是物種越高等,基因組就越大。關愛基因引發的不幸:“基因的詛咒”將道出缺陷基因密碼給人類造成的痛苦與折磨,并展現基因科技所能帶來的光明與慰藉。憧憬科技締造的未來:干細胞到底能干啥?克隆人離我們究竟有多遠?我們的狀態還受腸道菌群的影響?生命的設計與構建正在走進現實,本部分將走進合成生物學的曼妙之境,那些充滿想象力的應用前景會讓我們嘆為觀止。
尹燁 ·生物科學 ·16.5萬字
血液有一股神秘而奇妙的力量,沒有生物的界限,沒有時空的阻隔,從遠古飄然而來。即使是從未見面的兩個人,只要他們血脈相連,無須太多的語言,太多的介紹,只要兩眼一望,心底仿佛就有一種早就存在的情愫,慢慢地連成一條線。在血液中,到底有什么古老而神秘的物質能使人類自己與其他的同伴聚集而又區別?一滴血看起來既渺小又普通,殊不知,就是這小小的一滴血卻包含著人類發展史上最神秘的秘密。祖先那些古老的傳統和文明,以及優秀品質,通過血液的模式在子孫身體中得以完好保存,并不斷復制。這個秘密除了我們所知的基因外,還有一些目前醫學水平無法探測的物質。醫生們只能通過大量的實驗與數據證明它們的存在。
嚴昕陶 ·生物科學 ·14萬字
本書第一部分討論幾個香港擁有優勢的創新科技領域,包括“大數據”、“智慧城市”、“物聯網”、“金融科技”等,以及香港如何配合國家科技規劃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第二部分探討創新科技對社會的影響,讓讀者了解當中可能引發的問題,包括網絡安全、私隱、教育政策等,為迎接未來數碼“新常態”作好準備。
黃錦輝 ·生物科學 ·7.8萬字
螞蟻,是這個星球上最有魅力的生物類群之一。全世界有超過1.5萬種螞蟻,遍布陸地各個角落,而我們知之甚少。國際螞蟻研究翹楚、社會生物學之父愛德華·威爾遜,一生癡迷螞蟻,他將帶領我們開啟這場持續80余年的螞蟻探險之旅。從童年時期在亞拉巴馬州森林中第Yi次與螞蟻相遇,到前往西印度群島、莫桑比克、新幾內亞、多芬島等遙遠之地的旅程,威爾遜對螞蟻的觀察和研究步步深入。他選取25種典型螞蟻作為重點,不僅介紹了它們的種類、形態和社會體系,還介紹了它們如何通過信息素“說話”和認路,如何協作和戰爭,如何進化和改變歷史,讓我們認識到螞蟻作為社會性昆蟲的代表,如何“統治”了這顆星球。威爾遜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螞蟻世界。在研究“雄蟻不過是會飛的精子導彈”和“螞蟻讓老太太參加戰斗”時,威爾遜雄辯地用火蟻、行軍蟻和切葉蟻等來考察論證。許多鮮為人知的螞蟻躍然紙上:“白蟻克星”馬塔貝勒蟻,非洲最兇猛的螞蟻戰士;哥斯達黎加的角窩蟻,世界上節奏最慢的螞蟻;新喀里多尼亞曾被認為滅絕的黃尾犬蟻,威爾遜在2011年發現了它。書中含有克里斯滕·奧爾細致入微的螞蟻插圖,以及威爾遜在世界各地探險的罕見照片。
(美)愛德華·威爾遜 ·生物科學 ·7.3萬字
本書收錄了野外較常見的植物700種,主要包括有文獻記載可食用的植物、據研究證實有毒的植物、常用于中藥的植物等。每一種植物均配有突出植物識別特征的彩色圖片,并對植物的別名、識別、分布、藥用、食用、毒性等信息進行了簡要的文字描述。本書內容按照野外觀察植物的感官認識的層層深入進行編排,首先按照植物的大小、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本、水生或陸生等進行大體分類,再根據葉的形態進一步分類。讀者可以通過查閱本書中每一植物的特征性圖片及植物特征文字描述對植物進一步鑒別。本書適合中醫藥學、植物學、農學、園林學等專業人員及植物愛好者參考閱讀。
王以忠 于愛華 岳桂華編著 ·生物科學 ·19.1萬字
本書精選了作者在熊蜂生物學研究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論文,對熊蜂的分類、生理及環境因子3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闡述。本書可供從事蜜蜂研究和生產的相關人員參考,同時可供中小型蜂產品加工廠技術人員、蜂產品自營店店主、蜂農和養蜂愛好者參考。
吳杰 李繼蓮等著 ·生物科學 ·10.8萬字
本書結合微生物學、草地生態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對棲息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耐低溫產酶真菌的群落結構特征、優勢真菌的生物學特性、產酶的類型、酶學性質及對植物細胞壁木質纖維素類物質的降解作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介紹了氣候變化對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響,以及產酶真菌在草業可持續利用方面的實踐指導成果。
蘆光新 李宗仁 ·生物科學 ·16.1萬字
從海綿到鯊魚,從馬陸到哺乳動物,動物世界五花八門,包羅萬象。近些年來,通過對DNA的分析、對演化和發育的研究,我們對動物生物學的理解有了很大提升。在這部通識讀本中,牛津大學動物學教授彼得·霍蘭為我們開啟了一場現代視角的動物王國之旅。由動物的定義開端,我們開始認識動物的高級分類(門),了解關于動物演化關系的新觀點,明晰每類動物的生物學特征。
(英)彼得·霍蘭 ·生物科學 ·6.6萬字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內容涵蓋三個方面:一是基本實驗技術,二是基因工程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生產技術,三是現代分子生物學功能實驗技術。本書包括基本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并將常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科研成果和基因工程藥物生產實踐融入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能、科研創新及工程產業化能力,實用性和指導性強。本書可以用作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供上述領域研究人員參考。
劉長霞 羅施中主編 ·生物科學 ·1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