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留住雨水利用雨洪》介紹了國內外城市雨水收集、雨洪利用的信息和經驗,以及如何留住雨水,控制利用雨洪水,保護城市水環境和保證水安全,促進城市建設與雨水和諧相處。全書共分5部分。第1部分介紹降雨是怎么形成的,第2部分討論為什么要留住雨水,第3部分為留住雨水的方法,第4部分為國內雨洪利用的典型實例,第5部分簡介了國外雨水利用情況。
劉延愷 ·地球科學 ·2.5萬字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語錄體”。是中國現代傳揚并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本書精選論語中的經典語錄,以每1~3日一句的形式放在日歷中,每日附有作者申怡老師的音頻講解(1~3分鐘),同時每日論語的微信文章提供了豐富的相關知識,為各位讀者提供聲、文并茂的生動體驗。本書可供中小學生及家長以及文學愛好者、文藝青年使用。
申怡 梁詩瑤 ·地球科學 ·2.6萬字
北斗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授時?電力調度?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服務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于北斗系統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眾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涌現,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中國將持續推進北斗應用與產業化發展,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百姓日常生活,為全球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北斗系統秉承“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發展理念,愿與世界各國共享北斗系統建設發展成果,促進全球衛星導航事業蓬勃發展,為服務全球?造福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本書介紹了新時代我國北斗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取得的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地球科學 ·1.1萬字
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從古生物、地層學、古生態學到生態地層學、巖石學,我們從未間斷過對大地深處的探索。現代地球科學不僅在資源勘察、自然災害的猜測與防御等傳統范疇中仍然施展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監測、重大和生命線工程的選址與抗震設計、地球環境監督與猜測、數字地球等新范疇也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進入新的世紀,探索和預測地球的環境和可居住性將成為地球學工作的主題。
張維 ·地球科學 ·11.8萬字
本指南收集整理了北京山區河(溝)道生態修復實施的主要成果,以文字說明、設計圖、效果照片等形式對各項生態工程技術加以歸納總結,主要包括生態河流、河(溝)道生態調查、監測與評價、河(溝)道生態修復目標與技術、河(溝)道生態修復措施配置、河(溝)道生態恢復措施示范、生態效益評估等內容,對山區河(溝)道生態修復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 北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 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 ·地球科學 ·2萬字
生計艱難的北極熊一家、憨厚可愛的南極企鵝、終年奔波于南北極之間的北極燕鷗、神奇的珠峰冰塔林、奇特的南極日出日落,以及南極建站中的“生死離別”、熱氣球飄飛珠峰爆炸、奧運圣火的珠峰傳遞、考察船被浮冰圍困……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講述了作者親近地球三極的故事,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與讀者傾心交流,帶領大家共同親近大自然,點燃生命的激情,快樂瀟灑地與地球永遠共存!
高登義 ·地球科學 ·9.1萬字
全書介紹了導熱和太陽能方面的相關概念和基礎理論,并建立了地下含濕巖土非飽和傳熱計算模型。
高蓬輝 ·地球科學 ·5.2萬字
本書對地震勘探儀器進行了全面論述。全書分為10章,第1~4章是電子信息方面的基礎知識,分別就現代地震勘探儀器所涉及的計算機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和GPS技術等進行了介紹。第5章從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發,說明了地震勘探數據采集的過程以及對地震儀器的要求。第6、7章詳細論述了組成地震勘探儀器的主機系統和地面電子系統。第8章論述了產生人工地震的幾種震源和用于傳感地震信號的地震檢波器。第9章為地震儀器中的現場質量控制系統,第10章則簡要介紹了現代地震勘探儀器所采用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新的施工方法。
蘇振華等編著 ·地球科學 ·27.9萬字
馬忠玉主編的《寧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內容分為三篇:適應篇、減緩篇、規劃篇。適應篇包括總報告和五個專題報告,主要展現ACCC寧夏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減緩篇聚焦“十二五”寧夏溫室氣體減排、碳管理戰略與低碳經濟發展問題。規劃篇明確了寧夏“十二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方向,提出了寧夏未來五年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方面的總體目標、重點領域、重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對進一步推進寧夏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馬忠玉 ·地球科學 ·29萬字
寧夏固原巖鹽礦區位于寧夏南部,蘊含著豐富的巖鹽礦產,為固原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固原地區是我國嚴重缺水地區之一,地表水資源匱乏,且水質較差,位于巖鹽礦區東部的清水河平原蘊含著豐富的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是當地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寧夏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創新團隊編著 ·地球科學 ·3.8萬字
本書對近20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幾處的潰堤進行了總結,認真分析了潰堤的原因,對以后的長江大堤的防汛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易光曙編著 ·地球科學 ·8.8萬字
本文基于馬歇爾關于集聚經濟三個方面的經典闡釋,以證實集聚經濟的存在性和考察集聚經濟發揮效用的內在機制為目標,從多重維度展開了集聚經濟的識別與測度研究。
田相輝 ·地球科學 ·7.6萬字
六盤山地區白堊紀六盤山群地質時代為早白堊世,地層發育良好,層序完整。通過對各巖石地層單位沉積相及沉積環境的分析研究表明,白堊紀六盤山群地層發育演化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本書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們展現了這個四個時期的變化。
寧夏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創新團隊 ·地球科學 ·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