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為集刊,包括理論前沿、經典解讀、歷史鉤沉、田野調查、區域聚焦五個欄目,對中國本土宗教發展史上的教派傳承、道經問題、道教科儀、民間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探討與研究。本書為第三輯,共收錄23篇文章,對中國本土宗教發展史上的教派傳承、道經問題、道教科儀、民間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內容進行探討與研究。
汪桂平主編 ·理論 ·27.7萬字
《中國佛學》是中國佛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佛學研究學術刊物,其宗旨是以展現中國佛學院為主,兼顧與佛教學術研究相關的專家學者最新研究成果,促進教內外學術交流。本刊以漢傳佛教教史、義理研究為主,同時也刊登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與佛教文化相關的研究綜述、動態等。
《中國佛學》編委會 ·理論 ·26.3萬字
凡研究天主教東傳史或中外文化交流史者,決不可忽視澳門歷史;凡研究澳門歷史者,又無法回避圣保祿學院。有鑒于此,本書試圖通過對澳門圣保祿學院的建立及相關爭議、人員構成及其組織機制、教學體制、財務問題等的分析與研究,考證并分析澳門圣保祿學院及其相關歷史的重要意義。
戚印平 ·基督教 ·21.5萬字
本書所謂晉唐佛教行記,亦即六朝隋唐之際漢地西行巡禮求法僧人之旅行記錄及其相關文獻。依據史志目錄、其他公私目錄、佛教經錄之著錄,各種大藏經之收錄,以及類書、古注、雜記、敦煌遺書所涉,可見晉唐佛教行記及其相關文獻至少有十七種曾別行于世。今存全帙者有四種,其他僅存輯本、節本或者殘卷。本書上編正是在前賢相關研究基礎上,對部分晉唐佛教行記佚著及其撰者進行文史考說,亦即系統考證支僧載、竺法維、釋智猛、釋法盛、曇無竭、釋曇景、慧生、宋云、道榮、釋常愍等人行記,以期豐富和深化這批文獻的系統研究。下編則以現存文獻為主,以佛教行記佚著為輔,從文體、特征、主題、敘事、形象、情感等方面進行文學闡釋,以期拓展和促進晉唐佛教文學的專題研究。
陽清 劉靜 ·佛教 ·31.1萬字
《<續高僧傳>詞匯研究》收集了從蕭梁到唐初期間的僧傳,并對其進行了加工,其語料明顯有中古后期與唐交織的特點。其語言正處中古末期與近代漢語相結合的歷史點上,弄清這一歷史時期的語言面貌,對承上的中古漢語是個總結,對啟下的近代漢語是個開端,因此有必要進行研究。《<續高僧傳>詞匯研究》從文言詞、佛教詞、俗語詞三個方面對其詞匯進行了全面分類研究,同時對《<續高僧傳>詞匯研究》中的詞的詞義聚合、詞語的結構、語義的演變進行了全面研究。
李明龍 ·普及讀物 ·29萬字
《中國佛學》編委會 ·理論 ·21.8萬字
本書通過對海外華人宗教文書個案的系統深入解讀,探討海外華人文化傳承的具體機制問題。書中在系統梳理1947年至1966年二十年間的德教紫系文獻的基礎上,從“儀式專家·儀式·文獻”三位一體的系統角度,全面考察新馬華人教派德教紫系由創立、建構到傳播、演化的過程,進而著重分析新馬德教紫系文獻,特別是乩文集的形成與傳播機制,討論新馬德教紫系在海外華人社會中傳承華人文化的具體機制。
陳景熙 ·理論 ·21.2萬字
《北大佛學》由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內容涉及與佛教研究相關的哲學、歷史、藝術、宗派、人物等諸多方面,是綜合性的佛教研究學術集刊。本輯為創刊號,以近代佛教大師太虛為研究對象,從太虛事跡考證、太虛佛學思想、太虛手札選錄、太虛海外演講翻譯等方面展開研究。全書分為“史海鉤沉”“思想發明”“檔案解密”“海外擷英”“方法評議”“學術動態”等六個欄目。
王頌主編 ·理論 ·24.4萬字
本書依“平等的經學觀”,從“真識心緣起”這個概念入手,系統地研究了凈影寺慧遠的佛教思想。首先,發現p.2141號敦煌文獻寫本殘卷是慧遠著作《〈地持〉義記》的一部分;其次,闡明在慧遠思想中,真識心是宇宙萬法的終極真實,也是他歸本真識心緣起宗的理論根據;其三,討論慧遠關于真識心的體性及其遮蔽、朗現等內容,較為全面地撥正了以慧遠為地論師的傳統看法,而認為他是以《華嚴》《涅槃》等經為宗趣的如來藏學家。慧遠的真識心緣起思想,不僅對此后中國佛教的特質(以如來藏學為主體),而且對其開展的方向,都有奠基性的影響。
馮煥珍 ·理論 ·31.6萬字
本書在柯恩逝世之后才出版,被視為他“最成熟的著作”。全書分為22章,從“上帝的獨一性”開始,柯恩以專題的形式分別選取猶太教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如創造、啟示、贖罪、律法等等展開討論,最終論證了猶太教不僅可以作為理性宗教的源頭,而且可以與理性宗教并行不悖、共同發展。柯恩將其前期的哲學思想融入了其猶太思想之中,哲學的理性與宗教的熱忱在本書中彼此交融,可謂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德)赫爾曼·柯恩 ·理論 ·4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