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極其詳盡的史料解讀和還原了萊特灣海戰、萊特戰役、呂宋島戰役、硫磺島戰役、李梅火攻、沖繩島戰役,以及美國對日投原子彈內幕和日本面臨敗亡大局已定時的糾結、無奈與應對。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以及指揮官及士兵素養、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和對比,并配以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展開對歷史命運輪回的多維思考。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3.6萬字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0:從德黑蘭到羅馬》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5.7萬字
帶領讀者走進二戰中期的相持階段,走進非洲戰場上那艱苦而壯觀的歷史景觀。當時,在經受住法西斯國家最初的猛烈進攻之后,同盟國漸漸站穩腳跟。艾森豪威爾率部進入北非,一舉扭轉了非洲的局勢;丘吉爾相繼訪問莫斯科和華盛頓,展現了氣勢恢宏的大國外交。與此同時,浪漫的卡薩布蘭卡、神秘的波蘭卡廷,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名都在書中若隱若現。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6萬字
本書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坦克行走系統的基礎知識,坦克推進系統中履帶、主動輪、負重輪、拖帶輪、誘導輪和履帶張緊機構的設計技術,在坦克懸掛系統中介紹了扭桿懸掛裝置、油氣懸掛裝置、半主動懸掛裝置與主動懸掛裝置,并對減震器/緩沖器和車體位置控制機構的設計做了詳盡論述。全書圖文并茂,參考性強,對于從事坦克裝甲車輛設計、研究的技術人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馮益柏 ·軍事教材 ·28.3萬字
本教程分為《軍事理論教學篇》和《軍事技能訓練篇》兩大部分共十章內容。前五章為《軍事理論教學篇》,重點介紹中國國防、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和信息化戰爭等內容。后五章為《軍事技能訓練篇》,編寫了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輕武器射擊、基礎戰術、軍事地形學、綜合訓練等內容,有利于學生在軍訓時對軍事技能的掌握。
陳新新 劉斐 ·軍事理論 ·22.3萬字
《空戰百年》是一本從過去到未來,從技術到戰術,從社會學的意涵到藝術的審美,全方位對空戰進行解析的著作。從“一戰”到“二戰”,再到“冷戰”,直至當代;從有人戰機到無人戰機,橫跨了百年滄桑。全書分7章,包括騎士精神與空戰的隱喻、塹壕與空戰、懵懂的格斗、爵士時代與黃金時代、搏擊蒼穹、噴氣空戰的文化塑造、后現代主義空戰7個部分。
鄧濤 ·戰略戰術 ·29.5萬字
威廉·麥克尼爾在《競逐富強》這部集軍事、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歷史巨著中,致力于探索人類在上一個千年的跌宕起伏,并追溯我們其來有自的發展路徑,讓我們看清世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當今不得不面對的可怕窘境。本書首先從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使用青銅武器和盔甲說起,談到前1800年武器變革,前1000年出現職業軍隊。然后分十章重點敘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東西方主要國家工業進步、武器制造、政府管理、社會秩序演變,歐洲人戰爭業務、戰爭技藝的提高,暴力官僚化帶來的壓力,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對軍事的影響,簡述了20世紀的世界大戰特別是1945年以來的美蘇軍備競賽和計劃經濟。本書的核心論點是:自11世紀出現的世界范圍的商業轉型導致了軍事行動日益屈從于市場力量的調遣和統治者的指令。麥克尼爾認為,只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計劃經濟才開始取代市場力量對大規模人力活動的操縱。本書直面公元1000年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其中的發現、假說和廣博的學識足以令讀者重新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為我們未來更明智的決策提供堅實的理據。
(美)威廉·麥克尼爾 ·軍事史 ·28.9萬字
自核武器誕生伊始,保密就如影相隨。從科學家們因恐懼納粹德國獲得核武器研制信息而進行自我審查,到美國多元的政治力量圍繞核保密與反保密展開激烈辯論。這本書講述了從20世紀40年代原子彈誕生之初直至今天,美國核保密制度演變的完整歷史。這本書以核保密制度的演變為主線,結合大量解密文件與檔案、公開資料、若干歷史事件參與者與當事者的故事,詳盡追溯了二戰背景下美國核保密制度的緣起、二戰后期和二戰結束后美國原子能立法過程、冷戰時期核保密制度的建立,以及20世紀60年代以來核保密制度面臨的種種挑戰。呈現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美國多元的政治力量圍繞核保密問題的博弈,揭示了近一個世紀的核保密制度如何塑造了當今美國的國家安全體系。
(美)亞歷克斯·韋勒斯坦 ·軍事史 ·28.9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講述了二戰初期作為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國防大臣和下院領袖,在德國對英國發動致命攻擊之際,在缺乏外來援助的情況下,率領全英國人民英勇奮戰,共同度過了戰爭的最困難時期。其間,英國人民雖孤立無援,卻始終堅守堡壘,頑強抵抗德國飛機不分晝夜的空襲。北非形勢更不容樂觀,意大利人也乘機不斷蠶食北非國家。在這種形勢下,英國政府積極尋求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支持,以圖聯合對抗法西斯主義的進一步擴張。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7.3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后,基于“大陸政策”的國家大戰略目標,為準備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進行的戰爭能力塑造及其軍事戰略演進。基于對日本軍事帝國的構建和暴發歷程的回顧,本書總結了其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楊達 ·軍事史 ·22.2萬字
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4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記述了美國和各同盟國之間的復雜關系,從對同盟國暗中提供援助,到隨著事態的發展逐步轉變對戰爭的態度,直至發生令美國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這個在戰爭初期還試圖置身事外的軍事大國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參與到反抗和消滅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的斗爭中。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8萬字
本書以編年體的形式記敘了1940年間,在經歷了一系列關鍵性戰役的失利之后,法國遭受德國侵略的災難性過程。主要內容包括:全國聯合;法蘭西之戰第一周甘默林;法蘭西之戰第二周魏剛等。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2.3萬字
本書以詳盡的史料還原了布干維爾島戰役、馬紹爾群島戰役、馬里亞納群島戰役、新幾內亞戰役、貝里琉島登陸戰、菲律賓戰役等太平洋戰場經典戰役。對截殺山本五十六的周密布置,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實現復仇大計,及其“蛙跳戰術”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2萬字
主要闡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戰爭事態的發展過程。在此期間,世界格局發生驚人變化:德國撕毀此前的邊界協定,對蘇聯宣戰。由此,蘇、英、美全面攜手,共同抗擊法西斯德國。戰爭雙方在巴爾干、北非和橫貫整個中東地區的開闊地帶逐鹿廝殺。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7萬字
記述了二戰中期日本對亞洲和環太平洋地區相關國家的侵略,以及美英兩國對此做出的不同反應。經過長期準備之后,日本在亞太地區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讓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使英國在東南亞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當時,世界局勢正進入一個異常焦灼的時期,從中國到緬甸,從馬耳他到馬達加斯加,都被卷入了這場局勢難測的混戰。此外,書中也反映了中國在抵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1.8萬字
本書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改革,培養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具體要求而編寫。主要內容包括國防建設概述、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人民防空、普通高校軍事技能訓練等。此次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總結教學實踐經驗,吸收了軍事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對部分內容做了增刪,以更好地適應教學需要。
易賢文 馮煉 ·軍事理論 ·20.6萬字
主要記述了從1944年6月6日美英部隊在諾曼底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戰,到1944年底軸心國軍隊節節敗退,盟軍勢如破竹解放歐洲的全過程。盟軍由諾曼底向巴黎挺進,蘇聯在巴爾干的大勝以及攻克意大利,這些戰役的成功使歐洲迎來了最終的勝利。作者在書中還敏銳地觀察到戰后英、美、蘇幾個大國在劃分世界版圖過程中的利益紛爭。全書語言緊湊,內容詳實,讀者在字里行間就能體會到二戰末期同盟國壓倒性的“勝利浪潮”。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9.3萬字
《軍語概論》分上、下編,上編寫的是軍語的基礎理論,下編寫的是軍語的實際工作。《軍語概論》的編寫堅持從軍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全面、系統、完整地研究了軍語的基本理論,總結了《軍語》編修工作6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探討了《軍語》編修工作的基本規律,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出了《軍語》編修工作的方針、原則、指導思想和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方法與思路,闡明了我軍軍語工作的發展方向、趨勢和軍語的建設、管理、研究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從而構建了用于指導軍語實踐的理論體系,提出了編修我軍《軍語》的基本方法,闡明了軍語建設、管理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路徑,以期填補軍事科學研究領域的空白,成為第一部全面梳理和研究軍語基礎理論與編纂實踐的標志性成果。
韓韌主編 ·軍事理論 ·34.4萬字
本書論述了福建本地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前線兵源不足時,福建地方兵役機構嚴格執行政策,落實兵員動員宣傳工作,積極征兵,為前線充補大量兵員,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緒論、福建兵員動員的背景與有利條件、福建兵員動員的法規體系與組織機構、福建兵員動員的準備,以及重點描述了福建兵員動員的具體實施情況及兵員動員的成效與影響。
蘭雪花 ·軍事史 ·2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