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瓜島戰役讓太平洋戰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而該戰役的慘烈戰況也成為無數老兵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本書以極其詳盡的史料(包括參戰老兵的回憶資料),還原了瓜島戰役如火如荼真實戰況,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以及指揮官及士兵素養、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和對比,并配以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0.6萬字
本書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改革,培養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具體要求而編寫。主要內容包括國防建設概述、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人民防空、普通高校軍事技能訓練等。此次在第一版的基礎上,總結教學實踐經驗,吸收了軍事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對部分內容做了增刪,以更好地適應教學需要。
易賢文 馮煉 ·軍事理論 ·20.6萬字
本叢書從軍事專家的視角,深入介紹了上述武器裝備的總體結構、功能特點、著名武器裝備詳解、戰例和趣話等。語言通俗流暢、數據翔實可靠、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及可讀性。是軍事愛好者,尤其是軍事發燒友不可不讀的武器百科。
張玉龍 嚴曉峰 ·武器裝備 ·20.5萬字
指揮與控制(C2)的成效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在戰爭中,任何一項其他活動的重要程度都無法和指揮與控制相提并論。因此,指揮與控制的理論是軍事理論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本書對指揮與控制的原理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介紹,涵蓋指揮與控制的概念、歷史發展、組成要素、本質特征、理論體系、理論基礎、領域、模式、組織設計、過程模型、系統、未來發展等內容。本書不僅可供本領域的研究工作者借鑒,還可供相關專業的師生、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學習與參考。
張維明 朱承 黃松平 陽東升 ·軍事理論 ·20.5萬字
這是一本對坦克的故事進行深度挖掘的書,也是一本探究人類軍事技術創造力的書。創造力可能是人類活動中最重要但又最不為人所理解的概念。關于創造力的構成要素已經有無數研究者進行過討論,但沒有一種理論得到普遍接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同的知識領域需要不同要素的組合。也正因如此,作為兼具技術性和故事性的坦克獵奇類讀物,《世界傳奇坦克》能夠讓讀者既體會到技術的嚴謹,也能體會到故事的流暢和知識的廣博。讀者會發現等待自己的是一次富于樂趣的閱讀體驗。
鄧濤 ·武器裝備 ·20.4萬字
忠實地記錄了二戰后期,在結束意大利戰事之后,各盟國之間審時度勢、密切配合,精心擬定了向納粹德國展開總攻的最終戰略。從德黑蘭到羅馬,各盟國首腦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緊湊而富有成效的會晤,推動了戰爭的最后勝利,也大致確定了戰后世界版圖的劃分。與此同時,在南斯拉夫、希臘及緬甸等地,戰爭仍然在艱難地繼續,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初現天際。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4萬字
目前,由于缺乏信息化實戰經歷,我軍在作戰評估研究領域很大程度上仍處于空白狀態。為了借鑒美軍在該領域的理論與實踐優勢,剖析其存在優點與存在的問題,本書通過全面梳理、歸納當前美軍近期頒布的聯合出版物、各軍種條令和相關指揮官手冊,以評估概念、指標要素為重要環節、以評估實施流程為活動主線,對美軍作戰評估理論及評估實踐全流程活動進行了全面梳理與概括。具體內容涵蓋美軍作戰評估的概念、評估指標制定、作戰評估框架、評估主體編組及評估工具運用、作戰評估實施步驟、戰斗評估等問題。對于我軍汲取外軍先進作戰理論,結合我軍當前由機械
毛翔 褚睿 邢鵬宇 ·軍事理論 ·20.3萬字
本書客觀、深度還原了國民黨抗日首席王牌七十四軍的真實面目!在國民黨軍隊的五大主力中,有靠嫡系上位的,有靠美式先進裝備稱雄的。只有第七十四軍,是真正靠自己本事在抗日戰場上打出來的主力之首的名號。在抗日戰爭中,第七十四軍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豫湘桂會戰等多項戰役,在正面戰場參戰時間最長,殲敵最多,戰功最大。它多次挫敗日軍,曾有“抗日鐵軍”的稱號。這支部隊出現在哪里,哪里就能出現轉機,日軍因此稱之為“虎部隊”(虎の子),在戰場上畏之如虎。本書以抗戰時期的第七十四軍為主線,在揭秘這支赫赫有名的部隊的成長內幕的同時,用以點帶面的方式表現了正面抗日戰場的全景,在還原抗日戰場真實細節的同時,與眾不同的新寫法定會讓你大呼過癮!本次增訂版,除增訂了近萬字內容外,還增加了近百幅珍貴歷史照片,給讀者浸入式的閱讀體驗。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0.3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軸,講述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這一個世紀里,日本從閉關鎖國到被迫國門,從明治維新到發動日俄戰爭的整個崛起、擴張過程。著重闡述了在這個風云變幻的百年里日本的歷史進程、軍事變革、陸軍與海軍的組織形式、裝備的武器以及發動的歷次戰爭。
潘越 ·軍事史 ·20.3萬字
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針對不同艦載武器系統的特點,介紹了以射擊效力分析為主的多種效能分析方法。全書共分10章,包括效能與效能分析的概念、射擊誤差和射擊精度分析、射擊能力分析、射擊效力分析、可靠性分析、綜合效能分析等內容;涉及的武器系統有艦炮、導彈、魚雷、深彈等。
吳玲等 ·武器裝備 ·20.2萬字
本書緊貼信息化戰爭特點,在科學介紹信息化戰爭心理服務工作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全面疏理我軍心理服務工作的歷史發展脈絡,充分借鑒美軍戰時心理服務的成功經驗,從信息化戰爭指揮員的心理評估與選拔、信息化戰爭信息情報的心理學評估、信息化戰爭應對被俘獲的心理服務、信息化戰爭官兵心理應激及其干預、信息化戰爭反恐作戰中的心理服務、信息化戰爭官兵自殺危機干預、信息化戰爭士氣激勵、信息化戰爭心理服務系統建設、信息化戰爭心理服務保障幾個方面對如何開展好信息化戰爭心理服務工作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的探索,填補了我軍戰時心理服務工作的空白,本書具有鮮明的戰時特色,針對性、實用性、操作性很強。
惠淑英 ·軍事理論 ·20.2萬字
本書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1948—1954年之間創作完成。全書從1919年的《凡爾賽合約》開始一直寫到1945年《波茨坦宣言》二戰結束,既有對戰爭的原因、經過的描寫,又有戰爭過程細節的再現;既有重大國際事件的敘述,又有戰爭中各國之間的關系的論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方面,是研究二戰的重要史料。
(英)丘吉爾 ·軍事史 ·19.9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圣典”,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圣典”,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古代漢族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武 ·戰略戰術 ·19.9萬字
本書將融意蘊頗深的古文、準確到位的譯文、鞭辟入里的解析、精彩絕倫的典例、圖片等于一爐,內容豐贍,文字精練。閱罷本書,不僅能讓你享受一次智力的盛宴,更能讓你深獲心靈上的啟迪。從“圍魏救趙”中,能學到在困難面前逆向思維,出奇制勝;從“瞞天過海”中,能知曉即便是事前準備再周全,也絕不能放松戒備,否則,易讓對手尋到破綻,趁虛而入;從“遠交近攻”中,能懂得人際交往的平衡之道,從而有利于施計者目標的實現;從“指桑罵槐”中,能體悟到規避正面沖突,巧妙進行旁敲側擊的言辭藝術……
文史哲 ·軍事理論 ·19.7萬字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在眾多的兵書中獨樹一幟、雄踞一流,它是中華民族智慧寶庫中的經典,與《孫子兵法》一起,并稱為世界軍事史上的“雙璧”。故古書中稱:“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
佚名 ·戰略戰術 ·19.7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全書以豐富的地圖、表格和圖片資料,以及洗練、潔凈的文字表現,展示了蘇德戰場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擊與攻防力量的大轉換。作為“東線”系列的終結卷,本書主要講述了:1945年8月,蘇軍進攻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美國人也投下原子彈,日本陷入絕境。日本關東軍在遭受重創后,放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于結束。與此同時,中美英三角之間的明爭暗斗也在進行。亞洲戰后秩序雛形得以確立。
朱世巍 ·軍事史 ·19.6萬字
本書為著名記者、作家、翻譯家蕭乾關于二次世界大戰的各種特寫、報道和回憶文章,共分為二戰史話、銀風箏下的倫敦、南德的暮秋、歐行冥想錄、抗戰在中國、跑江湖采訪人生等部分。作者作為親歷歐洲二戰現場的記者,具有獨特的現場感和親身體驗,并有諸多對于戰爭與和平,人生和歷史的深刻思考。該書的文字真實可讀,富有歷史與文學價值。
蕭乾 ·軍事史 ·19.6萬字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美國軍事制度的嵌入程度主要受到國際壓力的大小、軍事學說的沖突程度和各軍種間的競爭程度的影響。本書構建的新理論模式,在宏觀層次上從一個新的角度系統提示了二戰后美國軍事制度變遷的邏輯,同時也解釋了各軍種間的競爭和軍政關系如何影響了美國軍事制度的變遷和安全政策的制定。這有助于我們理解美國軍方的行為模式及其制度變遷的走向。
左希迎 ·軍事理論 ·19.4萬字
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是威震敵膽的鋼鐵雄師,他們在浴血奮戰中崛起,在人民解放戰爭的硝煙中成長。四支野戰軍就是四只雄獅,在中華大地縱橫馳騁,所向披靡,凱歌行進,銳不可當,是戰無不勝的勁旅,一切強大的對手,在他們面前都似風卷殘云般地消散而去。
陳楓 ·軍事史 ·19.3萬字
中國工農紅軍經歷的長征,假如沒有那些細節,沒有皚皚雪山、茫茫草地,沒有那些被逼入絕境的饑寒交迫和九死一生,沒有那些動人心魄的決策和分歧,沒有遍地的艱險、危難和犧牲,長征還會那樣舉世矚目嗎,還會讓我們那樣驚嘆和感動嗎?當我們以“偉大”的字眼仰望他們時,他們當時的感覺也許只有渺小和無助;當我們以“光榮”的字眼歌頌他們時,他們當時的感覺也許只有苦難和傷痛;當我們以“正確”的字眼評價他們時,也許他們當時的感覺只有迷茫和彷徨。本書從幾百部長征回憶錄、日記和紀實作品中,悉心收集和整理散落在其中的那些細節,試圖通過歷史記憶中的這些“最小的組成單位”,向讀者提供一個有關長征中的人物、事件、環境、政治、軍事、后勤等等方面的最原始、最真實而又最形象的文本,再現長征“原生態”。
吳東峰 朱繼紅編著 ·軍事文學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