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怪才:保羅·狄拉克傳
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量子力學發展的黃金時期,性格古怪、沉默寡言的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絕對是一個別樹一幟的人物。作為量子物理的創始人之一,狄拉克開創性地將量子力學與愛因斯坦相對論聯系起來,用完美的數學方程解釋了物質的本質,并預測了反物質,后來的弦論和關于宇宙之初發生什么的預測都是基于他的成果。他被認為是除了愛因斯坦以外,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27歲,當選應該皇家學會會士;29歲,當選劍橋大學盧卡斯教授;31歲,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除了物理學領域外,他也在化學領域留下了自己的印記——發明了一種分離化學同位素的方法,并在核工業中得到了應用。這位科學“怪人”一生與人感情疏遠。他是如何與同時代的科學巨匠,如費曼、薛定諤、海森堡、朗道交流的?他為什么終其一生不原諒自己父親,但又對其念念不忘?他是如何在“一戰”“二戰”以及冷戰的裹挾中前進的?本書都將一一回答這些問題。今日,他提出的概念仍被后人研究和發展,他的思想仍影響著無數研究者和科學家,他提出的曾被視為與日常生活毫無關聯的方程式已成為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產業的基礎。
·38.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