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書以訪談錄的形式,記錄了作者與那些影響當代中國法律和法學發展的著名法學家(其實有些人如周枏、王鐵崖等已相繼去世)的對話,并隨文附有一些珍貴資料,其中有些甚至從未公開過。本訪談錄共分六卷,按法學家活動的歷史時期分類。第一卷采訪的主要是1935年之前出生的法學家,因為這個年齡段的法學家基本上是在1957年之前大學畢業,他們都親身經歷或接觸過20世紀50年代中國所發生的影響中國法律和法學發展的人物、事件和文獻。
何勤華 ·法律人物 ·40.7萬字
《天語物道:李政道評傳》是一位后輩物理學家為一位著名前輩物理學家撰寫的傳記,也是學生為老師所做的傳記。該評傳以紀實為主,輔以作者的評述和注釋,將李政道的一生徐徐地向世人展開。
趙天池 ·綜合 ·27.5萬字
作者歷時數年,幾易其稿,補充史料,修正史觀,不以個人喜好臧否人物,而是用更廣闊的大歷史視角來看待人物的功過是非。全書以時間為線索,剖析蘇東坡的生命歷程,解讀蘇東坡詩詞內涵,打開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翻開這本書,一個真實立體的蘇東坡躍然紙上,深入閱讀,蘇東坡傳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陳鵬 ·歷史人物 ·20.8萬字
名人之所以成名,被歷史所銘記,自有其與眾不同的天資、機遇或鮮為人知的重重內幕。閱讀名人,解析名人,在一定意義上便是在閱讀一個國家、了解一個民族、認識一種文化。文娟主編的《中外名人全知道》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外名人的捷徑。
文娟 ·人物合集 ·33.9萬字
本書作者,曾陪同金庸回鄉,以及為《鹿鼎記》尋根,作者和金庸與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說,是一種輕松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達到切近觀察,回憶聊談,互相問答,詰問歷史與人生,于如此近距離接觸中,得到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歷程,分析金庸的作品,為讀者解讀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闡明的一生,決非一個“俠”字,可涵括他復雜多變、波瀾壯闊的人生,也非一個“儒”字,能賡續他祖輩留下的儒家志業。全書以1949年為分界線,將金庸一生分上下兩篇來敘述,將金庸的個人命運軌跡置于時代巨變,又緣于一種機緣和命運,為我們留下了永遠讀不盡讀不完的篇章?!敖鹩埂眱勺郑屛覀冏x出:一部個人傳記,一個時代的“史記”。
張建智 ·文學家 ·24.9萬字
本書介紹了約翰·拉貝的一生。作者黃慧英在史實基礎上,結合檔案資料、拉貝日記以及對拉貝后人的訪談,以細膩動人的筆觸,重點講述拉貝在中國三十年的生活。1931年,拉貝被西門子公司派往首都南京任職。1934年,他為申請在南京建立德語學校的經費加入納粹黨。南京陷落之前,他與十余名外國友人一起,為建立國際安全區奔走。日軍入城后,他們竭力保全安全區內的幾十萬名難民,拉貝本人在宅邸內收容六百余名難民,一次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救下與他素昧平生的人。歸國后,戰爭結束,拉貝又因納粹黨的身份被迫接受多次審查,并因此失業,饑寒交迫。半個多世紀后,拉貝的日記被公開,他在南京的故居被發現并確認,人們才重新認識了這位英雄。
黃慧英 ·政治人物 ·20.6萬字
張履祥,作為明清之際的“理學真儒”,他是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和“踐履篤實”的民間理學代表,在中國儒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一,張履祥是明末清初“尊朱辟王”的先驅。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他是“清儒中辟王學的第一個人”。第二,張履祥是清初朱子學的先導。唐鑒在《清學案小識》中將他與陸隴其(1630—1692)并列于《傳道學案》卷一,也稱之“朱子后之一人”。方東樹評價“近代真儒,惟陸清獻公及張楊園先生為得洛閩正傳?!钡谌?,張履祥是清代民間理學的主要代表。研究張履祥對于比較清代民間理學與官方理學之間的差異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張履祥是清初經世實學思潮之中的代表人物,對于闡明中國經世實學思潮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五,張履祥是劉宗周(1578—1645)的重要弟子,與黃宗羲(16l0—1695)、陳確(1604—1677)并稱為蕺山門下三杰,但是三人思想差距甚大,代表了蕺山學派的三個方向的分化。第六,張履祥是清朝從祀孔廟的九人之一,于同治十年從祀孔廟,“其位次在東廡先儒孫奇逢(1584—1675)之次。”本書基于史料和地方志,講述桐鄉人張履祥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生活趣聞、交游情況,述評這位儒學大家的一生,展現桐鄉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張履祥腳踏實地的人格、學風。
張天杰 ·歷史人物 ·29.9萬字
本書試圖真實地、歷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幫助讀者對這樣一位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做出一個評價。
郝平 ·歷史人物 ·30.4萬字
《大醫馬海德》是在大量采訪和史料記載基礎上,創作的一部反映馬海德博士光輝一生的人物傳記,是2021年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本書堅持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突出重要的社會價值,通過40余萬字400余幅圖片,通過十五篇若干個故事的講述,介紹了馬海德傳奇的一生。從喬治·海德姆成為馬海德,從不了解中國到深刻理解中國人民的苦難,從一個中國革命的局外人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并在中國參加革命、工作55年,馬海德所經歷的事件展示了其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的變化與選擇,為中國革命和衛生事業所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馬海德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和熱愛中國人民的偉大情懷,對醫學事業的不懈追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為我國在麻風病防控與救治工作方面做出的舉世矚目的貢獻,應該被歷史銘記。
陳敦德 ·歷史人物 ·37.3萬字
葉嘉瑩生前親自審訂并認可深入、系統解讀葉先生的百年心路和學術歷程。以無生之覺悟,為有生之事業。以悲觀之心境,過樂觀之生活?!叭醯轮馈痹陔[曲存在的同時,以一種更為強大、持久、堅韌的力量來承受、抵抗外界之勢力……葉嘉瑩之所以成長為一位優秀詩人,關鍵不在于她與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廣泛汲取了前輩詩人的精華,在詩歌中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她不同于李商隱的哀感凄艷,而是堅強明朗;她既有杜甫的深厚情懷,又有陶淵明的人生智慧;她把陶淵明的小我圓融升華為杜甫的大我,又將杜甫的大我情懷以陶淵明的固執態度運用到詩詞事業中,最終完成了自我的生命與詩歌,這是她的獨特之處。
李云 ·文學家 ·25.8萬字
本書講述了鄧小平早年赴法勤工儉學,加入共青團,投身革命?;貒?,籌備八七會議,曾任中央秘書長。創建紅七軍、紅八軍。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被打倒。參加長征,任中央秘書長,參加遵義會議。抗日戰爭時期,堅持華北抗戰和主持八路軍前方總部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指揮中原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協同作戰,任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解放南京、上海。解放大西南,任西南局第一書記。后到中央工作,在八大上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中央書記處工作10年。
薛慶超 ·領袖首腦 ·26.8萬字
本書講述了鄧小平在粉碎“四人幫”后,恢復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闡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恢復高考,主持真理標準大討論,撥亂反正,解放思想,實行經濟特區,為重大冤假錯案平反,訪問日本、美國,科學評價毛澤東,完成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
薛慶超 ·領袖首腦 ·26.1萬字
本書講述了鄧小平在十一屆六中全會,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十二大上,他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十三大,他主持開幕式。提出并實施百萬裁軍。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實現中蘇關系正?;VС纸瓭擅癯蔀榈谌醒腩I導集體的核心。1989年秋辭去中央軍委主席。1992年視察南方,發表南方談話。以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1997年2月,鄧小平逝世。十五大,黨章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薛慶超 ·領袖首腦 ·27萬字
他用一生回答:人生沒有彎路,只有自我的必經之路!本書是奧利弗·薩克斯的自傳。他是傳奇的人物,是大英帝國勛章得主、跨界奇才、諾獎科學家摯友,他以醫生與患者的雙重身份完成自我救贖,他是生命的樣本,從牛津學霸到癌癥斗士,用自己的人生破解內卷焦慮;當“人生是曠野”照進現實——科研大神用親身經歷證明:改變軌跡不是失敗,而是忠于自我的勛章!他以自己為病例,用一生去探索。書中記錄了他與好萊塢巨星、卡車司機、詩人摯友碰撞出的生命火花,更以驚心動魄的坦誠,講述一個“離經叛道者”如何在不被理解的世界里,把每次人生轉向都變成通向真我的階梯。
(英)奧利弗·薩克斯 ·自傳 ·20.5萬字
本書作者為張大千家書作者。研究張大千的專家,本書為作者所寫的張大千與徐悲鴻、齊白石、張學良、畢加索等20多位家名人的軼聞趣事,以及其與紅顏知己李秋君、韓國少女春紅之欲語還休的情愛軼史。本書比傳記更加生動有趣,材料確鑿可信,可讀性極強,且為一本了解中國近代畫壇名家的參考要著。原版1999年出版,增訂版作者補充十余篇文章并修訂舊作。全部書稿作者整理就緒。
包立民 ·藝術家 ·22.6萬字
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王室回憶錄,由查爾斯三世和戴安娜王妃的次子哈里王子親述。哈里王子以罕見的勇氣和坦誠,講述了他身為王室替補繼承人的人生軌跡:幼年喪母帶來一生無法消解的痛,少年時在王室光環下的孤獨與迷茫,成長過程中被媒體審視的壓抑,面對家庭內部微妙復雜關系的糾結,對王室傳統規范的困惑與抗爭,愛情降臨時在王室責任與個人幸福間的艱難選擇,以及為愛脫離王室遠走他鄉后對往昔的重新審視……呈現了哈里王子身為王室繼承人的“備胎”,突破身份的束縛、追尋自我價值的心靈成長歷程。
(英)哈里王子 ·自傳 ·30.1萬字
石聲漢(1907—1971),湖南湘潭人,農史學家、農業教育家、植物生理學家,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教授,我國農史學科重要奠基人之一。1924年考入國立武昌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前身)生物系,1936年獲英國倫敦大學植物生理學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教學與科研,晚年致力于整理、研究我國古代農業科學文化遺產工作,先后完成《齊民要術今釋》《農政全書校注》等十余部巨著。本書是石聲漢之女石定枎為父親所寫的傳記,全書材料搜羅詳備,筆觸感人至深,真實、全面地記錄了石聲漢的一生,既展示了他的才華、學識和高潔的人格,更展示了他“科學救國”的理想和抱負,以及為此經歷的奮斗和挫折,堪稱一部20世紀愛國知識分子的命運史、心靈史。
石定枎 ·科學家 ·25.4萬字
《我的前半生》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所著的自傳體回憶錄。該書詳細記錄了溥儀從三歲入宮登基為帝,到遭遇辛亥革命被迫退位,再到民國成立后的種種經歷,包括北洋軍閥混戰、出宮寓居天津、成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被蘇聯紅軍俘虜、新中國成立后歸國接受改造,最終成為普通公民的完整而詳盡的人生歷程。全書以時間為脈絡,不僅展現了溥儀個人的命運起伏,也深刻反映了近現代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書中內容真實而客觀地反映了溥儀在獄中接受改造的精神風貌,對了解溥儀的思想轉變及當時的歷史環境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愛新覺羅·溥儀 ·政治人物 ·41.9萬字
本書講述了一位有功于國家和民族的傳奇式軍人,被譽為“神秘人物”的愛國將領寧夏人韓練成的戎馬一生。軍事上,他成為蔣介石的參謀:與馮玉祥前往西安解圍參加北伐戰爭,又在蔣馮閻中原大戰中,救了蔣介石一命,成為蔣介石最信任的侍從之一,與白崇禧交深厚;抗戰期間,率部抗擊日寇于昆侖關、桂林、雷州半島等地并接收海南,曾與周恩來多次秘密會見促膝長談;解放前在上海與董必武秘密會見,又陳毅將軍不謀而合,萊蕪戰役里扭轉華東局面,為解放戰爭立下奇功。政治上,解放前后他均為國家和民族命運奉獻睿智,文革期間得到周恩來特別囑咐保護,并依然堅持為部隊、為士兵向中央進言,晚年多次拒絕復出。自評“隱退一生”。
薛正昌 ·軍事人物 ·22.2萬字
80年代初,作者曾以《中國姑娘》和《中國男子漢》兩篇報告文學令國人激動不已,他在新聞和文學兩大領域工作得風生水起。四十幾歲時,正式他仕途光明之際,卻選擇了急流勇退,而投入丹青墨海,與書畫界師友朝夕相處。本書記錄了作者與書畫界的朋友們的交往故事。這些朋友,多為“大家”,如李可染、李苦禪、崔子范、吳冠中、華君武、宗其香、盧光照、劉勃舒、范曾等等,魯光描寫了這些畫家們在“大師”的名號外,鮮為人知的一面。特別是寫李苦禪、崔子范、范曾等人的幾篇長文,由于知之甚深,作者用大量的事實和細節,勾畫出了一個個有著鮮明的個性、在以往的傳記和記錄中找不到的形象。在閱讀作者與這些大家交往的過程中,讀者也能了解到作者的人格和藝術追求。
魯光 ·藝術家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