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著重研究詩性林語堂及其跨文化傳播。林語堂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在“西學東漸”的大潮中,他卻逆潮流而動,熱衷于“東學西漸”,并取得前無古人的成就,成為跨文化傳播的成功個案。作者認為,林語堂具有的詩性的人格魅力,在文化傳播中起到了決定作用。本書以林語堂的人格特征作為切入點,研究其跨文化傳播的特點,這是目前林語堂研究中的一個嶄新視角。
劉奕華 ·歷史人物 ·21.6萬字
本書為學界第一本研究唐弢先生生平的年譜型著作。唐弢(1913年3月3日—1992年),原名唐端毅,曾用筆名風子、晦庵、韋長、仇如山、桑天等,出生于浙江省鎮海縣現在于江北區甬江街道畈里塘村,后為紀念唐弢先生將甬江鎮中心小學改名為唐弢學校。唐弢是我國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魯迅研究家和文學史家,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推背集》、《海天集》、《向魯迅學習》、《魯迅的美學思想》等。
林偉 ·年譜 ·24.7萬字
本著作從譜系學角度對翻譯研究派的集大成者、美籍意大利學者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Venuti)的翻譯理論進行研究。本著作認為,韋努蒂的翻譯思想是在融匯眾多理論家的理論基礎上創生的,其目的在于為譯者、譯作及翻譯研究鳴不平,從而走向一種翻譯文化。本著作從韋努蒂的理論論著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理論話語作為脈絡,力圖揭示其話語系統的生成過程及其翻譯理論對翻譯研究從學術邊緣走向中心的重大推動意義。韋努蒂的翻譯研究,給當代國際翻譯理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引發譯論家以及譯家對翻譯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從而加速翻譯研究從學術邊緣走向中心的步伐。這就是韋努蒂翻譯理論研究所燭照出的神韻。
蔣童 ·家族研究 ·24.5萬字
本書是“中國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實是寫不完的,他們還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繼續創造著歷史。書中深度訪談的三十余位女工,從五〇后到九〇后,年齡跨度很大,從中可以看到改革開放前的國營廠大姐、轉制大潮中的下崗工人,以及剛剛踏入社會的新生代女工,各個年齡段的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同齡人,看到她們的人生。本書的作者呂途,作為婦女問題的研究者,又是長期做新工人調查的學者,她針對女性成長、婚戀、在家庭中的角色、性問題等,做了有針對性的訪談安排,歷時多年完成此書。她不但是學者,更是女工群體中同呼吸、共命運的一員,用這本書回應時代的迫切問題。
呂途 ·女性人物 ·21萬字
《榮格自傳:我的夢與潛意識(專家伴讀版)》是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對其探尋潛意識的一生回顧。它是一本少有的自傳,展示了心理學大師對自我潛意識持續一生的追蹤剖析。它還是一本潛意識探索案例集,展示了個體如何通過寫夢、畫夢、解夢等嘗試了解潛意識中真正的自己。夢見被追趕意味著什么?夢見動物有什么寓意?夢見過世的親人代表著什么?夢見和人打架暗示著什么?榮格指出:夢是潛意識發送的信息。榮格記錄下自己人生各階段的夢,向讀者完全袒露自己的潛意識世界,并展現了如何通過個人聯想、擴充分析、積極想象三大獨創技法對此進行解析,為讀者如何察覺潛意識、讀懂真正的自己提供了可行的參考。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自傳 ·30.9萬字
王守仁,別號陽明,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陽明的一生都是傳奇:他曾是乖張叛逆的問題少年,后來卻潛心向學,終成大器;面對昏庸皇帝與巨奸劉瑾,卻能夠化險為夷,縱橫捭闔;身為一介儒生,卻用兵如神,多次平定叛亂,立下曠世奇功;目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創立陽明心學這一劑提升自我、拯救時弊的心靈解藥……《明朝一哥王陽明》用頗具現代感的生動幽默的文筆,將一代圣人王陽明的一生完整勾勒出來,同時又融入了王陽明心學的形成、發展、完善和成熟的過程。呂崢教授結合王陽明研究的新成果,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精心修訂,以幫助讀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王陽明的成圣歷程,更輕松、更準確地讀懂陽明心學的核心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會開啟強大的內心力量,成就輝煌事業。
呂崢 ·哲學家 ·21萬字
陳之遴(1605-1666)屬于清初流人中極具歷史特征的一個類別——貳臣流人。本書懸置了史學和文學的現代學科分野,基于貳臣和流人這兩個特殊身份探尋了陳之遴的行為史和心態史,揭示了貳臣流人這一特定人群與社會和地理的關系。在行為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的仕宦行為與家族、明朝及南明政權、清朝政權之間的互動關系。其中考證了海寧渤海陳氏家族地位、“楊嗣昌奪情”事件、陳祖苞案始末、陳之遴“鴆父”真相、陳之遴與黃道周的關系、陳之遴在南明弘光政權的困境、陳之遴降清始末、陳之遴在清朝屢獲超擢的歷史背景和個人政績、順治朝重要黨爭案件、黃膘李三案始末、吳良輔案始末及順治皇帝晚期的一些問題等歷史細節,也分析了順治朝內監勢力在中央權力分布圖中的異軍突起過程、“南黨”漢臣內部成員之間由于地位的頻變在交結心理和行為方面出現的微妙變化等歷史現象。在心態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不同歷史時期的心態變遷,重點關注了陳之遴的三種生命體驗:一是流寓遼東后面對邊地生存空間對心態的強烈擠壓,其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所作出的保護性調適。二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興亡之感和亡國之悲所表現出的漸進性和復雜性。三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仕路之悔與叛明仕清這一政治倫理之間的關聯性。
劉剛 ·歷史人物 ·21.9萬字
呂劍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華縣工委書記。1930年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從事兵運工作。后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寶雞地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書記、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第四、五屆政協主席。為紀念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經中共陜西省委同意,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呂劍人紀念文集》。呂劍人紀念文集由傳略、有關回憶、紀念文章、呂劍人同志文章、呂劍人同志講話、呂劍人同志報告、有關報道、大事年表、領導題詞和照片等組成。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歷史人物 ·34.4萬字
文徵明是一個典型的儒者,是古代文人中的一個典型。他在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他性格溫和,言行謹慎,廣泛交游,頻繁出行,得享高壽;他出身普通官宦家庭,生活條件并不優越,大半生熱衷仕進,最終卻隱居于市數十年,以文墨終老,德尊行成,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從文徵明家世、教育、經濟、交游、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授徒、思想、藝術趣味等方面,分五章考察了文徵明的生活狀態,以期揭示文徵明文墨一生的豐富內涵。正文后面的兩個附錄,分別是文徵明交游人物小記和文徽明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品評,簡要呈現了文微明龐大的交際圈和他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認識。
于有東 ·文學家 ·21.2萬字
本書講述了一位有功于國家和民族的傳奇式軍人,被譽為“神秘人物”的愛國將領寧夏人韓練成的戎馬一生。軍事上,他成為蔣介石的參謀:與馮玉祥前往西安解圍參加北伐戰爭,又在蔣馮閻中原大戰中,救了蔣介石一命,成為蔣介石最信任的侍從之一,與白崇禧交深厚;抗戰期間,率部抗擊日寇于昆侖關、桂林、雷州半島等地并接收海南,曾與周恩來多次秘密會見促膝長談;解放前在上海與董必武秘密會見,又陳毅將軍不謀而合,萊蕪戰役里扭轉華東局面,為解放戰爭立下奇功。政治上,解放前后他均為國家和民族命運奉獻睿智,文革期間得到周恩來特別囑咐保護,并依然堅持為部隊、為士兵向中央進言,晚年多次拒絕復出。自評“隱退一生”。
薛正昌 ·軍事人物 ·22.2萬字
《品中國書家》是書法家、作家張國擎先生創作的一部評述古代中國書法名家、名作的圖書。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近年來,教育界對書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多地官方教育機構也出臺了書法相關的課程,將承載著中國文化精粹的書法文化納入中小學生課程。本書以書法家的專業視角,以作家的文學筆法,品讀古代書法作品,講述千年書法源流,介紹書家精彩故事,是一部品鑒、學習、體會中國書法藝術的絕佳讀物。中國書法大家言恭達做序并給予高度評價。
張國擎 ·人物合集 ·23.5萬字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較為全面的回憶錄,也可說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傳,它詳細記錄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文筆生動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讀者從中可對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周作人 ·自傳 ·36.7萬字
抗戰時期是艾蕪創作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其作品豐產而高質。編著者沉潛于圖書館,涵泳于數據庫,爬羅剔抉,多有發現與收獲。全書按內容大致分為五輯:“作品集及有關評論”“集外文拾補”“人物與事件”“書信繹讀”“他人筆下的艾蕪”,收文31篇。書中所錄文字,俱從原始資料得來,信實可征。本書的出版,對于《艾蕪全集》,無疑會具有一定的補佚作用,同時也將進一步夯實艾蕪研究的文獻基礎。
熊飛宇 ·文學家 ·26.2萬字
孫犁是一位人們熟知的作家。提起他,人們就會想起他那種“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荷花淀”風格,想起文學史家稱道的“荷花淀派”。由于傳記作者對孫犁的生活和創作經歷的深刻了解,對其作品的獨到研究與藝術把握,以及作者明麗流暢的敘述筆調,這部傳記給我們生動描寫了孫犁的生活和創作道路,再現了這位作家在現代文壇上的獨具風采,揭示了他的富于啟迪、意蘊豐厚的人生奧秘。本書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迄今為止孫犁傳記作品中的佼佼者。
郭志剛 章無忌 ·文學家 ·30.9萬字
本書對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中國魯迅研究加以宏觀觀照,提出了魯迅研究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深層問題——為什么只有魯迅成為了這樣的戰士?帶著這一問題,對歐洲歷史上近兩百年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進行了具體梳理,透視了他們重塑現代人類生命信仰的卓絕努力,攝取到現代人類生命信仰的兩大內核——精神層面中的超越虛無之思,實踐意義上的超越虛無之行,指出正是在“穿越虛無——創造意義”這一重大的現代人類精神問題上,魯迅與歐洲數代存在主義思想家有著共同的生命基元。在這一視野下,本書對魯迅一生的生命歷程、思想歷程作出了一種新的劃分并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對“留日魯迅”、“沉默魯迅”、“吶喊—彷徨—野草”時期的魯迅以及“左翼魯迅”、“雜文魯迅”提供了一種具有整體性、有機性、體系性的新闡釋。
彭小燕 ·文學家 ·48.1萬字
黃旭華是我國著名船舶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核動力潛艇研制創始人之一。本書分為九章,章節按時間延展、以事件布局,章節間按照大小主題漸次敘述。整篇傳記勉力做到事實準確、客觀公允、描述流暢清晰。對有爭議的問題則秉持孤證不立、客觀陳述、不做結論性評價的原則。本書按以歷史發展的邏輯,以樸素的筆觸,勉力勾勒黃旭華學術成長的過程,努力刻畫與展示一個為了祖國的安全與強大,孜孜以求、無私奉獻、銳意創新的科學家形象。
王艷明 ·科學家 ·20.4萬字
本書系統闡釋了張立文教授的學術人生,分別論述了生命的磨煉、生命的考驗、生命再煎熬、生命的覺醒,生命學術的起始、曲折與探索等內容,充分展現了老一輩學人的學術成長和發展的歷程。
張立文 ·學者 ·49.9萬字
《北大名師》內容簡介:“蔡元培獎”以北大老校長、教育家蔡元培的名字命名,被北大師生公認為“北大教師最高榮譽”,以表彰教師們在教書育人、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北大名師》講述了第二屆“蔡元培獎”獲獎都是的求學、做學問、教書育人的點滴。這些北大名師的事跡,將為各高校涌現更多的名師提供有益的借鑒。全書文體為人物傳記,行文具體生動,非常適合普通大眾閱讀。
張琳 孫戰龍 ·教育家 ·20.2萬字
曹力如,(1902—1949),陜西保安(今志丹)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協同劉志丹開展革命工作,先后擔任延安市市長、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書長,作為陜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出席了中共七大。新中國成立后在調赴新疆途中,因車禍犧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本書對曹力如的一生進行了回顧,并收錄了他的遺文以及懷念他的回憶文章,為研究中共陜西黨史人物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資料。
中共陜西省黨史研究室 中共志丹縣委 ·政治人物 ·32萬字
本書分為兩部分:《梅堯臣傳》生動地描述了北宋詩人梅堯臣的身世遭際,剖析其作為宋詩“開山祖師”在詩歌創作上的特色和成就,也記載了他與當時文壇名流唱和往來的軼事趣聞。對于讀者研究梅堯臣、研究古代詩歌的發展道路均有裨益。《元好問傳》描述了文學家元好問坎坷的一生,揭示其充滿矛盾的人格特征,并對其詠嘆時代和人生的詩文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朱東潤 ·歷史人物 ·2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