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縱觀世界文化交流史,海外漢學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也提供了審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視角。本套叢書選取16世紀到20世紀世界范圍內對漢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漢學家為對象,以人物傳記的形式講述其生平經歷及學術成果,旨在回顧中西文化交流歷程,發現審視中國文化的新視角,探索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
譚淵 ·人文 ·16.3萬字
從畢業后橫跨歐亞大陸的漫游、初入職場的迷茫和煩惱,到親人離世的生活變故,再到獲獎后剛剛進入事業上升期,卻不得不因病退出……在人生中迷了路的作者,在本書中以他幽默的語言,回顧了讓無趣工作變有趣的過程、從“菜鳥”到業界明星再回歸自我的曲折心路。制作海報,振興街道,組建樂隊,創造節日……在廣告創意領域構建專屬于自己的領地,最終廣受關照和認可。閱讀本書,可以看到一位創意人不斷向內突破的快意人生,也能感受到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善意,最終也會讓我們的創意表達變得更豐富。踏出新的一步吧!——獻給每個人的一本書。
(日)日下慶太 ·藝術家 ·12.7萬字
第一輯是對自1983年以來《縱橫》所收文章進行碎片化整理,匯集了反映我國文化發展、薪火相傳的精彩文章。《藝者匠心》主要收錄了自清末起的書畫、雕塑、手工藝等藝術類的大師們的藝術經歷。
劉未鳴 劉劍主編 ·藝術家 ·14.7萬字
本書記述了河北梆子大師王玉磬的藝術人生,作者為王玉磬弟子、優秀的河北梆子藝術家陳春。在本書中,作者用質樸深沉的筆調記錄了她的恩師——老一輩藝術家王玉磬的從藝經歷、師友往來、技藝切磋、教學軼事等內容,展現了老藝術家的獨特風采和精益求精的藝術精神,同時也通過王玉磬、陳春兩代藝術家的故事展現了河北梆子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本書情感真摯,語言平實,生動地描繪了師生間的深厚情誼和動人往事,贊頌了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也對“王派”藝術成就和風格做了全面、精準的闡述,甚至一句唱腔、一個眼神、一個身段都有詳細記錄。本書裝幀精美、圖文并茂,講述了王玉磬的從藝經歷以及師友往來等,許多內容都是首次發布,非常生動地體現了老一輩藝術家對河北梆子的執著與深情,頗具可讀性。
陳春 ·藝術家 ·14.4萬字
本書為關于老舍的資料匯編,讀者可以通過本書可以了解老舍一生的大致經歷,可以了解到他的童年時期是何種狀態,他的青年時期又是何種狀態,在風雨縹緲的戰爭時期他怎樣堅持創作,在新中國成立后他怎樣主動改造自己的思想;通過本書還可以了解到老舍是如何進行創作的,他對文學持有何種看法??傊?,本書是一本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老舍的佳作。
羅常培等 ·文學家 ·13.2萬字
楊官璘是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塘瀝村人,是新中國的第一個象棋冠軍,第一批“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獲得者。楊官璘三歲識棋,六歲通弈,十歲鄉下稱王。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弈林生涯中,他飲馬香江,鏖戰上海灘,揮師中原,問鼎京城,以其無敵手一統弈林,贏得了“混世魔王”、“魔叔”、“象棋魔術師”、“棋壇巨匠”、“弈林泰斗”、“棋壇宗師”、“棋壇元戎”、等各種稱謂,鑄就了中國象棋史上的一個高峰,將中國的象棋藝術推進了一大步,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楊官璘”時代,在中國象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中國第一部特級象棋大師的傳記,《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以全景式的方式和多彩的筆觸,記錄和刻畫了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的生活歷程,描繪了他出神入化的棋藝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同時再現了諸如“廣東四大天王”、“華南三虎”、陳松順、王嘉良、李義庭等老一輩棋王的風采,描寫了與曠世棋王胡榮華等人弈林斗法的精彩場面,從而使《一代象棋宗師楊官璘》在具有史實性的基礎上增添了可讀性。
周鎮明 ·歷史人物 ·18.6萬字
本書以采集到的真實資料為基礎,按照時間順序和學術發展脈絡的交路線,從趙梓森少年時期的求學開始,詳細地敘述他此后的學習、教學以及科研經歷,著重對那些體現他學術創新、工作精神和人生態度的事件做了細致、深入的描述和分析,旨在為讀者還原一個真實而又不平凡的科學家形象。在傳記結構安排上,我們選取關鍵節點,著重突出4個影響他學術成長和科研成就的個性與重要事件的結合部分:不達興趣不罷休——為了選擇喜歡的專業兩次退學三次高考;醉心于科研和實踐——不管外面政治運動喧囂,自己在家悄悄搞發明和制作;看準目標就堅忍執著——認同光纖通信理論和前景后,就頑強甚至于偏執地說服各級領導支持,創造研制光纖通信的條件;不等不靠艱苦創業——爭取條件但不接近依賴,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創造條件,用原始設備研制出根實用光纖。
賀金波 樊立巖 ·科學家 ·17.9萬字
毛江森1934年1月出生于浙江江山,有名醫學病毒學家。現任浙江省醫學科學院院長,1991年當選為院院士(學部委員)。他從事醫學病毒學研究近40年,1978年以來對甲型肝炎病毒進行研究長達15年,成功地培育出安全有效的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毒種,并研制出甲型肝炎疫苗,該成果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大科技成果選集,在1993年曾獲國家發明二等獎。
陳崎嶸 ·綜合 ·14.2萬字
本書以柔軟、細膩的感情做底,用詩意的語言,寫盡三毛的早年生活、國外留學、生死愛戀、旅行足跡、大陸之行等生平點滴。可以說,本書是有關三毛的傳記作品中寫得富有詩意的一部作品,也是當代唯美作品中寫得非常好的一部傳記。在本書的字里行間,讀者可以真切體會到,作者對三毛頗有一種天涯知音的感覺,通過對三毛生平事跡及作品的大量研究,石天琦讓這本書讀來有飽滿充實之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散文式人物傳記。
石天琦 ·文學家 ·8萬字
海瑞是明朝時期的清官,他一生剛正不阿,敢于直言進諫,反對貪污腐敗,深受百姓的愛戴。他的清正廉潔和不畏權貴的精神,成為了后世清官的典范。本書講述了海瑞的為官經歷、政治主張以及他的道德風范。
王璐瑤 ·歷史人物 ·11萬字
朱自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學者、詩人、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畢生盡瘁于祖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堅持新文學運動的方向,鍥而不舍,嚴謹治學,辛勤筆耕。他在揚州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從這里邁開了他人生旅程的第一步。為此,江蘇省政協和揚州市政協文史委編輯此紀念他的史料專輯,以表達揚州人民對朱先生的緬懷之忱。
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揚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文學家 ·16.8萬字
百余年前火車進入中國備嘗艱難與屈辱,而在今日為世界矚目的中國高鐵的回望中,則帶來歷史啟示。火車推進了中國的現代化,無論物質與精神,而其“速度”卻難以描述。這本小書以晚清至民國時期文學中的火車表現為敘事主角,追蹤縱橫交錯的鐵道地圖的歷史形成,勾畫城鄉分野、經濟發展與物質文明的進化,同時分析由火車給人們所帶來的日常生活、思維與行為方式的變化。此書意在為中國文學史文化史開啟一扇饒有興味的想象之窗,根據第一手資料與歷史時序展開敘述,包括五四新文學、鴛鴦蝴蝶派、新感覺派等不同流派的文學作品,對于經典性文本作細讀演繹,揭示多元的思想與藝術特征。此書約七萬字,并配上數十幅從大量報刊雜志挑選的歷史性圖像,以原創性、可讀性和學術性訴諸專業與非專業者的閱讀興趣。
陳建華 ·綜合 ·7萬字
本書為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的一種,傳主吳浩青,1914年出生,江蘇宜興人。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被譽為鋰離子電池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本書從吳浩青的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兩大方面,詳細敘述了吳浩青院士的學術成長歷程,史料豐富,有很強的學術價值。
陳熙 ·科學家 ·11.9萬字
這是一本和蘇東坡相遇的十個故事。在“花褪殘紅青杏小”的季節,遇見蘇東坡。感受他的兄弟情誼。在“正是橙黃橘綠時”的歲月,遇見蘇東坡。體察他的宦海沉浮。萬谷酣笙鐘,遇見暮年蘇東坡。管他清風急雨。千里共嬋娟,遇見AI蘇東坡。暢想元宇宙的未來。這一生,何妨吟嘯且徐行。每一次遇見,都是新鮮。
衣若芬 ·歷史人物 ·6.6萬字
德里克·賈曼(DerekJarman)被譽為“英國電影的天才”,他不僅是導演,也是詩人、畫家、植物學家。他執導了《卡拉瓦喬》《英格蘭末日》《愛德華二世》等多部藝術影片,曾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等國際性大獎。最后之作《藍》在雙目近乎失明的情況下完成制作,以超前的視覺理念和深情的自我剖析轟動影壇。傳記作者不僅是藝術史專家,也是園藝專家,恰與賈曼有著某種對稱性。賈曼曾聲稱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花園,他自己也的確成為當代藝術和文化界的一座花園。本書向人們審慎而全面地展示了這座花園,他的全部作品,以及一幅完整的人生畫卷。
(英)邁克爾·查爾斯沃思 ·藝術家 ·9.6萬字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其中、第二章介紹徐旭常早年在江蘇和上海的生活,第三、第四章介紹他在東北和北京的求學經歷,第五章介紹他進入清華大學任教后初10年的工作與生活歷程,第六至第九章介紹他的學術經歷與科研成就,第十章介紹他對后輩學者的培養與提攜,第十一章簡要介紹他在人生后一段旅途中的生命印記。
彭慧文 ·教育家 ·13.8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序,從陜北歌王王向榮童年寫起,分土地滋養、自我成長、踏入演藝、職業演員、民歌傳承五個部分講述了傳主的藝術之路。為使內容真實生動,貼近生活,作者連續十多年堅持對傳主進行跟蹤采訪,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寫作過程中,作者不僅僅簡單記錄傳主的成長環境、人生經歷以及生活瑣事,而是著重展現其扎根在陜北這塊熱土上,通過傳唱歌謠,改變命運,進而享有盛譽的傳奇歷程,同時烘托出傳主獨具個性、追求藝術和自由、情感豐富的生動形象。
霍文多 ·藝術家 ·16.1萬字
本書收錄馮文炳撰寫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的十余篇文章,內容包括魯迅生平及所處時代的回顧、部分小說和雜文的分析,論述了魯迅在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上的偉大成就,說明了如何研究魯迅以及向魯迅學習等問題,為青年介紹了魯迅的戰斗精神和在文學創作上的偉大成就。
馮文炳 ·文學家 ·5.8萬字
岳飛,能文能武。生活窮困未有令他氣餒,反而發憤學習。自小習武的他亦心系國家。面對金人入侵,他寫下悲壯的《滿江紅》。背上刻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成為他一生的宗旨。他組成精銳的岳家軍,對抗金人。但就在收復中原有望時,他卻被冠上“莫須有”罪名……他最后能實現保家國的理想嗎?
饒遠 ·軍事人物 ·3.8萬字
《足以自豪》是楊小芳——一位沒有雙臂的女孩自傳。書中講述她在意外前后的種種經歷,縱使人生遭逢巨變,卻能夠在運動、繪畫等方面有杰出成就,這全是小芳獨有的樂觀及堅毅的性格,同時感恩一直在她身旁的偉大人物:媽媽、田徑教練、游水教練、繪畫老師、職業治療師、朋友等,并訴說對外婆留有的遺憾等。另外,透過不同的生活照、畫作及訪問,全方位認識小芳,讓讀者吸收她不一樣的正能量。
楊小芳 ·綜合 ·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