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應期而生:利奧·梅拉梅德與現代金融的誕生

金融期貨創(chuàng)始人利奧·梅拉梅德的最新自傳。梅拉梅德童年從二戰(zhàn)的戰(zhàn)火中奇跡般逃脫,誤打誤撞進入了金融世界,從最底層的跑腿員做起,成長為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的領軍人物。他發(fā)現期貨市場很小、以商品為基礎且局限性強,也最早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并預想到其可能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他預見了外匯期貨公開交易市場的必要性,以遠見和執(zhí)行力推動了金融衍生品的崛起,為不確定性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1972年,利奧·梅拉梅德創(chuàng)建了首個金融期貨交易所,并推出貨幣期貨,改變了金融市場。1987年,梅拉梅德再次革新了期貨交易,創(chuàng)辦了Globex——全球首個電子化期貨交易系統(tǒng)。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米勒將金融期貨稱為“過去20年最重要的創(chuàng)新”。利奧·梅拉梅德在這部最新自傳中以第一視角完整講述了芝加哥商業(yè)交易所從傳統(tǒng)場內交易向電子化、全球化轉型的艱難歷程,并深入剖析了金融衍生品的創(chuàng)新如何重塑了全球市場規(guī)則,以及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重要金融決策和交易背后的緣由。無論是在金融領域還是在人生逆旅中,利奧·梅拉梅德始終對明天充滿信心、無所畏懼,這也是他的信念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來源。

(美)利奧·梅拉梅德 ·財經人物 ·23.9萬字

天才的編輯:麥克斯·珀金斯與一個文學時代(2024版)

美國出版史上,幾乎沒有比麥克斯·珀金斯更具傳奇色彩、更像謎一般的人物。他發(fā)現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爾夫等多位偉大的文學天才,以激發(fā)作者寫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聞名。在三十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他致力于尋找時代新聲、培養(yǎng)青年作者,單槍匹馬地挑戰(zhàn)幾代人固定下來的文學品位,掀起了20世紀美國文學的一場革命,并改寫了“編輯”這一職業(yè)的角色。菲茨杰拉德稱珀金斯為“我們共同的父親”,海明威把《老人與海》題獻給他以表敬意。他是作者們“矢志不渝的朋友”,將天賦貢獻給作者,與他們共渡難關,發(fā)展他們的寫作事業(yè)。作為一位文學編輯,珀金斯被認為是無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條:書屬于作者。著名傳記作家、普利策獎得主A.司各特·伯格憑借大量一手資料,引人入勝地再現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紀上半葉美國文學出版最熾熱的中心和現場,編輯人與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細節(jié)內幕,《了不起的蓋茨比》《太陽照常升起》《天使,望故鄉(xiāng)》等等文學杰作誕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動精彩、充滿懸念的講述中得以還原。本書是一位出版人扣人心弦的文學傳記,也是一個時代的肖像,“一部嘆為觀止的文化史力作”(《紐約時報書評周刊》)。

(美)A.司各特·伯格 ·文學家 ·35.9萬字

穿越小徑分岔的花園:赫伯特·西蒙和他的科學迷宮
會員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后,西方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舊有的秩序幾近瓦解,以復雜性和依存性為特征的現代社會在陣痛中誕生。這個紛繁復雜的新世界是否潛藏著可以被人把握的秩序?個體的理性是否存在限制,又是否有意義?組織中的個人如何做出選擇?赫伯特·西蒙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以同樣的問題意識為根基,他首先在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領域小試牛刀,旋即轉向數理經濟學,并以影響深遠的“有限理性”概念摘取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桂冠。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又著手研究人類問題求解過程中的心理學,這項工作為他贏得了美國心理學學會的最高獎項——終身成就獎。與此同時,他還和同事艾倫·紐厄爾共同開發(fā)出了“會思考的機器”——邏輯理論家。正是這個程序宣告了人工智能的誕生,并讓西蒙登上了圖靈獎的領獎臺。從政治學出發(fā),途經管理學、運籌學、數理經濟學、認知心理學,最終落腳于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赫伯特·西蒙的成功貫穿其學術生涯的始終。在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專業(yè)程度越來越高、通才近乎絕跡的20世紀,能在如此多的領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這本身就是一個謎。西蒙為何一再改換專業(yè)?他的思想經歷了怎樣的蛻變?時代思潮在他身上打下了什么烙印,他又怎樣塑造了學術的前沿?帶著這些問題,科學史家亨特·克勞瑟—海克以冷靜而不失溫度的筆觸,講述了赫伯特西蒙作為思想深邃的學術領袖和長袖善舞的社會活動家的一生。西蒙力圖彌合學科鴻溝的雄心壯志、對理性與秩序的堅持和信仰,以及把抽象概念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執(zhí)著探索,都足以為我們帶來永恒如新的啟發(fā)和動力。

(美)亨特·克勞瑟-海克 ·科學家 ·30萬字

查理一世:內戰(zhàn)之火與英國王權變革(1625—1649)
會員

1642年,在伊麗莎白黃金時代結束后不到四十年,英格蘭就開始自相殘殺,走向分裂,一派效忠王室,一派效忠議會。蘇格蘭和愛爾蘭開始征兵,來自歐洲大陸的雇傭兵紛紛趕來,他們在英格蘭本土掀起英格蘭歷史上最后一次戰(zhàn)爭。這場長達九年的內戰(zhàn),使家人反目,朋友成仇,死傷無數,死亡人口比例甚至遠遠高于英國“一戰(zhàn)”期間陣亡人口比。在這個正在瓦解的王國里,首當其沖的是國王查理一世。作者利用最新發(fā)現的未曾公布的國王手稿,其中包括他與王后相互往來的密碼信,生動描繪了查理一世面對的復雜宮廷政治網絡和歐洲國際關系格局,從人物的自身視角,刻畫了一個不同于刻板印象“暴君”的查理一世——一個對他所處的殘酷時代來說遠不夠殘酷的人。查理一世不愿像都鐸王朝君主們那樣血腥迫害對手,也不愿按王室傳統(tǒng)為保全自己而棄仆人于危險境地不顧。他受到父親的教導,熟悉國王的權利和義務,卻沒有父親老練的政治手腕和豐富的生存經驗。他娶了一位出色的公主并深愛著她,但她是來自法國的天主教公主,注定將引起新教臣民的不安。他信仰秩序和高尚的思想,看重個人榮譽,卻低估了敵人的冷酷,終將為自己堅持的原則付出殘酷的代價。正是這樣一位極各種矛盾于一身的國王,最終改變了英國君主制度的面貌。查理一世雖已被毀滅,但他并沒有播下英格蘭君主制毀滅的種子,而是播下了君主制重生的種子。內戰(zhàn)結束后,王室復辟,秩序開始重建。今天的英格蘭享受著查理一世留下的遺產:議會與君主共治,英國國教會保留了查理一世堅持的主教制。內戰(zhàn)結束后,許多激進的宗教實驗者把新教帶到了新世界,把共和國的種子帶到了北美大陸,而英格蘭繼續(xù)彌封它的傷口,在傳統(tǒng)與變革的博弈中開創(chuàng)并完善君主立憲政體。

(英)琳達·德·萊爾 ·歷代帝王 ·2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栖霞市| 翁源县| 得荣县| 周至县| 神木县| 息烽县| 山阴县| 洪湖市| 镇坪县| 托里县| 龙山县| 蒲江县| 革吉县| 固原市| 朝阳县| 汶上县| 册亨县| 福建省| 鹰潭市| 鄢陵县| 扎赉特旗| 东乌珠穆沁旗| 巢湖市| 鄂尔多斯市| 广南县| 苏尼特右旗| 崇左市| 江川县| 柯坪县| 双流县| 景洪市| 兴隆县| 台东县| 明星| 杭州市| 长春市| 木兰县| 昭苏县| 台东市|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