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畢藍老師留美二十余年,從看到美國到看透美國,以細膩、真誠、幽默的文筆,自2010年起開始在博客上寫美國,從“五月花號”開始寫起,時至今日,依然持續更新中。網友評價她的美國史“簡明而不簡單,嚴謹而不嚴肅”。如果你想要了解美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來聽畢藍老師給你講講美國的故事……從1809年到1826年,從“第二次獨立戰爭”到“門羅主義”,隨著第一代“國父”們陸續離世,獨立50年的美國將何去何從……
畢藍 ·世界史 ·7.8萬字
1815年6月15—18日,法軍和反法聯軍在布魯塞爾附近進行了3場決定歐洲命運的戰斗。在滑鐵盧戰役200周年之際,蒂姆?克萊頓通過廣泛引用新近發現的史料,以“小時”為計量單位,精細入微地重新評估了滑鐵盧戰役這一陳舊的傳奇,力圖揭示整場戰役中大小事件的真實次序,以便正確考量困擾滑鐵盧戰役的種種爭議,同時致力于闡述各方觀點,從法國人、德意志人、荷蘭人和比利時人,以及英國人的角度描繪了滑鐵盧戰役的全景圖,由此盡可能提供一份由各國軍隊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公正記述。本書也生動地講述了在馬匹、步槍和大炮混雜的時代最后一次重要的戰役中那些遭遇瘋狂行軍、極端惡劣天氣、殘酷的戰斗,卻仍然具備非凡勇氣的人的故事,向普通讀者展現參戰者的生活和思想掠影,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這場戰役。
(英)蒂姆·克萊頓 ·世界史 ·38萬字
通過1787年美國費城制憲會議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國憲政民主制度從源頭發展到相對成熟,以及付諸實現的基本過程。作者循著制憲會議的進程,一步步講述并層層推出對美國憲法中有關制度設計的思想土壤、歷史機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了美國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思想觀點時,遵從游戲規則,于交鋒和妥協中顯示的政治智慧;同時也對美國憲政制度中可憂慮的問題和歷史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過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越戰運動中,《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在披露所謂“五角大樓秘密文件”事件中,憑借憲法權力,與當時的美國政府行政當局抗衡的故事,凸顯了美國式民主的運作機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機中的困境。
林達 ·世界史 ·22.4萬字
瑙魯位于南太平洋,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國陸地面積21平方千米,劃分為14個行政區。瑙魯不設首都,行政管理機構位于亞倫區。20世紀中后期,瑙魯依靠開采磷酸鹽礦成為南太平洋地區最富有的島國。進入21世紀以來,磷酸鹽礦儲量日益減少,政府財政收入受到影響,社會發展面臨諸多問題。本書全面介紹了瑙魯的自然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外交各方面的情況。
趙少峰 ·世界史 ·12萬字
第13卷在時間上涵蓋公元4世紀,從337年君士坦丁之死到5世紀初,終結于425年前后狄奧多西二世(408~450年)的統治時期。在這一時段,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去世時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還有當時人和下一代人所見的378年羅馬軍隊被哥特人在哈德良堡打得慘敗,410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劫掠羅馬城,這是羅馬帝國西部解體的第一階段。隨著狄奧多西二世在君士坦丁堡統治的開始,出現了更有特點的東部治理方式。其治理能力以都城的急劇擴張為基礎,在6世紀靠著東羅馬查士丁尼的能量發起了一場“重新征服”西部的戰爭。這一發展最關鍵的是東部能夠避免當時西部所遭遇的分裂,本卷有幾章涉及公元400年前后在君士坦丁堡所發生的事。到這一時期結束蠻族已在西部定居;430年汪達爾人從西班牙跨海進入北非,能夠攻打奧古斯丁的家鄉希波城。狄奧多西二世的長期統治是一個文官治理、市井繁榮的時期。
(英)埃夫里爾·卡梅倫 (英)彼得·加恩西 ·世界史 ·72萬字
本冊文件集編纂收錄的資料來自于日本亞洲歷史資料中心所藏日本外務省檔案,主要包括國際聯盟中國調查員關系文書(國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第一卷和第二卷,記錄了日本外務省與駐外各領事館之間的來往函電,時間段是從1931年12月9日到1932年4月19日。
陳海懿 馬海天 ·世界史 ·25.9萬字
《橫渡孟加拉灣》是一個關于經濟整合和移民遷徙的大型故事,也是一部文化接觸和融合的歷史。蘇尼爾·阿姆瑞斯首次將該區域放在世界歷史的中心,整合人類和環境的歷史,挖掘大量史料,以優美的文筆、抒情的柔情和細致的關注,全景再現了南亞、東南亞波瀾壯闊的時代故事,展現了人類在塑造海洋環境方面的力量和局限。他對該區域歷史的生動回顧和令人信服的分析,為理解和應對亞洲乃至全球未來面臨的諸多挑戰,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見解。
(印度)蘇尼爾·阿姆瑞斯 ·世界史 ·23.8萬字
巴布亞新幾內亞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全境共有600多個島嶼,1975年9月16日獨立。巴布亞新幾內亞資源豐富,經濟發展不平衡。礦產、石油和農業經濟作物是國家經濟的支柱。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對外奉行中立政策,主張各國和平相處。同中國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保持穩定發展,雙方建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本書綜合國內外資料,力求全面地向讀者介紹巴布亞新幾內亞。
韓鋒 趙江林編著 ·世界史 ·15.7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花園天皇讓位至后光嚴天皇即位南朝與北朝對峙復雜的歷史過程。日本為何會出現兩支皇統輪流執政的局面?兩支皇統又怎樣演變成四支皇統并最終造成南朝與北朝各自為政的事實的?權傾天下的北條家族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北條家族的滅亡與南北朝分立存在怎樣的關系?倒幕大將足利尊氏為何與南朝天皇反目?南北朝分立為何會使日本六十六國陷入戰火?南北兩朝為何必然走向統一?本書將一一解答。
(日)久米邦武 ·世界史 ·42.4萬字
《角斗士》講述了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5世紀角斗比賽的起源、興盛與衰落,展現了它與羅馬政治舞臺、歷史命運的交織融合。角斗起源于葬禮上的角斗表演,后來逐漸成為競技場舉行的大型公眾娛樂項目。從愷撒延續下來的“面包與馬戲”策略,使得角斗表演成為帝國皇帝展現自身權力、犒勞大眾的方式。但是在皇帝的昏庸、民眾和享樂與帝國的憂患中,基督教填補了人民的精神空虛。帝國的衰落和基督教的反對使得競技場變成了斷壁殘垣……
(英)本·哈伯德 ·世界史 ·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古希臘戲劇的萌芽、歐里庇得斯與《美狄亞》、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米南德的喜劇、古羅馬戲劇、古印度的梵劇、梵劇的成熟、迦梨陀娑和《沙恭達羅》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3萬字
歷史是承載民族文化密碼的不朽碑文。也正是歷史才能夠塑造獨特的民族性和民族特點,比如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語言及文化傳統等。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發展前行首先取決于對民族史的深刻了解,而對友好國家的歷史認知則能夠拉近民心,鞏固國家間的關系。正如哈薩克斯坦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所說:“欲縱觀當下且極目未來,必要回首審視過去。”本書引用最具說服力的史料和公認的通理,從不同角度剖析史實,展現了哈薩克斯坦古往今來的歷史精華。本書將有助于中國專家和讀者更好地了解哈薩克斯坦,并以不同于以往的固有觀念和看法的新視角去眺和感悟哈薩克斯坦的歷史。
(哈)坎·格奧爾吉·瓦西利耶維奇 ·世界史 ·26.2萬字
拜占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是一個曾經繁榮昌盛、如今滅亡已久的國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據水陸交通的要津,也因此成為商業貿易的中心,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財富。但是較少被人注意的是,拜占庭帝國還是文化傳播的中心,古希臘和基督教的文化從拜占庭向外傳播,深深影響了西歐、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并由此塑造了世界。作者以文化傳播者的個人活動為線索,講述了拜占庭的文化遺產如何向外傳播,以及接受者對這些遺產又有什么樣的態度。作者將文化傳播的過程放在歷史大背景之下討論,為讀者展現了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英)科林·韋爾斯 ·世界史 ·16.9萬字
《激蕩的百年史》一書共有5章,其中前4章吉田茂按照時間先后,將近代日本的百年史劃為4個階段——明治維新、走向近代化、戰后的困難時期以及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的時期,并一一對其做出具體論述,在最后一章中,吉田茂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并滿懷希望地提出了日本未來的計劃和構想。每一章節都另外劃分出若干個小標題,所有小標題都帶有鮮明的指向性,基本都是直接提出當時社會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再一次扣合了作者的政治身份。當然,《激蕩的百年史》真正閃亮的地方還在于它提出的富有創想力的治國方略。這些治國方略得以最終實施,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政府與人民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而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了當時的國際環境,正如吉田茂在書中所言,日本“有生逢其時,憑借幸運的一面”。文末收錄吉田茂《隨憶錄》。
吉田茂 ·世界史 ·10萬字
里斯本,這座擁有2000年歷史的葡萄牙首都,有過輝煌,也有過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發的海嘯、火災,給這座“被困在西班牙與大西洋之間”的古城負上了沉重的傷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個從災難的灰燼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國記者巴里·哈頓,以其對這座城市深切的愛、詩意而親切的文風,帶領讀者漫步里斯本的街角巷弄,探尋歷史遺跡留給當代的線索信息,一睹葡萄牙帝國的今昔往事。
(英)巴里·哈頓 ·世界史 ·16.7萬字
從1853年美國“黑船”叩響緊閉的,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日本用60年時間從一個落后國家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成就了近代世界史上大國崛起的一個獨特模式,也成為許多追趕型國家羨慕和模仿的對象。此書通過描寫這個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生動記錄了60年間日本奮起追趕、建設現代國家的艱難歷程,也分析了日本后來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內在原因。對于追求“大國崛起”的國家而言,日本所走過的道路至今仍然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馬國川 ·世界史 ·20.3萬字
直擊特朗普當選總統的影響,盡在這部美國史!從未有一部美國歷史如此全面!本書從哥倫布到特朗普,全面展現美國發展歷程與社會分裂,是美國當今極重要的歷史學家吉爾·萊波雷傾力之作!不同于以往任何美國史作品,它重塑美國歷史的主題:共識與分裂。自1492年開始,本書以時間為序為展示美國的創建、戰爭、發展以及在世界各項大事中扮演的角色。作者認為,美國歷史是一場大型的人類政治實踐,基于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人民主權三個理念。本書記錄了400多年來這場實踐中有關起因、進程、后果的問題。“美國人缺乏共同的歷史背景,并且,建立在充滿裂縫的根基之上的共和國也很容易破碎坍塌。”作者用多元的視角還原逐漸破碎的美國夢的真實歷史,希望指引讀者找到這個國家的真諦,同時幫助我們直觀地理解美國的歷史與現狀。讀懂本書,才能理解當今美國社會的撕裂,明了特朗普當選總統的影響。劉蘇里、李雪濤、梁文道、熊培云誠摯推薦。
(美)吉爾·萊波雷 ·世界史 ·61.5萬字
本書以1917年3月到1918年8月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為線索,主要講述了在德國海軍試圖封鎖英國港口、迫使英國退出戰爭的過程中美國海軍發揮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歐洲各國和美國在海上的作戰情況,以及各國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書中詳細介紹了德國、英國和美國等國采取的海戰戰略,剖析了強大的德國海軍一步步走向失敗的過程及原因。
(美)伯頓·杰西·亨德里克 威廉·索登·西姆斯 ·世界史 ·21.9萬字
本書采用通史體例,以時間為序,選取了世界歷目前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人類社會演進的基本脈絡和多元文化的發展過程,幫助讀者從宏觀上把握世界歷史,進而掌握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全書材料新穎、內容豐富,既有政治、經濟等歷史常識,又有軍事、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相關知識,涉及面廣、包羅萬象;以精心編排的小專欄和大事年表來以點帶面、提綱挈領地幫助讀者梳理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點,有效地增加信息含量,開闊讀者視野;以大量精美的圖片為讀者營造一座彩色歷史長廊,將人類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神奇的時空隧道中,切實感受歷史的興衰演變。
知行 ·世界史 ·24.2萬字
《世界簡史》是英國著名作家威爾斯撰寫的一部頗具特色的世界史,內容上溯人類文明的開端,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古代埃及、古代希臘羅馬、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等都有獨到的敘述,以無比開闊的視界、輕快簡潔的筆調,梳理了自生物起源以來的人類歷史。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世界史 ·2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