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叢書記載了從神話傳說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歷史,采用手繪畫風和歷史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選配近千張彩圖與珍貴文物照片,經過嚴謹考據,加上寫實技法表現歷史事件與人物裝扮,讓孩子身歷其境,借以傳達正確的歷史常識,更可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本書以孩子能懂的經驗、語言,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復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給孩子樹立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何孝榮主編 ·中國史 ·8.4萬字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所寫的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真實的三國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董卓如何擾亂朝綱、曹操勢力怎樣興起、赤壁之戰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等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呂思勉 ·中國史 ·10.6萬字
馬約翰(1882—1966),中國近代體育史上的著名體育教育家。1911年畢業于圣約翰大學。由于具有突出的運動才能,1914年秋季,他應聘到清華學校任教。從這時起,他由助教逐步升為教授,擔任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直到1966年逝世時止,在清華大學工作了52年,為體育事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本書的前半部分,通過馬約翰的同事、學生和家人,從多方面反映了馬約翰熱愛祖國、熱愛體育、熱愛生活、樂于助人的人格魅力。本書的后半部分介紹了馬約翰先生相關的體育論述。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18.3萬字
本書以歷史資料為基礎,將人物和具體時間作為主線,用宏大浩蕩的氣魄、充滿激情的筆墨,描繪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為讀者全景展示了一大批個性鮮明、呼之欲出的帝王嬪妃、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
《時刻關注》編委會 ·中國史 ·15.9萬字
本書以數以百計的珍貴文物,展示自清朝中葉以來,中國人禁絕毒禍的努力。既有不同時代不同政府的各種禁毒法令條文公告,也有鴉片貿易相關的各種文件器物,以至當年對兩次鴉片戰爭的報導,甚至侵略者得到的獎章。用前人留下的文字和影像,把百年來禁毒過動和錯綜復雜的相關歷史,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林建強 ·中國史 ·3.9萬字
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引介西方歷史,結合中國傳統,對歷史重新思考。
何炳松 ·中國史 ·10.8萬字
本書以民國初期的內閣制度為基本內容,以內閣與議會、總統之間關系的演變為基本線索,展現民國初期內閣制度的確立、運行、更迭、消亡的過程,分析了民國初期內閣制度之設計、運行中的矛盾與沖突、更迭及消亡的原因,并對民初內閣制度進行了剖析,分析了民初內閣制的合法性及其缺陷,指出了民初內閣制的變異及其原因,并簡要闡述了民初內閣制在中國近代政治史上的價值。
肖傳林 ·中國史 ·17.9萬字
本文首先對飛盤運動的起源與發展的進行了回顧,其次對飛盤運動的各種玩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另外本著作重點對飛盤運動中的極限飛盤與飛盤高爾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包括飛盤的各種擲法與接法、極限飛盤的各種進攻與防守戰術、飛盤高爾夫的比賽技巧等。書中七、八章是對飛盤運動員身體、心理素質訓練的介紹,因此本書既可以作為教師上課參考用書,也可以用來參考知道飛盤隊伍訓練。
賈立強 ·中國史 ·10.6萬字
《謝濤說大秦(壹)》以秦嬴崛起為起點,以《左傳》《史記》等正史作為基礎,以通俗的筆法講述了從伯益輔佐大禹治水到秦穆公成為西戎霸主這段歷史。這其中,有秦嬴作為夏商兩朝貴族的輝煌,有周天子式微后秦嬴作為救駕功臣崛起,有秦國與中原諸侯的糾葛,有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驕傲……
昊天牧云 ·中國史 ·12.6萬字
本書收錄了基層抗戰老兵的回憶性文章六十五篇,均是從老兵們的親筆手寫稿中精選而出,是具有“親歷”“親見”“親聞”性質的獨家一手資料。所憶述的戰事,既有廣為人知的大戰,也有平時鮮有耳聞的小役,無論大戰小役,無不體現了國家危亡之際戰士們救亡圖存的鐵血愛國之情。
《抗戰:刻骨銘心的記憶》編委會 ·中國史 ·13.3萬字
本書主要討論中國古代社會家庭(族)內部的財產關系。全書共三章,第一章“同居共財制度”,討論了同居(家庭)規模、同居共財的性質、同居(家庭)成員的財產權利等。第二章“析產與繼承”,主要討論同居共財關系終止時家產的分割問題。第三章“女兒的財產權問題”,專門討論同居(家庭)團體中女性的財產權利。古代社會家庭(族)內部的財產關系,雖是學界久為關注的問題,研究成果豐厚,但本書關于同居(家庭)規模、析產與繼承的概念界定與區別、“女合得男之半”分產法的性質和來源等方面的論述,頗有新意,或許還有出版價值。
魏道明 ·中國史 ·13.6萬字
民國詞學大師龍榆生授課所撰教材,宏觀詞史,詞學規律,欣賞鑒別等。
龍榆生 ·中國史 ·7.1萬字
本書以四篇唐代文獻為中心,兼及唐代其他相關記載,圍繞“唐朝與中亞”這個重大課題,探討唐代絲綢之路的變化,中亞諸城的方位和道里,7—8世紀中亞諸胡的政治發展,中亞諸胡與唐朝政治關系的演變,中亞諸胡、唐朝和大食之間的政治關系,唐朝在中亞支持諸胡抗擊大食斗爭中的作用,唐人對中亞諸胡的了解程度,漢籍記述的可信度。在研究方法上,力求以阿拉伯—伊斯蘭輿地文獻、中亞考古資料與唐代文獻記載相參對,并對前人研究成果加以辨析。
許序雅 ·中國史 ·17.3萬字
本書敘述了從商朝到東漢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全書按照朝代順序編寫,但并未均衡筆墨,而是按作者自己的標準選取各朝代重大事件作為主題,著力敘述“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書內容豐富,不僅講述王朝更迭、政治興衰,也描述了文化經濟的盛衰,還介紹了民俗生活,可謂包羅萬象。作者筆下沒有艱晦澀難懂的學術詞語,也沒有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以其通俗的文筆、飄逸的文風,將上千年歷史描繪得溫婉動人,使讀者既享受傳統歷史的博大精深,又領略了文字的優美生動。
張蔭麟 ·中國史 ·14.5萬字
《辯護的邏輯》嘗試呈現縝密辯護邏輯的展開方式及其案例實務樣態,從事實邏輯與法律邏輯出發,還原最為真實的刑事辯護實務,同時提煉刑事程序法律與實體刑法規則的理論要義。《辯護的邏輯》中,案例覆蓋了故意傷害、走私、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非法經營、操縱證券市場、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單位行賄等司法實踐中多發、常見、重要且在法律適用層面存在諸多爭議的行為類型,相關辯護意見充分運用證據規則認定事實,深入闡釋刑法原理,依法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期待為讀者提供一種關于辯護邏輯的實踐經驗分享與刑事法律理論探索。
謝杰 陸裕 ·中國史 ·16.6萬字
《明清史評論》(第二輯)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所編,一年兩輯。本輯共收錄文章15篇,包括江南研究專欄10篇、專題論文1篇、博論擷英2篇、學術動態2篇。作者均為當今明清史研究領域國內外的名家、專家,文章既聚焦于熱點論題,也有新的發現與開拓,代表了當今學界有關這一領域特別是以江南為中心的明清史研究的前沿水平。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 張海英本輯執行主編 ·中國史 ·19.4萬字
兵民是勝利之本。人民戰爭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本書分兩篇,地方武裝篇收錄30余篇“三親”文章,記錄了抗戰期間,身處各地的地方武裝組織基層戰士們所見證的地方武裝建立、發展并積極投身抗戰的歷程。人民戰爭篇收錄的文章,從基層戰士的視角真實地反映了共產黨在抗戰期間堅決依靠人民,充分動員人民。文章內容不僅有共產黨基層部隊動員組織廣大人民群眾參加和支持革命戰爭,人民揭竿而起參加戰斗的過程,也有人民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敵強己弱的條件下,不怕犧牲,堅強團結,從而取得勝利的一次次戰斗歷程。
《抗戰:刻骨銘心的記憶》編委會 ·中國史 ·10.9萬字
本書原名《呂著中國通史》,為呂思勉先生兩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國時期中國文化史研究的壓卷之作。本書是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淪陷為“孤島”后,為適應當時大學的教學需要而編寫的。原上冊為文化史,為本部書的重點與關鍵,通過敘述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與文化學術的歷史發展狀況,以探求中國歷史發展的規律及對現實的裨益,考證翔實、論見獨到,且行文通俗流暢,為文化史中難得的佳作;下冊為政治史,為適應當時的教學需要,相對簡略,然貫通精當、一氣呵成,將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清晰地展現給讀者,大家風范洋溢字間。
呂思勉 ·中國史 ·6.2萬字
隔葉的黃鸝,無聲的草廬,不見了先主老臣。王謝的家燕,秦淮的酒家,浪花淘盡了英雄。舊人七矣,新人復來。胡騎馳走,異族奔競,分地裂上各為上。太平乍現,變亂又起,行人徒生黍離悲。然而,分裂并小僅僅意味著動蕩與黑暗。廣袖翩翩,曠達傲世,名士風度令后人羨賞;建安風骨,樂府民歌,文章開一時新風。南十漸蹙,北風昂揚,洶涌的時代大潮,終會找到歷史的出口。
龔書鐸 劉德麟主編 ·中國史 ·17.5萬字
湯一介先生說:“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要講道德、講學問,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義,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話,學會‘做人’。”本書圍繞“處世”這一話題,精心挑選數千年來對中國產生過深遠影響,而且今天仍然備受關注的九個主題(愛民、守信、和諧、守禮、感恩、友情、離別、思鄉、愛國),以“經典原文+解讀”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原文都出自中國重要的文化典籍,如《左傳》《老子》《論語》《孟子》《禮記》《史記》等。這些承載了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名句,含義深刻,瑯瑯上口,讓孩子在誦讀之間受到熏陶。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每個主題還以眾多生動的小故事進行講解,體現出古代思想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以及對今天人們的啟示。本書首版入選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曾獲CCTV新聞聯播重點報道,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三部委聯合推薦。中文繁體字版權輸出香港地區。
湯一介 ·中國史 ·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