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郊祀禮”是中國古代國家祭典的核心,作為大一統帝制時代的開創期,秦漢時期的“郊祀禮”承擔著大一統國家宗教的重要職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本書圍繞秦漢郊祀禮的生成演變,探討禮制變遷背后的思想動因、文化成因、宗教基因。秦漢“郊祀禮”是秦漢政治與宗教、文化不斷調試、發展的結果,其思想演變反映出商周時期的“巫史傳統”與春秋時代的“人文傳統”的重新合流,禮樂文化的延續是以“宗教”與“人文”的雜糅為代價的。
張俊杰 ·中國史 ·15.9萬字
張之洞在《勸學篇》中有一句名言:“古來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本書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與史事,它們是世運盛衰的直接表征。書中收錄的20篇文字,內容跨度百余年,從嘉道年間到1919年底,闡釋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見活動時君臣的互動、中樞機構的運作、皇帝如何批示文書、官場的機密通信,嘗試從制度的視角,重新解釋影響歷史走向的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變、皇族內閣、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權繼承,也勾勒了光緒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駐美公使陳蘭彬、駐英公使汪大燮、風云人物康有為、外交總長陸徵祥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表現,揭示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線索,希望給讀者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李文杰 ·中國史 ·12.1萬字
《紅二十五軍在隆德》對紅二十五軍在隆德的光輝歷史進行挖掘、整理、保護、傳承,集革命傳統教育與歷史文化教育于一身,這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它的出版發行,將對隆德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好新的長征路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對隆德回漢兒女,特別是青少年深刻了解紅二十五軍的光輝歷史以及先輩們的豐功偉績和偉大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擁護共產黨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王升主編 ·中國史 ·15.8萬字
甲午120年,回顧歷史,總是令人感慨萬千。故在這個特別的時候,有從制度、戰略、信仰、國運四個角度反思甲午的,有從戰備的詳細軍事資料角度梳理戰爭現場的,歷史無疑在這些古今之間,史料之間變得立體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體觀察》則為讀者提供了另一層甲午的空間——就是西方媒體的觀察。本書為“萬國報館”興趣小組成員歷時幾年奔赴世界各地,尋找英、法、德、美、俄等國120年前的老報刊對當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真實報道,將塵封的歷史事實“挖”出來;書中許多圖片與報道文字的翻譯對審視那段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萬國報館編著 ·中國史 ·7萬字
本書精選歷史學家吳晗關于中國古代政治、人物、社會、文化、軍事等方面的敘述與評論篇章。在這本書中,吳晗不僅對中國古代的君權、紳權、士族階層有精彩的論述,還探究了我國古代歷史中特有的社會現象以及我國古代的文化習俗和商業發展,此外,吳晗還客觀地評述了曹操、周瑜、諸葛亮、武則天、文天祥等歷史人物。對于歷史,吳晗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并且加以考據論證。本書史料豐富、分析透徹,語言生動幽默,很多文章更是體現了吳晗對中國歷史的獨特理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有益于讀者增長歷史知識。
吳晗 ·中國史 ·15.6萬字
蒙曼主編,大師作品,給孩子的權威參考書,小學生基礎閱讀橋梁書。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改變世界的四大發明。因為它們,文化迅速發展普及,世界政治格局被戰爭改變,新的大陸被發現、開拓。本書從四大發明的誕生講起,依次講述了其萌生、發展、跨出國門的過程,以及對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
蒙曼主編 ·中國史 ·1.9萬字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上海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歷史時點。總書記指出,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這種品格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生動寫照。過去40年,上海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實現了自己的華麗轉型。本書深度回顧了過去40年中40個具有上海特色、全國影響,且涵蓋各歷史階段和各領域的重要事件,以講故事的形式,梳理背景、挖掘細節、分析意蘊,生動展現上海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改革開放歷程,立體刻畫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揭示出改革開放何以成就上海。
趙剛印等 ·中國史 ·18.4萬字
本書采用圖文并茂、以圖釋文的方式,從帝王篇、政治篇、軍事篇、人口篇、經濟篇、衣食篇、營造篇、文化篇、工藝篇、科技篇、民族篇、外交篇等十二個角度全面而又精細地展現了明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的說明性很強,且言簡意賅,很好地達到了弘揚朱明二百年傳統文化精髓、并向大眾普及明朝歷史文化知識的目的。
蘇生文 ·中國史 ·9.4萬字
本書書是姜鳴先生繼《天公不語對枯棋》之后的又一部詳細寫晚清政局和人物的作品。晚清,是中國新舊時代的交替,在這變化中,既有對舊事物的執著,又有對新生事物的渴望和好奇,在這個時代不論是文化、思想、體制、技術等都在不斷的變化,隨著掌權者的思維變化著、碰撞著。正是這種碰撞給這了這個時代的人物以特別的關注,關注著時局和人物的細微變化,值得每一位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一讀。
姜鳴 ·中國史 ·18.3萬字
這部書稿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墓志所見唐朝的民族關系與文化認同問題》(批準號:09BZS038;2015年6月結項)的最終成果。本書選取高車·拓跋、吐谷渾和粟特三個族群的個案為樣例,將墓志資料與傳世文獻相結合并在充分參考中外同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三章對唐朝時期的外來族群在中原漢地的活動情況及其所反映的胡漢關系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考證,旨在闡釋唐朝多族發展走向之諸種相貌及其因果關聯,進而映現那個時代社會的主旋律。
李鴻賓 ·中國史 ·16.8萬字
歷史好比一座時而璀璨絢爛,時而暗淡凋敝的舞臺,在這座舞臺上,帝王、將相、官宦、妃嬪、英雄等一一登場,從盤古開天辟地的古老傳說,至清朝末代皇帝退位,各色人物或扭曲猙獰、陰暗腐朽,或志得意滿、豪氣沖天……一幕幕悲喜交加的劇目,又無時無刻不為世人提供著反省過去、展望未來的素材。倘若你在生活中被現實所困,不妨精心閱讀這本小書,很快你就會從中找到答案。
孫建華 ·中國史 ·18.7萬字
《無聲的較量:李普曼與冷戰》在縱向上回顧李普曼的教育背景、人生經歷及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變化軌跡,分析了李普曼所秉持的民主觀、現實主義、精英主義、科學理性等思維方式,并指出這些是其冷戰思想的基礎。橫向上,為了使李普曼的冷戰思想更加明確,作者對同時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相關思想進行分析比較,并總結出國家利益是這些表面看起來差異很大、甚至尖銳對立的思想之共同基石。作者認為李普曼建立了一個冷戰問題研究框架,并在國內外公共輿論領域成為成效卓顯得冷戰布道者;借助在媒體金字塔中的頂層位置,李普曼參與到美國冷戰政策的形塑過程中,并成為美國公共外交的積極參與者,其思想與行為均成為可資借鑒的珍貴遺產,這對我們研究“思想、媒體與美國外交政策之互動”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林牧茵 ·中國史 ·10.1萬字
湯一介先生說:“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要講道德、講學問,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義,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話,學會‘做人’。”本書圍繞“修身”這一話題,精心挑選數千年來對中國產生過深遠影響,而且今天仍然備受關注的九個主題(仁愛、立志、孝親尊師、謙虛謹慎、知恥、義利之辨、氣節、清廉節儉、惜時),以“經典原文+解讀”的形式呈現給讀者。原文都出自中國重要的文化典籍,如《左傳》《老子》《論語》《孟子》《禮記》《史記》等。這些承載了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名句,含義深刻,瑯瑯上口,讓孩子在誦讀之間受到熏陶。為了便于讀者理解,每個主題還以眾多生動的小故事進行講解,體現出古代思想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以及對今天人們的啟示。本書首版入選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曾獲CCTV新聞聯播重點報道,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三部委聯合推薦。中文繁體字版權輸出香港地區。
湯一介 ·中國史 ·5.2萬字
本書收錄了北大社會學系教授朱曉陽從事學術研究以來的部分研究論文。這些論文的主題集中在對地勢學和“徹底解釋”進行界說。本書提出的政治地勢學理論,以及理論背后包含的“人類學本體論轉向”已經成為國際人類學界乃至整個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但目前國內學界對此的討論還很不夠,本書的出版有望推動國內學界對這一新興理論及其相關經驗研究的重視和研究。
朱曉陽 ·中國史 ·17.9萬字
本書所關注的主題,并不是“中國民族理論政策要往何處去”,而是“中國民族理論政策是由何處來”,對“五族共和”“國民黨一大宣言”“民族自決”“國族主義”“國族一宗族論”“中華民族是一個”等引領和影響民國時期民族政治基本走向的主要理論政策和重大歷史事件,做了深入、系統的解讀和闡述,在理論和史實上有一系列突破和創新,對更加客觀、準確、全面地認識和理解新中國民族理論政策形成的歷史背景和理論淵源有啟發和參考意義。
熊芳亮 ·中國史 ·16.6萬字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典章制度,無不根源于先秦時代.先秦時代中,又以百家爭鳴,人材輩出的春秋戰國時代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而那段奇峰百出的歷史也最為引人入勝.那是一個民族融合的大時代,那時天下戰亂紛紛,秦楚趙燕,戎狄匈奴,互為敵國.今日中華各族已不分彼此,合為一家,凡我中華民族,不論身處何地,都應對先秦歷史,有所了解.如此才能立足現在,展望將來,為族人謀幸福.但我們對先秦的歷史文化,了解又有多深呢?本書的目的,旨在澄清秦始皇時代一些事件的真像,指出其關鍵所在,對事件提出新的解釋,以期引起大家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興趣。
(美)梁少熊 ·中國史 ·10.6萬字
本書透過一百多件珍貴的日占香港的民間藏品,包括租單、電費單、水費單、土地稅單、房產稅單、保險庫收據、股息單、馬票、馬牌、電車票、巴士票、輪船票、明信片、通用郵票、報刊廣告等,并輔以適量的文字解說,希望能讓讀者對「三年零八個月」的市民生活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從而銘記這段老一輩香港人難以遺忘的艱苦歲月。
周家建 ·中國史 ·4.5萬字
遼東郡是秦漢時期的防務重鎮。本書從防務的視角對秦漢時期遼東郡的行政建制、屯戍管理、邊民管理、區域政治形勢、民族關系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闡明了遼東郡防務建制的構成、特點、功能、地位;分階段剖析了遼東郡的防務對象、防務形勢、防務隱患,闡明遼東郡防務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通過對東漢時期歷任遼東太守的防務事跡進行個案研究,深化了對遼東郡防務的認識。
于凌 ·中國史 ·15萬字
書中囊括了從遠古到鴉片戰爭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并按照朝代和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編寫,知識脈絡清晰、條理清楚,閱讀起來更是方便快捷。叢書在用漫畫展示歷史故事的同時,以簡短、精練的文字介紹了故事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的歷史常識,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收獲豐富的歷史知識。
圖畫歷史創作室 ·中國史 ·1.1萬字
“歷史不能忘記系列叢書”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專為廣大青少年讀者量身定做的主題出版系列讀物,旨在讓青少年藉此全面了解抗日戰爭的面貌,激發青少年的愛國主義精神。本書是叢書的一個分冊,主要介紹了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和華僑挽救祖國的凝聚力,具體講述了華僑宣傳歌頌祖國抗戰、回國救傷勞軍、華僑飛行員藍天搏擊、為國捐助為國獻身、華工罷工、支援抗日根據地、開展國際援華活動的英勇事跡。
任貴祥 ·中國史 ·1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