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泉域社會:對明清山西環境史的一種解讀
會員

泉域社會是山西水利社會的一種重要類型,是筆者所主張的在類型學視野下開展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的一個積極嘗試與探索。在從事山西水利社會史研究之初,我就注意到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所言之“山西泉水之盛堪與福建相伯仲”的評價,這與當下人們觀念中山西水資源匱乏的印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山西水資源的古今變遷與地域社會的發展有著內在的關聯,以水為切入點,是整體地審視山西區域社會歷史變遷的一個新視角,這與當下國內正在興起的環境史研究相得益彰,本書努力做到社會史與環境史的有機結合,希望在解讀明清山西環境史的同時,為中國水利社會史研究提供一個可資比較的區域案例。山西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泉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有著漫長的歷史,圍繞水資源開發所形成的水政治、水經濟、水權利、水信仰、水文化非常豐富。以太原晉祠泉、介休洪山泉、洪洞霍泉、新絳鼓堆泉、翼城灤池泉、臨汾龍祠泉為代表的主要泉域,不僅完整保留著自唐宋以來的古老水利設施和水利遺跡,而且有著豐富的水利碑刻、水利契約、水冊渠冊、水利訴訟檔案等珍貴文獻,為我們開展山西水利社會史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本著“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精神,在業師行龍教授“走向田野與社會”學術理念的指引下,二十年間我們走遍了山西各大泉域,深入鄉村和田間地頭,進村入戶,開展田野調查,進行實地走訪。在此基礎上,“泉域社會”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為了完整呈現山西泉域社會的面貌和特色,本書采用了個案研究與專題研究相結合的方式。水利社會史作為中國社會史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熱點領域,吸引了多學科研究者的關注。山西自唐宋以來即已頗具規模的引泉灌溉系統在省境內尤其是汾河流域星羅棋布,是各自所在區域的重要經濟區和文化中心。本書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山西各泉域數量豐富、種類多樣的水利碑刻、契約文書、渠冊水冊、族譜、檔案等民間文獻,以個案性實證研究和專題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展現了山西這個水資源日漸匱乏的省份,歷史時期圍繞泉水資源開發所形成的水環境、水產業、水組織、水制度、水文化、水信仰和水政治,力圖以泉域社會為例,建構水利社會史研究的基本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一個本土化的概念模型——泉域社會。

張俊峰 ·史學理論 ·26.3萬字

亞洲概念史研究(第9卷)
會員

《亞洲概念史研究》是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于2013年開始出版的歷史類集刊,由長江學者、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和歷史學院特聘教授孫江主編。孫江教授致力于從社會史和思想史角度研究16—20世紀中國和東亞世界,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會科學諸多領域,代表性研究如:中國近現代社會史、政治史和思想史;記憶研究,關注歷史敘述、歷史記憶、民族主義等問題;概念史(思想史),從全球史角度考察西方知識移入中國/東亞的過程及其變異;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為與“京都學派”“近代超克”有關等問題。《亞洲概念史研究》主要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來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概念史”是指一種基于普遍觀念來撰述歷史的方式。從概念史的角度來看,概念由詞語表出,但比詞語有更廣泛的意義;一定的社會、政治經驗和意義積淀于特定的詞語并被表征出來后,該詞語便成為概念。概念史關注文本的語言和結構,通過對歷史上主導概念的研究來揭示該時代的特征。亞洲概念史的研究者們試圖從東西比較的角度,考察西方概念如何被翻譯為漢字概念,以及漢字圈內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概念的互動關系,由此揭示東亞圈內現代性的異同。

孫江主編 ·史學理論 ·24.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邵武市| 彩票| 冷水江市| 莫力| 来安县| 郴州市| 全南县| 曲松县| 同仁县| 抚宁县| 大渡口区| 涿鹿县| 阜宁县| 南安市| 卓资县| 襄汾县| 龙胜| 武威市| 辽中县| 安仁县| 宾川县| 开鲁县| 斗六市| 郓城县| 廉江市| 乌拉特中旗| 桑日县| 陇川县| 达日县| 仁化县| 红河县| 金阳县| 三江| 北京市| 循化| 聂拉木县| 修武县| 忻城县| 澳门|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