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由呂西安·費弗爾從1906到1952年間寫的部分文章和演講稿匯編而成的文集,闡述了他關于歷史學研究的整體觀點和杰出洞見。在前33篇文章中,他對史學性質、歷史認識論、方法論、跨學科研究等都提出了新的想法,頗具創新意義;后11篇文章則憶述了30年間,11位不同領域的杰出知識分子的生平,借此強調了對歷史進行跨學科研究(地理學、社會學、語言學、哲學等)的重要性。
(法)呂西安·費弗爾 ·史學理論 ·33.3萬字
以冀中定縣為中心,本書主要探討鄉村經濟中有關人地比例關系、土地分配關系、家庭規模、農業生產、租佃關系、雇傭關系、家庭手工業、集市貿易、農民借貸、賦稅負擔、農家消費以及鄉村建設實驗等十二個學界共同關注、辯論已久的問題,力求在中國近代鄉村的整體歷史脈絡之中,著力尋求冀中區域的特性以及與其他區域的共性,研究中國近代鄉村社會經濟的結構、運作形態及其變遷,由此揭示鄉村經濟與農民生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深化中國鄉村史、鄉村經濟史的研究。
李金錚 ·史學理論 ·25.5萬字
本書基于臺灣淡新檔案、清代巴縣檔案、民國龍泉檔案,以及一些地方司法檔案中所記載的大量與租佃相關的訴訟案件當中有關租佃糾紛中的社會背景、當事人具體的心理情緒、理性認知以及互動行為等細致信息,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租佃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梳理了中國傳統基層社會中的法治教化、社會習俗、情理結構、市場原則等治理邏輯相互作用的過程,而其中的”情理結構“將是理解政治治理力量滲入基層社會的關鍵。
凌鵬 ·史學理論 ·21.7萬字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是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主辦的連續性學科出版物。本卷是總第21卷,設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古代史學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學研究”“外國史學研究”“中外史學交流”“歷史文獻學”“當代史學評論”等欄目,刊發論文22篇,后有附錄2篇,反映了當前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的學術關注及前沿成果。
楊共樂主編 ·史學理論 ·32.8萬字
本書通過研析言官思想的載體——奏折,力圖揭示言官在歷次重大事件中的表現,展現這一群體在近代社會變遷中的影響與作用。以嶄新的研究視角,對清末言官群體與朝政關系進行系統考查,就言官制度的發展變化、言官群體對朝政與社會變局的影響加以論述,同時又在傳統士大夫與社會轉型、晚清監察制度的運行與得失、晚清政派政爭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見解。總體看來,這一成果展現了社會變遷如何促動社會精英群體的發展變化,彌補了相關研究的虛位和不足。
鄭云波 ·史學理論 ·2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