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后漢書》的精簡,保存了舊史的精華。紀事部分提挈東漢一代歷史概貌;傳記所選人物,或為重大歷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或為某方面具有代表性或取得突出成就者,六十余個人物的活動構(gòu)成了全書的主干;四種志則從另一層面,即以各種專史反映歷史。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16.9萬字
敵人不是你打敗的,是他自己敗了!古代皇帝們的枕邊書,今天領(lǐng)導者的工具書!《資治通鑒》從戰(zhàn)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xiàn)了十六個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chǎn)的“大數(shù)據(jù)”和“超級案例集”。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國家的,歷史先輩們都遇到過、處理過,有經(jīng)驗教訓。本書作者華杉用“通篇大白話”翻譯整部《資治通鑒》,并盡量保留原文的韻味,讓人像讀小說一樣拿起來就放不下。同時,本書結(jié)合歷代名家觀點,加上華杉本人的點評,講透《資治通鑒》中對二十一世紀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讓人看一遍就會,看完就能用得上。
華杉 ·普及讀物 ·17.8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guān)于項羽及其時代的歷史通識讀物,是由日本秦漢史名家永田英正撰寫的“大家小書”。書中根據(jù)《史記》《漢書》等史籍中的記載,全面敘述了項羽激蕩的人生。項羽二十四歲起兵反秦,叱咤風云,卻在楚漢之爭中,錯失誅殺敵手的良機,最終走上了垓下慘敗的不歸路,悲壯地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三十一歲。在秦漢之際的歷史舞臺上,項羽如一顆橫掃天際的彗星,留下了多少輝煌和迷案。本書生動展現(xiàn)了項羽在秦漢之際戰(zhàn)爭中的勇猛形象,對項羽的性格及其失敗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也討論了項羽在后世文學和戲劇作品中的形象。書中還描寫了劉邦、韓信等秦漢之際與項羽關(guān)系密切的重要人物,展示出當時的整個歷史圖景。本書采用了中日對比的視角,史料功底扎實,語言生動流暢,可讀性較高,有助于讀者了解項羽的個性與風姿以及秦漢之際的歷史。
(日)永田英正 ·普及讀物 ·9萬字
五代、北宋時期,在北方先后興起了三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契丹族的遼、黨項族的西夏、女真族的金。本書在舊二十五史中《遼史》、《金史》的基礎(chǔ)上吸取現(xiàn)有成果予以新撰,并增補了《西夏史》,全面生動展現(xiàn)了這三個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全貌。
李國章 趙昌平主編 ·普及讀物 ·14萬字
本書是一部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串連起來的中國藝術(shù)史,或者說,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本身就構(gòu)成了一部宏大、浩瀚、可視的中國藝術(shù)史。故宮博物院總共收藏著超過186萬件(套)的文物。從時間上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上迄新石器時代,跨越了夏、商、周、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遼、西夏、金、元、明、清等中國古代王朝,又歷經(jīng)了20世紀的歷史風云,一路抵達今天。無論從橫向上,還是縱向上,故宮文物都建構(gòu)起中華文明的宏大體系,成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從未斷流的物質(zhì)證據(jù)。《故宮藝術(shù)史》計劃寫作十卷,第一卷《初民之美》關(guān)于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祝勇 ·普及讀物 ·14.2萬字
張居正是一個聲名顯赫的歷史文化名人。他在明朝萬歷年間領(lǐng)導的改革,雷厲風行,大刀闊斧,一舉扭轉(zhuǎn)了持續(xù)走下坡路的頹廢政局,功勛卓著,彪炳史冊。這是通常情況下人們對他的了解。他死后,皇帝翻臉不認人,說他“專權(quán)亂政”“謀國不忠”,甚至想對他“斫棺戮尸”。政治嗅覺特別靈敏的官僚隨聲附和,乘機落井下石。為大明王朝鞠躬盡瘁的一代名臣,從高聳的云端跌落下來,竟然成了社稷罪人,這是為什么?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機?明史大家樊樹志先生帶您探索問題的答案。
樊樹志 ·普及讀物 ·15.5萬字
《第五次開始》是一個考古學家用半生的探究和思考,為我們找到一個清晰、好懂、有力的認知工具,用“五次開始”可以刷新我們對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認知。正如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羅新教授所說:“很少有考古學家如此透徹地關(guān)注未來,更少有關(guān)注未來的學者如此滿懷樂觀。羅伯特·凱利透過考察人類全部的過去認識現(xiàn)在并觸摸未來,演示了歷史的巨大價值。”將600萬年濃縮進280頁,專為普通讀者而寫,精彩程度堪比《人類簡史》。驚人的考古細節(jié)和歷史現(xiàn)場感,強烈的憂患意識,滿載未來考古學家的今日啟示。這是一本能夠給多層次、多領(lǐng)域讀者帶來幫助的作品:商界人士、管理者和普通白領(lǐng):可以從本書中學到前瞻性的宏觀見識;政府官員、政府智囊,以及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生物學、社會學學者:可以從本書中獲得看待歷史、判斷當下、預示未來的寬廣視野和重要參考;大學生以及普通讀者:不僅可以跟隨作者這位超級考古學段子手開啟一次考古探險,更可以從書中獲得關(guān)于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知識以及如何看待世界的重要啟發(fā)。
(美)羅伯特·L.凱利 ·普及讀物 ·9萬字
在《歷史的鏡子》中,有著許多顛覆你認知的歷史真實:漢靈帝帶頭賣官司空標價五百萬還后悔太少;戰(zhàn)功赫赫的狄青最終卻死在朝廷文官的攻訐之下;明朝百姓談廠衛(wèi)色變,有人卻假冒廠衛(wèi)實施搶劫……在《歷史的鏡子》中,你能收獲讀史的真正方法:歷史到底該怎樣讀?一代大師吳晗用嶄新的史家思維改造傳統(tǒng)的“史論”文體,以犀利的筆鋒為你揭露:讀史絕不是簡單的獵奇,而是要在史料的層疊下,探尋歷史與現(xiàn)實的共同之處,找出指引我們的方向!
吳晗 ·普及讀物 ·12.9萬字
《食在宋朝》是“尋味歷史”系列中的一本,主要選取宋朝最具代表性的關(guān)于美食的詩詞歌賦、散文、小說、文人筆記等,如《東京夢華錄》《山家清供》《武林舊事》《都城紀勝》《夢粱錄》,等等。從宮廷的奢華盛宴、文人雅士的大千世界,到百姓日常的風味人間,本書旨在通過古人的筆觸還原宋朝飲食生活的真實圖景,帶領(lǐng)讀者在古人的字里行間中品味宋朝美食,在歷史變遷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孫鳴晨編著 ·普及讀物 ·10.4萬字
當皇帝患病,病痛會讓他做出非理性的決定,甚至由此影響一個王朝的走向嗎?當詩人患病,他會寫下怎樣的詩句?當老百姓患病,又會面臨怎樣的境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歷史的車輪往往被不經(jīng)意的小石子改變方向;疾病,或許就是那顆最常遇見的小石子。本書將疾病和應對疾病的手段作為“讀史”的窗口,舉凡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醫(yī)療系統(tǒng)、長生藥與政治、性病與青樓文化、神秘而虛無縹緲的蠱毒與瘴氣、古代外科手術(shù)尤其是華佗事跡的真假、割股療親是否真有治病功效……從中不僅要看到疾病對歷史進程的影響,還要看到人們?yōu)榱藢辜膊 ⒆非蠼】蹬c長生時采取的種種手段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以及疾病對古代中國思想的沖擊,對許多人人生的改變。
于賡哲 ·普及讀物 ·15萬字
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時間變得稀缺而緊張,但一味的碎片化閱讀或淺度閱讀也會令人厭倦。作者堅持用細讀的態(tài)度探究歷史,也為讀者呈現(xiàn)有深度的文章。晚清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沒落期,中外、新舊勢力交織存在,有許多精彩故事值得細讀、細看,作者翻閱檔案館、回憶錄、《清史稿》等,以通俗輕松的語言去講解,保持旁觀者的清醒來評論,從政治、軍事、文化等不同方面講述從1840年到1911年那段動亂的時期內(nèi)涌現(xiàn)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力求在枯燥的史料中挖掘出新鮮的有價值的東西,以啟發(fā)讀者思考和辨析。
金滿樓 ·普及讀物 ·18萬字
《內(nèi)戰(zhàn)記》記述了從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48年愷撒與宿敵龐培的決定性戰(zhàn)爭。龐培占盡先機,不可一世,步步緊逼。愷撒卻堅持和談為先,爭取輿論和民心。本書平淡樸實的文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看似啰唆的語句背后蘊含無限深意。龐培青年時代起就已叱咤沙場,光耀政壇,愷撒則在隱忍中穩(wěn)扎穩(wěn)打。內(nèi)戰(zhàn)在即,愷撒做事不守禮法,出兵不按常理,閃電般的進攻打亂了龐培所有的計劃。雙雄爭霸的決勝時刻,是兩大軍事天才戰(zhàn)略思維的激烈碰撞,留給后人的是成敗得失的無盡感慨。
(古羅馬)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普及讀物 ·9.8萬字
這里有原汁原味的西安民俗;這里有地道的秦腔秦韻;這里有濃厚的西安情結(jié);這里是西安,有一種難以忘卻的老西安記憶。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已經(jīng)有一百萬年的“高齡”。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jīng)有藍田古人類在這里活動。到了7000年前,仰韶文化誕生在了這處美麗的地方,而城桓的雛形也逐漸形成。中國進入封建制度社會之后,從西周開始,西安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歷史文化名城實至名歸。
岳大鵬 ·普及讀物 ·13.8萬字
這里有原汁原味的上海民俗;這里有傳奇的上海舊聞;這里有濃厚的上海情結(jié);這里是上海,有一種難以忘卻的老上海記憶。上海的歷史雖然不及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那么悠久,但是關(guān)于上海的歷史文化一點都不比其他城市少。《帶著文化游名城——老上海記憶》一書通過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向讀者介紹不一樣的上海歷史。老上海人所說的“七寶”指的是哪“七寶”?宋氏三姐妹曾上同一所學院嗎?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巢在老上海的哪個地方?作家張愛玲又是住在老上海的哪個公寓里呢?
慕小剛 ·普及讀物 ·14.7萬字
僅僅通過手繪漫畫和段子的形式,陳磊(筆名:混子哥)和半小時漫畫團隊就清晰捋出了從上古到清朝的歷史脈絡(luò):如果把東周列國看做一個班級就好理解了;大秦帝國,過把癮就死;大唐300年,簡直就是條拋物線;大宋打仗常吃虧,但經(jīng)濟繁榮恢復快;元朝亂得像耳機,38年換了9個皇帝;清朝就像植物大戰(zhàn)僵尸:從天朝上國到自救反抗,依然擋不住一批批列強的侵略浪潮……掀開紛繁復雜的歷史表象,略去無關(guān)緊要的細枝末節(jié),每一頁都有歷史段子,每三秒讓你笑翻一次。翻開本書,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覺記住歷史知識。
陳磊·半小時漫畫團隊 ·普及讀物 ·63字
隋煬帝,世人眼中的“大暴君”。可是,誰能否認他的傳奇性呢!萬丈豪情,千秋功業(yè),再配上一個悲劇性的結(jié)局,一個不那么莊嚴肅穆的謚號,如此巨大的張力,真的是使萬人恨,也令萬人迷。在市井傳說中,他弒父殺兄,荒淫無道,兇殘暴虐。在正史記載中,他大興土木,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一個“煬”的謚號,永遠把他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可是,君不見,他功業(yè)偉大:大運河溝通南北,惠及百代;洛陽城威震東方,名傳千古。君不見,他才情絕世:一洗南朝以來頹唐的詩風,直追大氣磅礴的漢魏雄風。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惡,但一罪也不能廢百功。歷史上的隋煬帝,真的一無是處嗎?他這個人,到底有幾分是魔鬼,又有幾分是英雄?
蒙曼 ·普及讀物 ·12.5萬字
《資治通鑒》從戰(zhàn)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xiàn)了16個朝代1362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chǎn)的“大數(shù)據(jù)”和“超級案例集”。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無論是個人的還是國家的,歷史先輩們都遇到過、處理過,有經(jīng)驗教訓。本書作者華杉用“通篇大白話”翻譯整部《資治通鑒》,并盡量保留原文的韻味,讓人像讀小說一樣拿起來就放不下。同時,本書結(jié)合歷代名家觀點,加上華杉本人的點評,講透《資治通鑒》中對21世紀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讓人看一遍就會,看完就能用得上。
華杉 ·普及讀物 ·17.5萬字
隋朝也是中國古代大統(tǒng)一形勢下短命的王朝之一。大隋的盛世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空前的,當時的社會是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當時的中華帝國國泰民安、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甲兵強銳、幅員遼闊。這個時期是中華文化、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登峰造極的黃金時期,當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圖說隋朝四十年》分別講述隋朝的著名皇帝、皇后、妃嬪、王子、公主、文臣武將、著名歷史事件以及科技文化成就。本書內(nèi)容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集知識性和故事性于一體,讓您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了解和把握大隋王朝的歷史。
諸葛文編著 ·普及讀物 ·15.9萬字
在這里,有著許多顛覆你認知的歷史真實:若不是遷都北京,明英宗以后的大明歷史就將不復存在?抗倭英雄朱紈,臨死前卻發(fā)現(xiàn)原來朝廷竟是“無人不通倭”?京劇里的“八府巡按”,實際只是七品的小小“芝麻官”?在這里,你只需要短短兩小時就能掌握三百年大明史:建都南京、遷都北京、抗蒙御倭、東林黨爭、女真建國、鄭和出海、資本主義萌芽:掌握了七個大問題的答案,你就掌握了整個大明三百年的基礎(chǔ)脈絡(luò)!只需要兩小時,你就可隨著大師,一同踏入明史研究的殿堂,告別淺薄的獵奇!
吳晗 ·普及讀物 ·10.7萬字
自劉宋代晉至隋滅南陳的一百六十余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歷史時段。這期間,以漢文明為主導的華夏帝國,與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家長期對峙,起始于兩晉時期的諸民族交融和斗爭持續(xù)深化,從當時社會來看,這固然是一個充滿了災難與痛苦的時代,但站在歷史維度來看,沖突是不同性質(zhì)文明碰撞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帶來的結(jié)果并非全是負面的。就當時漢文明的歷史進程而論,兩晉時代充滿著病態(tài)的貴族習氣,通過自身力量已經(jīng)無法蕩滌和解決,換言之,漢文明走到了一個瓶頸期,非經(jīng)劇烈的沖撞和融合,很難靠自身力量走出來。此種條件下融入塞外民族的活力,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這本小書,正是從這個角度入手,試圖揭開南北朝時代的面紗,由點及面地了解那些逝去的人和事,以及他們在歷史長河留下的痕跡。
陳峰韜 ·普及讀物 ·19.7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shè)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lǐng)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luò)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wù)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