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比利時歷史學家亨利皮雷納重要的中世紀城市史著作。1925年首次在美國以英文出版。中世紀城市的起源問題在19世紀及20世紀初曾引起西方歷史學家很大的注意,提出了很多理論:如“羅馬城市論”、“世襲領地論”、“馬爾克論”、“城堡論”與“市場論”等。亨利皮雷納(HenriPirenne)將“城堡論”與“市場論”相結合,認為城市是商人圍繞設防地點——城鎮和城堡——的聚居地,立一家之言,頗具影響。
(比)皮雷納 ·專業史 ·10萬字
《兒童健康管理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側重關注兒童的身體健康,分別從飲食習慣、睡眠習慣、運動習慣、行為習慣、疾病預防、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杜絕污染源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下篇側重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分別從情緒控制、外界刺激、社交習慣、適應性的培養、心理疾病的預防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闡述。本書旨在降低孩子患身體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概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辛芝榮 ·專業史 ·6.3萬字
本書是作者對自己科研與教學工作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其所收論文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中國古代糖業史的論文;第二部分是有關明清時期廣東海防史的論文;第三部分是有關廣東社會、經濟、人物的論文。三部分基本反映了作者第一個階段的科研成果。
周正慶 ·專業史 ·17.4萬字
本書是研究秦漢時期馬政的專著,作者對秦漢時期的馬政職官、交通用馬、養馬、馬匹管理以及馬文化等內容做了一番梳理。馬政是國家行政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政治控制經濟的歷史特點,也體現了我國古代社會結構的特點。縱觀我國古代歷史,凡馬政大發展的時期也是社會發展的高峰時期,正所謂“漢唐之所以能張者,皆惟畜牧之盛也”。而秦漢時期作為中國古代馬政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又顯得尤為重要。故馬匹的作用不僅限于軍事,它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使役工具,對中國古代馬政的研究理應成為重要的歷史研究課題之一。
陳寧 ·專業史 ·12.5萬字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的基礎是劉向所校西漢秘府六藝書錄,屬于《漢志》目錄體系的中心部分。這是最早的一份六藝類著作目錄,也是早期學術史的綱目文獻。本書是作者日常閱讀和研究時關于《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的考辯文字匯集,著意從學術史角度考察書籍的流變,可看成一部用注釋和箋證寫成的書籍史。其中有個人的研究,也兼采前人成說,考辯因需而設,要而不煩,對我們深入了解《六藝略》和早期書籍史應有助益。
徐建委 ·專業史 ·14.5萬字
本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全書共14萬字、300余幅珍貴圖像史料和照片,采用了以時間演變為主軸,分類闡述和系統探討的研究方法。第一二章探討了古代社會環境設計與營造的發展與特征。第三章到第五章對三大都市空間、住宅空間和園林環境進行了闡述,并總結了造園的空間與意匠特征。第七章探討了城市、公園路、校園、街區四個不同尺度和類型的設計經驗。第八章對日本環境設計史進行了概括與總結
許浩 ·專業史 ·8.8萬字
中國古代科技光彩奪目,在數學、天文、農學、醫藥等各個學科領域都有許多輝煌的發明和創造。本書以具體的科技問題與現象為切入點,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介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知識,包括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礦冶、軍事、交通、水利、建筑、農學、醫藥等。深入淺出,圖文并茂,是一部關于中國古代科技的通俗百科全書。
陳丹陽編著 ·專業史 ·12.8萬字
本書遵循馬克思主義科學觀和歷史觀以及“歷史與邏輯同一”原則,從“內—外史論”綜合的角度,主要表述了作者在2016年以前關于地理學思想史和地理學年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地理學史包括世界地理學思想通史和中國地理學思想通史,地理學年表包括地理學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地理事件。
潘玉君 ·專業史 ·16.7萬字
本書介紹了西方文學歷史上各國家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語言流暢,有很強的可讀性。
文聘元 ·專業史 ·17.9萬字
本書是董黎明教授為慶祝北京大學地理學科建立65周年暨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建院10周年而作。董黎明教授196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經濟地理專業并留校任教,對北京大學經濟地理學科建設具有巨大貢獻,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北京大學經濟地理專業建立于1955年,始終秉持“教學科研并重,理論服務實踐”的宗旨,60年來不斷發展壯大,探索出一條跨學科交叉發展的教學科研之路,建成了一個獨具特色、高度綜合的北大經濟地理學科群體,享譽海內外,在中國地理學界及城鄉規劃、土地科學、區域科學、風景園林等學科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響。
董黎明 ·專業史 ·9.7萬字
本書遵循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和歷史的有關思想和理論,以地理學思想史研究為基礎,在《地理學思想史——通論和年表》之年表基礎上,完成《地理學思想史——以中國為中心的地理學大事年表》。包括: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之前、地理學年表:公元前25世紀至前11世紀、地理學年表:公元前10世紀至前1世紀、地理學年表:公元1世紀至18世紀末、地理學年表:公元1800年至1899年、地理學年表:公元1900年至1959年、地理學年表:公元1960年至今。
潘玉君 ·專業史 ·16.6萬字
在“新史學”“新漢學”“新宋學”等多重視野下的紅學呈現出不盡相同的風貌,一部紅學發展史某種程度上可謂一部中國學術史的縮影。《紅樓夢》在從學術經典到文學經典再到文化經典的歷程中,現代史學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紅學發展史上,以胡適為代表的新漢學運用考據學的方法從作者身世、版本等層面奠定了新紅學發展的基本框架。新史學之唯物史觀是在繼承新漢學成果基礎上重視對《紅樓夢》文學價值的挖掘與探討。而新宋學則是立足于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對新漢學的有意糾偏,新時期以來的《紅樓夢》研究則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充分挖掘作為文化經典的《紅樓夢》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史學視野下現代紅學發展大致遵循了中國學術文化由傳統走向現代、由西學到馬克思主義、最后再到以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演進歷程。
郭士禮等 ·專業史 ·18.5萬字
潘玉君 ·專業史 ·13.8萬字
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是中國小說史的一部開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初版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豐富翔實的資料、嚴謹精辟的論斷,深受學術界的推崇,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同被奉為研治中國通俗文學史的經典著作。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國小說史的學人,仍把它作為一本主要的參考書。
魯迅 郭豫適導讀 ·專業史 ·16萬字
絢麗的中國絲綢,美若天上虹霓,幾千年來持續發展,不斷外傳;造福國人,惠及優選。本著作根據考古資料、文獻記載,同時吸收靠前外學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系統論述了中國蠶桑、絲織的產生與發展及其技術的不斷創新歷程;介紹了先秦時代的中西交通、絲綢之路和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蠶桑絲織技術、養蠶技術的傳播情況,極具史料、史學價值。
楊群章 ·專業史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