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日出到日落,重現兩千年前尋常百姓的一天!本書結合大量出土的簡牘和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相關內容,有理有據、有料有趣地將秦漢百姓的日常生活凝練為二十四小時的記錄:從著衣打扮、吃早飯、上班、購物、干農活,到談戀愛、養孩子、醉酒、吵架、忙完整天后的睡前準備……生動再現了當時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從早晨到傍晚、從工作到休息,呈現出一幅鮮活的生活全景,引領讀者回到過去,并悠游其中。
(日)柿沼陽平 ·普及讀物 ·13萬字
曾國藩為什么不做皇帝?曾國藩是漢奸賣國賊嗎?曾國藩是如何識人用人的?曾國藩晚年位極人臣時為何深感痛苦與無奈?梁啟超向曾國藩學習什么?……唐浩明四十年來隨筆精選,解讀歷史上真實的曾國藩和他的朋友圈,揭秘歷史小說的創作心得和背后的精彩故事。
唐浩明 ·隨筆 ·24.4萬字
看得我火冒三丈,如此強盛的宋朝為何屈辱求和三百年。這是一本白話宋史之作,完整描述了從五代時期趙匡胤從軍開國至南宋滅亡的三百多年歷史。圍繞宋朝十八位皇帝,展現宋朝歷代的宮廷內斗,對外征戰等一系列事件;詳細描述了皇帝、外戚、權臣之間的權力斗爭,宋朝歷代的政策,以及與夏、遼、金之間的戰爭細節。全書寫盡宋朝三百年的興衰變革與歷史謎團,生動展現了有宋一代的風流人物。
高天流云 ·中國史 ·153萬字
唐朝是中華民族發展目前一個重要時代。開國不久,聲威遠播,社會繁華富庶,皇帝被尊為天可汗。本書概述了將近三個世紀內,大唐帝國由盛到衰的過程,重點交代了三個歷史教訓:一是女禍,即宮闈淫亂;二是閹禍,即宦官擅政,挾制天子;三是藩鎮禍,即軍閥混戰,割據一方,終于篡奪中央政權。書中對李氏父子削平群雄、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稱帝、安史之亂等重大事件,都有較詳盡的敘述。
蔡東藩 ·中國史 ·62.7萬字
北宋年間,傳言蜀地逢甲午年必有動亂,王朝中樞與地方官府由此展開怎樣的合謀與博弈?建立南平軍,重新布局西南邊陲軍事重鎮,特殊地緣條件下,宋朝開啟了怎樣的文化大整合?度正不遠千里尋找朱熹,李處和在戰爭年代“獲利百倍”,地方士人不同的生命圖景,反映了當時怎樣的多重生存之道?本書為新銳歷史學者黃博力作,在獨特的時空坐標上尋找巴蜀的復雜性,權力關系的再書寫,透視兩宋王朝的邊緣與中心。
黃博 ·地方史志 ·24.3萬字
本書把古史辨運動當作近代學術思想發展中一個歷史現象來描述,主要探討了運動何以會爆發、以什么樣的風貌出現、帶來什么影響等近代思想史問題。本書認為,導致該運動產生的最具關鍵性的因素是清季今文家的歷史解釋,而清末民初錯綜復雜的思想學術環境尤為重要,顧頡剛個人的“沖天一擊”則是運動的觸媒。此外,本書也考察了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思想家們原來的想法到底是什么,這些想法與他們生活于其間的思想傳統有什么樣的關系;第二個層面,思想家們真正做到了什么;第三個層面,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思想家們的實績產生了什么影響,及后來的人怎樣去理解其作為。
王汎森 ·史學理論 ·17.3萬字
這本書不僅關注1517年在維滕貝格貼出《九十五條論綱》開啟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更是試圖呈現這個時間節點的世界是何面貌:1517年及其前后發生了什么?洪堡大學教授、早期歐洲史專家席林的論述對象在世俗與宗教、經濟與軍事、社會與心理、思想與物質之間穿梭,帶領我們進入1517年所處的世界——從德法西意的歐陸、陌生的莫斯科、崛起的奧斯曼帝國,到明朝中國、中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感受這個時代的權力格局與生存狀況,貨物與財富的流動,思想的動態與新的發明發現,以及社會各階層的心態與認知。這本書語言流暢、敘述生動,為讀者們還原了一個變革破曉時的世界。
(德)海因茨·席林 ·世界史 ·19.9萬字
《埃及史》記述了從遠古時期至亞歷山大征服前夕的埃及歷代諸王,在現代學界頗具影響,是曼涅托最重要的作品。其全文久已散佚,沒有抄本傳世,相關莎草紙文獻亦寥寥可數,甚至并未在希臘—羅馬世界的主流文化中留下痕跡,如今僅有一些殘篇主要保留在約瑟夫斯《駁阿皮翁》的摘錄和數位基督教編年史家關于古埃及王名、統治時間及些許事跡的《摘要》中。據目前殘篇來看,《埃及史》主要以時間為序,記述了遠古時期至亞歷山大征服前夕古代埃及的王朝更迭與王位繼承。據現代學者估算,曼涅托全書涉及約3000年左右的埃及古史以及400多位埃及國王,現今留存有114個王名,其中84個可與現代埃及學界發現并確定的王名作對比。《埃及史》也因此自法國學者商博良(Champollion)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之時便被視為權威性的參考資料,而且迄今仍然在埃及學研究中占據重要地位。
(古埃及)曼涅托 ·世界史 ·7萬字
秦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部分史料已經散佚,許多史實已無從考證。但在《秦謎:重新發現秦始皇》中,李開元教授基于田野調查、出土文物和考古發現,糅合史學、考古學、醫學以及法學等多元學科視角,運用吊線跟蹤、混合洗牌等刑偵手法,大膽推測、小心求證,穿越千年迷霧,偵察你所好奇的有關秦始皇的一切。復活被嚴重誤讀的秦國歷史,還原被歷史妖魔化的秦始皇,對秦始皇及其周圍的人物身世、背景、立場、政治活動和秦代宮廷政治網絡做了全面的勾勒,從而使得如謎的秦朝歷史,有趣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李開元 ·普及讀物 ·18.1萬字
讀過三國的人未必真正讀懂三國!為什么曹操被稱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諸葛亮的《出師表》里藏著怎樣的權力密碼?赤壁之戰背后竟有多層博弈邏輯?三國演義+史書原文+易中天品讀,一套帶你細品三國、讀懂三國。
(明)羅貫中著 (清)毛宗崗等批 (西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易中天著 ·普及讀物 ·172萬字
2023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真正的美國奮斗史,歷史學家內德·黑鷹解構美利堅崛起的矛盾與救贖。在美國歷史中,美洲土著居民通常被歷史學家們忽略,他們要么是白人需要克服的障礙,要么被排除在美國自獨立建國到成為強大國家的奮斗史之外,即便美國歷史上最持久的印第安人也沒多少故事被傳頌。不過,近年來這種長期忽視美洲原住民歷史的形勢正在改變,許多新一代的學者堅持認為,任何完整的美國歷史都不應該抹殺美洲原住民尤其是印第安民族為生存和復興所做的努力。美國知名歷史學家內德·黑鷹將五個世紀美洲的征服者們和原住民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從西班牙殖民探險到20世紀末美洲原住民自決的興起,展現了美洲原住民的光輝事跡,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觀點,在對美國歷史的重述中承認了美洲原住民持久的力量、能動性和生存合法性,對美國兩百年的歷史進行了更真實的描述,使本書成為一部優秀的著作。
(美)內德·黑鷹 ·世界史 ·40.1萬字
引發熱議的歷史大作,歷史學家約翰·D.格蘭杰以心述史,講透人類文明興衰與重生。這是一部詳細講述君士坦丁堡在2500年中被不同的王朝和軍隊反復爭奪的歷史著作。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偉大的城市,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在過去的2500年里,它被圍困達四十次,被占領三至四次。大西洋和歐亞大陸草原之間的幾乎所有勢力都曾試圖占領這座城市,但最終只有羅馬皇帝、十字軍、土耳其人取得成功。進入近代和現代,它依然是散發著迷人魅力的都城,被稱為“全世界的欲望之都”。英國歷史學家約翰·D.格蘭杰歷經多年的搜集資料和撰寫,將君士坦丁堡歷次對外戰爭的細節娓娓道來,展現出一個古老城市的滄桑變化,也透徹地解答了為什么君士坦丁堡會遭受四十次包圍,以及它具有如此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原因,是近年來此領域的權威讀本。
(英)約翰·D.格蘭杰 ·世界史 ·20.2萬字
(美)內德·黑鷹 ·世界史 ·21.7萬字
(美)內德·黑鷹 ·世界史 ·18.4萬字
古代筆記中為何有那么多“人變虎”的故事?地安門古寺殺人事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人們談之色變的“黃大仙”為何會致人“中邪?”“最是陰慘”里的虎倀,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元順帝年間的“枯井殺人事件”有著怎樣的實情?1644年蝗災,蝗蟲竟然“環抱人而蠶食之”?清末,攝影術是如何變成所謂“招魂術”的?詭非鬼,機巧萬端終有解;謎莫迷,閱盡千帆道尋常。我國汗牛充棟的古代筆記中,記載著大量神秘莫測的怪談。但囿于古代科學不昌,古人常常以“鬼神靈異”作解。從2015年開始,《北京晚報》和“澎湃新聞”相繼開辟《敘詭筆記》專欄,由著名學者呼延云執筆,用現代科學結合史料考據,對古代筆記中的各類怪談作出全新的破解與詮釋。本書精選其中三十二篇文章,為讀者揭露那些被掩蔽了千百年的隱情、內幕,還原真相。
呼延云 ·逸聞野史 ·12.6萬字
本書完整講述了從趙匡胤開國至南宋滅亡的300余年歷史。與你一起回到原典,講述兩宋興亡。通過兩宋18位皇帝的更替,文臣的風骨與武將的壯烈,展現兩宋內之變革,外抵強敵的風云歲月。穿越時光,深入探索兩宋的興衰歷程,感受那個時代的輝煌與滄桑。摒棄二手解讀,直擊原始史料,挖掘隱藏在歲月深處的事實真相,領略中華文明的綿延起伏。
文聘元 ·中國史 ·17.3萬字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從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國時期竹簡,學界稱之為清華簡。清華簡的內容多為早期的經史類典籍,其中除了可與《尚書》等傳世古書對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則是已失傳兩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見的佚篇,對于準確認識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國早期歷史均有重要學術價值。清華簡所帶來的新知識以及對傳統文化認識的更新,已經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與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對清華簡中見于《逸周書》或與之體裁相近篇目(《命訓》《程寤》《皇門》《祭公》《保訓》《封許之命》)的英譯及背景知識介紹,同時對《逸周書》的文本流傳情況提供了一些見解。主要讀者為海外從事早期中國研究的學者以及對中國古代文明有興趣的一般讀者。
(美)夏含夷著譯 ·文物考古 ·12萬字
本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襲軍戶制度下軍戶家庭與官府的互動,著重描述和總結了承擔兵役義務的軍戶如何趨利避害,制訂出種種策略以優化自身處境。他們既未公然蔑視權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與服從的“中間地帶”運作,以期將需要付出的代價降到最低,同時使利益最大化。本書分三大部分,分別講述了福建軍戶在原籍、衛所和軍屯的生活。本書的一大特色在于,運用了大量家譜、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間資料,講述了許多發生在軍戶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實而鮮活的案例,輔以嚴謹、細致的考辨,構成了這本講述百姓自身歷史的社會史著作。
(加)宋怡明 ·中國史 ·20.6萬字
愛新覺羅·善耆(1866—1922年)生活的時代正處于中國近代大變革的時代,也是清王朝內憂外患日漸加重的時代,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奮起抗爭以振興中華的時代。作為清朝最后一代肅親王,善耆積極參與清王朝的諸多改革舉措,為政恭謹,建樹頗多。本書以善耆的一生為考察對象,重點論述了其在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中的為政功績,例如整頓警察、管理書報、積極禁煙、控制鼠疫、鼓吹立憲、推動京師和地方自治等等,以及善耆為了推動改革,不惜秘密聯絡康梁改良派和利用革命黨人的情況。善耆的諸多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是最終未能挽救清王朝的統治,留下了許多深刻的經驗教訓以供后鑒,所以本著作對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周福振 龐博 ·史學理論 ·16.9萬字
明朝創造過無數輝煌,為何在最后的60年里迅速崩塌?崇禎帝一生勤奮,為何沒能挽救明朝的頹勢?明末名將眾多、軍隊龐大,為何被人口僅數十萬的女真打得節節敗退?李自成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滅亡明朝的?本書回望明朝最后60年的困局,從朝堂之亂、遼東之困和農民起義這三條主線展開,剖析明朝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重重危機和應對之策,揭示明朝的內外矛盾,反思明朝滅亡的原因,以全新的視角解讀這段興亡史。
無心鏡 ·普及讀物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