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章學誠《文史通義》是中國傳統史學的集大成之作。章學誠生前寥寥,著作由友人王宗炎代為編次,傳世版本編次、篇數相差巨大。倉修良先生積三十年之力打撈章氏遺文,編成《文史通義新編新注》,較之目前流布最廣的葉瑛本《文史通義》,多出了176篇,堪稱章氏功臣。《文史通義新編新注》在充分吸收胡適、錢穆等先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詳細考訂了《文史通義》所收篇目的成書年代,為我們深入了解章學誠學術思想演進提供了重要參考。
(清)章學誠 倉修良編注 ·史家名著 ·71萬字
本書收錄了《清朝文獻通考》(原名《皇朝文獻通考》)中的財經文獻,該《通考》由清代張廷玉等奉敕撰寫;后嵇璜、劉墉等奉敕撰寫,紀昀等校訂,成書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被后人收錄《十通財經文獻》,全書300卷,體例同《續文獻通考》,所載典章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王文素等注 ·史料典籍 ·71萬字
《近代史研究》創刊于改革開放初的1979年,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專業學術期刊,在業內享有良高聲譽,在各種期刊評價體系中均名列前茅。這個刊物的歷史,見證了中國當代學術的恢復和發展,也折射了一個時代的進步與成就。在其40年的發展歷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貫嚴肅認真,精益求精,是當代中國歷史學發展的一個縮影,并見證了數代學者的成長。作為一份重要的學術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對理論和方法論的重視和專業研究的精深對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面貌、走向、風格都有一定影響。《近代史研究》40年文存五卷本,精選自期刊成立初1979年到2018年40年間共100余篇優秀論文,這些論文代表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歷史研究的學術發展,展現了我國近代史學人為中國近代史研究做出的貢獻。
《近代史研究》編輯部編 ·中國史 ·70.8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生活在北京城內不同區域的老北京人的口述,反映不同區域北京人的生活狀態,進而形成一部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北京城市生活變遷史。本書在編排上根據北京城環形結構的特點,分成內城篇、外城篇和郊區篇三部分。全書體現了口述歷史的民間性和個人性,內容涉及官方文獻不曾觸及的領域,包括人的社會交往,如婚姻關系、鄰里關系、同事關系等,也包括人的生活趣味,如吃喝玩樂、審美情趣等。
定宜莊 ·口述史 ·70.7萬字
四百年亂世!讀懂亂世中國,才能讀懂中國歷史演變的邏輯!從魏晉南北朝到隋朝末年,中國陷入了歷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人口驟減,中原板蕩。黎明蘇醒!中原逐鹿、文化碰撞、民族融合、科舉取士、三省六部……亂世的急劇震蕩,為盛唐王朝奠定政治基礎。言九林、李浩白、呂崢、南門太守誠意推薦!讀者評論:“對于歷史不感興趣或是怎么也記不住典故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寶藏。”《亂世三部曲》含:《魏晉:歷史大變局下的個人命運》《南北朝:帝國黎明前的生存啟示錄》《隋朝:走向偉大帝國的開端》,魏晉、南北朝、隋朝一起讀!一口氣看完400年亂世史。
張程 ·中國史 ·70.6萬字
《武田信玄:風林火山》是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新田次郎以日本戰國時代的“拿破侖”、“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為主人公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狂飆的日本戰國時代,二十歲的青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無道的父親。年輕的脈搏里充滿了欲望與野心。自立為甲斐國主的他,隨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進攻信濃。他努力開疆拓土,四處征戰。他的軍旗上寫著孫子的名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旌旗所指,戰無不勝。平定信濃之后,信玄夢想著揮軍西上,直入京都,但宿敵上杉謙信始終牽制著他,于是甲斐之虎只好與越后之龍在川中島展開對決。川中島大會戰獲得勝利的武田信玄,一步步走向號令天下的大道。甲州、信濃全域已入版圖,雄霸一方的武田信玄不幸病魔纏身。但數十年的夢想支撐著信玄,他還是參拜了親人的墳塋,辭別了心愛的妻妾,踏上西上的道路。這是一代名將的最后一搏。可惜在最終的勝利即將唾手可得時,信玄無端地被病魔擊倒,只能遺憾地將目光望向近在咫尺的京都。新田次郎根據大量的歷史考證和傳說,融合自己的想象,對武田信玄的一生進行了還原與再塑造,將信玄一生中“放逐生父信虎、川中島之戰、平定長子義信叛亂、三方原之戰”四件大事在“風”、“林”、“火”、“山”四卷中娓娓道來。《武田信玄:風林火山》氣勢恢宏,構架精妙,令人一開讀就難以釋卷
(日)新田次郎 ·史家名著 ·70.4萬字
本書收錄了《清朝文獻通考》(原名《皇朝文獻通考》)中的財經文獻,該《通考》由清代張廷玉等奉敕撰寫;后嵇璜、劉墉等奉敕撰寫,紀昀等校訂,成書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被后人收錄《十通財經文獻》,全書300卷,體例同《續文獻通考》,所載典章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王文素等注 ·史料典籍 ·70.4萬字
為了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唐朝的歷史,本書詳細地介紹了唐朝從建立到沒落近三百年的歷史。全書共分為九章:李淵興唐、貞觀之治、武周皇朝、開元盛世、天寶危機、安史之亂、盛極轉衰、唐朝沒落,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唐朝的歷史做了具體的介紹,是了解唐朝歷史的思想讀本。
周水琴 ·中國史 ·70.3萬字
“實地歷史”,實地尋訪百年前后的中國與強邦,在現場打開歷史!關于“第零次世界大戰”,還基于一個至今沒有打破的戰爭紀錄,即交戰雙方,竟沒有法律意義上的戰勝國與戰敗國!而這100多年前的日俄戰爭,孵化了晚清各意識形態與政治派別的出世,加速了帝國的解體,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乃至東亞的政治生態,影響至今未絕。回望這段歷史,俄國或淡忘,日本或美化,這是一部中國人自己寫的力求還原當年政治生態和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新著。
李潔 ·中國史 ·70.2萬字
作者將歷史上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歷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組織語言,以現代視角講述故事,再加上個人的評注。該書秉承中國傳統史家治史精神,以“獨辟歷史的蹊徑,還原歷史的真相,探微歷史的原力,把握歷史的脈博”為終極目標,以現代軍人的視角,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加以論述。作者在編著過程中,注重通過大量的史料挖掘還原歷史的真相,大力贊美和倡導中華民族的正直、勇敢、血性、尚武的精神,傳遞正能量。
徐兵博 ·史學理論 ·70.1萬字
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龍去脈。他更聚焦納粹黨的普通成員、一般德國人和“非德意志”人的日常經歷與心境,細膩地描繪在這段悲慘的烽火歲月中,“普通人”是怎么生存的。全書融合了敘事、描述和分析,從戰役、政策、黨內斗爭、經濟發展,乃至文化宣傳、武器研發、科學研究到種族屠殺,完整而精確地展現第三帝國從1939年全面開戰到1945年徹底覆滅期間的各個面向。
(英)理查德·J.埃文斯 ·世界史 ·70.1萬字
讓我們一起來讀美國歷史,讀懂它的隨意與平和,讀懂它的苦澀和幽默。旅美華人畢藍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遍查資料,7年時間,筆耕不輟,足見其毅力以及對歷史的熱愛。一般歷史書都只談及美國二百來年的歷史,本書卻可追溯到1517年歐洲的宗教改革,彌補了美國建國前史料的空白,使我們全面了解到美國的前世今生。本書聚焦于美國建國前后的激情歲月。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到獨立戰爭的打響,再到美國前幾任總統的執政狀況,作者洋洋灑灑地寫了近百萬字,可見她筆下的美國歷史多么細致而生動。一個個歷史事件,如過電影般,立體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它們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成了鮮活的故事。
畢藍 ·世界史 ·70萬字
本書帶領讀者了解五千年中國歷史中的文化、思想精髓,認識中國歷史中歷朝的名人志士,挖掘已經消失在歷史塵埃中的種種過程,以問答的形式,從遠古到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甚至于三國鼎立、五胡十六國等多個政權并立的時期,都一一涉及。
文征明 ·中國史 ·69.8萬字
內斗就要亡國,亡國也要內斗!人性的荒唐莫過于此!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消息傳到留都南京,立誰為新君的問題就變得迫在眉睫,文武官員紛紛涌動,都想在新君面前占據首功,卻不想,這種各懷鬼胎的心思為南明政權留下了巨大的隱患。在武將馬士英等人的擁立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而這些“定策”功臣也造成了南明內部權力的失衡,繼而引發內斗不斷。弘光政權、隆武政權、永歷政權繼立,先后與大順軍、清軍展開你爭我奪的角逐,但激烈的內部斗爭,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內耗中,失去了無數翻盤良機,走向了失敗。南明是在內斗中粉墨登場,也是在內斗中分崩離析!翻開本書,從南明的滅亡看透人性的荒唐!
顧誠 ·中國史 ·69.8萬字
《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國史論衡-先秦至隋唐編下冊:兩宋至明清以直述形式為主,即以歷代先后,自周及清末,有關治亂興衰,民族發展及斷代重要政論與歷代財政經濟;中央、地方政治興革,歷代重要戰事,軍事體制;交通,中西文化與學術之演變,旁及歷代帝王宰執興替的得失與黨爭宦禍等,其內容論析,大體上一洗坊間流水賬形式通史的缺點,而更能迎合國內讀者閱讀通史的需求。《國史論衡》編撰方式以論史為本,除了參考坊間流行的或較難看到的通史,與有關的斷代史百數十種之外,主要是吸納了數百篇近百年來有關史事的學術的論文,因此,本書并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義的史論。
鄺士元 ·中國史 ·69.8萬字
本書述及的是地中海東部從古風時代向古典時代的過渡,標志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與希臘諸邦沖突的重大事件,這些事件使希臘人的自由觀念和異族人的專制觀念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但是即便在戰事頻繁的兩年——公元前480年與前479年前后,沖突仍未阻止雙方的相互影響。
(英)J.博德曼等 ·世界史 ·69.6萬字
《琉璃宮史》全名《琉璃宮大王統史》,是由緬甸貢榜王朝時的13位僧俗學者奉旨在琉璃宮內編寫而成的一部大編年史。書中參照了緬甸國內各種史書、典籍、碑銘、檔案文獻、佛學經典和詩文,從上古開天辟地,一直寫到貢榜王朝時期。共有三卷。被佛學界和史學界認為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南傳佛教史,又是各國公認的著名的一部緬甸大編年史。全書文筆流暢、用詞典雅,既是一部學術價值難得的歷史名著,又是一部散文佳作。緬甸當代詩人吳梭紐稱該書是“緬甸人家家戶戶都應珍藏的一部充滿民族自豪感的歷史”。
李謀 姚秉彥 蔡祝生 汪大年 ·歷史地理 ·69.5萬字
中國古代水運、漕運持續近兩千年。各朝漕運有數量消長和運程伸縮,但本質上呈現先明可持續和明清不可持續兩種形態。本書把中國古代水運史分為先明和明清兩個階段,前者不斷圓古代中國水運夢,而本質上具有可持續性,后者在不可持續中追求河運持續,也有不斷圓夢精神在其中。上冊主要研究大禹至元朝水運史,彰顯古代中國人的水運筑夢精神;下冊主要研究明清兩朝治河通漕史,表現其在運河不可持續中追求持續的精神。
趙維平 ·專業史 ·69.5萬字
三十年戰爭(1618—1648)是歐洲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戰爭之一,它蹂躪了整個中歐地區,令數百萬人死亡,將城鎮和村莊夷為平地,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以比例而言,三十年戰爭造成的人員損失甚至超過了后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三十年戰爭給后來的德國史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彼得·威爾遜的這部著作全面介紹了這場戰爭,內容廣泛,不僅囊括了軍事、政治方面,還涉及了文化、社會層面。威爾遜分析了當時的神圣羅馬帝國的結構,對戰爭的前因后果做出了詳細的分析,細致描繪了戰爭的進程,還分析了戰爭對后世的巨大影響。
(英)彼得·威爾遜 ·世界史 ·69.4萬字
《說苑》是西漢劉向主持校理皇家圖書期間編成的一部歷史故事集。在《說苑序奏》中,劉向說道:“所校中書《說苑雜事》,及臣向書、民間書、誣校讎,其事類眾多,章句相溷,或上下謬亂,難分別次序。除去與《新序》復重者,其余者淺薄,不中義理,別集以為百家,后令以類相從,一一條別篇目,更以造新事十萬言以上,凡二十篇,七百八十四章,號曰《新苑》,皆可觀。臣向昧死。”
王天海 楊秀嵐譯注 ·普及讀物 ·6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