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白話本國史》是呂思勉先生的“兩部通史”之一,也是先生所寫的第一部通史著作。該書本為先生在中學講課之講稿,供讀者自修歷史之用。其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系統介紹中國歷史,在其諸種歷史教科書內,尤務全且專,是其重要著作之一。《白話本國史》自1923年出版之后,一再重印,在當時甚為風靡;后也屢經先生修改訂正,很為其看重、并凝結不少心血。
呂思勉 ·中國史 ·53.7萬字
新出土簡帛文獻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對周秦哲學史和思想史的難得的一次重建。本書系統論述了新出土簡帛文獻為古代中國哲學和思想都帶來的重要變化:第一是宇宙生成論模式的新知。第二是儒家經典和由經典引導的文明誕生時代的新知。第三是孔門后學思想譜系和儒家心性論的新知。第四是對東周宗教信仰和神意論的新知。第五是黃老學公共理性和秦國儒家政治倫理新知。
王中江 ·文物考古 ·51.4萬字
簡帛學是20世紀創建并取得豐碩成果的一門重要學科。百年來發現的大量簡帛,彌補了傳世文獻資料的不足和缺失,勘正了傳世文獻的誤記或謬篡,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史、法制史、經濟史、軍事史以及語言學、文字學、哲學、醫學、地理學乃至天文學等學科的重要資料,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多種學科的發展。本書全面展示了百年來出土的簡牘與帛書概況,包括出土地點、數量、形制、主要內容等,解析簡帛自身包含的各種規律,包括材料應用的規律、文字演變的規律、符號應用的規律、編聯形式的規律、典籍及文書分類的規律、收藏保護的基本常識等,以及百年來特別是1949年以來簡帛研究的曲折歷程,取得的成就,各種觀點的交鋒,代表人物等。
李均明 劉國忠 劉光勝 鄔文玲 ·文物考古 ·66.1萬字
1990年到2014年,是我國法治建設快速發展完善的重要時期,也是陜西法院發生深刻變化、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階段。該志書客觀、全面記述了這25年間陜西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監督指導和省委正確領導、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人民法院在指導思想、司法理念、審判執行、司法改革、便民利民、隊伍建設、“兩庭”建設及物質裝備建設、法治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情況,真實準確、客觀全面地反映了陜西法院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為研究推動全省法院未來科學發展留存了詳實的寶貴資料,具有存史資政的重大意義。
陜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地方史志 ·72.8萬字
本套裝包括《饑餓帝國》《羅馬帝國衰亡史》《英國共和興亡史》共3本書,通過食物與航行的細微視角展示帝國崛起的驅動力,通過大國的興衰過程,為當今世界的發展呈現了不一樣的思考方向。《饑餓帝國》從長久以來被忽略的食物主題來描述歷史,表述饑餓和味道其實是界定文明進程的雙重力量,為深入理解英國及現代文明提供了另一視角。《羅馬帝國衰亡史》對羅馬帝國的盛衰做了條理清晰的展示,再現吉本俯瞰國家興亡與塵世變遷的透徹視野和流暢優美的文筆,幫助讀者更直接地洞悉羅馬帝國的千年興衰。《英國共和興亡史》闡述了英格蘭共和國這段英國史上最不尋常但鮮為人知歷史時期,有助于專家和讀者更透徹地了解和認識英國和西方歷史。
(英)莉齊·克林漢姆等 ·世界史 ·62.3萬字
《隴西年鑒(2018)》記述隴西縣2017年各行各業基本情況和重要信息。本年鑒按照全面、系統、準確的原則,參照《全國第二輪修志工作文件及志書篇目匯編》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借鑒其他年鑒編目,計劃設特載、專記、大事記、縣情概貌、黨政機關、民主黨派與工商聯、社會團體、軍事政法、經濟、商貿流通、財稅金融、交通旅游、郵政通信、經濟管理、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社會民生、鄉鎮概況、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資料、年度人物、附錄共21個類目,內容上重點突出脫貧攻堅、生態建設、優勢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反映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容。
隴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地方史志 ·60.6萬字
《中國社會史》是呂先生的重要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產、錢幣等十八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歷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了深入而系統概括的論述,歷來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專著。其所論述的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及各項制度,大都從遠古社會一直敘述到民國時代,也就是作者生活和寫作的現當代,具有通貫古今、追溯源流、詳其流變的特點。
呂思勉 ·史學理論 ·52.6萬字
本書記錄了2006年至2010年時間內唐山市發生的較為重大的事件。主要包括經濟建設成就、重大政策出臺、一年一度兩會等重要內容。編寫出版本書是為了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便于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了解唐山市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巨大成就和發展脈絡,更好地指導今后工作,達到存史、資政、興利的目的。
唐山市檔案館 ·地方史志 ·67.3萬字
紀傳體文獻內容豐富,包括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文化各領域,體例嚴謹且始終如一。在古代史學領域中地位之高,影響之大,是其他任何類型的史書無法比擬的。本書是一部研究中國紀傳體文獻的系統專著,其以“二十五史”作為研究主線,將紀傳體文獻看成一個整體,從紀傳體文獻的源流、創作、體例、成就等方面全面系統地加以剖析,進行深入研究。
王錦貴 ·史學理論 ·56萬字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源于北平大學醫學院的西安臨時大學——西北聯大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具有豐厚的歷史積淀,是抗戰大后方的四大國立醫學院之一,亦為我國西北醫學高等教育的肇端。本書梳理了該院建院六十年來的歷史,記載其在當代醫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展現其厚德、博愛、精醫、卓越的人文精神。
施秉銀 耿劍平 ·專業史 ·54.8萬字
《未央年鑒2016》一書是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地方年鑒,全面、系統地載錄了未央區上年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等各行業發展的基本情況,是社會各界了解、研究未央區的基礎信息資料,亦是續修地方志的年度史料。全書主要章節有:特載、未央概貌、群眾團體、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國土資源開發與管理、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工業、農業、農村經濟新聞出版、文化藝術、衛生、體育、周邊地區概況、人物、大事記、統計資料等。
未央區地方志辦公室 ·地方史志 ·54萬字
本套裝包括《我的前半生》和《遠去的紫禁城》,通過介紹晚清末代皇室后裔的興衰榮辱故事,來表現出他們的人生百味和對應的社會變遷,同時用人文厚度及哲理性思考帶給觀眾實用處理家庭問題的方法。
愛新覺羅·溥儀 吉林衛視《家事》欄目組 ·中國史 ·52.3萬字
本書分為三卷,第一卷《新西蘭華僑華人史研究》詳細論述了從1866年第一批淘金華工踏上長白云之鄉——新西蘭至今150余年來華僑華人的歷史;第二卷《新西蘭華僑華人口述訪談錄》通過口述訪談的形式,記錄了17位新西蘭華僑華人各自迥異的移民之路以及平凡卻又跌宕起伏的生命故事,直觀、真實地再現了新西蘭華僑華人社會的歷史變遷里程;第三卷《新西蘭華工歷史圖片集》以極其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多角度、多側面記錄19世紀中晚期華工遠赴新西蘭淘金的坎坷遭遇與奮斗歷程。
杜繼東主編 ·專業史 ·69.4萬字
本書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籌辦國際漢學大會期間征集的海內外著名專家的論文為基礎,從《世界漢學》前四期選錄部分文章,共60余篇,匯輯編選而成。全書集中國、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等多國漢學家的學術成果于一身,內容涉及對漢學研究觀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漢學研究學術史的梳理、前景展望,各國漢學流派、漢學機構研究成果,著名漢學家的學術傳記,對傳統中國歷史經驗的總結,對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重構的探討,等等。
王文章主編 ·中國史 ·71.1萬字
本書收錄了《清朝文獻通考》(原名《皇朝文獻通考》)中的財經文獻,該《通考》由清代張廷玉等奉敕撰寫;后嵇璜、劉墉等奉敕撰寫,紀昀等校訂,成書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被后人收錄《十通財經文獻》,全書300卷,體例同《續文獻通考》,所載典章制度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止。
王文素等注 ·史料典籍 ·70.4萬字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歷史發展的轉折點,也是遠東歷史發展的轉折點,甚至說是國際局勢發展的轉折點。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年,這個時候,回顧甲午戰爭的起因和過程,了解甲午戰爭中國與朝鮮、日本、俄國、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明晰馬關條約簽訂過程、賠款額度、臺灣的割讓和臺灣人民的反抗,上述諸多問題的重新回顧,對于我們吸取120年前甲午戰爭的教訓,以及維護祖國領土完整與統一,將有所裨益。
張海鵬 崔志海 高士華 李細珠 ·中國史 ·78.4萬字
清道人,原名李瑞清(1867—1920),江西臨川人,是近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詩人,曾參與公車上書,歷任江寧提學使、兩江師范學堂監督、江寧布政史。辛亥后,鬻書滬上,聲名藉甚。他身為上海遺老的中堅人物,又與青島遺老往來頻繁,積極圖謀復辟,丁巳復辟時被授予學部左侍郎,死后謚號文潔,可以說是晚清遺老的代表人物。然其周旋在晚清民初,其身份、思想也是極其復雜的。晚清民初也是中國近代教育、新型書畫交易市場的濫觴,李瑞清作為直接的參與者、開拓者,發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清道人年譜長編》通過搜集其詩文題跋及相關文獻,加以研讀考證,并參稽大量史料如檔案、日記、方志、傳記、尺牘、筆記等,力圖還原其生平經歷,并通過李瑞清一生的行跡、交游,勾勒晚清民初之時局變化、社會狀態、教育、書畫市場以及遺老的生活狀況。
肖鵬 ·史學理論 ·61.5萬字
黃宗羲《宋元學案》是繼其《明儒學案》以后又一部大型斷代學術史專著,對于了解宋元思想學術的來龍去脈及各家各派的宗旨特色具有極大的史料價值。然此書從草創至最后刊刻出版,經數十人之手,歷時約一百六十年。幾次補修編纂使原本面目全非,書的內容與性質也從宋元哲學史(理學史)一變為全祖望的思想史,再變為宋元儒學思想文獻資料匯編,致使其難以同《明儒學案》的學術價值相比擬。按照黃宗羲的觀念與體例恢復《宋元學案》之“黃氏原本”是中國哲學史研究的一項重要的工作。通過復原使我們得窺黃宗羲所要建構的七百年的完整的理學史系統,亦為學界提供一個原本的《宋元儒學案》,使它與《明儒學案》并成為中國傳統的理學專史的著述,體現黃宗羲“理學之儒”的觀念,使二者合璧成為中國理學七百年的學術專史,真正完整地反映新儒學發展的歷史過程。本書在現本《宋元學案》保留的黃氏原本33個學案的基礎上,又復原了5個學案,合計38個。
(清)黃宗羲著 焦印亭整理 ·中國史 ·72萬字
《新的舊世界》是一部直擊歐洲一體化核心問題的巨著,也是歐盟及歐洲歷史研究者的必備參考書。本書綜述了歐洲大陸幾大核心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緣起、進程和結局;就歐盟三大核心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共同市場形成之政治和文化背景作了詳盡分析。還探討了諸多有關土耳其與塞浦路斯之間相互關聯問題的“東方議題”,追溯了自啟蒙運動至今的歐洲一體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同時展望了歐盟的未來前景。
(英)佩里·安德森 ·世界史 ·55.9萬字
在人類的思想史上,或許沒有哪段時期比法國大革命時期更加炫目。然而,最近幾十年來,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認為法國大革命是政治、經濟、文化和各種社會力量激發和塑造的,忽視了自由、平等這些抽象概念。在本書中,作為研究啟蒙運動重要歷史學家的喬納森·伊斯雷爾,以革命思想為立足點,將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各種思想和流派作為解釋和探討法國大革命起源、發展及終結的基礎,為讀者展示了革命思想如何從18世紀的激進思潮中生發而出,又如何將革命的領導者分化成激烈沖突的陣營,喬納森·伊斯雷爾對秉持不同革命思想的法國政治精英之間的分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人類思想的交融、碰撞,共同勾勒出了法國大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圖景。
(英)喬納森·伊斯雷爾 ·世界史 ·64.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