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中江
全部作品
本書主要圍繞老子思想和黃老學展開,旨在探討老子世界觀與黃老學的內在結構和系統,準確認識它們的義理構造和精義,追尋從老子思想到黃老學的演變,擴展和深化對早期道家的研究。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用非常有限的文本建立了一個非常高明的世界觀,這一世界觀既有探尋世界根源的本原論,也有追求最好治理的政道論。黃老學繼承了老子的本原和政道論,又為其增添了用制度和規范保證客觀、穩定、有效治理的法治論。
王中江 ·中國哲學 ·19.4萬字
思維方式是在歷史時空中經過反復運用、選擇、凝聚和抽象的結果,并反過來成為引導人們行動的原則、規范和世界觀。有關思維方式的理解和使用,一般都比較寬泛。作為以不同方式解釋宇宙和世界的世界觀、作為認識事物方式的認知方法、作為建立社會政治秩序方式的秩序觀和使之正當化的合理觀、作為為事物賦予意義的價值觀等,如果常常以類型化和一般化(集體性)的形態來表現,都可以叫作思維方式。近代中國因遭遇了一個高度發達的異質文明而處在一個劇烈的變化過程中,那個時代的人們常常把它描繪成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外來的新事物需要接觸了解,傳統的舊事物需要重新審視,現實的危機需要擺脫,國家需要富強,這一切都構成了近代中國思維方式的對象。對象的變化伴隨著思維所運用的范式、方法和立場的變化,伴隨著思考和認識結果的變化,也伴隨著為事物賦予合理性方式的變化。經過演變而產生的近代中國思維方式,比之于傳統的思維方式確實有了很大的不同。
王中江 ·邏輯學 ·35.5萬字
新出土簡帛文獻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對周秦哲學史和思想史的難得的一次重建。本書系統論述了新出土簡帛文獻為古代中國哲學和思想都帶來的重要變化:第一是宇宙生成論模式的新知。第二是儒家經典和由經典引導的文明誕生時代的新知。第三是孔門后學思想譜系和儒家心性論的新知。第四是對東周宗教信仰和神意論的新知。第五是黃老學公共理性和秦國儒家政治倫理新知。
王中江 ·文物考古 ·51.4萬字
在近代中國,“自然”和“人”是兩個其含義發生深刻變化的核心概念,它們既保留著中國古典思想傳統的含義,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是時代變遷和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產物。本書系統全面地梳理了“自然”和“人”這兩個概念在不同的哲學家、思想家那里的不同意義,細致入微地探討了它們的意義在近代中國不同時期發生的各種變化。
王中江 ·中國哲學 ·4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